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骏宇 《江西医药》2011,46(8):712-714
目的探讨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的应用研究可行性。方法采用免辅助切口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标本的方法,对16例直肠癌实施直肠癌保肛手术。结果 16例患者经肛门取出标本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脏器副损伤、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等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无切端阳性,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只要把握好适应症,免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既能保障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又降低直肠低位横断的难度、创伤更小、更美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经肛门拖出标本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9月~2010年12月开展改良式经肛门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病例共8例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40±30)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0.5)d,腹腔镜下切断肠管时肠内容物流出腹腔8例,拖出标本时肠管标本受挤压导致其内液流出腹腔8例,拖出标本困难5例,术后两周发生直肠阴道漏1例,8例患者肛门控便均良好。结论该术式无腹壁切口,术后康复快,但存在手术耗时长、可能增加腹腔感染及肿瘤种植发生率、不容易拖出标本等问题,因此,该术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尚未成熟,需进一步完善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对25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在经脐腹腔镜监视下游离部分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左半结肠切除术。结果本组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20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3±13)min,切除肠段15-40cm,术中估计出血5-20mL。随访无吻合口狭窄和便秘复发,2例出现小肠结肠炎。结论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疾病安全、有效,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4.
陆飞  毕杰  蔡兵  何永刚  吕克之  尹路 《江苏医药》2012,38(19):2337-2338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已被广泛临床资料证明[1].但目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仍需通过腹部小切口才能取出标本,不仅弱化了腹腔镜手术微创的优势,也无法完全避免切口种植的可能.我们运用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设备,与腹腔镜技术相结合,顺利完成6例腹部无切口的高位直肠癌根治术,标本经肛门取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2000~2007年收治的3例小儿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病史和气钡造影或肠镜辅助诊断,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保肛手术,其中吻合器结肠肛吻合1例,拖出式吻合2例.3例患儿术后分别随访6个月、5年和7年均无便血、污粪及便秘.结论 肠镜、CT、MR和血管造影是诊断直肠、乙状结肠弥漫性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方法,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拖出保肛手术是其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罗亮  张永川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41-24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合经肛拖出式双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结合经肛拖出式双吻合25例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保肛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8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90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3.4d;完全达到正常排便平均时间18d;术后进食时间平均3.5d,手术切除淋巴结平均9枚。2例并发吻合口瘘,经禁食、冲洗引流1周治愈。会阴切口感染1例,经抗感染、换药13d治愈,随访6~21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结合经肛拖出式双吻合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具有安全、微创、根治性良好等优势,同时能提高保肛率。  相似文献   

7.
刘董胜  赵旌晖  包平 《淮海医药》2002,20(6):449-450
目的:报道不开腹、不用腹腔镜,在微创操作下实现对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术式。方法:采用经肛门斜行切断直肠,处理直肠、结肠系膜,拖出病变肠管并予以切除。结、直肠I期斜面吻合的方法,治疗普通型巨结肠5例。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获得成功。随访1-8个月,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经肛门I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小婴儿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简称H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系由于远端结肠某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痉挛,痉挛肠管正常蠕动消失,形成功能性肠梗阻,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形成.HD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切除缺乏神经节细胞的肠段,解除狭窄的同时切除缺乏神经节细胞的代偿性增大的肠段.手术方式分为非开腹经肛门型、经腹腔型及经腹会阴型三种[1].非开腹经肛门根治术式主要分为直肠肌鞘内结肠拖出术(改良Soave手术)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Swenson手术)两种.而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l手术)则较少应用.  相似文献   

9.
传统肾盂癌根治术采取经腰和下腹部两个切口或腹部大切口,将患肾、同侧输尿管全程以及患侧的部分膀胱壁切除,存在手术切口大、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院应用后腹腔镜加下腹部小切口治疗。肾盂癌11例,均获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1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41例,均行腹腔镜肠直肠癌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72h内恢复肠道功能并下床活动,排尿功能良好,保肛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1例;行横结肠癌根治术4例;行Miles手术7例;行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晚期乙状结肠癌1例,行乙状结肠造瘘;行Dixon手术12例,直乙状结肠癌姑息切除1例。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其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得到快速发展,现已逐步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但目前绝大多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并非真正意义的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仅是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即在腹腔镜下完成淋巴结清扫后,通过腹部小切口进行标本切除及消化道重建[1].我院2013年以来,对胃癌患者实行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拖出肠段的护理.方法 针对此种手术有其特殊的并发症就是拖出肠段坏死、回缩,引起腹膜炎.我们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3例施行拖出式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的病人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拖出肠段观察及护理,发挥其代肛门作用,使手术成功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损伤少,但在腹腔镜手术下如何将切除的标本取出体外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切口小,在取出过程中一旦标本破裂,将会造成腹腔内污染,增加不必要的麻烦。目前市售的专用收集袋因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我们自制了一种腹腔镜下标本收集袋,使用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爱军  樊娟  孙传玮  杨忠刚  李索林 《河北医药》2013,35(10):1509-1510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case,HD)根据病变肠管范围分为短段型、常见型和长段型。治疗HD的传统术式有多种,效果各异。近年,随着微创外科手术的开展,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巨结肠根治术也得以应用[1]。回顾分析我院腹腔镜辅助HD根治术治疗42例HD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肿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运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直肠肿瘤28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9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Dixon手术9例、Miles手术3例、乙状结肠切除术3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2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术,3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2例回盲部肿瘤〉8 cm),3例因广泛转移仅行开关腹手术,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55(130~250)min,平均出血量140(50~180)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9.4(7~13)d.1例术后3 d发现肺部感染,1例术后第4天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肿瘤手术损伤小、安全可行,熟练的腔镜技术和手术经验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依照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原则,探讨腹腔镜下直肠外翻拖出技术完成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及吻合的技巧。方法选择性地对2006年6月到2010年7月间收治的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将远端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后在直视下确定肿瘤远端切缘,完成低位保肛吻合术。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切缘病检阴性,无吻合口漏,术后恢复顺利,随访8~60个月,35例无瘤生存。结论腹腔镜下直肠游离后,直肠经肛门外翻拖出,可以在直视下确定肿瘤远端安全切缘,可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两孔法腔镜下阑尾拖出式阑尾切除可行性,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33例患者行两孔腔镜下拖出式阑尾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三例因阑尾系膜较短,阑尾周围粘连较重,于左下腹另置一孔行三孔法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15~45min,术后肛门排气8~24h,住院时间3~5d。术后随防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结论二孔腔镜下拖出式阑尾切除术安全,操作方便,切口美观创伤小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明月  李君豪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63-163,168
目的:探讨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CA)的临床优缺点。方法:将30例临床诊断的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即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传统阑尾切除术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二孔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传统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肠粘连和肠梗阻发病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明显低于传统阑尾切除术。结论:和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二孔法拖出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阑尾切除术而成为公认的、标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方法、疗效、适应症和随访结果加以总结。方法采用经肛门直肠肌鞘内病变结肠切除。保留直肠肌鞘3-4cm,沿结肠壁处理肠系膜血管,结肠拖出并在齿状线加以吻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均于术后24h内进食,平均住院日6d,随访2月,2年,患儿排便情况1-5次/d,无大便失禁和肛门狭窄。结论本术式简单、有效,并发症少。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直肠癌是普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四分之一,低位直肠癌患者需在切除癌肿后在腹壁做人工肛门,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占50%~60%.此手术切除彻底,治愈率高[1],但难度大、时间长、切口多,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较多.手术室护士如何做好全面的术前准备及术中的配合,对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现将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