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3例HICH分别采用小骨窗开颅术(39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和引流术(26例)、大骨瓣开颅术(17例)、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11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依次按照“方法”中的四种术式,其血肿清除量和清除率(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无统计值)分别为(22.83±6.25)、(15.77±5.28)、(35.87±9.21)及78.34%、62.814%、88.53%(P<0.05);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考虑选择手术方式治疗HICH,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时3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117例,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尿激酶保留冲洗106例,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110例,神经内窥镜辅助小骨窗清除血肿8例.[结果]大骨瓣开颅组死亡10例,优良生存27例(25.2%);小骨窗开颅 尿激酶冲洗组死亡13例,优良生存30例(32.3%);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组无死亡,优良生存50例(45.5%),内窥镜辅助组无死亡,优良生存5例(62.5%);后两组的疗效优于前两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特别是外囊、壳核及皮质下血肿应早期手术,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和传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为大量高血压脑出血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本院自2003年7月至2005年9月手术治疗的65例大量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80ml~120ml之间)患者,分为微创穿刺组(34例)和传统开颅手术组(31例),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病死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穿刺组有效率、显效率均明显优于传统小骨窗开颅手术组(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而病死率低于传统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手术及CT定位微创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小骨窗开颅手术51例,CT引导血肿吸引44例。两组年龄、术前血压、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及发病至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肿清除量: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优于CT血肿吸引组(P〈0.05);术后48h意识好转率小骨窗开颅手术组高于血肿吸引组(P〈0.05);术后血肿继续增大者,CT引导血肿吸引组高于小骨窗开颅下手术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血肿吸引术。  相似文献   

5.
文奎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25-728
目的:探讨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组(微创穿刺组)与开颅手术组,每组91例,分别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有效率、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时间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平均住院日较开颅手术组短(P〈0.05),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清除血肿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对比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与超早期常规开颅及非超早期血肿清除各 40例的颅内压 (ICP)及GCS评分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 (Ⅰ组 )与超早期常规开颅血肿清除组 (Ⅱ组 )术后ICP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组 (Ⅲ组 )与延期血肿清除组术后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超早期血肿清除骨窗大小并不是影响颅内压的主要措施 ,尽早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差异。方法:将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指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以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MESSS评分以及3个月后预后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疗效确切、损伤轻、预后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格  沈铭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2):160+171-160,171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2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开颅组120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微创组120例,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于2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病情轻重,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良率与重残率;比较2组住院期间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2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组的重残率低于开颅组,优良率高于开颅组(均P<0.05);2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开颅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好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常规骨瓣开颅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术式将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2例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小骨窗组40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以及术后GCS评分、ADL评分等。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血肿清除率与术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1.0%(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骨窗组总有效率为7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7.6%(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较好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术式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和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B组。A组为出血后≤6 h给予手术治疗,B组为出血后6h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出血具体部位、血肿量、出血量大小进行手术分类,将其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观察并比较不同时机及不同方式患者的各项评分及ADL分级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A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感染发生率稍高于大骨瓣开颅组;A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Ⅳ级发生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的ADL分级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项参数,尽早地行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其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小骨窗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微创组(50例)和常规组(50例),微创组接受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临床疗效、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6个月生活能力情况及随访1年期间并发症、再出血、血肿残留情况。结果:微创组术中切口直径、出血量、手术时间、出血清除率、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普通病房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术后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血肿残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Scale,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明显降低并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前,两组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明显升高并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常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给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引流术组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后对三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在治疗1个月后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对三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对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引流组与小骨窗组血肿残留发生率分别为11.1%和8.3%,明显低于常规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引流组与小骨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再出血发生率5.6%明显低于引流组的16.7%和常规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小骨窗组治疗后NIHSS评分别为(11.9±2.7)分和(12.3±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术组与小骨窗组术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3.9%、16.7%,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患者的NIHSS和SDS评分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后NIHS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891、0.857,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而言,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及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均能较好地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而且术后卒中抑郁发生率较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为微创组;40例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为手术组。对比2组术前与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血肿量、脑疝情况、急性脑积水情况、手术时机及术后患者的病死率。结果:2组术后1个月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GCS评分均高于同组术前(P0.05);微创组GCS评分及其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前GCS、脑疝、手术时机为术后1月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其中,术前GCS和手术时机是术后1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具有明显的短期疗效,手术时机和术前GCS是术后1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神经导航引导下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HICH患者110例,其中55例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55例行神经导航定位下微创血肿抽吸术(微创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术后14 d,两组NIH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颅组(P 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开颅组(P 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导航引导下微创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6例老年HICH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患者出血至手术间隔时间分为观察组(≤出血后6 h)与对照组(出血后7~24 h),每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到血肿完全清除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NSE、NPY、D-D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SIS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HICH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保护脑神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不增加再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NICU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增加,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HICH颅内血肿清除效率高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开颅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与CT引导下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A组(130例)与B组(124例),A组采用开颅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B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结果 A组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5.2±1.1)d,神经功能缺损(GCS)评分(8.2±1.3)分;B组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3.3±1.1)d,GCS评分(5.1±1.2)分,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并发症、血肿清除量及疗效指标方面相比,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其微创治疗创伤小,病程短,并可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即经传统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并证实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大骨瓣开颅术24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27例,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49例,术后对手术损伤、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及住院费用等进行评价。结果: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对患者术后的各方面评比及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神经功能恢复较快、无颅骨缺损及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麻玉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9):4584-4584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B组行CT引导下的穿刺微创碎吸手术,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清除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发症以及ADL分级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患者恢复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在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治疗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30例(显微手术组),小骨窗开颅治疗急进型高血压病脑出血30例(对照组),根据术后24 h患者GC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率和血肿复发来评价.结果 2组术后并发症以及血肿清除率和血肿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手术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急进型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视野,并且提高病变的放大视觉效果,能够直视下清除血肿,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了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