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大鼠巨噬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梗阻性黄疸后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3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梗阻性黄疸组 (2 0只 )和对照组 (10只 ) ,观察梗阻性黄疸前后血浆和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 α、IL 1β、IL 6和IL 8的变化。 结果 梗阻性黄疸大鼠 5d后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 α、IL 1β、IL 6和IL 8显著减少 (P <0 0 1) ,但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梗阻性黄疸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门静脉血流阻断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分为A组:胆道再通、门静脉周围游离、切除肝尾状叶,90 min后关腹腔;B组:胆道再通、肝尾状叶分流门静脉、余肝门静脉血流阻断90 min、恢复正常门静脉血流、切除肝尾状叶,关腹.术后0 、1、6、24、72 h采集标本,进行组织学... 相似文献
3.
詹世林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2,13(1):48-51
临床资料表明梗阻性黄疸(梗黄)患者的处理过理中,感染和脓毒血症的发生率很高,是常见的致死并发症之一。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特别是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大鼠小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共80只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40只),对照组(40只)。模型组结扎胆总管。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每组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用作测血糖、血脂和葡聚糖蓝推进率。术后第4天开始禁食24小时,于第5天测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然后分别用50%的葡萄糖,30%的脂肪乳和葡聚糖蓝灌胃,并分别于半小时后测血糖和葡聚糖蓝推进率,于2小时后测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结果模型组小肠葡聚糖蓝推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灌胃后血糖和甘油三脂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影响大鼠小肠的吸收能力和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NO与ET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时血浆NO和ET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浆NO和ET的水平,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结果 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大鼠血浆NO含量明显增高,ET含量下降,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率(HR)减慢,心输出量(CO)增加,与SO组、N组相比,SO组与N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目的 :通过探讨梗阻性黄疸临床指征 ,了解其病程中的高危因素。并及时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 1993年— 2 0 0 0年收治的 2 9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性分析 ,统计年龄、梗阻时间、性质、手术时间 ,入院 2 4小时内测尿素氮 (BUN)、白蛋白 (A)、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 (WBC)、血红素 (HB)、腹水 ,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 :年龄 >6 5岁并发症发生率为2 5 .2 0 % ,病死率 3.2 5 % ;梗阻时间超过 2 0天以上者 ,并发症 2 8.87% ,病死率 5 .15 % ;肝功能Child氏B级、C级者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2 0 % ,病死率为 5 .31% ,延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4 1% ,病死率为 4 .90 %。结论 :梗阻性黄疸病人年龄越大 ,梗阻时间越长 ,肝功能越差 ,不及时手术是各种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增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术前各种因素与术后肝功能恶化之间的联系,为合理评估MOJ患者的围术期状况提供参考。方法分析37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出现术后肝功能恶化分为两组,将两组术前术中各项指标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变量进行Bayes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方程,并予以验证。结果 376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恶化49例,发生率13.0%;Binary Logistic过程筛选出年龄、TBIL、ALB、ALP、术前减黄、术中出血量为术后肝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Bayes判别分析建立的预测方程经验证稳定。结论年龄、TBIL、ALB、ALP、术前减黄、术中出血量为术后肝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判别分析方程,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客观地计算出MOJ术后肝功能恶化的危险程度,为临床及早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行ERCP或PTB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男性69例,女性14例,年龄59岁~85岁。其中胆管癌18例,胰头癌48例,肝癌7例,转移癌(胃癌)10例。所有病例经临床、病理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且失去手术机会。43例行ERCP,40例行PTBD。结果:ERCP内引流成功38例,所有PTBD术全部引流成功,引流术后两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较治疗前下降。生存时间最短26 d,最长16个月。结论:ERCP或PTBD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一种良好的降低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olusion-73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别计算出两组的定性诊断率,经χ2检验统计两种方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有无统计学意义,并分析误漏诊原因,评价胃窗超声组对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病变可切除性评估价值,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胃窗超声造影检查与常规超声检查相比,在恶性梗阻性黄疸定性诊断准确率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对胆管下段诊断准确率更高,且胃窗超声检查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切除作评估。结论:胃窗超声较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通过对肿瘤可切除性评估,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分析低位梗阻性黄疸的CT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梗阻性黄疸病例的CT(16例)及ERCP(28例)表现。结果:良性梗阻一般表现为胆总管扩张较轻,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胆总管由上而下逐渐变细,CT上显示为胆总管下端等或高密度结石影,ERCP表现为胆总管下端充缺;恶性者则一般表现为胆管中-重度扩张,肝内胆管呈软藤状扩张,CT显示为扩张的胆管由上而下突然狭窄、巾断,ERCP则显示为胆总管下端偏心性、向心性狭窄或截断状改变。结论:CT和ERCP均能对梗阻性黄疽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而两者联合运用,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闭通络方对幼鼠阻塞性黄疸FPA及D-二聚体(D-D)影响。方法将SD大鼠幼鼠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第2组为模型组,采用2%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及生理盐水灌胃,第3组为治疗组,在造模同时予胆闭通络方灌胃,每日1次,连续7d。以分光光度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总胆红素(TB)含量;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纤肽/纤维蛋白肽A(FPA)及D-D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B、ALT、AST、AKP、r-GT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治疗组血清FPA及D-D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FPA及D-D降低(P0.05)。结论胆闭通络方能抑制FPA及D-D产生,减少肝内微血栓的形成,缓解肝脏瘀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肠调节肽铃蟾肽(BBS)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C),假手术组(SO),胆总管结扎组(BDL),胆总管结扎+铃蟾肽组(BDL+BBS),BDL+BBS组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皮下给予BBS(10μg/kg,皮下注射,每天3次),而C、SO、BDL组大鼠每只每天皮下给予生理盐水。在术后第10天检测血浆总胆红素(TBIL)和门静脉血的内毒素水平;测定回肠末端肠道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观察肠道的黏膜厚度和绒毛密度。结果:BDL组大鼠血浆TBIL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回肠末端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P<0.05),而SOD活力降低(P<0.05);肠道黏膜厚度和绒毛密度降低(P<0.05)。与BDL组大鼠相比,BDL+BBS组大鼠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道脂质过氧化水平降低(P<0.05),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增加(P<0.05);肠道黏膜厚度和绒毛密度增加(P<0.05)。结论:BBS能够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和门静脉内毒素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