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右上腹胀痛不适3年、复发加重1d”入院。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明显包块,墨菲氏征阳性。B超示胆囊多发性结石伴炎变,胆囊壁厚0.8~1cm。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16.9μmol/L,直接胆红素5.8μmol/L,白蛋白31g/L,ALT68U/L,AST87U/L,ALP110U/L,GGT56U/L。经消炎等治疗腹痛缓解,复查ALT、AST恢复正常,B超仍示胆囊多发性结石伴炎变,胆囊壁厚0.8~1cm。经患者要求于入院后1W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胆囊约10cm×4cm×4cm大小,胆囊底部胆囊壁明显增厚致约1cm。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类癌(低度恶性)。术后7d出院。  相似文献   

2.
1991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在我院进行的胆囊切除术中 ,有 60例伴有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60例中 ,男 2 5例 ,女 35例 ;年龄 35~ 75岁 ,平均 60岁。患结石性胆囊炎时间最长的 2 0年 ,最短的 2天。入院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15例 ,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4 0例 ,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5例。术前均作B超检查 ,发现胆囊内多发性结石 5 0例、单枚结石 10例。B超发现颈部结石嵌顿 30例。入院后行急诊术 2 0例 ,3日内手术 2 5例 ,3日~ 1周内手术 15例。1.2 手术情况 本组病例中 4 …  相似文献   

3.
周增庆  严琦敏  宋波 《医学争鸣》2009,30(2):128-128
1临床资料 我院2003-01/2008-01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18例,中转开腹40例(男18,女22)例,年龄13~86(平均46)岁.本组病例均有典型的胆绞痛病史,发病时间2d~28a,平均7a.术前彩色B超检查:腔内可见多个强回声伴声影,胆囊壁厚0.2~0.8cm.其中胆囊壁厚0.3~0.8cm,毛糙呈双边状22(伴胆囊颈部结石嵌顿6,胆囊萎缩16)例;胆囊壁厚0.2~0.3cm,  相似文献   

4.
胆内瘘为胆囊或胆总管与邻近脏器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治疗并经手术证实本病12例,占同期胆石症手术1791例的0.67%。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9例。年龄41~78岁。病程1~30年。全部病例均有反复右上腹疼痛史,畏寒发热8例,黄疸4例,右上腹可扪及肿大胆囊1例,入院时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2.胆内瘘类型:胆囊十二指肠疾7例,胆囊结肠疾2例,胆囊胃瘘1例,胆囊胆总管疾2例。3术中所见:单纯胆囊结石5例,胆囊胆总管结石6例,肝左叶内胆管明总管结石1例。4手术方式:胆…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 例1:男,35岁,营养良好,因间断右上腹痛2年入院。查体:神清,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血、尿胆红素均正常,B超发现胆囊多个结石,最大约2.0cm×2.0cm,诊断为胆囊结石。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切除顺利,手术过程渗血少,视野清晰,术毕安全返回病房,胆囊床处置腹腔引流管1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男,38yr,较胖。因右上腹部间断性疼痛3a,加重1d于2004-10入院。人院前门诊B超检查示:胆囊壁稍厚,壁毛粗,胆囊内有多枚大小不等之结石,其中最大1枚位于胆囊颈管,大小约1.8cm×1.5cm,肝内外胆管不扩张(未具体写清楚胆总管及左右肝管的大小),肝内胆管无结石。入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并结石。在作好术前准备后,于入院后次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给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术前未再行B超检查,术中无第二助手,选右上腹直肌切口进腹,打开腹腔后见:胆囊体积稍大,壁增厚,轻度充血水肿,其内可及多枚小结石,胆囊颈管内有1较大之结石嵌顿,Calot三角区脂肪较厚,且水肿明显,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颈管较困难。  相似文献   

7.
林勇 《西部医学》2005,17(6):597-597
病例女,47岁,因剑突下胀痛不适2个月入院。查体:剑突下深压痛。先后两次B超探及胆囊约8.0cm×6.0cm大小,内见2.0 cm大小强回声光团,内壁毛糙。入院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术中见胆囊约8.0cm×6.0cm大小,底部有一约3.0cm×2.0cm大小、形状与胆囊相似的囊性赘生物,其颈部与胆囊底部相连,体部与肝脏相连,呈“葫芦”状。手术切除胆囊及赘生物,术毕解剖胆囊及赘生物,胆囊内有1枚直径约2.0cm大小的固醇结石,赘生物颈部与胆囊底部相通,内壁毛糙,腔内为胆汁。病理诊断:胆囊炎。讨论胆囊畸形文献报道较少,多于手术中偶然发现。本病例术前虽行两次超声…  相似文献   

8.
胆囊浆膜下肝组织异位二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华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5):435-436
胆囊异位组织很少见 ,肝组织异位尤为少见。我科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对 10 2 9例胆囊做常规病理检查 ,共发现肝组织异位 2例。如果标本检查不仔细 ,此病变易被漏检 ,现予以报道。1 病例简介病例 1 女性 ,36岁。于 1997年 3月 2 3日以“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 5月 ,加重 2d”主诉入院。查体 :右上腹轻压痛 ,墨菲氏征阳性。B超示 :胆囊正常大 ,内见多个强光团 ,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入院诊断 :结石性胆囊炎。于 3月2 5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肝脏无异常 ,胆囊正常大。术后解剖胆囊见 1.0cm结石 8枚。巨检 :胆囊已剖开 ,体…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上腹疼痛3天于2005年9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C,血压120/70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胆囊未触及,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B超示胆囊内直径1.0cm结石,胆总管扩张1.5cm。可探及段未见占位病变;CT示胆囊内直径1.0cm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内多发结石,最大者直径1.5cm。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0岁。门诊以“胆囊炎.胆囊结石”收住。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压痛阳性,反跳痛可疑。可们及肿大胆囊,底部位于右肋缘下三横指。B超显示:胆夜130minX49mm,壁欠光,囊内见一25minX14mm强光团伴声影,总胆管smm。入院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下方有少量淡黄色清亮渗液,胆貌底部及体部1/2位于肝右前叶内,胆囊约15OmmX7OmmX45mm,高度充血水肿。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胆囊内有30mmX20mm:<ZDmm大小结石1枚及6枚ommX50nlmX3mm大小结石。术后7无病人痊愈出院。肝内胆醇是指胆囊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的胆囊切除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170例急性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的胆囊切除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采用逆向胆囊切除术158例,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颈管引流12例,全组患除1例术后黄疸,1例胆汁漏外无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逆向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颈部嵌顿性结石性胆囊炎较好的手术方法,手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肝胆结核1例     
1病例患者男性,28岁。因右上腹痛,伴乏力。纳差20余天入院。以往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7.Zt,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压痛明显。白细胞计数7.2X10’/L、中性0.79;血红蛋白117g/L;血流29mm/h,AFP阴性,CEA15ILg/ml;肝功能正常。B超:肝区光点均匀、较密;胆囊壁增厚,胆总管扩张门.7cm),腔内光点增强。CT:肝脏轻度肿大,胆总管扩张胰头增厚。胸片:左上肺浸润型结核(稳定期入结肠钡餐造影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囊、胆管结石,浸润型肺结核(稳定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肝。网膜活检术…  相似文献   

13.
尼尿道中扎结石临床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例1.男性.45岁.工人。因尿濒、尿急三年.近一年出现尿淋漓.以肾结核挛缩膀眈入院。在体:体温36.8C,血压15.5/llKPa,尿常规:蛋白(土),白细5-10个,血常规正常、腹平片:左肾有钙化影,耻骨上可见到两个卵黄大阳性结石影。尿路排泄造影:左肾未显影,右肾孟肾盏显影良好,诊断左肾晚期结核,膀优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不行左肾切除及膀院切开取石术。切开膀优未见到结石,粘膜充血,颈部向膀院内突出。切开膀脱颈后唇剜除一鸡卵大结石,中间有一圆孔,直径约0.6…  相似文献   

14.
O<lmm的胆囊结石,在胆汁充盈下,B超即能显示,当①>2_者,B超即可显示有强光团伴声影[‘·‘他典型声像,并可随体位改变而随其应力方向在胆囊内滚动。但结石充满胆囊,嵌顿于胆囊颈部,以及胆囊壁上的小结石,其B超声像表现特殊,本文报告43例于下b.IB超检查资料1.1病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充满型)28例,记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10例,慢性胆囊炎胆囊小结石5例。1.ZB超声像图表现_______、1.2.1胆囊结石(充满型):胆囊暗区消失,于胆囊床见一长46mm回声弧型光带,其前方见宽约smm中等回声光带;…  相似文献   

15.
何崎  熊小明 《四川医学》2005,26(2):151-151
患者,女,29岁。因右上腹饱胀不适、疼痛2年,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入院时,T37.1℃=,R18次/min,BP 112/64mmHg(1mmHg=0.133kPa)。术前体格检查各项均正常,ECG示正常心电图,ASA1级。拟行胆囊除出术。经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硬膜外腔注入2%利多卡因10ml,平面:T4~12,效果满意。静脉注射哌替啶50mg强化麻醉。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76岁。主因右上腹痛2d入院。查体:腹膨隆,腹肌软,右上腹可触及胀大的胆囊,肝脾未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Murphy征阳性,肝区叩击痛,腹部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B超示:胆囊多发结石。术中见:胆囊增大,胆囊变薄约0.1cm,内为结石数枚。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31岁,因反复发作为上腹部疼痛5年余,加重3天入院。抗炎治疗2天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肝左外叶增大,肝右叶脏面胆囊窝内未见胆囊,探查见胆囊位于肝右叶后面,呈横向走形。胆囊底位于肝右叶后侧面中段,大小约10cm×4cm×4cm,内有数枚结石,胆囊颈充血水肿明显。解剖胆囊三角,处理胆囊管及胆囊血管,向上掀起肝脏,自胆囊底部向颈部剥离,见有完整的胆囊床,完整地切除胆囊。胆总管外径1.2cm,切开探查,见左右肝管、胆总管下端均通畅,未见结石及狭管,置T管引流,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讨论:异位胆囊并发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8.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多发小结石既往有黄疸、胰腺炎或胆囊多发小结石不合并黄疸,但术中见胆总管轻度扩张(1.0cm~1.5cm)病例,是否进行胆总管探查,临床有时难以决定。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例不探查,可能遗漏结石;阴性探查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易发生胆道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对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例行术中胆道造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我院外科自1996年至2003年行胆囊切除术966例,对102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术中行胆道造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光兴 《海南医学》1994,5(3):154-15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病。作者经手术治疗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倒1.男性,38岁,工人。因右上腹疼痛全身黄染一月,高热寒战,血压低三天,于1982年12月入院。体查:T39.2℃,P102次/分,BP11.6/8kpa,心肺正常,肝肋线下3横指,脾(一)。WBC14.5G/L,N87%,L12%,E1%,血清胆红素87μmol/L,直接胆红素46Vmol从,AkP136u/L,r—GT60u/L。B超来见肝胆结石及占位病变。入院后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稍大,无结石,触摸肝胆管无结石,胆总营呈条索样硬变,外径约2.smm,仅容12号导尿…  相似文献   

20.
张利宏  刘晖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779-780
目的探讨胆囊微小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120例胆囊微小结石手术治疗病例术中是否常规经胆囊管胆管造影及联合使用胆管镜诊疗进行疗效对比。结果60例术中常规胆管造影及联合使用胆管镜诊疗组,术后残石率由15%(9/60)降为1.67%(1/60)。结论强调胆囊微小结石术中常规经胆囊管胆管造影及联合使用胆管镜诊疗可显著减少术后胆总管残石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