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肌肉血管瘤的X线诊断: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复习了13年来诊治的肌肉血管瘤100例,发现海绵状血管瘤89例,蔓状血管瘤11例。描述了两种血管瘤X线表现特点,讨论了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的正确概念。提出了不同的血管瘤应选择不同的造影方法。肯定了X线检查是诊断肌肉血管瘤的主要手段,并对手术治疗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2.
肌肉海绵状血管瘤诱发骨质改变的X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96例肌肉海绵状血管瘤诱发骨质改变的分析结果。其X线表现主要为:(1)骨外形改变:骨胳受压、变形、发育不良。(2)骨质增生:骨膜增生、皮质增厚、骨髓腔增生硬化。(3)骨质吸收:骨质疏松、骨髓腔囊性缺损。同时,对各种X线征象的发生机理作了探讨。简要的讨论了有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X线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报告40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X线诊断,着重分析了静脉造影表现。其特征性表现为:肢体外侧有纵向走向的异常浅静脉(95%),部分病例可伴有深静脉畸形(25%)和肌肉海绵状血管瘤(22.5%)。笔者根据静脉造影表现,将本病分为四四型:单纯浅静脉异常型,深静脉异常型、海绵状血管瘤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4.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X线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报告40例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X线诊断,着重分析了静脉造影表现。其特征性表现为:肢体外侧有纵向走行的异常浅静脉(95%),部分病例可伴有深静脉畸形(25%)和肌肉海绵状血管瘤(22.5%)。笔者根据静脉造影表现,将本病分为四型:单纯浅静脉异常型、深静脉异常型、海绵状血管瘤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59例小儿肢体肌肉海绵状血管瘤静脉造影的X线分析。其X线表现分为4型:(1)浅表型:有数条粗细不均和边缘不规整的静脉,与主干静脉相连;(2)深部型:肿瘤输入之深静脉扩张,有深浅静脉交通支;(3)混合型:肿瘤局部深静脉粗大、迂曲,浅静脉轻度扩张;(4)局限型:瘤体局限于一处,深静脉主干可扩张。文章简要的讨论了血管瘤造影方法的选择、静脉造影的临床价值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骨骼肌血管瘤MRI1例武警总医院MRI室(北京100039)聂永康,吴孟虎关键词血管瘤,核磁共振患者,女,27岁,左前臂肿胀、疼痛半个月行X线及MRI检查。MRI采用1.0T超导磁共振机,SE序列成像。X线表现:左前臂肿胀增粗,皮下组织与肌肉间隙模糊...  相似文献   

7.
颅骨血管瘤的X线诊断(附1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15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7~70岁,平均33.4岁。临床表现症状轻,病程长、发展慢。X线片表现为增生硬化、囊状膨胀、圆形或类圆形透光区、大块溶骨性破坏和放射状骨针。还讨论了病理特性、好发部位、临床与X线特点及鉴别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12例软组织血管瘤MRI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软组织血管瘤,其中海绵状血管瘤8例,蔓状血管瘤4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8例海绵状血管瘤均见肿瘤内部和/或边缘高信号灶,呈花边 或线太,类亿上脂肪信号,T2W小为不均匀高信号,内部有线条状或圆形低信号影。4例蔓状血管瘤于T1WI、T2WI上有煌流空信号,伴点状、条带状或花边状高信号,T2WI上大部分肿瘤信号高于肌肉信号而  相似文献   

9.
本文共收集3例极为少见的胃海绵状血管瘤,2例孤立单发,1例较弥漫广泛,本文通过描述其临床,手术病理所见及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胃血管瘤的X线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X线表现,分析其中意义。方法:分析经临床诊断有完整资料的31例肝硬化伴肝肺综合征X线胸片。结果:肝肺综合征中X线表现如中下肺外带类似“海绵状”间质性改变,斑点影与粟粒点影,具有一定特异性。结论:除临床症状与血气检测等外,X线表现对诊断肝肺综合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及其特征。方法收集有完整MRI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组织血管瘤16例,分析其大小、边缘、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16例中,海绵状血管瘤9例,肿瘤直径2.0~5.0cm,边界清楚,T2WI多呈不均匀性高信号。肌肉内血管瘤5例,形态不规则,T2WI表现为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蔓状血管瘤2例,血管迂曲扩张和肌肉萎缩是其特征性MRI表现。结论软组织血管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核素血池显象诊断先天性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报告钟兆泉,马丽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723000汉中3201医院核医学科先天性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发生在不同部位和不同脏器实属罕见。我院用r相机作血池显象曾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病史及查体,李XX,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对小儿长骨血管瘤的X线表现 ,病理学基础和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长骨血管瘤 7例。结果 本病X线检查的影像表现主要有 :(1 )囊状或皂泡样骨质破坏 ;(2 )“网眼”征或“蜂窝”征 ,可合并囊样骨质破坏 ;(3)皮质增生性改变。结论 长骨血管瘤X线表现多样 ,且与病理类型 ,肿瘤生长速度和方式有关 ;其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但确诊仍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4.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与DSA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MRI、DSA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27例(脑内型22例,脑外型5例),其中9例行CT扫描,24例行MRI检查,10例行DSA检查.分别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为稍高密度影,MRI表现为混杂信号团块,DSA检查未见异常染色。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比较有特异性,综合CT、MRI和DSA所见有利于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 X 线及 MRI 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及 DSA 证实的89例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其中89例均行 X 线平片检查,33例行 MRI 检查。结果 X 线检查中,骨质及软组织影未见异常者54例(60.7%),软组织异常者14例(15.7%),可见静脉石者30例(33.7%);骨质异常者32例(36.0%),其中伴骨膜反应者13例,皮质破坏16例,髓腔受累者10例,三者均受累者为7例弥漫性病灶。MRI 图像上,病灶呈蜂窝状或海绵状,T1 WI 上呈等低信号者25例(75.8%),低信号5例(15.2%),不均匀稍高信号3例(9.0%);T2 WI 上病灶为不均匀高信号伴低信号分隔,范围及边界显示清楚,其中9例内部可见低信号区伴血管流空影;检出静脉石10例(30.3%),呈低信号;增强后病变不均匀明显强化。骨质异常者18例(54.5%),均可见病灶紧邻骨质或呈半包绕、包绕改变,其中12例髓腔内可见异常信号影,3例为迂曲血管流空影。在15例(45.5%)骨质无改变患者中,3例病灶邻接骨质,余12例病灶与骨间隔以脂肪或肌肉组织。结论四肢深部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可引起邻近骨质的异常,掌握其 X 线及 MRI 表现特征,有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马杜拉足的临床X线表现(附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马杜拉足的临床X线表现以及与化脓性骨髓炎的区别。方法:收集马杜拉足33例,分析其临床X线表现,对比左右两足在骨受累类型、分布以及X线表现上的差异。结果:临床特征有青年好发(28.6岁),慢性病程(45月),足部软组织肿胀和疼痛(29例),皮肤糜烂、溃疡及反复流脓(16例)。X线特征有跖骨和楔骨最常受累,以多骨受累为主,主要征象为骨质破坏(28例)、软组织肿胀(22例)、骨质硬化(15例)、骨膜反应(8例)、骨干增粗和皮质增厚(7例),上述表现常合并存在。左足多骨受累多见,右足单骨受累多见,但左右两足之间在X线表现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虽然马杜拉足的X线表现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相似,但它们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脊椎血管瘤的影像诊断(附30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脊椎血管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0例脊椎血管瘤的X线、CT或MRI影像特征。结果:X线片可见椎体呈典型的栅栏样改变,CT可见网眼状影像中夹杂着低密度脂肪,在MRI T1加权像上呈等或高低混杂信号,T2加权像上呈均匀高信号,并见随回波时间延长信号逐渐变亮这一典型血管瘤信号特征,MRI可发现脊髓受压变性程度。据MRI表现和临床资料,作者提出了脊椎血管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MRI在鉴别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的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鞍旁肿瘤MRI影像表现,观察MR影像特征.结果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与脑膜瘤均可同时侵犯鞍内及鞍旁,但两者MRI信号有特征性,海绵状血管瘤T1WI呈等或稍低于脑灰质信号,T2WI信号强度类似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强化显著,可见延迟强化.脑膜瘤呈等T1、T2信号,T2WI信号强度与脑灰质信号近似,增强扫描病变呈中等度弥漫性强化,相应部位可见脑膜线样强化.结论 MRI平扫加增强能明确显示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及脑膜瘤的不同信号改变、强化特点及内部结构特点,其MRI信号特点对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成像特点,提高诊断率。资料与方法:选取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CT平扫、MRI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行CT增强扫描,分析其CT、MRI征像特点及检查手段。结果:CT能显示肿瘤钙化,眶壁骨质改变,呈渐进性强化,最后明显均匀强化,MRI三维成像能发现微小病变,显示肿瘤毗邻关系更佳,压脂像冠状位扫描能清晰显示肿瘤与视神经、眼外肌的关系。结论:CT、MRI互补,能明显提高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结节样强化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再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结节样强化的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1988年10月至1996年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海绵状血管瘤63例,92个病灶,对于“X地节性样强化”分别从增强程度,分布进行观察。结果:83%的病灶显示结节样强楷,其中77%的结节样强化与同一扫描层面接近等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