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2%利多卡因经环甲膜穿刺复合咽喉部表面麻醉后对支撑喉镜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显微支撑喉镜手术病人(年龄18~65岁),ASA分级Ⅰ-Ⅱ,Mallampati分级Ⅰ-Ⅱ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Ⅰ组:2%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十常规静脉全麻诱导+2%利多卡因经环甲膜穿刺对气管内表面麻醉.Ⅱ组:常规静脉全麻诱导.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1min、3min、5min SBP、DBP、HR数值,以及支撑喉镜显喉前,支撑喉镜显喉后1min、3min、5min SBP、DBP、HR数值.结果:Ⅰ组同Ⅱ组相比较,HR、SBP、SDP在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显喉后1min、3min明显低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利多卡因经环甲膜穿刺复合咽喉部表面麻醉能明显抑制气管插管及支撑喉镜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在单纯吸入七氟醚诱导插管期间,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3组(n=20); Ⅰ组(对照组),Ⅱ组(艾司洛尔组),Ⅲ组(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前2 min,Ⅰ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Ⅱ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2 mg/kg,Ⅲ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然后进行麻醉诱导插管,在插管过程中连续监测患者血压(SBP,DBP)和心率(HR).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1 min(T3),3 min(T4),5 min(T5)时上述指标.结果 Ⅲ组患者的SBP,DBP较Ⅰ组低,但心率增加与Ⅰ组无差异,Ⅱ组患者的SBP,DBP andHR与Ⅰ组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 利多卡因能够抑制七氟醚麻醉诱导插管期间血压升高,但不能有效抑制心率增快.艾司洛尔对血压、心率的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92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n=40)、Ⅱ组(n=40)、Ⅲ组(n=12),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8 mg/kg、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瑞芬太尼剂量是:Ⅰ组1 μg/kg、Ⅱ组2 μg/kg、Ⅲ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置入喉镜前(T1)、导管插入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的血压(SBP、DBP、MAP)和心率(HR)变化.结果 (1)与麻醉前相比,T1时Ⅰ组和Ⅱ组的HR、SBP、DBP、MAP均明显下降(P<0.01),Ⅲ组的HR和SBP较低(P<0.05);T2时除Ⅱ组的SBP较低外(P<0.05),Ⅰ组和Ⅱ组的血压、心率恢复至T0时水平(P>0.05);Ⅲ组的血压、心率增高(P<0.01或P<0.05),需瑞芬太尼加深麻醉.(2)Ⅰ、Ⅱ组与Ⅲ组相比,诱导后的SBP和从T2到T3,SBP、DBP、MAP、HR的变化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3)Ⅰ、Ⅱ组间比较,在各时点, SBP、DBP、MAP、H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1~2 μg/kg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能较好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 I~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瑞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3组:1μg/kg(Ⅰ组)、2μg/kg(Ⅱ组)、3μg/kg(Ⅲ组),各组麻醉诱导用药依次静注异丙酚2μg/kg,维库溴胺0.1μg/kg,瑞芬太尼1μg/kg(Ⅰ组)、2μg/kg(Ⅱ组)、3μg/kg(Ⅲ组)后,经口气管内插管.观察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3、5、10min的血压(SBP、DBP、MAP)和心率(HR)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患者诱导后及插管后1、3、5、10min的血压(SBP、DBP、MAP)与诱导前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组间比较,第Ⅲ组比第Ⅰ、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心率(H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2μ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光棒引导下经口盲探气管插管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患者160例,男83例,女77例,年龄60~72岁,平均65岁,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全麻诱导后普通喉镜明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组为对照组(M组),全麻诱导后光棒引导下经口盲探气管插管组为观察组(L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同种全身麻醉诱导方法,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1min(T3)、气管插管后3min(T4)时的血压(BP)和心率(HR)。结果与T1时比较,L组T2、3、4时的血压(BP)和心率(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2、3、4时的血压(BP)和心率(HR)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组比较,M组T0、1时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2、3、4时的血压(BP)和心率(HR)均升高(P〈0.05)。结论光棒引导下经口盲探气管插管可以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Trachlight光索与直接喉镜在老年人气管插管中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Trachlight光索观察组和直接喉镜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o )、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1 min(Ts)、气管插管后5 min (T4)的BP,HR及牙齿...  相似文献   

7.
李勇  余四新  程亮  刘宋磊 《淮海医药》2012,30(3):222-223
目的探讨丙泊酚、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丙泊酚组):气管插管前30 s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B组(利多卡因组):苯璜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2%利多卡因3 ml气管内表面麻醉;C组(艾司洛尔组):气管插管前30 s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诱导方法: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枸橼酸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苯璜酸阿曲库铵0.8 mg/kg。3组均于苯璜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后4 min插管。观察指标:记录MAP、HR在麻醉前、插管后1、3、5 min的变化。结果 3组MAP与T0相比,在T1均较稳定(P>0.05)、在T2、T3显著下降(P<0.01);A组HR比较B组、C组,在T1、T2明显升高(P<0.05);B组HR比较T0,在T1、T2较稳定(P>0.05);C组HR比较T0,在T1较稳定(P>0.05)、在T2明显下降(P<0.05)。结论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均可减轻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艾司洛尔更佳。  相似文献   

8.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用于小儿气管插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血浆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对小儿不使用肌松药所提供的气管插管条件和心血管反应。方法60例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患儿,按不同血浆浓度瑞芬太尼随机分为3组,Ⅰ组2ng/ml,Ⅱ组3ng/ml,Ⅲ组4ng/ml。诱导使用8%七氟醚半紧闭吸入,待患儿入睡后开放静脉,维持2.5%七氟醚吸入5min后开始分别静脉靶控输注3个不同血浆浓度的瑞芬太尼,10min后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对插管条件进行评估。结果Ⅰ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低于Ⅱ、Ⅲ组(P〈0.05),但Ⅱ、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各组患儿在T1时HR、MAP均明显下降(P〈0.05),Ⅲ组下降幅度最大(P〈0.01);Ⅰ组在T2、T3时HR、MAP较T1明显升高(P〈0.05),且与Ⅱ、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Ⅲ组在T2、T3时HR、MAP与T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3ng/ml复合2.5%七氟醚用于小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时,可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气管插管全麻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输注右美托咪定,采用丙泊酚及芬太尼静脉注射进行麻醉诱导,吸入2%七氟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详细记录注药前(基础值)、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用药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3 min、5 min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记录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定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SBP、DB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 min,观察组SBP、DBP、HR均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 min、5min,观察组SBP、DBP、HR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5.71%)出现不良反应,均为心动过缓,静注阿托品0.5 mg后心率恢复正常。结论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诱导麻醉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系统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预充右旋美托嘧啶对全麻气管插管老年患者的心血管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直接给予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干预组3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给予右旋美托嘧啶预充,对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后及插管后1min、3min、5min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血氧饱和度(SPO2)心血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诱导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SBP、DBP呈现下降趋势,与诱导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呈升高趋势(P<0.05),干预组升高幅度相对较小,与对照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min干预组患者SBP及D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后5min内干预组患者HR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麻气管插管老年患者给予右旋美托嘧啶预充,能够对全麻气管插管时诱发的心血管反应起到抑制作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高安全性,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使用连表麻气管导管和普通气管导管全麻术后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变化。方法40例全麻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A组)插入连表麻气管导管,于麻醉结束后拔管前2min,从连表麻管推入2%利多卡因5ml做喉、气管表面麻醉,记录拔管前1min,拔管后1、2、5、1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组(B组)插入普通气管导管,麻醉结束后直接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拔管前1min,拔管后1、2、5、10minMAP、HR。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与拔管前相比,MAP、HR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A组升高幅度低,拔管后2minMAP、HR与拔管前接近。B组拔管后MAP、HR升高幅度大,拔管后10~15minMAP、HR与拔管前接近。结论使用连表麻气管在拔管前做喉、气管表面麻醉,可以有效地抑制患者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对于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第四代喉罩与普通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观察经第四代喉罩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证实经口气管插管时,第四代喉罩是否能够比直接喉镜(DLS)产生相对轻微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均为ASAI~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和DLS组,经常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min内的血压(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喉罩组的平均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较DLS组长。气管插管后2组患者BP和HR均比麻醉诱导后明显升高,但BP的最大值未超过麻醉诱导前水平,而HR的最大值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2组在各对应时间点的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和HR的最大值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下,ILMA和DLS经口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与DLS相比较,喉罩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并不具有减轻心血管反应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 A组在气管插管前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3g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B组在气管插管前将等量白色医用凡士林均匀涂于气管导管的套囊及前端。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分别于手术结束即刻(T1)、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测量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B组SBP、DBP、MAP、HR于拔管前5 min (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 (T4)均较手术结束即刻(T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可以抑制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特制环甲膜穿刺针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对预防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可行性。方法30例ASAII~III级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例,术前用药及诱导用药相同。A组直接进行气管插管,B组在插管前静推艾司洛尔1mg/kg(用时10秒以上);C组在插管前用特制环甲膜穿刺针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观察记录各组插管前、诱导后、插管后1、3、5min的MAP、HR。结果诱导后B组MAP、HR下降显著(P<0.01);插管后1、3minB、C组的MAP、HR基本维持在基础值水平(P>0.05),5min时B组的HR低于基础值和其他两组(P<0.05)。A组插管后1min时MAP、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高于B、C组(P<0.05),5min时恢复基础水平(P>0.05)。结论使用特制的环甲膜穿刺针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麻醉诱导后和插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较我们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法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80例ASAⅠ~Ⅱ级、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每组40例,分别于气管插管前3 min缓慢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和艾司洛尔5 ml(1 mg/kg),观察插管后1、3、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气管插管后1、3 min E组MAP和HR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3 min缓慢静脉推注艾司洛尔1 mg/kg,显著减轻了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有利于气管插管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尼卡地平伍用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作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全麻诱导的静脉注射芬太尼3ug/kg,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mg/kg,给药后1min,H组静注生理盐水5ml,N组静注尼卡地平7ug/kg,L组静注利多卡因1mg/kg,NL组静注尼卡地平7ug/kg,利多卡因1mg/kg,人常,S-T段及T波改变,SPO2亦无变化。结论:NL组在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最小,表明尼卡地平伍用利多卡因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有利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全麻诱导及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减轻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30例,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麻醉诱导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0mg/kg、司可林2.0mg/kg、艾司洛尔1.5mg/kg。Ⅱ组除不用艾司洛尔外,其余麻醉诱导用药I组相同。分别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Ⅱ组插管后MAP、HR明显升高,I组MAP、HR无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够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韩雪敏  李春华  汤海珍 《安徽医药》2012,16(10):1507-1509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复合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n=25),两组病人诱导方法相同:咪唑安定0.05 mg·kg-1,依托咪酯0.2 mg·kg-1,舒芬太尼0.4 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实验组病人在诱导后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 mg·kg-1和利多卡因1 mg·kg-1,对照组病人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实验组病人SBP、DBP、HR插管后较基础值有短时间轻度升高(P>0.05);对照组病人在插管后HR较基础值明显增快(P<0.01),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插管后即刻、1 min、3 min SBP、DBP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 艾司络尔复合利多卡因在老年病人全麻诱导时应用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使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这在老年病人可减少心肌氧耗,降低麻醉风险,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Shikani喉镜与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插管反应及并发症,证实Shikani喉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Shikani喉镜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D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Shikani喉镜或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记录并比较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即刻(T3)、气管插管后5 min(T4)的SBP、DBP、HR、RPP、插管时间和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T3时点,D组患者的BP、HR和RPP均明显高于S组患者(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插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牙齿、咽喉黏膜及环杓关节损伤。结论应用Shikani喉镜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小于直接喉镜,是一种安全、简便的临床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量效关系。方法 50例ASAⅠ-Ⅱ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根据麻醉诱导瑞芬太尼剂量的不同:0.5、1.0、1.5、2.0、2.5μg/k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即Ⅰ-Ⅴ组。记录建立静脉通路30min(a)、插管前(b)、插管即刻(c)、插管后1min(d)、插管后5min(e)五个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的变化,插管后1min抽血测血清皮质醇。结果随着瑞芬太尼剂量的增加,血清皮质醇浓度逐渐降低(P〈0.05)。组内与a时点比较,c、d时点Ⅰ、Ⅱ组HR、MAP明显升高(P〈0.01),Ⅳ、Ⅴ组明显降低(P〈0.01),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与Ⅲ组比较,c、d时点Ⅰ、Ⅱ组HR、MAP、BIS升高(P〈0.05),Ⅳ、Ⅴ组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1.5μg/kg能很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