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库车县已婚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14个乡镇5个农牧场的8 800名35~65岁妇女进行免费检查,通过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子宫颈刮片、B超检查、常规乳腺触诊、乳腺诊断仪检查等,进行宫颈疾病筛查,并对其中2200名妇女进行了乳腺疾病筛查。结果宫颈癌筛查率为96.22%,妇科病患病率为54.16%。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占前3位,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异常者病例172例,宫颈癌确诊8例。乳腺癌筛查率为25%,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以乳腺增生疾病为主。结论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和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定期进行妇女病筛查,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管理,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结果的分析,了解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妇科疾病的普查率、两癌检出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庙城镇25~65岁妇女采用妇科常规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进行宫颈癌筛查,对40~60岁妇女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乳腺癌筛查;可疑病例转至怀柔区妇幼保健院进一步复诊。结果:25~65岁妇女筛查4 453名,筛查率为75.18%,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5例,患病率为112.28/10万;40~60岁妇女筛查2 976名,筛查率为85.00%,检出乳腺癌4例,发病率为134.41/10万。结论:每年进行一次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是妇科疾病普查普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统一筛查方法,提高筛查率及筛查质量,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乳腺癌,降低两癌的患病率、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措施,提高宫颈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对14018名农村妇女行宫颈癌防治知识和宫颈癌筛查项目认知程度调查;实施妇科常规检查,醋酸染色/复方碘染色检查,阳性体征者行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查出12634人患有一种以上的妇科病,总患病率90.13%.主要妇女疾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患率47.27%;阴道疾患率:42.17%;盆腔疾患率20.00%;外阴疾患率:2.00%;癌前病变率0.08%;宫颈癌发病率0.09%.结论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村妇女的防癌意识是降低本地妇女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龚媛媛 《吉林医学》2013,34(5):876-877
目的:通过对义乌市稠江区农村已婚妇女妇科病的免费普查,了解此片区妇女妇科病的患病状况,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3 505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检查、宫颈刮片或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及妇科、乳腺B超检查。结果:3 505例筛查妇女中患病率达57.00%。依次为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乳腺疾病、盆腔炎、子宫肌瘤和附件囊肿等。结论:重视农村人口妇女病普查,尤其是宫颈癌、乳腺癌的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治,维护农村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5.
李丽梅  魏丽江  张莉萍  林仲秋 《西部医学》2014,26(11):1475-1476
目的 了解基层不同年龄段已婚妇女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与疾病发展趋势,为开展妇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昌黎县已婚妇女妇科病5000例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检查项目包括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化验、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检查,对妇科检查可疑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5000名受检者中查出患妇科病总人数3892例,患病率为81.50%.妇科常见病中慢性宫颈炎发病率居首位为2415例,患病率48.30%;其次为阴道炎2245例,患病率44.90%;子宫肌瘤188例,患病率3.76%;附件包块89例,患病率1.75%;盆腔积液80例,患病率1.58%;前庭大腺囊肿7例;宫颈癌前病变4例;确诊早期宫颈癌3例.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发病与年龄有关,30~5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6.11%,30.43%,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子宫肌瘤25~30岁患病率为1.32%,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绝经后降至1.00%.结论 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重视妇科病普查,系统规范地治疗妇科常见病,对高发年龄段的妇女进行重点干预,是实现妇科疾病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降低两率(患病率、死亡率)的关键,亦是妇女保健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昆明市东川区已婚女职工妇科常见病、乳腺疾病现状,以提高东川区女职工生活质量,制订干预措施,降低上述疾病的发生率。方法:使用全市统一的妇女病普查登记本,设专人负责询问普查对象的月经、婚育及既往史,常规做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乳腺视触诊后B超检查。结果:普查人数2588例,患妇科病964例,妇女常见病患病率为37.25%,其中有179例同时患2种以上妇科病,占普查人数的6.92%。结论:通过普查普治,可以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对癌前病变做到早诊早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榆次区城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中医院进行疾病普查的4 945名教育系统女教师及农村妇女的普查结果。结果:妇科病的患病率在逐年下降,普查率在逐年增加;妇科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恶性病变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结论:做好定期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对了解妇女患病情况,降低妇科疾病发病率,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强化健康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靖江市2018-2020年77 955名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探讨宫颈癌筛查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方法:按照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初筛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77 955名妇女中,生殖道感染者8 491例,生殖道感染率为10.90%;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470例,患病率为6.03‰;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和CIN3)318例,患病率为4.08‰;原位腺癌(AIS)7例,患病率为0.09‰;微小浸润癌14例,患病率为0.18‰;浸润癌13例,患病率为0.17‰。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依次为51~55岁、46~50岁、41~45岁。结论:宫颈癌筛查仍然是目前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有效方法,通过宫颈癌的三级预防,促使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提高女性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省湟中县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普查结果。方法:采用《宫颈癌检查技术操作手册》中规范的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对受检者统一编号和登记,对6 670例已婚妇女进行免费临床检查和常规宫颈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学检查,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在该次普查中发现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涂片巴氏染色细胞异常检出率为9.03%;慢性宫颈炎患病率87.93%;阴道炎患病率77.38%。普查对象2种生殖道疾病感染发生率34.24%;3种及以上生殖道疾病感染者发生率为12.58%。结论:湟中县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全民行动起来普及妇女保健常识,以此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定期实施普查,做好农村妇女妇科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此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两癌发病情况并制定干预措施,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方法选取35岁~64岁妇女为筛查对象,按照河南省两癌筛查的相关要求及参与原则进行筛查。乳腺癌筛查程序:常规进行视诊、触诊和选择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检查。宫颈癌筛查:盆腔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选择性阴道镜、宫颈活检,必要时LEEP手术行病理学检查(另增加妇科B超检查)。结果乳腺癌筛查2000例,检出乳腺癌5例,发病率为250/10万,乳腺良性疾病434例,发病率为21.70%。宫颈癌筛查18610例,检出宫颈癌15例,发病率为80.59/10万。其中原位癌4例,发病率为21.49/10万;浸润癌11例,发病率为59.11/10万(宫颈微小浸润癌6例,宫颈浸润癌5例)。其他疾病以宫颈炎最多2035例,发病率为10.93%;子宫肌瘤401例,发病率为2.15%,其他良性疾病387例,发病率为2.07%,CINⅠ~Ⅲ级共239例,发病率为1.28%。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两癌死亡发生率,提高两癌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我市普查结果显示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病率均高,为保障妇女生命健康,提高全市妇女健康水平,有必要尽快在我市全面而广泛地开展两癌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结合醋酸白试验在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年龄在30~64岁的已婚农村妇女作为筛查对象。对筛查对象实施免费宫颈癌和生殖系统疾病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妇科检查、白带涂片检查、绝经妇女宫颈涂片检查、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共筛查农村妇女15 201名,对全部筛查对象进行了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醋酸白试验。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9例,其中CIN1级85例,CIN 2~3级24例,CIN患病率71.7/万;宫颈癌3例,其中宫颈浸润腺癌2例,宫颈原位癌1例,宫颈癌患病率1.97/万。宫颈癌患者年龄37~47岁。农村妇女生殖系统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分别是细菌性阴道炎253.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9.1‰,宫颈炎症118.3‰,盆腔炎51.9‰,子宫肌瘤32.6‰,外阴营养不良19.7‰,卵巢囊肿11.4‰。结论:阴道镜检查联合醋酸白试验,在宫颈癌普查中提高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该方法费用低,容易操作,适合于边远贫困地区大范围的宫颈癌普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全县24个乡镇16167例35-59岁农村妇女采用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其中初筛异常者895例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异常者377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6167例检查妇女中,宫颈癌前病变(CIN)共246例,患病率1.52%;检出宫颈癌5例,患病率30.9/10万,CIN的发病趋于年轻化。我国近5年开展的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项目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对宫颈癌的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闫静茹 《中外医疗》2011,30(30):69-69
目的探讨妇科健康体检在早期妇科病及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了解本地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方法对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134名妇女进行各项检查和宫颈疾病筛查,进行分析。结果正常411名,查出患妇科疾病者1187例(宫颈疾病1045例,其他妇科疾病142例),检出率为55.62%;患有乳腺疾病者536例,检出率为25.12%。宫颈病变发病率为48.9%,其中良性细胞改变913例,宫颈癌114例,伴HPV感染98例。结论开展对妇女妇科病检查的生殖保健工作,及时发现病情,早期治疗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以降低癌瘤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生殖系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2011年郑州市中原区城乡妇女两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郑州市已婚妇女宫颈病变流行状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郑州市中原区2 312例城乡妇女登记建档并分发宣教资料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宫颈癌筛查应查3 000人,实查2 312人,实查率77.06%;检出宫颈癌4例,患病率0.17%,4例宫颈癌患者中以51~60岁患病率最高,构成比0.92%。结论:由于普查工作的开展,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51~60岁的女性宫颈病变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玉君  徐向荣  沈建华 《中外医疗》2012,31(30):120-121
目的分析新干县育龄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结果,了解发病趋势,为降低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新干县计生委《关于为35~64岁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早期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全县35~64周岁的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于2011年3月1日—10月31日为9 304例35~64周岁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从问卷调查到进行常规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对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明显接触性出血、宫颈赘生物等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肿块进一步行乳腺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妇女乳腺增生患病人数2 874例,患病率30.88%,占首位。其他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宫颈上皮内瘤变、乳腺癌、尖锐湿疣、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I~Ⅲ级共31例,患病率为0.3%。乳腺癌10例,患病率为107.48/10万,宫颈癌9例,患病率为96.73/105,40~49岁两癌患病率最高,分别占各年龄组的60%、50%。结论乳腺癌发病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宫颈癌居第二位;发病率逐年上升,有年轻化趋势。两种肿瘤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达到完全治愈。进行定期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及时防治相关疾病,是控制乳腺癌和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措施。提高全县妇女保健意识是保证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项目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团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筛查育龄妇女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情况,为制定妇女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团25~60岁2938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妇科检查、乳腺临床及乳腺B超检查和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涂片检查。结果:发现宫颈癌3人,患病率10.21/万,乳腺癌2人,患病率6.8/万。结论:开展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完善筛查制度,提高妇女"两癌"筛查率,促进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和了解后沙峪地区妇女生殖道感染和两癌筛查情况,制订干预措施。方法对后沙峪地区2000例25岁~65岁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2000例受检者中,患病者618例,患病率30.9%,其中城镇居民妇女组患病率最高达33.0%.发病率最高的前五位疾病依次是子宫颈炎、外阴阴道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盆腔炎。结论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已成为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宫颈癌患病率显著下降,早诊早治提高了生存率,降低了病死率。因此应加强高危人群管理,控制生殖道感染;加强乳腺疾病监测,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永州市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结果,探讨妇女妇科病发病情况、主要病种、好发年龄、有关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2 056例妇女普查资料进行分析,普查方法包括常规检查项目和选查项目.常规检查项目包括阴道分泌物检查(霉菌、滴虫等)、盆腔检查、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超声波检查及乳房检查.结果 2 056例妇女查出患有妇科病1 305例,患病率为63.47%;前5位疾病分别为宫颈炎症(69.89%)、阴道炎(17.32%)、乳腺增生(12.11%)、子宫肌瘤(3.68%)、卵巢囊肿(1.46%).患病年龄以26~49岁为主,且有年轻化趋势.初次接受普查的痰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定期接受普查的妇女,且病情较重.结论 加强对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定期妇科普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促进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掌握丹阳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方法 根据<江苏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实施方案>,对35~59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从问卷调查到常规进行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对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明显接触性出血、宫颈赘生物等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肿块进一步行乳腺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结果 妇女乳腺增生患病人数44 284例,患病率51.63%占首位,其它按患病率高低依次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附件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尖锐湿疣、乳腺癌、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共347例,患病率为0.4%.乳腺癌16例,患病率为18.66/10万,宫颈癌11例,患病率为12.83/10万,40~50岁两癌患病率最高,分别占各年龄组的81.25%、54.55%.结论 加强妇女卫生宣教,定期妇女病检查,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率,进一步保障妇女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普查了解边远少数民族牧区农牧村妇女的健康状况、患病原因、发病规律,探索防治新措施,探讨妇科疾病相关的流行因素,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参加妇科病普查的农牧村妇女进行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盆腔B超检查、乳房触诊及乳腺红外线扫描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类妇科疾病患者1870例,患病率55.21%,居前4位的是:阴道炎、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性疾病、乳腺增生。结论生殖系统炎症及乳腺增生是影响广大农村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宫颈癌、乳腺癌是农牧村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应加大农牧村妇女健康教育力度,积极开展妇科疾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妇科病患病率,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