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中医脑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中医理论构建了整体研究脑功能的模型 中医学和西医学以不同的认识方法研究同一对象.中西医的本质区别是方法论的不同.西医强调病理生理机制,注重微观,从形质角度研究人体组织、器官、物质的能量代谢及其联系和控制;中医注重宏观整体,通过"以象测脏、司外揣内",构建了一个基于辩证法、对立统一、整体性等思想在内的理论模型."象"是输出于外的"象变量"或"症状变量",是表现于外的客观实际,而"内部变量",包括脏、经络、气血阴阳、风、火、痰、湿、瘀等,则是在简单解剖的基础上对外在客观表现的总结和抽象.中医学是一个系统的、极其难得的资源,包括丰富的药物知识、证候认识、针刺经验等.  相似文献   

2.
穴位配伍的方法有上下配穴、局部配穴、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等,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础。本研究总结了生理、病理状态下,不同穴位配穴方法的脑功能成像变化,以及针刺不同深浅、时辰、侧位、刺激量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分析了针刺与脑功能成像变化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肝脏与脑密切相关,肝气郁结证在肝病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可能存在,其以情绪、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症状,但所涉及的脑高级中枢定位尚未完全阐明.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够对脑功能进行动态活体观察,非常符合中医学整体性、功能性观念.近年来,脑功能成像技术不断应用于肝气郁结证的研究中,为该证所致脑功能改变提供了部分可视性客观依据,为肝气郁结证...  相似文献   

4.
林栋 《江西中医药》2011,42(7):54-57
穴位特异性的脑功能影像学研究是目前针刺效应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基于中枢神经系统多靶点激活的响应模式使得穴位效应脑区的寻找显得愈发艰难.本文结合国内外针刺效应脑功能影像学的研究进展,拟就穴脑相关效应的时间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针刺机制一直没有明朗,而可以明确的是,针刺诸多机制中包括中枢机制.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单穴fMRI研究、腧穴配伍效应机制研究、真假穴及真假刺fMRI研究、针刺效应影响因素研究、针刺后效应fMRI研究、针刺治病机制fMRI研究、针刺fMRI影响因素、灸法效应fMRI研究与动物实验fMRI研究9个方面对近20年关于腧穴特异性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及实验报道进行归纳总结,以为研究针刺中枢机制提供可视化的影像学依据,同时为临床取穴提供指导。通过归纳总结认识到fMRI技术存在自身优势的同时,尚有诸多不足,今后临床试验设计应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穴位的功能特异性主要指穴位与非穴位或某穴位与它穴位在针刺效应和主治功用方面的不同特点,即穴位对其相应内脏器官、组织的功能所具有的某种独特的影响。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对穴位特异性功能作用特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研究针刺效应主要包括了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体针与头针穴位针刺特异性的研究、动物穴位针刺效应的机制探讨。虽然上述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但结果尚缺乏规律性和规范性;同时,相对于复杂的经络和穴位系统,此方面研究开展的还不够多、不够深入。今后PET脑功能成像技术在探索针刺引起人类神经活动的生理机制方面应用将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0.
脑功能成像技术在针刺机理研究中的运用为科学阐释针刺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无创性、可视化的研究手段。基于针刺脑功能成像研究的现状,今后在研究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针刺治疗功能性疾病的作用机理研究、加大对穴位配伍规律和针刺手法的研究;在试验设计上可加大引入针刺效应相关的事件相关设计;在数据分析上可加强针刺效应的网络整合机制分析、重视影像数据和效应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研究手段上可注重新的成像技术的引入和多种成像技术的综合运用;在质量控制上宜注重样本量、受试者纳入与培训、试验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12.
赖新生  黄泳 《中国针灸》2007,27(10):777-780
将脑功能成像技术(PET、SPECT、fMRI)运用于经穴特异性研究,提出"经穴-脑相关假说",基于人的活体状态、脑的功能活动、客观的图像和数据分析,以期①建立"经穴脑功能界定模型",以解决经穴的定义问题,即凡是符合该模型的基本要素的"点",即可定义为"经穴",从而区分经穴和非穴;②建立"经穴得气脑功能界定模型",以明确经穴得气的脑功能反应的实质,即凡是符合该模型的基本要素的"得气",即可定义为"得气",从而区分得气和非得气;③研究经穴循经取穴的穴位配伍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腧穴配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忠仁 《中国针灸》2010,30(5):437-440
检索1992-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将符合循证医学随机、可比、对照原则的文献进行梳理及研究。25篇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显示,临床针灸治疗的腧穴配伍规则与机体局部解剖、神经、血管、内分泌腺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多个腧穴配伍产生的协同、抑制或拮抗效应,对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根据实验研究所揭示的腧穴配伍技巧及规律,巧妙应用于临床是针灸疗效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经穴特异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穴特异性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但缺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回答经穴特异性和影响效应产生的关键因素等科学问题,尚缺乏有说服力的结论性研究成果。经穴特异性研究,应围绕针灸有效病症的经穴展开,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解决“针灸有效病症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效应及其配伍规律”的关键科学问题,创立经穴特异性理论模型,以丰富和发展经穴特异性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甄选出4组应用于脑病的化浊对穴,针刺曲泽-委中结合刺血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针刺劳宫-涌泉治疗癫痫、针刺神门-太溪治疗失眠以及针刺百会-大钟治疗缺血性痴呆,并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对其机制进行探析,以期对脑病的治疗提供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文章是在血浊理论指导下对一类无明显自觉症状或体征的疾病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隐匿性冠心病、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的特定证候明显有效的4对对穴遴选出来进行归类比较、理论探讨,结合实验室研究及临床验证,并从对穴角度对其临床机制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推动具有理血化浊作用的对穴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王华  梁凤霞 《中国针灸》2012,32(4):359-362
分析2000—2011年国内外期刊的相关文献,对腧穴配伍研究的思路进行探讨和展望。结果表明腧穴配伍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机制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在理论创新、研究设计和技术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腧穴配伍研究应该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宗旨,需要进行新理论的凝练,严格进行研究设计,并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期为针灸临床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针刺不同穴位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及针刺治疗的穴位特异性.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非针刺组和针刺组,针刺组又随机分为非穴组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组,即水沟组、内关组、尺泽组、三阴交组和委中组.每组12只大鼠.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分别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内关""尺泽""三阴交""委中")以及非穴区,施以频率3次/秒、持续时间5 s的针刺干预,以脑血流量为评价效应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非针刺组脑血流量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针刺组比较,针刺后的所有组别均可提高MCAO大鼠脑血流量(均P<0.05);与非穴组比较,所有穴位组的脑血流量均升高,水沟组和内关组升高明显(均P<0.05),而尺泽组、三阴交组、委中组与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①MCAO大鼠于梗死后72h内在脑血流方面存在自我修复和向愈的趋势;②给予针刺刺激后可促进MCAO大鼠脑血流量的改善,且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其自身修复能力,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③"醒脑开窍"针刺法各主穴中,"水沟"和"内关"在改善MCAO大鼠脑血流量方面效果显著,有穴位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neuronal specificity of needling acupoints at same meridian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The selected acupoints GB34 (Yanglinquan) and GB39 (Xuanzhong) were at the same gallbladder meridian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study we devise three distinct EA (electro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 real EA (deep needling at acupoints), sham EA (deep needling at no-meridian points) and shallow EA (subcutaneous needling at acupoints). Twelve healthy volunteers with right-handiness were enrolled and received three different EA manipulations in counter-balanced orders. DeQi sco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needling sensation. We found real EA can induce significant stronger needling sensation than sham EA and shallow EA. Multisubjects group mea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in-related cortex includ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I and S II),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CC), insula were involved in three EA stimulation. Bilateral activation of prefrontal gyrus and occipital cortex were exclusively found in real EA. Deactivation over the rostral segment of ACC was also shown in real and shallow EA. Further paired two differ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real EA induced higher activation than sham EA over bilateral prefrontal gyrus, right-side occipital gyrus and deactivation over the rostral segment of ACC. In the comparing with real EA versus shallow EA, there was right-side activation over the SI, S II, motor cortex, ACC, insula, thalamus, hippocampus, occipital cortex, and cerebellum; also activation over bilateral prefrontal gyrus, caudate and pons. Although no significant activation was found over periaqueductal gray (PAG),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e mean and maximal signal changes were different under three EA manipulations. We concluded that EA at analgesic acupoints of same meridian maybe involved the pain-related neuromatrix especially the hypothalamus-limbic system; deep EA at meridian points could elicit stronger needling sensation and modulate the pain-related neuromatrix more effectively than EA at nonmeridian points or shallow EA at meridian poi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