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栋 《临床荟萃》2005,20(9):521-522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实用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术后灶周脑组织继发性缺血性损害仍继续发展,是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钙离子拮抗剂能改善脑出血的预后已有报道[1-4],但尚未见到尼莫地平对微创清除术后脑出血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临床疗效的报道,为此笔者把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 )手术患者存在术前血肿占位的机械压迫和手术时局部脑组织的牵拉损伤 ,而造成血肿周围脑组织甚至远隔区域脑组织出现脑血流下降 ,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影响预后。许多研究证实 ,尼莫地平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局部脑血流 (regionalcerebral blood flow,r CBF)量的下降 ,防止和减轻脑血管痉挛 (cerebral vascularspasm ,CVS)的发生 ,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尼莫地平用于 HICH手术后的治疗鲜有报道。我院从 1999年 6月— 2 0 0 3年 6月进行了该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科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一定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至从 1 998年 3月~ 2 0 0 0年 5月开始应用尼莫地平针剂静脉点滴治疗脑出血恢复期 3 6例 ,药物在发病后 1 0天开始应用 ,尼莫地平针剂 80mg静点 ,与1 996~ 1 998年间采用常规活血化瘀药物复方丹参治疗4 0例对比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两组病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 ,出血量 1 2~4 0ml,均无意识障碍。治疗组 3 6例 ,其中男 2 4例 ,女1 2例 ;年龄 4 6~ 70岁。对照组 4 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1 2例 ;年龄 4 8~ 73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既往史与并发症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检验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成尼莫地平组30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接受传统脑出血治疗,尼莫地平组同时静脉滴注尼莫地平,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测量脑血肿和脑水肿带体积,于入院时、治疗后第30、90天随访时采用欧州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尼莫地平组较对照组脑血肿、脑水肿体积明显减小,ES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可在传统脑出血治疗的同时使用尼莫地平,以进一步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18-172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脑水肿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伴脑水肿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8例,参照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试验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试验组91.67%(44/48)高于对照组参照组64.58%(31/48)(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参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脑水肿患者效果显著,能提高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颅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带面积缩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差异明显(P<0.01);血肿体积改变差异不明显.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从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上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经过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修复,同时还可作用于血肿部位,减少脑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10.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颅内血肿大小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1.0%,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显效率为0,总有效率为71.0%,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血肿吸收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促进脑血肿吸收,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治疗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H)的疗效与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或者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结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病死率为14.3%,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病死率为34.3%。术后6个月随访,治疗组生存良好率为80%,对照组生存良好率为52%。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好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发病后6~48h是较好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2.
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强调术前护理应全面了解病情及详细健康教育;术中注意舒适护理,严格核对制度及病情观察,术后加强血肿腔置管护理,维持颅内压稳定,有效进行康复训练,认为上述护理措施对疾病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超早期急诊手术与监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的救治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我院进行的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超早期手术的类型、方法与术后监护。结果 出院时105例患者中完全治愈31例,遗留轻度偏瘫及其他轻度后退症者28例,重度残废34例,持续植物状态5例,死亡9例;手术后再出血者4例,出血原因与术后血压波动、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从出血类型分析,破入脑室或脑室内出血及小脑出血并梗阻性脑积水者恢复最快,基底节区出血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在优势半球侧还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对患者自理能力影响大。结论 超早期急诊手术和术后监护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结果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引起脑室系统梗阻的出血患者。专科ICU内系统监测对预防再出血和并发症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教育后3个月随访观察,两组病人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Novel therapie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PURPOSE OF REVIEW: To summarize new pathophysiologic insight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RECENT FINDINGS: Emerging information of the physiopathologic mechanisms of injury that occur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s available from current animal models and human studies. The effects of chronic vascular changes are fundamental to the genesis of the hematoma. Novel proposed mechanism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hematoma expansion and worsening edema include harmful accumulation of excitotoxins and osmotically active electrolytes, followed by activation of leukocytes and platelets with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such as interleukin-1, interleukin-6,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of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he toxic effects of the complement, thrombin, and blood degradation products may play a role in late edema formation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espite recent attempts to discer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ICH, evidence-based therapie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re not yet available. Treatment is primarily supportive, and outcomes remain poor.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osmotherapy with adequate fluid balance, fever control, and seizure prophylaxis are usually done in the acute setting. Novel approaches currently under study include ultra early hemostatic therapy and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Although the value of surgical treatment remains unclear, the results of a large, randomized study (the STITCH Trial) are forthcoming. SUMMARY: P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velop novel medical and surgical therapies for IC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口服抗凝剂相关脑出血(OAC-ICH)与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区别,比较它们的相关特点.方法 笔者回顾分析了1999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1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共389例,排出了外伤性恼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Moyamoya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原发脑室出血后,剩余368例患者,女性126例,男性242例,年龄(63.2±16.5)岁,其中OAC-ICH有61例,SICH有307例..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特点、CT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区别.使用SPSS 11.0软件包,计算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OAC-ICH患者从发病-首次CT的时间明显超过SICH患者(P<0.01).OAC-ICH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32.8%(20例)高于SICH患者28.7%(88例).OAC-ICH患者脑叶出血发生率高于SICH,并且不规则团块状血肿较SICH的发生率高(P<0.05).OAC-ICH患者中大面积出血发生率高于SICH患者.37例(60.7%)OAC-ICH患者INR超出目标范围(INR 3.0).在住院期间OAC-ICH患者病死率为21.3%(13例),高于SICH 17.3%(53例).结论 口服抗凝剂治疗(OAT)期间发生的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比其他卒中的病死率和神经功能缺损均高.在心脏病患者中使用OAT,要仔细权衡相对的益处和风险.低强度抗凝(INR 1.5~2.5),对于高危脑出血的患者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传统护理模式与全面护理模式下高血压脑内血肿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入院接受神经外科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7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6例采用全面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抑郁焦虑状态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析2种护理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大幅增加,焦虑SAS评分及抑郁SD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现象,同时可大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7,他引:3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康复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37例采用超早期手术 (发病后 6小时内 )和 4 3例延迟手术 (发病后 8~ 15 6小时 )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超早期手术患者意识恢复快 ,并发症发生率低 ,神经功能恢复快 ,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 )评定优于延迟手术者。结论 :超早期手术治疗 HICH的临床康复疗效显著 ,有手术指征患者应积极争取超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后再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7-01 ~2011 -04我院收治的271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88例患者术后再发血肿;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昏迷史、脑疝、脑挫伤、中线偏移>1 cm、基底池受压、Babinski征阳性、血肿量、GCS评分、前白蛋白、空腹血糖、APTT、TT及手术时机(1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表明,昏迷史、Babinsiki征阳性、血肿量及空腹血糖为术后再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外伤后,昏迷、Babinsiki征阳性、血肿量大及高血糖是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后再发血肿的危险因素,需引起重视并加强临床监测与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