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患者,男,17岁.常规胸部摄片发现右上腹大小约7 cm×5.5 cm团块状钙化影,其内密度不均匀,边界较清楚.腹部CT平扫示:右侧肝肾间隙区大小约11 cm×5.3 cm高、等、低混合性肿块占位.CT值26~1 330 HU,胸片所示钙化团块影位于肿块内后分,其周边散在小钙化斑及液性密度影,肿块与肝右叶、下腔静脉及右肾分界不清并推挤右肾下移;右肾略增大.  相似文献   

2.
腹腔引流管口嵌顿疝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报告患者男,80岁,主因:发现右侧腹壁肿物不可还纳1d。查体:右侧腹壁可见长约10cm纵行手术瘢痕,右侧腹壁可见约6×5×5cm3大小包块,质韧,触之微痛,移动度差,表面无破溃、红肿。腹部CT示:腹壁疝合并小肠梗阻。患者既往3年前曾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并于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约3d。考虑右侧腹壁缺损处嵌顿疝。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38岁,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一年。于1993-08-07入院。无发热、腰痛、膀胱刺激症状,查体:消瘦体质,腹平坦,肝脾不大,未触及肿块.CT 及超声检查提示膀胱顶部右侧壁占位性病变;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顶部偏右片状隆起,大小约2.0cm×2.0cm,表面见少量坏死组织覆盖。手术见肿瘤局限于膀胱右侧顶部,三角区及其它壁组织未见异常,病理检查见灰红色肿物与膀胱壁粘连,肿物大小约3.0cm×2.0cm×2.0cm,表面较平坦,实性,质脆。镜下见肿瘤细胞分泌大量沾液形成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4岁,因发现头部肿物1年多,伴头晕、头痛20 d入院.体格检查:头顶部可见大小约12 cm×9 cm的包块,突出表面约2 cm,包块向右下呈条索状延伸,大小约15 cm×2.5 cm,周围无红肿、轻压痛、质软,搏动明显,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图1).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CT:顶部头皮团块状影,增强明显.  相似文献   

5.
童铸  王超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F003-F003
患者男性,30岁,因被火车撞伤头部后头昏头痛7小时于1999年9月9日急诊入院。查体:左额颞部肿胀,并可见长各为2 0cm及0 5cm浅表裂口。头颅X线片示:右颞骨线型骨折。伤后16小时头颅CT平扫示:右颞顶部5 0cm×3 0cm×3 0cm大小梭形低密度包裹区(CT值:30 4) ,轻度占位效应,右颞骨线型骨折。诊断为右额颞顶部占位性病变。伤后46小时头颅CT复查示:右额颞顶部硬膜外低密度包裹区明显扩大(CT值:30 1)。诊断为硬膜外积液或血肿。于伤后48小时在全麻下行3开颅探查:右额颞顶部硬膜外积液钻孔引流术。术中发现右颞骨线型骨折,分别于额部、额颞部、额顶…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3岁,因左额部肿块23年入院。患者自幼发现左额部有“黄豆”大小肿块,任其自然。随着年龄增长,肿块逐渐增大,约在5岁时去某医院就诊,未给予特别处理。除肿块增大影响视物及面容美观外,无其他任何不适。入院检查:左额及眼眶部肿瘤大小约12cm×11cm×1.5cm,略呈淡蓝色,不规则,质软,无触痛,边界不清楚,可移动,无搏动感,未听到血管音。左上睑丰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5岁.右眼肿物迅速增大20天.专科情况:视力1.0,肿物大小约3.0×2.0cm,界清,表面光滑,色泽较肤色深,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质地较硬,无明显波动,压痛(-),肿物压迫角膜区.病理:胚胎性横纹肌肉瘤.CT表现:右侧眼球前上方见大小约2.5×2.5×3.0cm的肿块影,CT值约30HU,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病灶CT值约60HU,邻近骨质未见破坏.  相似文献   

8.
龚圣勇  肖阳  文长友  闻吉军 《安徽医药》2012,16(8):1130-1131
正患者,女,69岁,发现右侧颞部皮肤小包块1年余来院就诊,专科检查意见:考虑为皮肤肿瘤。双侧颈部及腋窝、腹股沟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术前胸部X光片及CT显示:左下肺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肺癌,纵隔及全腹CT未见明显病变。术中见:(1)右侧颞部皮肤包块大小约1 cm×0.8 cm×0.5cm,边界不明显,完整切除瘤体及周围部分皮肤组织。(2)左下肺近肺门处有一大小约8 cm×6 cm×5 cm肿块,周围边界  相似文献   

9.
王祖峰  卞士中  高玉振  张志湘 《江苏医药》2005,31(9):719-719,i0001
患者女,43岁,2004年10月8日,无明显诱因忽然意识丧失、神志不清,被急送至张家港市中医院,经抢救20min无效死亡。尸检表面未见异常,内部检验可见左侧胸膜部分粘连,双侧胸腔内有约700ml血性积液;心包腔内有约1000ml积血,并有大量凝血块,主动脉根部半月瓣上方2·0cm处有一横行的内膜破裂口,破裂口长度为3·0cm,外膜距根部2·5cm处有一0·2cm大小的破裂口,冠状动脉腔Ⅱ级狭窄;右侧肾上腺有一大小约为0·4cm×0·4cm×0·3cm的肿块,切面呈棕黄色,有包膜包裹,周边仍可见正常肾上腺组织;胃底前壁粘膜隆起,有一3·0cm×2·0cm×2·0cm肿块,表面有出…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患者,41岁,因右中下腹肿块1年住院,该肿块无痛感,未见消化道症状,生长速度较快,半年内体质量增加4kg。于2011年3月6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均无阳性体征,血红蛋白144g/L。右侧腹部隆起,大小约15cm×12cm,有一定的活动度,肠鸣音正常,右侧睾丸缺如。腹部彩超提示:右侧中下腹可见以大小约14.2cm×9cm的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周围有血流信号。行择期手术,术中见瘤体位右中下腹呈椭圆形,固定于侧后腹膜上,肿瘤大小约14.7cm×12cm,沿包膜下钝性分离,小心结扎血管,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6岁。主因“胸闷、气促1个月余”于2010年3月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右后外侧胸壁可见梭形低密度阴影,向肺野内凸入,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大小约6cm×4cm,CT值为-150Hu。胸部超声检查:右侧胸部腋后线第8、9肋间壁层胸膜部位可见大小约6cm×4cm梭形低回声肿物,边界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2岁,因尿频、排尿困难1个月于2009年6月入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B型超声和CT检查均提示膀胱内实质性占位,大小约3.5 cm×2.5 cm.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部右侧1个肿块,突向膀胱腔内,距右侧输尿管口约2.5 cm,肿块表面黏膜光滑未见坏死、溃烂.因取活组织检查困难,改行经膀胱肿块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报告为膀胱平滑肌瘤,术后切除标本病理报告亦为膀胱平滑肌瘤.术后患者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肿瘤无复发,排尿正常.  相似文献   

13.
涂仁泉 《江西医药》2001,36(2):F003-F003
患者,男,24岁,因尿频、尿急、脓尿半年拟诊为膀胱肿瘤收治.体查:消瘦体型,贫血外观,未触及下腹包块.B超示膀胱顶部强回声光团.CT检查示膀胱顶部肿块,大小约6.5× 8.0cm,CT值40~48Hu,局部膀胱壁增厚.膀胱镜示肿块向腔内明显隆起,表面粘膜充血,中央浅表性糜烂,活检示炎性组织.尿常规示WBC++,脓球++,RBC+/Hp.经下腹正中切口探查膀胱,肿块位于右侧膀胱顶部,与膀胱前间隙、腹膜粘连,打开腹腔见肿块向腹内突出,外被大网膜包囊,阑尾末端附着在肿块上,阑尾无充血、水肿,打开膀胱见肿块表面多处糜烂,遂行肿块及粘连组织切除,包括部分膀胱壁、网膜.术后10d出院,随访2a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5岁.无月经来潮,周期性腹痛2~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体格检查:肛门指诊:盆腔内子宫发育小,大小约4 cm×3 cm,其下方可触及囊性包块,大小约8 cm×6 cm,压痛(+).子宫右侧可触及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 cm×4 cm,压痛(+),不活动.超声所见:盆腔内子宫前位,大小4.5 cm×3.8 cm,宫腔分离,内见不规则暗区,范围2.5 cm×1.7 cm,沿宫颈下方可见7.7 cm×7.0 cm无回声包块,内见点状回声.  相似文献   

15.
鲁金胜  王智勇  方明星 《河北医药》2004,26(10):798-798
患者 ,男 ,43岁。主因右髋肿瘤关节离断术后年复发入院。6年前主因右髋部软骨肉瘤在我院行右髋关节离断术。半年前右髋部有肿物生长且迅速 ,查肿瘤体积约 3 0cm× 3 0cm× 2 3cm。胸CT示双肺未见明显转移病灶。拟行全麻下右髋部巨大肿瘤切除术。术前合血 3 0 0 0ml。术中可见肿瘤破坏整个右侧髂骨至部分骶骨 ,向下侵至耻骨联合 ,肿瘤大小约 3 5cm× 3 0cm× 3 0cm ,质韧。术中结扎右侧髂总动静脉。肿瘤切除术后创面巨大 ,渗血较多 ,估计出血量 10 0 0 0ml,术中输全血 960 0ml,聚明胶肽 60 0 0ml ,盐水 2 0 0 0ml,凝血酶原复合物 60 0U ,冻…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2岁,左腰背酸痛并腹部包块五年余,B超示左肾区巨大囊实性包块,CT示左腹膜后可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影,大小约19 cm×12 cm×20 cm,CT值约为15~22 hU,边缘尚清楚,内部及边缘可见少许脂肪密度影,未见明显钙化密度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有不规则强化,并可见异常供血血管影.左肾被压迫推移至腹主动脉右前侧及肾轴旋转.CT诊断为左腹膜后混合型脂肪肉瘤.病理:混合型脂肪肉瘤后巨大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13岁。头右侧顶部肿块3个月入院。因近来发现肿块逐渐增大,无疼痛,无发热,无头痛、头昏。食欲正常并无恶心呕吐。在入院前1周曾在乡医院手术切除部分肿块经病检后转本院。检查:头右侧顶部肿块4cmX5cm,质软境界尚清,无压痛,肿块与头皮无粘连。头部X线片显示右顶骨有4cmX4cm大小溶骨性破坏阴影,呈椭圆形,边缘不规则,与正常骨质分界清楚,内外板破坏范围一致。手术所见:肿块呈灰白色、质脆。颅骨破坏区扩大范围切除到正常颅骨。颅骨破坏区与硬脑膜粘连并有肉芽组织侵犯,切除病变硬脑膜,应用额肌筋膜修补,颅骨应用硅…  相似文献   

18.
王荣明  顾斌  张顺兴 《江苏医药》1999,25(6):462-463
嗜酸细胞性膀胱炎临床上极为罕见,1987年5月~1995年12月间,我们收治3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57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1月余,经外院抗感染治疗无效,于1987年5月收入院。过去无类似发作,体检无阳性体征。尿常规:红细胞3~5,白细胞什,尿细菌培养阴性。B超:膀眈右侧顶部有一3cm×Zcm肿块。膀航镜检查:残余尿120毫升,尿色清亮,容量400毫升无胀感,右侧顶部可见3cm×Zcm×0.5cm大小棕黄色肿块,突向腔内,边界清楚,三角区轻度充血水肿。肿块活俭提示慢性炎症。因血尿加重而行膀脸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嗜酸细…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6岁,体重55 kg,身高157 cm,因"车祸外伤致头部流血伴头痛不适3 h"于2014年7月25日来我院就诊。急诊立即给予清创、伤口缝合。急查头颅CT示:未见颅内出血明显异常。转入口腔科。体检:T 36.6℃,P 78次/min,R 19次/min,BP 108/70 mmH g,神志清楚。右侧额头部可见约3.0 cm缝合伤口,局部肿胀明显,压痛不明显,额顶部、腰背部可触及局部软组织肿胀,右侧颧面部、右侧眉弓部可见小面积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3岁.主述纳差、消瘦3 月,胸痛、咳嗽半月入院.入院后查体:消瘦、恶病质,呼吸稍促,唇微绀,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胸廓右侧较饱满,双肺可闻及中细湿鸣音,心率100 n·min-1(n=次)、律齐、腹平、左侧下腹皮下可扪及一1 cm ×2 cm大小包块,欠活动、质硬、压痛.腹部B超检查示:脾脏与左肾上极之间探及约5.6 cm ×5.7 cm以实质为主稍低回声团,其内部见一直径约2.0 cm不规则液性暗区,团块边界清,可见包膜.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区域、左肾门外前方、左侧结肠旁沟以及左肝前见多数软组织肿块,左侧肾上腺区域肿块最大,约7 cm ×6 cm ×6 cm,该肿块及左肾门外前方肿块与左肾关系紧密,均为明显边缘强化;左肝前肿块与肝实质分界较清楚,右肾上极平面膈肌后、腹主动脉右旁及胰头前见增大淋巴结.胸部CT检查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融合,右肺内、心膈角区肿块,心包积液.诊断:①恶性淋巴瘤;②转移性病灶?胃镜检查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