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工业环境噪声污染及其对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175名噪声接触者中,耳鸣和神衰的检出率、高频听损检出率、语频听损检出率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并随工龄增加其检出率亦有增高趋势,说明工人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能引起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噪声与一氧化碳同时接触的427名工人(实验组)和单纯接触噪声的106名工人(对照组)进行了听力测试,在两组工人年龄、工龄及接触噪声强度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发现实验组观察对象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听力损伤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表现;同时两组听力阈移发生率均随工龄的增加而有增高的趋势,同工龄段听力阈移的发生率实验组也较对照组高,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一氧化碳和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阈移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工业噪声对电子厂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率的连续性影响。方法:选择某电子厂2007~2009年540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连续3年的听力检查,比较不同年份的听力损伤率和不同工龄组的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结果: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增加,听力损伤率逐年增加,2007年为25.00%,2008年为30.19%,2009年为35.19%,2009年的听力损伤率与200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听力损伤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工龄〉10年和工龄〈10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工业噪声对电子厂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率具有连续性的影响,听力损伤率与接触噪声工龄呈正相关。建议采取一、二级相结合的预防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某轨道客车企业接触噪声部门工作人员身体情况,探讨噪声危害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企业2018年进行噪声体检2556名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另选取本企业不接触噪音工作的1000名员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员工机体各项异常情况表现以及观察组患者不同工龄出现听力损伤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员工血压、心电图以及听力异常患者人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员工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伤的出现率也逐渐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处于噪声工作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程度身体异常,并且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出现听力异常的几率就越高,企业应当增加环境控制以及员工防护,增加定期体检,从根本上保护劳动工作者机体,降低因公出现病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5.
蔡永明  张文渊  陈森泉 《河北医学》2005,11(10):875-877
目的:探讨五金工业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听力计测定某镇五金工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并使用声级计测定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调查作业工龄,用直线回归法分析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所调查五金工业噪声作业工人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为27.97%,各级噪声性耳聋患病率与噪声接触剂量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长期暴露在工业噪声下可引起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经回归分析,要保护95%的作业工人不发生噪声性耳聋,接触噪声总剂量应控制在119dB.年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纺织业噪声对女职工危害情况。方法:对某纺织厂车间的噪声强度进行测试并对接噪工龄3年以上的女工288人进行体检。结果: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是中高频、窄频带。高频听力损伤和噪声性耳聋发病率随声压级增大而增高(P0.025)。不同车间高血压、异常心电图阳性率也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噪声能引起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听觉系统的损害,并与噪声强度和接触工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温和噪声混合作业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同时接触高温和噪声的作业工人138人作为复合组,单独接触高温153人作为高温组,单独接触噪声175人作为噪声组,不接触高温与噪声的作业工人15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复合组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及高温组以窦性心律不齐为主,噪声组及对照组以T波改变为主。随着接害工龄的增长,各组间的血压异常率也增加,但只有10年~14年接害工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心电图异常率在相同接害工龄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和噪声混合作用对工人血压与心电图影响程度不同,但有协同加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暴露工人进行作业场所噪声测定以及工人纯音听力测定。结果作业场所现场噪声合格率为49.25%;噪声强度在80 dB(A)及以上时,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接触噪声工龄(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80~、85~、90~dB(A)3个噪声强度组,随着接噪工龄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均有P<0.05);随着接触噪声强度的增加听力损失检出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χ2=17.571,P<0.01;χ2=15.345,P<0.01;χ2=59.805,P<0.01)。结论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以及高强度的噪声暴露,会加大听力损伤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黄昱  林耀琪  甘圳尧  孙颖颖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45-1245,1247
目的 通过对某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4年的连续监测,了解其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某厂2001~2004年有接受听力检查并无明显内耳疾患的噪声作业人员为观察对象,统计区间发病率、患病率,并对不同年份的患病率及不同工龄组的工人听力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增加,患病率逐年上升,2001年患病率为45.00%,2002年患病率为49.17%,2003年患病率为55.83%,2004年患病率为60.00%,2001年与2004年的患病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伤率随工龄延长而升高(P<0.05).结论 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程度与其噪声暴露的年限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职业性噪声聋与接害工龄、年龄、岗位噪声强度的关系,以便更好的预防职业性噪声的危害。方法:近6年来我单位依照国家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诊的46例病例为调查对象。结果:按年龄分四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噪声聋严重程度逐渐增加,26~40岁组与51岁以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按接害工龄分四组,随着工龄的增加,噪声聋严重程度增加,4.4~7.5组与25.1~36.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噪声强度、工龄、年龄与职业性噪声聋显著相关,表现为噪声强度越大、工龄越长、年龄越大,噪声聋的程度就越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职业噪声暴露时间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某机械加工企业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排除心脑血管、肝肾等重大疾病史,排除高血压家族史.对工作现场进行噪声测定,对办公室人员及噪声从业人员进行体检.结果 10年内工龄办公室人员与同工龄噪声接触人员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的噪声接触人员之间高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一种遗传基础上的多因素疾病,噪声作为外界因素可能会导致提前发病,但随着长时间接触噪声,噪声不再成为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直线相关回归、逐步多元回归和协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听阈、噪声强度、工龄、年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暂时性听阈位移与噪声强度呈正相关,与听阈、工龄、年龄呈负相关。结论在噪声暴露时间及测定时间一定、噪声频谱相近的情况下,暂时性听阈位移主要受听阈、噪声强度和工龄的影响。听力受到损伤后对噪声有一定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油田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噪声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油田2009~2011连续三年没有岗位变动且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完整的在岗噪声作业人员765人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噪声监测资料,对职业健康检查及纯音听力测试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3年听力损伤检出率之间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检出率与年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098,P=0.000),A、B、C、D4个阶段听力损伤检出率与年份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 A=0.043,P=0.041;r B=0.041,P=0.048;r C=0.081,P=0.000;r D=0.042,=0.044);A+BP段听力损伤检出率显著高于C+D段,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470,P=0.000);不同噪声接触工龄之间A+B段、C+D段及总的听力损伤检出率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率与工龄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 A+B=0.316,=0.000;r CP+D=0.101,P=0.005;r总=0.349,P=0.000);不同噪声强度之间A+B段、C+D段及总的听力损伤检出率经趋势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率与噪声强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r A+B=0.190,=0.000;r CP+D=0.079,P=0.029;r总=0.220,P=0.000)。结论:油田噪声性听力损伤与噪声接触工龄、强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大多为早期高频听力损伤者,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济南汽车配件厂接触噪声工人90项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研究白忠贞顾涛戴军孙玉东噪声对机体神经系统方面的影响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国内外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报道和综述。KaHe-BcK报道,噪声作业工作中神衰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可有植物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和脑电图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工业稳态噪声对工人非特异性影响的调查结果。1986年我们对长春市某纺织厂织布车间246人进行了体检(观察组),其噪声强度为95~102dB(A),同时对接触环境噪声小于75dB(A)的同厂职工61人进行同项目的体检(对照组)。在脱离噪声环境12~16小时后进行检查。结果,神衰阳性率及心电图异常率,白细胞计数(均值)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薇薇  夏贵华  纪科  刘绍胜  梅琼燕  王波  李功俊 《浙江医学》2011,33(12):1727-1728,1759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及个体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对区内12家企业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1 023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1 023名工人中共发现156名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情况,其中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1.34%,高于语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4.79%),高频及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在各工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未发现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工龄有明显相关关系;个体听力对噪声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140名电焊工和136名对照的发锰、血清IgG、IgA、IgM的含量。发现电焊工发锰值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不随工龄增加而增高,认为发锰可能反映近期接触锰的情况,作为锰接触指标较妥。同时发现两组间IgG、IgM均有显著性差异;焊工组IgG与工龄呈负相关,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面对照组未见不同性别有差异,提示电焊烟尘可能对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有影响。但未发现发锰与免疫球蛋白间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5年姜堰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健康损害情况,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区各乡镇在安全生产网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156家企业接触噪声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1627例职工高频听力损伤检出率16.96%,高血压检出率32.70%,心电图异常率7.93%。工龄≤5年、5工龄≤10年、10工龄≤15年和工龄15年的高频听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30年龄≤40岁、40年龄≤50岁和年龄50岁高频听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长高频听损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男性高频听损发生率(19.57%)显著高于女性(1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堰区接触噪声作业的职工高频听力损失较为严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工人接触噪声的水平,减少听力损害,保护职工健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累积噪声暴露量这一指标,分析了纺织企业噪声强度与作业工龄对488例纺织女工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噪声环境引起女工心血管改变主要为窦性心律不齐和低血压,累积噪声暴露值与心电图ST一T改变之间有累积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