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心病反复发作容易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其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应用酚妥拉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肺心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酚妥拉明,肝素联合静脉滴注治疗肺心病并发顽固性心衰,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云  常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79-580
目的探讨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几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病患的治疗,依治疗方法的不同可分三组,A组为常规治疗,共58例;B组为常规治疗+酚妥拉明+卡托普利,共52例;C组为常规治疗+卡托普利+硫酸镁,共50例;D组为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液+氨力农,共40例,比较四组疗效。结果 ABCD四组的总有效率为60.35%、76.56%68%和70%,A组和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肺、心功能的效果好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心力衰竭 ,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 ,是指心力衰竭经常规治疗 ,包括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而效果较差 ,症状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本文从 5 0例顽固性心衰治疗的角度 ,分析此类病人具体情况 ,以期把握关键 ,总结治疗经验 ,获得满意效果。本组 5 0例中 ,男 33例 ,女 17例 ,心功能均为 ~ 级(NYHA分级 )。其中肺心病 15例 ,冠心病 17例 ,风湿性心瓣膜病 7例 ,扩张性心肌病 1例。病史 5~ 2 1a,平均 12 .5 a。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多为复合性心力衰竭 ,同时伴有心肌本身能量不足和生化调节…  相似文献   

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1],是因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大、肥厚,引起右心力衰竭竭。急性发作期,心功能处于失代偿期时,常合并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中给予抗感染、氧疗、强心、利尿、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应表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对此,作者采用酚妥拉明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性慢性疾病亦随之增加,其中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也相应的增多,且既往的休息、吸氧、限盐,洋地黄、利尿剂及激素的应用,抗感染和改善呼吸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我科自1986年3月至1996年3月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1997年-2002年运用刺五加注射液加消心痛注射液冶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74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上属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规治疗常不能收到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和临床处理原则,分析小剂量联合多途径用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联合用药的效果及临床用药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霹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率、血压、心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91.4%。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未见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洋地黄、酚妥拉明、多巴胺、速尿、ACEI类、参麦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洋地黄、酚妥拉明、速尿、ACEI类、参麦等药物综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可以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结论上述药物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优势,中医治疗顽固性心里衰竭的优势。方法 运用中医治疗手段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结果 中医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病理病机是动态变化的,不仅要确立总的治疗方向,更需针对虚实寒热转换而将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整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力农和利多卡因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以米力农10~2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应用2~5h,每日1次,用1周。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室性早搏,可用利多卡因100-30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50ml中缓慢静脉应用,直至室性早搏消失。结果:米力农联用利多卡因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4%,对心室和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未见毒副作用。结论:米力农联用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理想、安全、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林飞 《医药导报》2009,28(12):1587-1588
[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bid,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或达到50~75 mg&#8226;d 1, po,治疗4~6周,观察静息心室率、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胸比率等差异。 结果治疗组28例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23例,无效5例。对照组27例中,显效11例,有效6例,总有效17例,无效10例。结论小剂量美托洛尔辅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14.
肺心病顽固性心衰临床常见,预后不良,我科于2002年至2007年收治患者40例,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肝素联合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中主要致死、致残的原因之一。顽固性心力衰竭预后差.病情易反复.治疗较困难。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侯子雨 《北方药学》2014,(12):62-63
目的:观察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13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掷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研究对象均在给予利尿剂、强心苷类药物以及吸氧和充分休息等处理的前提下,试验组增加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1次,d。连续治疗1月后评价治疗结束时、随访1个月和随访3个月心力衰竭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心力衰竭症状和疗效评估》对两组研究对象心力衰竭情况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分均小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得分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心力衰竭症状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联合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方面具有相对稳定的中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脉联合降纤酶对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5例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联合降纤酶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81.25%及93.75%,与对照组的48.48%及75.7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且心率明显下降(P<0.01)尿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生脉联合降纤酶对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有肯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尽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使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医疗水平得以提高。方法对益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心血内科在2008年1月至2010年l月期间收治的3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显效患者10例、有效患者20例、无效患者4例、其总有效率为88.2%。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常常伴有严重的高黏滞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以及缺氧症状,且易并发多器官功能受损的现象。临床治疗中合理及时的用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使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顽固性心力衰竭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多巴酚丁胺40~80mg与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结果:顽固性心力衰竭30例中,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结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肺心病并发顽固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抗炎、平喘、止咳、祛痰、吸氧、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5%,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