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免疫机制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药物治疗8周.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丙嗪、利培酮治疗均仅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过高的IL-1β水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激活,氯丙嗪及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激活的免疫应答均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异体与自体血回输对患者血清炎症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影响。方法:40名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体血回输组20名;异体输血组20名。两组均于麻醉前、术后1d、术后7d采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取血清2ml于低温冰柜保存待检。结果:术后1d IgA、IgG两组均降低,IL-6、IL-8、TNF-α两组均升高,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7d与术前相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L-1β、IgM两组变化不显著,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炎症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及免疫球蛋白IgA、IgG在自体输血、异体输血后变化有显著差异。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异体输血抑制了患者术后抗感染及伤口愈合等能力,对免疫功能抑制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2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前及体外循环中分别静脉注射FDP200mg/kg,对照组不用FDP。于手术开始前1h、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1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外循环前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无差异,体外循环后即刻及后1h,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CPB时静注FDP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中TNF-α、IL-6、IL-8的释放,表明FDP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痰热清注射液对COPD患者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其肺功能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痰热清治疗组和对照组,痰热清组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溶液250ml,ivgttq24h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ml 5%葡萄糖溶液250ml,ivgttq24h,两者均给予基础治疗,疗程均为12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8%,对照组为72.00%(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细胞因子IL-6、IL-8、IL-17、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FEV1%、MM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明显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细胞因子IL-6、IL-8、IL-17含量,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2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前及体外循环中分别静脉注射FDP 200mg/kg,对照组不用FDP.于手术开始前1 h、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1 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外循环前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无差异,体外循环后即刻及后1h,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CPB时静注FDP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中TNF-α、IL-6、IL-8的释放,表明FDP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因子-κB(NF-κB)表达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分泌的相关性.方法25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PBMCs NF-κB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对两组的指标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PBMCs 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NF-κB胞核染色阳性率和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F-κB表达增高,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分泌增多.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通过NF-κB表达的上调促进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洪小平  黄勤  蔡文虹 《吉林医学》2014,(34):7644-7646
目的:检测来氟米特对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产生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α干扰素(IFNα)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LE患者DC,用浓度分别为5、15、45μg/ml的A771726(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产物)与细胞共同培养48 h后,检测不同组别DC产生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SLE患者DC表达CD1lc+、CD123+的百分率明显下降(P<0.05);A771726抑制SLE患者DC产生IL-6、I IL-10、IFNα,且对IL-6、IFNα的抑制呈现剂量依赖。结论:来氟米特可抑制SLE患者DC产生细胞因子IL-6、I IL-10、IFNα,来氟米特可能通过下调SLE患者DC的功能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 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STBI共40例者(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score,GCS)≤8分,伤后6 h内入院)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温对照组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亚低温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IL-6、IL-8及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亚低温治疗组STBI血清IL-6、IL-8及TNF-α浓度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STBI通过细胞因子的水平,减少了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failure,MODS)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改善了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腹膜炎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自发性腹膜炎(SBP)血清和腹水中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SBP、1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和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IL-1ra)。结果SBP和肝硬化腹水患者两类细胞因子(以IL-6和IL-10为代表)均升高,SBP患者升高幅度更明显,SBP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细胞因子很快下降。结论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SB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两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平衡影响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血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白介素-6(IL-6)与慢性心衰心脏功能和病因的关系。方法:对558例慢性心衰,30例慢性阻塞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87例肺心病,30例2型糖尿病,7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TNFα、IL-1β、IL-6作了临床观察,对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及冠心病合并肺心病严重心衰作了1:1:1:1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心衰患者TNFα、IL-1β、IL-6高于正常人(P<0.001);严重心衰患者上述炎性细胞因子增加明显,与心功能级数成正相关,与射血分数成负相关;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肺心病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最高,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结论:TNFα、IL-1β、IL-6参与心衰心室重构,其血中水平受病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研究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提取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并构建小鼠肉瘤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采用灌胃方式给予空心莲子草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治疗,治疗10d后,眼眶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空心莲子草正丁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小鼠肉瘤S180生长,各剂量实验组的平均瘤重显著轻于对照荷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能明显升高荷瘤小鼠血清中IL-2、IL-6、IL-12和TNF-α的水平。结论空心莲子草正丁醇提取物有体内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升高机体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已知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作为细胞因子,与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有着重要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这些细胞因子也参与了肿瘤的分化、发育和转移的过程.因此,我们测定了肾细胞癌患者肾摘除前后尿中上述三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探讨了这些因子是否可以作为肾癌诊断的瘤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存在相关性,同时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进展后期会出现抑郁症状,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抑郁症状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目的 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5—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以CDSS总分≥5分定义为抑郁。使用流式细胞仪多重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患者血浆白介素(IL)-1β、IL-2、IL-6、IL-17A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抑郁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1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8.83%(32/11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CDSS总分与IL-1β、IL-2及IL-17A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507、0.466、0.37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IL-17A是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固定剂量的利培酮进行10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治疗前后血浆白介素-2、白介素-6、白介素-8进行了检测。以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2、IL-6、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患者组血浆IL-2、IL-6水平有显著下降(P〈0.01),而IL-8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2、IL-6、IL-8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利培酮可能通过抑制IL-2、IL-6的生成而对精神分裂症的免疫功能紊乱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笔者拟进一步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COPD急性发作期的表达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30例抽血测定新入院时及治疗一个月后白介素8-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与正常人做比较。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TNF-α水平亦明显高于健康者(P<0.001)。经过一个月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28例好转患者IL-8水平仍然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而TNF-α水平却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2例恶化者两种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急性发作初期测定水平(P<0.001)。结论IL-8、TNF-α共同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并且在炎症瀑布效应中起重要作用,TNF-α做为炎症早期细胞因子参与整个炎症过程,它与其它炎症早期细胞因子一起进一步产生的炎症因子IL-8等,两者相互作用,而最终治疗结果说明TNF-α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诊断和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消化科诊断为AP的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均30例.采集患者发病后第1、第4和第7天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MAP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浓度第4天较第1天显著升高,IL-1和IL-8的浓度没有明显变化;SAP组,血清IL-1、IL-6、IL-8、TNF-α和PAF的浓度第1天显著高于第4天,IL-10的浓度没有显著变化.结论:MAP和SAP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规律不同,对MAP和SAP的鉴别诊断以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6-10+14
目的 探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促炎细胞因子IL-2、IL-6、IL-8、TNF-α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省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诊治的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精神分裂症组;选择同期该地区社会招募的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CDSS)评估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IL-2、IL-6、IL-8、TNF-α浓度。根据CDSS评分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伴抑郁症状组(CDSS≥7分)和不伴抑郁症状组(CDSS7分)。分析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6.341,P0.001);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因子分和一般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分均高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0.05)。伴抑郁症状组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不伴抑郁症状组或健康对照组(Bonferroni校正后P0.001);而不伴随抑郁症状组与对照组IL-6水平无显著差异(Bonferroni校正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水平与抑郁症状呈明显正相关(r=0.294,P0.001)。结论 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高水平的IL-6与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彭荣  邱国萍  俞芳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37-37,41
目的 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CRRT治疗,每次治疗时间12h,分别于治疗开始时(0h)和治疗后3h、6h、12h、24h分别取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 CRRT后,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恢复正常.TNF-α、IL-6、IL-8于治疗后开始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筹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停止治疗后12h,TNF-α、IL-6、IL-8水平与治疗结果时相比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有效清除炎性细胞闪了和内毒素,阻断从急性感染、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到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氯氮平、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给予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8周末、6月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2、18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IL-6和IL-2水平于4周末、TNFα水平于8周末、IL-18水平于6月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氯氮平组患者IL-2水平于4周末、IL-6和IL-18水平于6月末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0.05)。治疗前IL-6水平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86, P<0.01),IL-2水平与总分、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338、0.305, P<0.01、0.05),TNFα水平与总分呈正相关(r=0.283, P<0.05)。8周末血清IL-2、IL-6变化率与阳性症状变化率呈正相关(r=0.268、0.375, P<0.05、0.01),6月末IL-6、TNFα变化率与总分变化率呈正相关(r=0.365、0.362, P<0.05)。治疗前IL-6与IL-2、TNFα与IL-18呈正相关(r=0.356、0.291, P<0.01、0.05),8周末TNFα与IL-6呈正相关(r=0.332, P<0.01),6月末IL-6与IL-2变化率呈正相关(r=0.391, P<0.05)。结论 氯氮平和利培酮有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伟  徐建中  曹力 《疑难病杂志》2008,7(11):678-679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肝细胞的机制。方法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GSH1.2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肌苷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后肝功能和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TNF-α、IL-6、IL-8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GSH可明显抑制细胞因子对肝脏的炎性反应,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