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回顾性统计泰安地区捐献全血无偿献血者(新泰采血点除外)的不合格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献血者不合格比例,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安全血液。方法 对泰安地区2018~2022年献血者健康体检、初筛、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献血者的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泰安地区2018~2022年约有45583人次的献血者因献血前健康体检和初筛不合格暂缓献血,暂缓献血原因主要是健康体检不合格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糜、血红蛋白(Hb)等检测项目不合格。泰安地区5年间献血者初筛淘汰率为10.12%(22211/219516),血液检测报废率为1.24%(2442/197072)。其中ALT初筛、检测不合格率均最高。(1) 2018~2022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HBsAg初筛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乳糜初筛不合格率均高于其他年份,不同年份乳糜初筛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ALT、Hb初筛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学校集体献血活动中,学生献血前血液初筛省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所有的献血者分为两大类:参加学校集体献血活动的学生献血者和除学生献血者外的其它献血者.ALT测定策略:其它献血者2007至2011年进行献血前初筛和采血后复检;学生献血者2007至2009年进行献血前初筛和采血后复检,而2010、2011年献血前省略初筛,仅采血后复检.结果判断:ALT>40 U/L为阳性.统计分析2007至2009年学生献血者与其它献血者初筛ALT的阳性率间的差异、学生献血者献血前初筛ALT的阳性率3年间的差异,2007至2011年学生献血者献血后复检ALT的阳性率5年间的差异.结果 2007至2009年,学生献血前ALT初筛的阳性率分别为:0.18%、0.20%、0.18%,其它献血者献血前ALT初筛的阳性率分别为:3.82%、4.00%、3.91%,两者献血前ALT初筛每年的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献血前ALT初筛的阳性率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至2011年,学生献血后ALT复检的阳性率非常低,分别为:0.15%、0.12%、0.12%、0.20%、0.20%,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学校集体献血活动中,学生献血者献血前初筛省略ALT测定对血液最终复检ALT的阳性率影响不大,与献血前初筛ALT的效果基本持平,献血前血液初筛可省略ALT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62例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误判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志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933-2933
血型鉴定是每例献血者献血前的必查项目,由于目前多数献血模式为街头流动献血形式,受室外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筛血型鉴定的误判时有发生,笔者从2006年1~12月共检测了54138例献血者血型,统计发现有62例初筛血型误判,对其误判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伟  张曼  臧伟伟 《河北医药》2012,34(1):122-123
为了解保定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的原因和趋势,探讨减少血液浪费同时又确保血液安全的对策,我们对2005至2010年保定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至2010年保定市中心血站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周岁,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前经过HBsAg(金标法)、ALT(半自动生化仪速率法)初筛检测合格.  相似文献   

5.
高晖  刘萍  孙立明  王学刚 《河北医药》2007,29(8):885-885
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是采供血机构按照《献血者健康要求》筛选献血者的项目之一.采用干式生化法进行献血前ALT初筛,既能避免采集不合格血液,减少血液浪费,又能不增加献血者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献血前测定献血者血红蛋白(Hb)含量不仅为了保证所采集血的质量,也是为了保护献血者安全。目前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要求中明确规定献血者Hb含量标准为:采用硫酸铜法检测男性≥1.052 0,女性≥1.051 0;其数值相当于男性≥120g/L,女性≥115g/L。而我国当前判定贫血标准为:男性<120g/L,女性<110g/L。为了解Hb含量:男性≥120g/L,女性≥115g/L的献血者在献血中和献血后是否会发生献血反应,笔者对2012年我站无偿献血反应发生情况与Hb含量的关系做了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干式化学法和速率法检测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的结果,以探讨干式化学法对献血前ALT初筛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于本站采集的500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干式化学法和速率法检测ALT,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取两种定值质控血清,分别采用干式化学法和速率法检测ALT,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精密度。结果干式化学法和速率法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干式化学法检测500例献血者ALT的总符合率为98.60%(790/500);干式化学法和速率法检测两种定值质控血清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变异系数(CV)值均<试剂盒规定的15%标准,但干式化学法的精密度稍差于速率法。结论干式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采血车和采血屋献血者献血前ALT的初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梅毒联合检测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初筛,查看其对降低不合格血液采集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对于献血者在献血前采用HBsAg胶体金试纸条进行检测筛查,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对于献血者在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梅毒联合检测试纸条经检测筛查,对比两年间抗-TP、HBsAg不合格的情况。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使用HBsAg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的无偿献血者抗-TP的不合格率为0.38%(390/101807),HBsAg不合格率为0.28%(291/101807);采用乙型肝炎/梅毒联合检测试纸条检测的无偿献血者抗-TP的不合格率为0.21%(236/109961),HBsAg不合格率为0.18%(201/109961)。两组的抗-TP不合格率存在显著差异(P <0.05),HBsAg不合格率存在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献血前采用乙型肝炎/梅毒联合检测试纸条对献血者进行初筛,可以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情况,降低抗-TP、HBsAg造成的血液反应概率,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大力开展,站外采血屋(车)献血已逐渐成为人群献血的主要形式。虽然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采前体检和筛查作出严格规定,但街头献血者采前初筛因实验方法的限制,同时检测结果常会受环境、试剂质量、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以及献血者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所影响,差错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我们将2007年以来我站街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环管理在献血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梅毒螺旋体抗体(TP)呈反应性献血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心血站2015-2020年献血前检测采用金标法HBsAg/TP联合试纸条呈反应性的献血者, 制定合适的闭环管理措施, 指定专人进行结果告知, 征得献血者同意后采集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按照国家血液检测标准进行复查, 复查结果无反应性的献血者, 电话告知并进行招募动员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复查结果呈反应性的献血者, 电话告知并解释不符合献血要求的原因, 在浙江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BIS)进行永久屏蔽登记处理。结果 2015-2020年献血前共检测135 990例, HBsAg和抗-TP呈反应性献血者1 524例, 其中HBsAg呈反应性1 052例, 抗-TP呈反应性472例。940例同意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复查, 152例复查结果无反应性, 再招募后70例成功献血, 占46.05%。788例复查结果仍呈反应性, 告知后将个人信息在血站信息系统进行永久屏蔽登记, 杜绝这些高危人群的献血概率。结论献血前使用HBsAg/TP联合检测试纸条进行初筛, 能保证血液质量, 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站接受献血的10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抽签随机分组法将无偿献血者分为两组,每组500例,采集血液前,对照组接受常规血液项目检测(血型、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血红蛋白、梅毒抗体等),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基础上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验,比较两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分析报废血液标本的人群分布特点。在观察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选取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和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阴性血液标本各50份,对血液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血液标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液标本的报废率明显降低(P<0.05)。报废血液标本多见于男性,其年龄段主要为30~49岁。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血液标本、已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阴性血液标本接受ALT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得到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献血者采血前实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初筛检验,可有效减少血站血液样本的报废,有效提高血液检测的可靠性,有利于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还应加强对献血者进行健康宣教,尤其是血液报废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2.
黄永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628-1629
目的: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方法。方法:分析2005年无偿献血的检测情况,5587名献血者的血液检测情况。统计2006年无偿献血的检测情况.与2005年作一个对比。结果:2005年合格的项目中,占比例较大是ALT,不合格率占43%,HBsAg不合格率占37%:2006年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中,ALT不合格率为53.7%,HBsAg不合格率为31.7%。结论: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1—2天的餐饮情况及身体健康状况的询问了解,献血前作ALT初筛及乙肝初筛的正确操作有助于减少血液的报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BM,同时追溯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收集关于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取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ALT异常:合并OR及95%CI为0.53(0.52~0.54),P<0.00001。乳糜血:合并OR及95%CI为0.04(0.04~0.05),P<0.00001。Hb异常:合并OR及95%CI为0.16(0.15~0.17),P<0.00001。血脂:合并OR及95%CI为0.28(0.27~0.29),P<0.00001。结论:成分献血者献血前初筛不合格因素主要与PLT异常、ALT异常、WBC异常、HCT异常、乳糜血、Hb异常、血脂等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142-14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即HBs Ag/TP联合检测试剂用于献血者血液初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在东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9月~2015年4月献血的为对照组(43 952人),初筛血液使用乙肝试纸条检测血液,2015年5~12月献血的为观察组(45 810人),初筛血液使用HBs Ag/TP联合检测试剂,比较两者血液报废率。结果使用HBs Ag/TP联合检测试剂初筛血液后,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报废从0.68%下降至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因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而报废的从0.68%下降至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进行血液初筛,操作简单、可靠,能大大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值得在各大血站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献血人群ALT快速初筛策略的差异。方法:统计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前后不同献血人群ALT淘汰的比率。结果: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前后,大专院校、部队等群体献血者ALT淘汰比率无明显差异,其他职业的献血人群ALT淘汰比率差异明显。结论:应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采血前ALT快速初筛可有效降低采后淘汰率。对大专院校、部队等群体献血者不进行采前快初筛速检测ALT,可节约献血者等待时间及检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7):266-267
目的 探讨降低献血不合格比例,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提高健康献血者献血的积极性及保障血液安全的措施.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市参加无偿献血的121527名人员为观察对象,对采供血流程中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6年~2010献血不合格比例逐年下降;献血前ALT、HBsAg初筛可显著降低两者的报废率(P<0.05),且献血者对采供血流程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 采供血流程中严密的组织、精湛的技术、优雅的环境及人文关怀是保障血液安全、提高献血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肝功能检测的指标之一,在肝炎的临床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卫生部颁布标准规定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初筛和初复检的常规检测项目。但是由于目前对献血者中非已非丙型肝炎病毒缺乏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我们把献血  相似文献   

18.
关于血比重与比色法之间的Hb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小莲 《淮海医药》2007,25(1):54-54
目的 探索一种既不影响血液质量及献血者身体健康,又不影响无偿献血、采供血需求,适应献血血比重的筛选方法.方法 在比重为1.050的硫酸铜溶液中不及格的标本分别用比重为1.049、1.048的硫酸铜溶液测其比重,再用HiCN比色法测定Hb含量,最后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b 115 g/L的血标本其硫酸铜法比重在1.048~1.049之间.结论 适当采用男≥1.050,女≥1.048硫酸酮溶液作为献血时血比重筛选,能保证其血液Hb项的质量,而且对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 对2009 ~2011年间100095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威海地区2009 ~2011年团体献血血液报废率明显高于个体献血,献血者血液检测因素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抗-HCV> HBsAg>抗-HIV,ALT不合格成为首要报废原因,占60.84% (2111/3470),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以轻度升高为主.抗-TP阳性居报废第二位.结论 加强团体无偿献血者ALT的筛选,尤其是男性献血者,以降低团体献血ALT的报废率;个体献血要通过加强街头ALT初筛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的比对,根据检验科结果调整街头ALT初筛的临界值,保持两者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避免ALT轻度升高献血者献血;采用金标试剂对TP进行快速筛查,以降低抗-TP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58645例献血者临床资料,所有献血者血液样本均予以梅毒螺旋体的抗体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本组58645例献血者初检的阳性率是0.72%,通过复检确认的阳性0.72%;男性的阳性率是0.80%(290/36321),女性的阳性率是0.58%(130/22324);首次的献血者中,阳性率是2.07%(414/20000),非首次的献血者中,阳性率是0.01%(6/38645);不同献血次数及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阳性率与献血次数、性别及年龄等均有关,血站征集献血者时,应重点筛选在献血次数、性别及年龄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人群,以降低梅毒感染率,确保献血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