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以来,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成为全世界和全国的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防控不当有可能威胁人类的健康或者影响全球经济。4月30日国家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铁道部为此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铁路疾控义不容辞的职责,铁路疾控要在严格执行铁道部规定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引起该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原因,为完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学校晨检记录、校卫生室流感样病例登记资料,以及部分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对现场进行查看,分析此次甲型H1N1流感病例引起的流感样病例暴发流行特征和因素,及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加强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学校未严格对流感样病例实施隔离观察,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加时未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疾控部门接到报告后未及时明确疫情性质是造成本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甲型H1N1流感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对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实时监控,为防控疫情决策服务。方法应用架构在IT技术平台上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甲型H1N1流感管理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报告和搜索监测本地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结果甲型H1N1流感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纵深到底、横贯到边的信息系统架构,实现了甲型H1N1流感个案病例信息从基层直报单位到市、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网络的实时监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结论较好地为本地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决策服务。目前,贺州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效果良好,学校教学秩序井然,社区居民生活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教育部、卫生部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1].本文总结了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策略的经验,供其他学校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应急机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型H1N1流感在高校的聚集性爆发,对高校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应急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研究在分析高校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的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在国家卫生部对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要求的指导下,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从建立防控工作组、制定防控措施、规范处理程序三方面探讨了高校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应急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控制经历了外堵策略(containment strategy),已经转入内防阶段(mitigation phase).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毒株引发的流感大流行还在全球蔓延,防控工作充满着新的挑战.本文对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各地对该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底,墨西哥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5月,我国香港地区和内地相继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且均属于输入性病例。目前国际交流十分频繁,给疾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期间,疾控工作人员承担了艰巨的任务,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威胁是否对这部分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疫苗和免疫》2009,(6):558-561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最大程度地发挥疫苗的作用,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特点,卫生部于2009年9月15日印发了《2009年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卫疾控发[2009]87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苏州市古城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的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苏州市古城区2009年诊断的2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结果古城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男性占51.8%,女性占48.2%;64.6%的病例集中在0~29岁年龄段;从职业构成看,学生发病数明显较多,占总病例数的34.1%;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9月初和11月中下旬;人口密集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结论学生是甲型H1N1流感的危险人群,应当注重学校等场所的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流动人口的流感防控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象山县构建重大活动期间甲型H1N1流感的输入和传播的防控体系及控制策略。方法对象山县2009年上半年举办的重大活动期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体系及控制策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通过实行部门联防联控机制,按照分层分级分区域管理的原则,建立重大活动防控总体框架和组织办事、疫情监测、交通入口、宾馆酒店、医疗救治、现场应急、信息报送等防控体系以及采取部门联合、畅通信息、严密监测、严格检疫、加强应急和下沉社区等控制策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的输入和传播。结论重大活动期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只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统一指挥,全力以赴,积极应对,科学处置,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  相似文献   

11.
从甲型H1N1流感和SARS看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2003年SARS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疫情高发地区的学校防控措施,为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提供建议。方法收集各国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站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和SARS高发国家和地区学校的疫情防控信息及科技文献中有关学校该疫情防控的内容并做比较。结论甲型H1N1流感、SARS疫情暴发后,不同国家和地区针对学校的疫情防控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措施,与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比,SARS高发地区实施大规模关闭学校措施的相对较少,部分地区仅对密切接触者的班级进行隔离,随着对疫情的认识,甲型H1N1流感和SARS的学校防控措施均做了相应调整。结论学校应建立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应急体系,并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针对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东莞市2009年甲型HIN1流感(简称甲流)疫情及防制措施进行分析,为制定下一步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疫情资料和监测资料分别来源于东莞市传染病报告系统和流感监测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东莞市首例甲流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6日,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共发生甲流确诊病例518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死亡3例;重症病例发生率为5.21%,病死率为0.58%。518例中男性占61.58%,女性占38.42%;学生占75.10%;15岁以下人群占62.74%。3例死亡病例均为学生,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同期共发生暴发疫情50起(学校47起),罹患率最低为0.87%(32/3 674),最高为17.00%(68/400),暴发疫情中确诊甲流病例260例,占2009年甲流报告总病例数的50.19%。甲流就诊趋势指数及暴发疫情时间分布显示发病高峰为11月份。甲流的流行及防控可分为严防输入、局部暴发及社区扩散、多点暴发和社区流行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了侧重点不同的防控措施。结论东莞市2009年甲流发病的重点人群为15岁以下的学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建议继续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工作和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利用,根据疫情进展情况适时调整甲流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甲型H1N1流感为例,探讨口岸防控传染病成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方法以深圳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为线索,以甲型H1N1流感对深圳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为参考,对传染病防控评估指标、评估体系作系统分析,构建流行病学、经济学、社会学"三位一体"的传染病防控评估体系。结果建立流行病学、经济学、社会学"三大体系",明确指标系统化、指标量化、指标标准化"三个要素",是构建系统评估体系的核心内容。结论系统全面的疫情防控体系对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2009年甲型H 1N 1流感防控效果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定量评价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数据,基于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机制,考虑了甲型H1N1流感的季节性,并引入疫苗接种量,建立定量评价甲型H1N1流感防控效果的数学模型.结果 2009年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平均潜伏期约为1.82 d,平均感染期约为2.08 d, 前中后三期有效再生数分别为1.13、1.65 和 0.96;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甲型H1N1 流感防控措施使2009年甲型H1N1流感报告的实际病例数远远小于其自然状态下的累计例数;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2009年累计病例数减少24.08%,且使发病高峰时间推后.结论 北京市采取的一系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整体上显著有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仅降低了疫情规模, 还能延迟疫情达到高峰的时间 .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阻断疫情的传播,并为下一阶段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5—7月皇岗口岸入境人员采用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检测体温、口岸现场医学巡查、健康申报等技术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医学排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系统是皇岗口岸对入境人员进行甲型H1N1流感医学排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也存在着一定的系统误差,并受到环境的影响;医学巡查可以有效提高传染病检出率,是口岸开展传染病医学排查工作的重要补充方法。〔结论〕应对红外体温监测设备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升级,提高其监测的准确性;同时进一步发挥医学巡查的积极作用,将高科技手段与传统做法相结合,从而提高传染病的检出率,保护国人的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谈口岸强传染性疾病检疫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此次甲型H1N1流感口岸防控的措施进行总结,探讨优化防控强传染性疾病的国境卫生检疫策略。方法回顾流感大流行及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总结此次口岸防控经验,对口岸检疫查验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思路,探讨优化国境口岸防控强传染性疾病的卫生检疫。结果流感大流行可能无法避免,防控强传染性疾病口岸卫生防疫措施需进一步加强,如树立正确的检疫观念,转变监测模式为症状监测,实现电子化检疫,加强申报虚假信息人员的处理,建立实验室认可机制,重视出入境货物的处理,加强宣传,提高执法威严性、加强医学巡查及完善联动机制等措施。结论口岸防控流感大流行及强传染性疾病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科学防控流感大暴发或强传染性疾病的手段及策略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完善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方法收集甲型H1N1流感暴发以来的相关资料,将整个疫情进展过程划分为潜在、溯源、全人群和重点人群四个阶段,结合疾病三级预防措施,并以此阶段划分为基础,充分挖掘各阶段的疾病流行特征和防治特征,概括各国已采取各类防控举措,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完善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结果甲型H1N1流感各阶段具有不同流行病学和防治特征,为防治策略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初步提出相对合理的防治框架,并针对目前重点人群阶段提出若干具体措施。结论我国及时调整甲型H1N1流感防治策略,取得积极防治成果;疾病风险评估在防控策略调整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布情况、临床表现、发病过程以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32例,其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1。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16~19日4 d内,确诊病例26例,占总病例数的81.3%;暴发空间主要集中在学院A,发病20人,占总发病人数的62.5%。32例病例中31例无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史,1例在接种疫苗后7 d发病;31例临床表现较轻,平均病程5.8 d,1例危重病例,病程49 d。首发病例系外地甲型H1N1流感感染导致,其余31例为继发感染。结论建立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领导、监测机构,加强密切接触者的隔离与管理,广泛宣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疫苗接种是预防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和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东省流感监测系统的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及暴发疫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并用流感监测数据来估算广东省2009年到医院就诊者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结果2009年5月18日广东省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有21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9 784例,其中重症病例346例,危重病例141例,死亡36例;每周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构成比高峰与流感监测的甲型H1N1流感就诊指数高峰相一致,均出现在2009年11月,并在12月回落,且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也降至警戒线(5%)以下,与季节性流感高峰(7月)完全不同。从病例输入到社区传播可划分为:以国外病例输入为主的输入散发期(5月18日至6月17日);出现聚集性病例,病例主要局限于珠江三角洲的有限传播期(6月18日至7月30日);在全省流感监测网络中连续检出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病例为特征的持续传播期(7月31日至8月31日);病例以学校暴发为特征并在全省各市蔓延的广泛传播期(9月1日至12月31日)。分析83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95.56%)、咳嗽(59.11%)、咽痛(42.45%)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估算广东省2009年到医院就诊者中甲型H1N1流感感染数不少于270万例。结论广东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份,为单月高峰,多数病例临床表现温和,推算在全人群中感染率尚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