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护理排班模式,确保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方法对传统的"三班制"进行改革,根据护士分层管理和扁平化理念,采用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评价改革前后6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显著提高。结论实施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有利于优质护理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带教老师与低年资护士一对一排班模式。评价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前后5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病房,在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以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排班模式。[方法]在实施6 h工作制4班次倒班模式(6 h工作制)、4 h工作制6班次倒班模式(4 h工作制)、(5+5+5+5+4)h制5班次倒班模式(现行模式)后,采用护理排班模式满意度调查表和自觉疲劳症状调查表,对65名重症医学科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6 h工作制下满意度为58. 46%,4 h工作制满意度为81. 54%,现行模式满意度为96. 9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现行排班模式护士自觉疲劳症状比较明显改善。[结论]重症医学科一线护理人员对现行模式满意度较高,自觉疲劳症状有所改善,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科室收治病人情况采取相应排班对策,提高一线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付莉  张敏  翟迪 《护理研究》2013,27(14):1391-1393
[目的]探讨连续排班模式(APN)对护士工作压力源、焦虑情况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以普外科为试点实行APN排班模式,传统排班与APN排班实施6个月后对护士工作压力源、焦虑情况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传统排班护士压力源主要体现为工作量太大、护理管理者批评护理工作差、非护理性工作太多、没有时间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医生批评护理工作、工作分工不明确6个方面,而实施APN排班6个月后,以上6方面均得到改善;传统排班与APN排班实施后6个月护士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1%上升到94.4%。[结论]APN排班能够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源,改善护士焦虑情绪,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和护患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对传统排班法(ANP排班模式)进行改进,实施APN排班模式,即A班工作时间为8︰00~16︰00,P班为16︰00~23︰00,N班为23︰00~8︰00,上班顺序为P班→N班,A班相对固定,1个月轮换一次,并且N班除护士长外,所有护士参与N班轮转。比较我科实施ANP排班模式和APN排班模式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改进排班方式后,护理质量、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采用APN排班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连续、优质的护理,提高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科室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APN排班模式的基础上,探讨高效、优质的晚夜班排班模式,更好地实现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 在原有APN排班基础上实行P班连续1周的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士对不同排班方式的意愿.结果 实施连续性P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护士均倾向于选择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结论 连续性P班的排班模式更能体现人性化服务及管理,满足患者及护士的需求,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7.
连续排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连续排班模式(又称APN连续排班)对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起以普外科二区为试点实行APN连续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评疲劳症状及实习护生对不同排班带教方式的意愿。结果实施APN排班模式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78%上升为实施后的97.11%(P0.01);护士自评疲劳症状改善,总分由实施前的(9.12±2.775)分下降至实施后的(7.15±1.461)分(P0.05);88%的实习护生倾向于选择APN排班的跟班不跟人的带教模式。结论APN排班更能合理利用和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满足患者、护士及实习护生的需求,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根据海岛医院特点及门诊输液室的工作量,探讨计时排班模式在门诊输液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计时排班模式实施前后12个月从护理综合质量、护士、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前后12个月护理综合质量及护士、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海岛医院门诊输液室实行计时排班模式是可行的,不但节省了护理人员,且能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APN连续性排班模式与护士层级管理后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低;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和护士层级管理对减少护理缺陷,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月固定循环排班模式在血液肿瘤科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血液肿瘤科实施传统的护士三班轮流值班排班模式和月固定循环排班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施月固定循环排班模式后,科室的护理质量,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排班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固定循环排班模式保证了护士工作的连续性、无缝性,使责任制整理护理得到真正落实,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医、护、患三方满意度,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一种有效的排班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院急诊科护士排班方法的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急诊科护理工作的排班方法。方法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方法进行改革,实行相对固定的小组式排班方法,并对急诊科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情况进行实施前后比较。结果急诊科实施小组式排班方法前后,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小组式排班方法能合理调配及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增强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行APN连续排班模式对院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10月的排班模式为对照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排班模式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排班模式,观察组采用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组每月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7.77,P〈0.05);每月护理工作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连续排班模式下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均高于传统排班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PN排班模式能明显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普通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大包干责任制的要求,将护理人员按层级分组管理病人和一对一管理病人,实行护理人员床边工作制,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开展大包干责任制后,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大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责任制护理下实施晚间三级查房模式交班的效果。方法:实行晚间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参与的三级查房交班模式,制定各级护士交班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情况。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度均优于传统交班模式。结论:利用晚间三级查房模式交班,可快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循环滚动护理交班模式在心理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创新改革晨会交班模式,每日晨会夜班护士交班后,由1名责任护士对本组所负责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交班,并由病区主任与护士长进行现场点评及提问.结果 通过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改革,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与安全得到保证,融洽了护患关系,医生与护士沟通增强.结论 循环滚动交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形象和综合素质,更有利于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日间手术的管理模式。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优化工作流程、细化日间工作内容等。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消毒隔离、病房管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和手术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病人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促进日间手术中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病人满意度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连续性排班模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模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并调查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病区健康教育完成情况。结果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后患者满意度、病区健康教育完成率较实施前有较大的提高。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性排班模式使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更科学合理。有利于护理服务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APN连续性排班,制订工作指引和质量标准及实行分层级培训和考核晋级。评价和比较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ICU护士心理状况、ICU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ICU护士负性情绪较实施前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为病人提供连续性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同时,改善了ICU护士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实行连续性排班与小组责任制后护士对工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人性化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6个标杆科室的护士、住院患者在实施连续性排班及小组责任制前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护士对护理工作、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情况。结果排班方式改革及工作模式调整后6~12个月护士的满意度达91.0%~92.3%,患者的综合满意度达92.5%~95.7%,与改革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后夜班周期缩短,护士的满意度为61.8%,低于改革前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P〈0.01);护士的精神压力在改革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P〉0.05)。结论排班方式改革及小组责任制的落实能为住院患者提供无缝隙、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激发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但临床一线护士配置不足,护士的心理压力大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compares team and primary nursing modes of organization of nursing care on three related variables, namely: nurse-related behaviour and quality of care, philosophy of care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nurses.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and evolution of modes of care, quality of care, philosophy of care and theories of job satisfaction are discuss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study. The literature and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conducted on team and primary nursing are reviewed and comparisons of the two are made.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yielded results which are compared for differences and benefits between team and primary nursing.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when compared to team nursing mode of organization of care, primary nursing affords increased quality of care, a more coherent philosophy of nursing and increased job satisfaction for nurses.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are examined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