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手术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大手术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大手术重症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变化,与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重症患者术前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人(P<0.001);术后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前(P<0.001);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无论在手术前后均低于生存组(均P<0.05);术后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96.7%,术前为66.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手术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幅度与术前白蛋白水平正相关(P=0.001)。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广泛存在于重症患者中;大手术可致血清白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血管外渗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作为估计重症患者病情预后的指标;加强对大手术重症患者低白蛋白血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重症组,另取同期60例轻度胰腺炎患者作为轻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依照患者的治疗情况,依照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40)和死亡组(n=2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分析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患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54±0.42)分VS(-2.86±0.47)分]、APACHEⅡ[(9.24±2.24)分VS(5.12±1.78)分]对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前白蛋白[(187.47±40.58)mg/L VS(152.38±33.75)mg/L]、白蛋白[(40.39±4.28)g/L VS(35.81±3.04)g/L]、总胆红素[(13.47±3.84)μmol/L VS(18.02±4.79)μmol/L]、胰腺坏死情况(3/37 VS 8/12)、发生器官衰竭情况(2/38 VS 13/7)、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87±0.45)分VS(-2.34±0.42)分]、APACHEⅡ评分[(5.08±1.35)分VS(12.43±3.2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0.05)。结论APACHEⅡ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均能够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病原菌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4例经血培养确诊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46例)、革兰氏阳性菌组(28例);根据住院第28d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55例)、死亡组(19例)。对比革兰氏阴性菌组与革兰氏阳性菌组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和脓毒血症患者病原菌种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革兰氏阴性菌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3.79±0.57)ng/ml、(0.60±0.13)ng/L、(36.35±4.59)mg/L]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1.72±0.46)ng/ml、(0.18±0.04)ng/L、(18.42±3.14)mg/L]患者(t=16.251、16.585、18.215,P均<0.001),预后差于革兰氏阳性菌组患者(死亡率:34.78%比10.71%,χ^(2)=5.284,P=0.022)。死亡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3.41±0.74)ng/ml、(0.55±0.12)ng/L、(35.76±7.21)mg/L]明显高于生存组[(2.34±0.59)ng/ml、(0.38±0.11)ng/L、(27.41±5.08)mg/L]患者(t=6.374、5.674、5.517,P均<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均与病原菌类型呈负相关(r=-0.785、-0.793、-0.822,P均<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PCT、内毒素、CRP水平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62、0.831、0.827,P均<0.001),且3项联合(AUC=0.911,P<0.001)预测价值较高。结论PCT、内毒素、CRP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表达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所致脓毒血症患者,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邓伟  赫军  陈泛野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4):562-564,568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血清胆碱酯酶评估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本院1996 至2005年间肝硬化患者72例,对其进行门奇静脉断流术66例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60例(A组),丙型肝炎后肝硬化4例(B组),酒精性肝硬化2例(C组).另取同期收治的胃肠疾病患者40例为对照组(D组).[结果]随着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的下降,血清胆碱酯酶的活性也出现降低,A~D组分别为(3 460±835) U/L (ALB≥35 g/L)、(2 730±920) U/L(ALB 30~35 g/L)、(2 190±866) U/L(ALB 25~30 g/L)、(2 134±672) U/L(ALB<25 g/L),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血清胆碱酯酶随着肝脏功能的下降,胆碱酯酶也出现相应的降低,其中 Child C 级组与 Child B 级组、Child B级组与 Child A 级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肝功能评估为 Child A 级,手术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 Child A 级、Child B 级、ChildC 级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手术前肝功能评估为Child B级,手术后肝功能分级分别为Child B级、ChildC 级的患者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肝功能分级为 Child C 级患者无论手术前为 Child A 级、Child B 级还是Child C 级,手术前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出现腹水、肝性脑病、黄疸等并发症的患者术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比较,两组间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统计学差别呈显著性(P<0.05).接受手术的66名患者中,有5人术后出现肝昏迷,一例严重者死亡,术前血清胆碱酯酶均低于1 900 U/L.[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与慢性肝病肝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可以作为临床评价肝储备功能的手段之一.通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来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可弥补传统的Child 分级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血钙、血磷水平变化及不同时间血清PTH对低钙血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因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甲状腺癌组(n=63)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n=83).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h、6 h、12 h、1 d、2 d血PTH、血钙、血磷水平变化,利用ROC曲线分析术后不同时间血PTH浓度变化对低钙血症的预测价值.[结果]甲状腺癌组术后血清PTH、钙、磷水平均低于术前,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TH=4.172,P<0.05;F钙=4.172,P<0.05;F磷=4.479,P<0.05);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术后血清PTH、钙水平低于术前,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TH=4.331,P<0.05;F钙=4.158,P<0.05;F磷=4.011,P<0.05).甲状腺癌组血清PTH、钙水平显著低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TH=27.013,P<0.05;F钙=16.308,P<0.05).甲状腺癌组血磷浓度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0.550,P<0.05).经ROC曲线分析,术后1 h血PTH水平对低钙血症的诊断价值最高,当术后1 h血PTH浓度下降至10.25 pg/mL为最佳诊断点,此时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64.8%.[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不会增加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但血清PTH、钙下降程度均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1 h监测血PTH浓度能较好的预测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在手术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进一步分析其住院期间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连续收治的104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本观察排除标准:术前未检测CRP、白蛋白,术前感染,肝硬化、低蛋白血症.共83例患者符合入选条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CRP/ALB、术前及手术相关因素进行住院期间死亡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术前血清CRP、ALB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CRP/ALB [(5.63±4.47)vs.(3.16±2.58),P=0.010]、APACHEⅡ评分[(26.45±4.08) minvs.(20.10±3.74) min,P<0.01]和体外循环时间[(302.64±89.26) min vs.(234.23±53.80)分,P=0.031]显著高于存活组,起病24h内急诊手术者死亡率(63.64% vs.5.56%,P<0.01)明显高于延期手术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RP/ALB增大[比值比(OR) =1.322,95%可信区间(CI)1.035 ~1.689,P=0.025]、24 h内急诊手术(OR=31.595,95% CI5.655-176.52,P<0.01)是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前CRP与白蛋白比值增大、24 h内急诊手术与住院死亡相关,是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探讨血清MMP-9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组74例和保守组45例)血清MMP-9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出血量小于60mL组和生存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均分别明显低于大于60mL和死亡组(P<0.01)。(2)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死亡组术后1~7d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脑出血生存组术后第5天内血清MMP-9水平均达正常。(3)手术组无效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出血量小于60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出血量大于60mL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后血清MMP-9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探讨血清 MMP‐9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组74例和保守组45例)血清 MMP‐9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出血量小于60 mL组和生存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均分别明显低于大于60 mL和死亡组(P<0.01).(2)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死亡组术后1~7 d血清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脑出血生存组术后第5天内血清MM P‐9水平均达正常.(3)手术组无效和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有效率明显提高(P<0.01);出血量小于60 mL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出血量大于60 mL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检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后血清MMP‐9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价手术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维生素D(VitD)、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RP/ALB)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估预后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HHS分值≥80分)、预后不良组(HHS分值<80分)术前一般资料、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SA评分)]、病情程度[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围术期血清VitD、CK、CRP/ALB水平,分析术前血清VitD、CK、CRP/ALB与疼痛程度、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术后血清VitD、CK、CRP/ALB预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预后的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术后6个月HHS分值高于预后不良组(t=12.175,P<0.05);预后不良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术前APACHEⅡ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术前、术后3 d血清VitD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CK、CRP/ALB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普罗布考预处理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相关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3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和普罗布考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术前口服曲美他嗪,普罗布考组患者术前口服普罗布考,比较三组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A)、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PCI术后,三组患者血清hs-CRP、NO水平均显著低于PCI术前,血清vWF、IgG-ACA水平显著高于PCI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普罗布考组、曲美他嗪组患者血清hs-CRP、 vWF、NO、IgG-AC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曲美他嗪、普罗布考预处理可以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 vWF、NO、IgG-ACA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术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手术前后肺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后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3.27±3.15)%,显著低于手术前的(19.76±3.42)%(P〈0.05);手术前显著高于对照组(10.46±2.87)%(P〈0.05),而手术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下调,有助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肿瘤的免疫应答和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血浆内毒素的变化,评估血浆内毒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科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入院、术后3、7、14 d时抽血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术前进行Child-Pugh分级,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系列,统计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浆内毒素[(27.22±5.42)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1±0.21) pg/ml];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评分(r=0.261,P<0.05)、总胆汁酸(r=0.129,P<0.05)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265,P<0.05),伴腹水组[(57.42±19.75) pg/ml]较不伴腹水组[(16.45±1.71)pg/ml]明显升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内毒素平均值(术前,术后3、7、14 d)与手术时间(r=0.208,P<0.05)和术后住院天数(r =0.297,P<0.05)呈正相关;无并发症者术后3、7、14 d的内毒素水平较有并发症者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其中感染相关并发症患者内毒素水平高于其他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内毒素血症,随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加重,另外内毒素血症与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相关,对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无痛诊断性刮宫术中患者贫血程度与术中血压及应激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本院拟行无痛诊断性刮宫术患者60例,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静脉麻醉方案,观察记录麻醉前(T0),手术前(T1)、手术中(T2)及术后10rain(T3)四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分别抽取各时点静脉血,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重度贫血组各时点SBP和DBP与轻,中度贫血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NE值于T1-3点均显著低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E值在T1和T2时间点显著低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结论】无痛诊断性刮宫术中重度贫血患者血中持续较低的儿茶酚胺水平可能是导致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大波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血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异常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研究。【方法】收集血液透析患者,利钠肽前体超过450ng/L 11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干预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首次严重心血管事件。【结果】干预组经抗心衰治疗后NT-proBNP浓度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共有37例患者因心血管原因死亡(32.2%),死亡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较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患者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致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26例(40%,26/65),对照组35例(70%,35/5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生首次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利钠肽前体异常者予以抗心衰治疗,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水平在疾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心胸外科收治的78例成人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均在右心导管检查中直接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按mPAP水平分为无PAH组(mPAP≤25mm-Hg)20例、轻度PAH组(25mmHg〈mPAP≤35mmHg)21例、中度PAH组(35mmHg〈mPAP≤45mmHg)14例及重度PAH组(mPAP〉45mmHg)23例。取患者主肺动脉血。选择同期心内科收治的预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行射频消融术时抽股静脉血4m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肺动脉血浆VEGF及TGF-β1水平,分析二者与mPAP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浆VEGF及TGF-β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四组患者肺动脉血浆VEGF水平和TGF-β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9.078,P〈0.05),(F=57.347,P〈0.05);肺动脉血浆VEGF浓度水平与mPAP呈正相关(r=0.814,P〈0.05);肺动脉血浆TGF-β1浓度水平与mPAP呈正相关(r=0.723,P〈0.05);患者血浆VEGF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758,P〈0.05)。【结论】VEGF及TGFBl参与了左向右分流型CHD并PAH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血浆水平可作为评估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PAH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VEGF及TGF-β1对监测PAH发生发展动态变化过程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结果表明:AA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分别为(839.08±173.97)ng/ml和(380.354-47.76)pg/ml,较正常对照组的(538.164-91.21)rig/ml和(256.39±59.52)pg/ml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型AA的sVCAM-1和IL-18水平[(969.94±182.54)ng/m]、(388.96±46.06)pg/ml]较慢性AA的sVCAM和IL-18水平[(709.26±165.32)ng/ml、(352.21±47.08)pg/ml]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而AA患者血清VEGF水平[(69.634-27.42)pg/ml]较正常对照组[(125.62±32.15)pg/ml]明显降低(P〈0.01),且重型AA[(51.30±29.86)pg/ml]较慢性AA[(80.02±25.14)pg/ml]降低更显著(P〈0.01)。AA患者治疗后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623.84±176.57)ng/ml、(295.25±89.31)pg/ml]较治疗前[(847.33±186.41)ng/ml,(368.50±62.02)pg/ml]明显降低(p〈0.01;P〈0.05),而VEGF治疗后水平[(90.61±28.76)pg/ml]较治疗前[(63.93±26.04)pg/ml]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sVCAM-1、IL-18及低水平的VEGF细胞因子,可能与AA的发生、发展及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胃肠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2007年4月至2010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103例,无术后并发症组73例,有并发症组30例。测定患者术前、术后24h、48h、7d血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的水平。【结果】①术前两组间GAS和MTI。血浆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术后24h、48h血浆MT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血GAS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③与无并发症组相比,有并发症组术后24h、48h血浆MT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GAS水平显著升高(P〈0.05)。④无并发症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显著早于有并发症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GAS、MTL水平变化与病情及胃肠功能恢复密切相关,检测血中GAs、MTL水平可作为反映病情及评估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谢瑜  贺亮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475-147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消化道肿瘤需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或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按舒芬太尼不同剂量均分为Ⅰ、Ⅱ、Ⅲ组,各组全麻诱导时使用的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2μg/kg、0.3μg/kg、0.4μg/kg,于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果】插管前(T1)时点,三组的MAP、HR较T0时点均有所下降(P〈0.05),三组间比较,Ⅲ组的MAP、HR低于Ⅰ组、Ⅱ组(P〈0.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Ⅰ组的MAP、HR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插管后5min(T3)时点,Ⅲ组MAP、HR较T0时点有所降低(P〈0.05)且低于I组、Ⅱ组(P〈0.05)。插管前(T1)时点,各组E血浆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插管后即刻(T2)时点与插管后5min(T3)时点,Ⅰ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有所升高,且高于Ⅱ组、Ⅲ组(P〈0.05)。Ⅱ组、Ⅲ组E血浆浓度较T0时点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使用0.3μg/kg舒芬太尼行全麻诱导插管,既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又能较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发色底物显色法分别对155例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8周后其浓度明显下降(P〈0.01及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的同时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血siCAM-1浓度和PAI-1活性,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石群  顾红霞  徐建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2):247-248,251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CSII组60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MSII)组60例,采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等,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FPG及P2 hPG、HbAlc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和P2 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4.85±0.61)d较M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6.02±0.68)d明显缩短(P〈0.05),胰岛素用量(40.77±3.26) U/d与MSII组(46.35±4.04) U/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次数较MSII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较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法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