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腺病毒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xCA-BDNF)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脊髓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0只大鼠分为脊髓挫伤组(A组)、脊髓挫伤后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组(B组)、脊髓挫伤后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C组)、AxCA-BDNF基因转染的成肌细胞移植和静脉内注射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组(D组)。伤后1,3,7,14,28d,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脊髓损伤区进行细胞凋亡caspase-3蛋白表达的测定,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应用行为学和电生理检查方法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B、C、D四组中均发现凋亡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各组caspase-3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依次为A〉B〉C〉D组(P〈0.05),与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有平行的变化趋势。结论 体外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EL-4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与P53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EL-4细胞接受4GyX射线照射后,survivin蛋白的表达、P5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4Gy X射线照射EL-4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受抑制,在4h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照射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此时间点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照射后4h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urvivin与P53在细胞凋亡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与P53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E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min缺血+5min再灌预处理方式;Wistar大鼠分为5组:正常(A)、假手术(s)、缺血(B)、再灌(C)、预处理(D);检测凋亡和细胞增殖周期及肾皮、髓质ET-1蛋白表达。结果:与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ET-1表达降低(P〈0.01),细胞增殖指数降低(P〈0.01),G0/G1时段增加(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通过降低ET-1蛋白的表达和调节细胞增殖周期而抑制肾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评价肿瘤放疗疗效提供依据。方法15只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分成3组,每组各5只。A组不进行放疗;B组单次放疗25Gy后即刻进行^99Tc^m-HL91显像;C组单次放疗25Gy48h后进行^99Tc^m-HL91显像,计算B、C组放疗前后同一感兴趣区(ROI)内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放射性计数比值(T/N);测定A、B、C组凋亡细胞、G1期和S期细胞比例及观察肿瘤组织放疗前后病理变化。结果(1)B组放疗后T/N值较放疗前显著增高(P〈0.05);C组放疗后T/N值较放疗前显著降低(P〈0.05)。(2)A、B、C组凋亡细胞之间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C组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B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肿瘤组织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和大量细胞碎片。结论^99Tc^m-HL91显像是一种有价值的评价放疗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观察肝细胞表面分子介导细胞凋亡的Fas、FasL及相关基因Bax、Bcl-2、Bcl-X/L的变化来探索燃煤型砷中毒肝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对25例砷中毒肝损伤患者按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分为A组4例(无明显肝病患者)、B组11例(轻度砷中毒肝损伤患者)、C组10例(中、重度砷中毒肝损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ABC法进行Fas、FasL、Bax、Bcl-2、Bcl-X/L检测。结果 采用PEMS统计软件进行Radit分析。结果Fas、FasL表达在肝损伤较重的C组比肝损伤较轻的B组显著增强,两组间分级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表达在B、C两组间分级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2和Bcl-X/L表达在B、C两组间分级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FasL的表达程度在肝损伤较重的C组比肝损伤较轻的B组显著增强,其阳性表达多分配在Ⅱ、Ⅲ级。Bax在肝损伤程度不同的B、C组间的表达强度及分布随肝损伤加重而增强。而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在两组间的表达强度及分布则基本一致。推测砷可能通过上调凋亡基因蛋白Fas/FasL和bcl-2家族中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而启动肝细胞的胞内凋亡信号传递过程,导致肝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1、磷酸化STATl(P.STATl)、STAT3、P—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8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单纯脑缺血再灌注(B)组、脑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c)组和脑缺血再灌注+EPO(D)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缺血2h后再灌注24h时,行MRI检查并计算缺血区异常信号相对面积值,Westernblot检测STATl、P—STATl、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计算相对灰度(rOD)值,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分析数据。结果MRIT,WI示B、C组在左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均可见大片脑缺血异常高信号影,D组仅皮质下脑实质内或仅皮质处可见斑片状脑缺血高信号影;与B、C组比较,D组异常高信号区相对面积明显减小[(28.00±4.60)%、(29.70±4.80)%和(21.10±2.40)%;F=11.285,P〈0.01]。STATl、STAT3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缺血再灌注及EPO干预对二者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影响(F=0.806和1.558,均P〉0.05)。P—STATl在A组表达较低,rOD值为0.75±0.13,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显著增加;与B、C组相比,D组P—STATl表达水平有所减少(B~D:2.08±0.15、2.05±0.16、1.92+0.05;F=3.274,P〉0.05)。P—STAT3在A组表达也较低,rOD值为1.02±0.09,缺血再灌注后表达显著增加;与B、c组相比,D组P—STAT3表达明显增加(B—D:2.22±0.13、2.04±0.14、4.21±0.21;F=40.719,P〈0.01)。B、C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42.00±1.30)%和(41.20±2.50)%,高于D组[(20.90±1.46)%;F=378.704,JP〈0.01]。结论EPO可增加脑缺血区域P—STAT3表达水平、降低P—STATl表达水平,从而减少脑细胞凋亡的数目、减小脑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EL-4细胞中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及多倍体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多倍体细胞的变化。结果实验表明,4.0GyX射线照射后8及12h,EL-4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2、4、8、12及24h,P53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还表明,4.0Gy照射后2、4、8、12、24、48及72h,EL-4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而照射后2~48h,多倍体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EL-4细胞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增高,可能在辐射诱导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而辐射诱导多倍体细胞的分子通路则可能是P53非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KAI1和P53蛋白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与滋养细胞肿瘤侵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及滋养细胞肿瘤组织中KAI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KAI1在恶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正常早孕绒毛及葡萄胎比较明显下降(P〈0.05),KAI1的表达与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年龄和浸润情况相关(P〈0.05);②P53在恶性葡萄胎及绒癌中的表达与正常早孕绒毛及葡萄胎比较明显升高(P〈0.05);③P53和KAI1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rs=-0.8)。结论:P53、KAI1对预测滋养细胞的恶变,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射频热疗结合腹腔免疫化疗治疗恶性腹水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晚期腹盆腔肿瘤合并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和腹腔化疗组(C组),于治疗后3~4W评价治疗效果和毒性反应,ECOG状态评分标准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WHO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单纯腹腔化疗组(C组)近期临床有效率(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33.3%;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化疗组(B组)RR为52.4%,DCR为52.4%(与C组比较P〈0.05);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组(A组)RR为70.0%,DCR为85.0%(与B组比较P〈0.05)。生活质量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腹腔免疫化疗具有近期疗效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53Sm标记环九肽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直接抑制作用。方法用间接法合成^153Sm-DTPA-半胱氨酰.甘氨酰-精氨酰-精氨酰-丙氨酰-甘氨酰-甘氨酰-丝氨酰一半胱氨酸[c(CGRRAGGSC)]。细胞生长抑制实验分为4组:对照(A)组100μlPBS,B组c(CGRRAGGSC)100μl(1.5mgCL),C组153SmCl3 370kBq(100μl),D组153Sm-DTPA-c(CGRRAGGSC)370kBq(100-)。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rl3r)法检测不同组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24,48,72h的生长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分析48h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处理前及处理后48hPC-3细胞中自细胞介素11(IL11)及IL11受体(IL11R)表达。抑制率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L11R表达情况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153Sm—DTPA-c(CGRRAGGSC)标记率〉85%,放化纯〉95.8%,比活度为1.32×10^5MBq/μmol。A、B组未见细胞抑制,C、D组对细胞的抑制杀伤呈时间效应;各组药物作用48h后,通过亚G,峰检测的PC-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98±0.18)%,(0.35±0.10)%,(4.05±0.28)%,(13.38±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3.60,P〈0.05)。Western blot检测,B—D组IL11未见变化,IL11R表达D组比B、C组降低,干预后吸光度(A)值分别为0.339±0.014,0.338±0.019,0.226±0.015,与干预前比,B,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5,1.163,P〉0.05),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89,P〈0.05)。结论153Sm-DTPA—c(CGRRAGGSC)能够直接抑制PC-3细胞的生长,并促进IL11R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心肌PPARβ、M-CPT-I和GLUT-4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iste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周组(R1)、束缚2周组(R2)和束缚4周组(R4)。心肌PPARβ、M-CPT-I和GLUT-4的mR-NA表达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束缚应激1、2、4周大鼠心肌M-CPT-I mRNA水平明显升高(R2组P〈0.05,其余P〈0.01),GLUT-4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PPARβ变化不明显。结论:束缚应激后可能存在大鼠心肌脂肪酸代谢的增加和葡萄糖代谢降低。PPARβ对束缚应激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53调控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对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细胞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53 小干扰RNA(siRNA)组、p53 siRNA+STAT3 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p53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法检测转染后体外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Ⅴ/碘化丙啶(AV-PI)双染法检测转染后凋亡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中p53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STAT3表达阳性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53的siRNA能显著上调肺癌细胞中STAT3的表达水平;p53 siRNA组和p53 siRNA+STAT3 siRNA组A549细胞凋亡率(17.91%±0.67%,22.51%±0.56%)、细胞的迁移速度[(55.16±6.50)μm/h,(63.30±5.98)μm/h]、穿膜细胞数(58.23±7.12,68.23±7.14),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在肺癌中呈现低表达,p53能负向调控STAT3的表达,从而抑制其增殖和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阻断老年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a(PPARα)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PPAR拮抗剂GW6471+阿托伐他汀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PPARa拮抗剂GW6471。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mRNA和IL-1β蛋白含量。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IL-1β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③GW647l+阿托伐他汀组IL-18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老年大鼠心肌细胞IL-1p表达的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雄性Wistar大鼠心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PPARβ和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M—CPT—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束缚应激模型,实验组大鼠每天给予束缚应激2次,每次3h。按照有无应激和应激时问长短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W(R1)、束缚2w(R2)和束缚4W组(R4)。采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心肌PPARα、PPARβ和M-CPT-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束缚应激1、2、4W大鼠心肌PPARαmRNA和M—CPT—I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心肌PPARβ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束缚应激上调心肌PPARα和M—CPT—ImRNA表达,对PPARβ无明显影响,PPARot可能促进束缚应激大鼠脂肪酸氧化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中XIAP与Smac/DIABLO表达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探讨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及脑损伤组(TBI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XIAP、Smac/DIABLO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XIAP与Smac/DIABLO的表达和TUNEL(+)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颅脑损伤可诱导XIAP与Smac/DIABLO的表达,提示XIAP对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继发凋亡损害起保护作用,而Smac/DIABLO则促进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张瑞红  吴蕾  丁岩  张亚妹 《武警医学》2008,19(6):502-505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20例及经米非司酮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组)30例术中均取瘤体及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肌瘤和内膜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结果 服米非司酮后,PR在肌瘤和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ER的阳性表达率变化不大(P>0.05);bcl-2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变化(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5);bax在肌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上升(P<0.05),在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无差别(P>0.05).米非司酮治疗后内膜83.3%(25/30)表现为增生期改变,其中32%(8/25)为简单增生过长.结论 米非司酮能促进子宫肌瘤细胞凋亡,同时又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碳暴露对Wistar大鼠脑中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CO)暴露对大鼠脑中p53基因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制成CO中毒动物模型,分别在染毒后当天,第2,3天处死,取脑制成切片,用地高辛p53 mRNA探讨原位杂交,观察p53的信号分布。结果 p53 mRNA的表达在海马,大脑皮层和胼胝体比较明显,其中海马的表达信号最强,大脑皮层次之,胼胝体最弱,其他部位呈散在的弱信号。相应区域在各个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未见表达。结论 CO暴露对海马,大脑皮层和胼胝体的损害最为明显;凋亡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持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53蛋白与P21蛋白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中P53蛋白与P21蛋白的表达。结果:30例翼状胬肉中P53蛋白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平均秩次分别为45.12和15.50;30例正常结膜中P53蛋白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平均秩次分别为15.88和45.50。P53蛋白与P21蛋白阳性表达在翼状胬肉中与正常结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蛋白与P21蛋白在翼状胬肉及正常结膜中均有阳性表达,且P53蛋白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P21蛋白在翼状胬肉中低表达,说明翼状胬肉是一种组织增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