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惠州和潮州3市高氟区改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广州、惠州和潮州 3市高氟区改水降氟前后水氟含量 ,8~ 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调查 ,评价改水降氟效果 ,为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水氟含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 ,儿童氟斑牙采用三型九度法。结果 :广州、惠州和潮州 3个高氟区经改水降氟后 ,水氟含量分别为 0 .2 2 mg/ L、0 .15 mg/ L、0 .34mg/ L ,均较改水前有明显的下降 ;广州、惠州和潮州 3市六 6地区在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 2 1.6 2 %、31.4 0 %、35 .34%、5 0 .0 0 %、4 7.4 9%、34.2 0 %,较改水前有明显下降。结论 :广州、惠州和潮州 3市高氟区经改水后 ,饮用水源水氟含量达标 ,氟斑牙患病率有显著下降 ,较好地控制了地氟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东海县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作的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全县改水降氟工程进行监督、水氟动态监测、自来水普及率调查及国家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至2007年底,累计建改水降氟工程65处,受益村93个,改水村总人口数为21.35万人,各类氟中毒病区中,重病区村的改水率最高,达到100%,中病区村的改水率次之,为86.49%,轻病区村的改水率最低,为68.49%,总改水率为76.86%,自来水普及率为78.66%,实际受益人口16.79万人,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为91.17%。国家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结果发现8~12岁学生氟斑牙的患病率为22.73%,氟骨症患病率为6.00%,达到非病区的标准。结论:东海县的改水降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延庆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以指导全县地氟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8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延庆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随机抽取3个村的63名8~12岁儿童和>16岁的664名村民为调查对象.用Dean氏法进行氟斑牙诊断,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尿氟.3个监测村的饮水氟含量都达到饮水卫生标准,8~12岁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5.4%,尿氟几何均值为1.20 mg/L,16岁以上村民的尿氟几何均值为1.39 mg/L.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改水病区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平均尿氟水平得到较好控制,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永春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的防治效果和改水工程运转情况,为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监测分析全县4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的水氟、尿氟和氟斑牙的发病情况。结果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52.5%降到改水后14.8%,氟斑牙指数0.26;病区村水氟从改水前1.2~6.8 mg/L降到改水后0.08~0.14 mg/L,均值为0.10 mg/L,合格率100.0%;尿氟含量0.25~2.47 mg/L,几何均值098,尿氟合格率92.0%。结论 改水降氟措施取得明显效果,饮水型地氟病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潍坊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变化趋势。 [方法 ] 2 0 0 2年 ,对潍坊市潍城区、昌邑市、寒亭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含量及 8~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未改水病区、改水工程正常病区与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饮用水含氟量分别为 ( 1 5 2± 1 3 5 )mg/L、( 0 73± 0 63 )mg/L、( 2 0 4± 1 80 )mg/L(P <0 0 5 )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 2 0 90 %、2 3 83 %、69 11% ( P <0 0 1) ;改水工程报废病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增高 ( P <0 0 1)。 [结论 ]潍坊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较重 ,防病措施必须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江门、阳江、云浮、韶关、肇庆 5市高氟区改水降氟前后水氟含量 ,8~ 15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调查 ,评价改水降氟的效果并为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水氟含量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 ,儿童氟斑牙诊断采用三型九度法。结果 :恩平、阳春、罗定、新兴、始兴 5个高氟区经改水降氟后 ,水氟含量分别为 0 .18mg/l、0 .37mg/l、0 .6 7mg/l、0 .10 mg/l、0 .73mg/l,均较改水前有明显下降。这 5个地区在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 78.80 %、5 8.4 0 %、4 1.82 %、36 .99%和 2 6 .10 % ,较改水前有明显下降。但怀集未改水 ,其患病率为 10 0 .0 %。结论 :5市高氟区经改水降氟后 ,饮用水源水氟含量达标 ,氟斑牙患病率显著下降 ,改水降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泉州市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防治效果及健康促进情况.为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WS/T 90-1996《改水降氟措施效果评价标准》和《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监测分析全市28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的水氟含量及氟斑牙的发病情况.结果 全市4县(市、区)共监测28个病区村27个改水工程54份水样.水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梅州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用水氟浓度、当地出生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以及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的调查,深入了解改水降氟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方法于2004年采用Dean氏法方法对梅州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1~6年级当地出生的5 082名儿童的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普查;并进行饮水氟浓度测定;同时调查了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结果改水后1~6年级当地出生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8.43%,比改水前(56.99%)下降有统计学意义(χ2= 953.65,P<0.001).饮用水氟浓度合格率达83.33%;改水工程正常运行率为68.42%;病区数量由57个减少到29个,患病人数由53 812人减少到25112人.结论改水降氟效果显著,但部分病区改水工作只注重水源,而忽视供水管理和日常维护,致使改水工程受损,加上水源不足等因素,病区群众交替使用高氟水源作饮用水,造成该地群众仍未解除地氟病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评价改水工程的运行效果。方法对江苏省26个氟中毒病区县的全部病区村开展改水工程运行情况调查,依据《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GB/T 5750.7-2006)测定水氟含量,按Dean法进行8~12岁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 2015年2 090个病区村已完成改水2 036个,改水率97.42%;改水工程运转率92.44%,其中水氟合格村1 620个,水氟合格率86.08%。共检查8~12岁儿童149 034人,氟斑牙患病率28.33%,氟斑牙指数0.52。水氟质量浓度在0~1.2mg/L、1.2~2.0mg/L、2.0~3.0mg/L、3.0mg/L的村氟斑患病率分别为23.34%、48.45%、53.48%、65.32%,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40、0.74、1.05、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改水完成且运转正常的病区村、改水完成但不能正常运转病区村和未改水病区村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27.04%、41.59%、37.98%,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50、0.76、0.71,不同改水情况氟斑牙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2015年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部分病区村未改水或改水后水氟超标,导致该部分病区村氟斑牙患病率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10.
李胜玲  周进才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3):2543-2546
目的 调查青铜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氟斑牙及氟骨症患病情况,以评价其改水防治效果.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青铜峡市2006年已改水的高氟重病区叶盛镇叶盛5队,高氟轻病区大坝镇新桥5队(原高桥4队),未改水的大坝镇滑石沟5队共670名儿童和1 400名25岁以上成人分别进行了氟斑牙和氟骨症的调查.结果 改水与未改水地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54,P<0.05);改水与未改水地区氟骨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98,P<0.05);改水后水氟浓度为0.24~0.32 mg/L.结论 青铜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经改水降氟后,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但氟斑牙及氟骨症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还未达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登封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状况、水氟含量和氟斑牙发病情况,评估登封市改水降氟工程效果。方法 2014年和2019年分别对登封市高氟区进行水氟检测以及氟斑牙病例调查,并将2014年和2019年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2019年病区村水氟合格率为66.2%,2019年水氟含量小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氟斑牙患病率为8.3%,氟斑牙指数为0.16,2019年氟斑牙检出率小于2014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登封市地方性氟中毒改水降氟效果明显,但改水降氟工程仍存在不足需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重庆市黔江区燃煤型氟中毒病情现状,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方法调查黔江区74个病区村的基本情况和改炉改灶情况;运用Dean′s法检查所有病区村8~12岁儿童氟斑牙及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计算氟骨症检出率;对氟斑牙检出率>30%的村中所有家庭开展相关信息调查,同时每村随机采集5户食用的玉米、辣椒样本进行氟含量测定。结果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村病情在逐渐减轻,从原有重病区26个、中病区12个、轻病区36个改变为轻病区7个、控制病区67个;重、中、轻病区改炉改灶率分别为100.00%、88.17%、18.44%;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缺损率、氟斑牙指数分别为11.83%、0.62%、0.20%;临床氟骨症患者135人,检出率为0.08%。结论黔江区燃煤型氟中毒病氟斑牙病情逐渐减轻,病情程度逐渐下降,病区类型逐渐减轻。降氟措施除改炉改灶外,修建沼气池,人们生活行为方式改变也是病情减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漳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按照《福建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漳州市7个地氟病病区县开展监测工作。结果:7个病区县共有36个病区自然村,29个改水工程都已完成改水工作,改水率100%;本年度共监测改水工程24个,正常运转工程24个,正常运转率100%;每个工程采集1份末梢水,水氟含量监测结果均小于1 mg/L,合格率为100%。在18个病区村检查8~12岁儿童240名氟斑牙患病率,检出氟斑牙患者7人,检出率为2. 92%。结论:有效地防控监测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对市民的饮水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健康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现状 ,指导防治工作。 [方法 ] 2 0 0 1年对山东省 17个市 13 9个县 (市、区 )进行地方性氟中毒调查。 [结果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涉及 17个市、113个县 (市、区 )、1165 6个自然村 ,其中轻病村 710 2个、中病村 3 840个、重病村 714个 ,病区总人口 979万余人 ;已改水 7880个病村 ,占病村总数的 67 60 %。 [结论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较严重 ,应加强降氟改水各项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该县氟中毒病区的饮水现状,降氟改水工程的进度,积累科学资料。方法:调查组深入病区实地调查。结果:氟中毒重病区489人全部饮用高氟水;中等病区14 627人中56.43%的人饮用不安全水;轻病区10416人中48.02%的人饮用不安全水。结论:该县改水降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重视并加快降氟改水工程的建设是地氟病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青铜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其防治效果,为指导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铜峡市2006年已改水的改水队1(高氟重病区叶盛镇叶盛5队)、改水队2(高氟轻病区大坝镇新桥5队)、未改水队(大坝镇滑石沟5队)670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分型分度,计算患病率.结果 2011年改水队1和改水队2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低于未改水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012,20.676,P值均<0.05).儿童氟斑牙临床分度与水氟质量浓度间显著相关(r=0.638,P<0.05).2个改水队改水后水氟质量浓度分别为(0.24±0.05) mg/L、(0.32 ±0.07) mg/L,已达到国家正常标准.结论 青铜峡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儿童氟斑牙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未达到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掌握高氟区实施和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地区居民饮用水源氟含量变化情况,为改水降氟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了841个氟中毒病区村档案,按照"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0年修订)"要求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 52处病区改水农村仍有42处水氟超标,调查2 850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0.41%;X线骨骼摄片1200人,成人氟骨症征象者9人。结论阜阳市各县区都有氟中毒病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氟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呼和浩特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工程现状,为我市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5个氟中毒病区旗县所有改水病区村进行改水情况调查,并检测运转正常的改水工程的水氟含量,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5个氟中毒病区旗县改水率为92.10%,涉及216个改水降氟工程,受益人口为333 546人。正常运转的工程占到94.44%,间歇运转的占到1.39%,报废的占到4.17%,总体上工程运转状态较好。达到国家控制标准的降氟改水工程占到77.94%,超标的工程占到22.06%。大型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率为16.67%,小型改水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率为22.40%。结论呼和浩特市氟病区降氟改水工程报废和水氟超标问题仍然存在,应认真分析原因,制订措施,指导全市降氟改水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改水40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方法:对改水40年氟中毒重病区大同市的防氟改水情况进行调查,分析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查结果、部分居民骨关节放射学检查结果。结果:经大同市改水40年氟中毒重病区大同市防氟改水调查结果显示,8-12周岁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是20.00%,骨关节放射学检查仍存在氟骨症的病例。结论:饮用低氟水能够对地方性氟中毒进行防治,有效规避高氟摄入,加快排泄体内过量氟化物的速度。虽然氟化物的摄入量减少,但仍存在氟中毒患者骨关节被损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地氟病病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和降氟改水工程水质情况,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的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情况。方法对历史氟病区的居民饮水和降氟改水工程井水含氟量进行普查。对未改水的历史氟病区,调查当地出生生长的8-12儿童氟斑牙和成人Ⅱ ^0以上氟骨症。结果采集已改水的55个村的23眼工程井水92份,水氟值均小于1.0mg/L。调查未改水的氟病区村279个,采水1101份,经检验确定非病区2个,轻病区171个,中病区69个,重病区37个。调查8-12岁儿童4270人,查出氟斑牙1245人,患病率为29.16%;调查成人23718人,查出II。以上氟骨症患者189人,患病率为0.80%。结论察右后旗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有277个,病区居民的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较1982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