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术中不同手术室温度对全麻患者体温及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室温设定为21℃,Ⅱ组室温设定为23℃,Ⅲ室温设定为25℃.以鼻腔温度为中心温度,前臂温度为体表温度连续观察麻醉后10,30,60,90,150 min各时点体温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气管拔管时间;术后2 h寒战、躁动等发生率情况.结果 体表温度麻醉后10 min各组均比麻醉前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30 min Ⅰ,Ⅱ组温度逐渐下降,Ⅰ组下降幅度较大,在30,60 min,Ⅰ组与Ⅲ组同时点比较P<0.05.中心体温变化,Ⅰ组在麻醉后30 min,Ⅱ组60 min,Ⅲ组在90 min逐渐下降,Ⅰ组下降幅度最大,在60 min,与Ⅲ组比较P<0.05.Ⅰ组麻醉复苏慢,寒战躁动率高,但该组室温下台上医务人员较满意,评分较高,以上复苏期指标与Ⅱ,Ⅲ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25℃室温较21℃的室温能有效预防胸科手术患者的中心体温过低,可降低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围术期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前列腺增生(BPH)、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入室后采取保温措施,上半身覆盖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为36~40℃;B组不采取保温措施.维持室温21~23℃.术中持续动态检测并比较两组鼻咽部温度变化.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体温均开始下降,麻醉后30、60、90、120 min及术毕各时间点A组体温下降幅度比B组体温下降幅度显著为小(P<0.01),A组术毕低体温(<36℃)发生率较B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A组术毕寒战发生率较B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中多种保温措施对全麻下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体温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麻下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保温组与对照组,保温组积极采取各种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措施,分别测量入室、手术30min、60min、术毕和苏醒时的鼻咽温度,苏醒时寒战及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手术30min后,对照组患者体温显著下降,保温组患者体温下降不明显,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温组寒战及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下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实施体温监测及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防止术中低温,避免寒战及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4.
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老年人术中低体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年龄大于65岁、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在病人入室后采取保温措施,覆盖下半身充气式保温毯,设定充气温度为36~40 ℃;B组不采取保温措施.维持室温在21~23 ℃.术中持续监测并比较两组食管温度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两组病人体温均开始下降,A组诱导后30,60,90,120 min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下降幅度较B组相应点体温下降幅度显著减小(P<0.01).A组术毕低体温(<36 ℃)发生率为33%,较B组93%发生率显著减少(P<0.01);术毕寒战发生率A组为13%,较B组的40%显著减少(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可能有效地预防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围术期使用充气加温毯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保温效果。方法 40例食管癌患者,择期行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随机分为充气加温毯保温组(A组)和常规温度管理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手术开始前采用充气毯42℃预加热20 min并保温直至术毕。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1)、手术30(T2)、60(T3)、120(T4)、180 min(T5)及术毕(T6)时的鼻咽温度;术毕将患者转运至麻醉复苏室,由复苏室护士观察记录患者的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评估热舒适度评分、寒战及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体温不同时点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体温变化曲线较为平稳,较术前略有下降;而B组体温下降较快,尤其是T2~T4时段下降最快,T3以后B组平均温度低于36℃,而A组各时点温度均在36℃以上。A组和B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分别为(19.71±9.01)min和(42.44±24.04)min,A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拔管时间早于B组[(20.59±8.82)min vs(39.18±4.19)min,P<0.05]。两组热舒适度评分比较,A组评分(47.06±5.88)分明显高于B组(31.11±11.83)分(P<0.05);A组患者有2例出现轻度寒战,而B组患者有6例发生轻度寒战,3例因出现中度寒战使用曲马多进行治疗;A组和B组躁动发生率分别为2/17和8/18(P<0.05)。结论使用充气加温毯保温可提供围术期良好的体温保护,维持患者术中正常体温,减少围术期轻度低体温的发生;并可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降低寒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热舒适程度,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下不同体温保护方法对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分为3组,每组30例,即常规保温组,室温控制组(常规保温+控制室温)及综合保温组(综合保温+控制室温)。取双侧耳鼓膜温度平均值为中心温度,记录患者入室后、麻醉后即刻、麻醉后15、30、45、60、75、90、105、120 min及术毕各时间点体温变化。结果术中常规保温组患者体温在45 min后、室温控制组在75 min后明显下降,与入室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保温组在各时点与入室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保温组体温在45、60 min与室温控制组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保温组在45 min后、室温控制组在75 min后与综合保温组同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积极的体温保护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患者的体温丢失,提升室温对预防短小手术患者体温下降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全麻苏醒期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且在苏醒期发生寒战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例。寒战发生后,A组给予充气式保温毯保暖;B组给予缓慢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C组给予充气式保温毯保暖,缓慢静脉注射曲马多1mg/kg;D组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观察并记录干预前(T1)、干预后5min(T2)和15min(T3)患者的寒战级别,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等)和返回病房后2h内寒战复发率,以及核心温度(鼓膜温度)的变化。结果:T1时点四组患者寒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T2时点A、B、C组寒战等级低于D组(P<0.05),与A组比较,B、C组寒战疗效更好(P<0.05);T3时点A、B、C组疗效优于D组(P<0.05);A、B、C三组间比较C组疗效最佳(P<0.05)。四组患者各个时间点鼓膜温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返回病房后2h内寒战复发率C组明显低于A、B、D组(P<0.05);B、C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加曲马多,对治疗全麻苏醒期寒战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寒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时机来减少低温对不停跳冠脉搭桥病人机体的不良影响,使机体尽快从手术创伤中恢复.方法 在我院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中,筛选出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病人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时即使用热传导变温水毯加热,手术过程输入液体(除血制品外)均应用静脉输液加温器加热至37.0℃.术中病人体温回升后通过调节变温水箱的水温,使患者鼻咽温度保持在36.5℃~37.5℃,回ICU后只采取覆盖棉被等敷料保温.B组术中不采取积极的保温措施,进入ICU后立即应用热传导变温水毯,覆盖棉被等保温敷料使病人体温尽快回升,然后通过调节变温水毯温度或增减保温敷料使患者鼻咽温度保持在36.5℃~37.5℃.C组术中及术后复合采取上述保温措施使患者的鼻咽温度恒定保持在36.5℃~37.5℃.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使用呼吸机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在手术时间、使用呼吸机方面A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引流量、ICU停留天数、总住院天数方面,C组明结果显优于A组,A组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中积极保温效果明显优于术后恢复期的保温,但无法替代围手术期持续保温对机体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术中应用恒温水毯保暖,对其术中体温和麻醉恢复期的影响.②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手术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术程大于2h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保温措施,观察组术中使用恒温水毯+常规的保温措施,两组均于麻醉期间监测腋温、心率、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恢复期寒颤、躁动的发生情况.③结果 手术过程中对照组体温下降的速度和幅度均大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手术前后体温略有上升.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如寒颤、心率增快(>160次/min)、低氧血症(SPO2<90%)等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各对应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术中应用恒温水毯保暖能有效预防术中体温下降及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术中保温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保温对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常规调节室温24~26℃及覆盖棉被;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还采用变温毯、术中使用血液/液体升温仪进行输血输液,盆腔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39℃等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围术期肛温及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体温降低、苏醒延迟,寒颤、躁动等发生率较观察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术中积极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可减少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低体温、苏醒延迟、寒颤及躁动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取积极保温措施对开胸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择期开胸手术患者80例,纳入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和保温组(40例),手术室温度设为23~25℃,湿度设为40~60%,对照组常规术中护理,对术中患者体温未施加干预。保温组采用变温毯,将输入的液体放在40℃的水中加温,冲洗液体通过水浴温箱中加热至37~40℃;对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手术开始1h)、关胸前及术后的肛温变化进行监测,对两组术中尿量、术后引流量、恢复期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寒颤及躁动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观察评价。结果:两组在关胸前及术后肛温比较,对照组低于保温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毕清醒时间较保温组延迟,术中尿量及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保温组,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可对开胸手术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造成影响,延缓患者的术后恢复,术中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RP)病人术中体温保护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57例ASAⅠ-Ⅱ,将拟行TUPKRP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19),A组为室温组;B组为加温输液组;C组为加温膀胱冲洗液组。维持手术间温度22℃。麻醉后将肛温探头从肛门插入约15cm至乙状结肠,以测量深部体温。记录手术开始前体温作为基础体温,手术开始后每隔15min记录一次体温,最后一次体温作为术终体温。记录术中寒战反应发生情况及手术时间及冲洗液总量,计算冲洗速度。结果对照观察各组输液速度及基础体温无显著性差异。A组体温下降速度和幅度较B、C组明显,而B、C两组比较无差异。A组术终体温较基础体温降低1.2℃(P〈0.01),B、C两组则分别降低0.3℃、0.4℃。A组5例病人出现寒战,B组有1例,C组有2例,A组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与C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加温输液和加温膀胱冲洗液均可有效保持TUPKRP病人术中体温恒定,防止术中体温降低和热量丢失,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61-1363
目的:观察充气式加温毯和灌洗液加温两种保温干预措施对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作用。方法:90例硬腰联合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充气式加温组(A组),灌洗液加温组(B组)和对照组(C组)。A组患者入室覆盖充气式加温毯;B组将关节腔灌洗液加温至38℃,使用时降温至36~37℃;C组常规保温。记录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30min(T2)、手术开始1h(T3)、手术结束时(T4)、手术结束后30min(T5)、术后60min(T6)的鼻咽温度数值、Ramsay评分和热舒适度评分。观察麻醉后寒战发生情况并进行分级。结果:手术开始后30min C组鼻咽温度开始下降,在手术结束时体温达最低值,A组和B组则无明显变化;C组寒战发生率为33.3%,A组寒战发生率为6.7%,B组寒战发生率为10%,与C组相比,与A、B两组寒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热舒适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充气式加温毯和灌洗液加温两种保温措施均能有效地降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中体温及术后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术中予以传统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术中予以复合保温护理。比较2组不同时间点肛温(入手术室时、麻醉用药停止时、麻醉后30、60、90、120 min及手术结束时肛温)、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和寒战发生率。结果2组入手术室时肛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用药停止时、麻醉后30、60、90、120 min、手术结束时肛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麻醉用药停止时、麻醉后各时间点及手术结束时肛温均显著高于入手术室时,对照组麻醉后60 min之后及手术结束时肛温均显著低于入手术室和麻醉用药停止时(P < 0.05~P < 0.01)。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复苏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观察组躁动、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结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予以复合保温措施可有效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促进麻醉复苏,减少躁动、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的保温措施对全麻下食管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术前患者状况评分Ⅰ~Ⅱ级且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常温组(C组,n=20)、电子液体加温组(L组,n=20)、风热毯机组(W,n=20)及综合组(B组,n=20).各组均在室温下手术,常温组不作特殊处理;电子液体加温组输液输血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保温;风热毯机组采用风热毯覆盖非手术区,以鼓风机鼓43℃热风保温;综合组综合采用电子液体加温和风热毯机保温.观察各组患者血压、心电图、鼻咽温度、尿量、引流量等的变化,并记录麻醉苏醒期血压异常、心律失常、苏醒延迟、寒战、躁动等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与C组相比,各保温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与B组相比,L组和W组两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全麻下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采取综合保温措施在缩短患者麻醉恢复期、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优于单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对腹腔镜输卵管节段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腔镜输卵管节段切除术6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综合保温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调节室温22~25℃及覆盖棉被;综合保温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升温毯升温,术中使用各种液体及冲洗液及术前消毒液均用温箱加温至37℃等综合保温措施。比较两组在围术期肛温变化及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寒颤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保温组患者体温、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离室时间以及发生寒颤和躁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积极综合保温护理措施有利于腹腔镜输卵管节段切除术患者麻醉复苏。  相似文献   

17.
周维肖 《海南医学》2006,17(11):98-98,5
目的 观察曲马多预防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硬膜外麻醉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曲马多组),B组(对照组).A组于硬膜外注药前静注曲马多1~1.5mg/kg,B组不用曲马多.观察麻醉及手术过程中寒战的发生率,寒战级别变化及用药前后体温、MAP、HR、SPO2的变化.结果 A、B两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5.0%,和45.0%;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温、MAP、HR、SPO2组间和组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注药前静注曲马多能有效的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战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两种输液方法对行开腹卵巢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预防围手术期低温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开腹卵巢或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平分为A、B两组,A组术中输注预热至40℃的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B组输注室温的同样液体.患者入室输注6%的羟乙基淀粉5ml/kg后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再输注6%羟乙基淀粉5ml/kg后切皮,随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至1000ml,最后输注复方乳酸钠.记录入室时、CSEA时、手术中30min、60min、90min及120min鼻咽温度(NT)及腋部与手指温差(△T),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手术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结果 麻醉后A组各时点NT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PT、APTT较B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的鼻咽温度,减少外周血管的痉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寒颤的发生率,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是一种确切实用的围手术期体温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措施在PACU全麻术后预防寒战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460例全麻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20例和综合保温组240例。常规治疗组按常规调节室温22~25℃及覆盖棉被保温。综合保温组在常规治疗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升温毯升温,术中、术后使用各种液体、冲洗液、吸痰液,术前消毒液均用温箱加温至37℃等综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结束时、在PACU期间和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清醒、拔管和离室的时间以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综合保温组患者手术前30 min、手术结束时、在PACU期间和转入病房前10 min的体温均明显高于同期的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保温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寒战的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且清醒、拔管和离室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对全麻术后患者的复苏,可有效预防和减轻寒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 和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在术前及术后24 h 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恢复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30 min 及术后24 h 的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率及拔管时间,追加芬太尼的例数等。结果术后24 h ,D 组患者 QoR‐40评分、情绪状态评分以及身体舒适度评分均高于 C组(P<0.05)。与 C 组比较,D 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 的 MAP 降低,HR 明显减慢(P<0.05)。 D 组拔管后30 min 时 VAS 评分明显低于 C 组(P<0.05)。 C 组躁动率明显高于 D 组(P<0.05)。两组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 组患者恢复期追加芬太尼例数明显少于 C 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第1天的恢复质量,减少恢复期躁动,稳定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