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物检定与板蓝根质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该文结合板蓝根的现有研究基础,多角度阐明应用生物检定法控制板蓝根质量的可行性,即通过控制板蓝根物质群的整体疗效控制其质量,期望能够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武佳  解云霞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67-2068
目的探讨板蓝根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综述近年来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相关文献。结果板蓝根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标准不统一,现行的板蓝根制剂大多没有对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质量标准亟待确定。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精氨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可有效地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注射液质量考查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湖南省药品检验所(410001)袁绿云,袁洞君,黄强刚主题词@板蓝根注射液/标准,质量控制板蓝根注射液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径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药材制成,治疗呼吸道感染及流感等疾病有较好疗效。文章从板蓝根颗粒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板蓝根颗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提取物中总有机酸和水杨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含量,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结果:酸碱滴定法测得总有机酸含量为13.0%,RSD 2.0%;HPLC测得提取物中水杨酸的含量为0.22%,RSD 1.6%。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控制板蓝根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药材-中间体-成品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方法学"短板效应",借鉴过程控制理念,从中药生产实际出发,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新策略、新方法。以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的板蓝根颗粒为示例,采用性状鉴别、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化学指纹图谱和生物测定技术分别对板蓝根药材-中间体(水提醇沉)-成品进行质量评控,以化学信息转移率和生物效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上述不同评控方法的效力性与传递性,最终建立基于化学组分分析-生物测定关联分析的板蓝根颗粒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目前板蓝根颗粒生产厂家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以确保与提升其临床疗效,亦为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学构建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颗粒在《中国药典》2005版上以靛玉红为鉴定标准。但事实上现有的水煮醇沉的制剂工艺对脂溶性成分靛玉红的提取率极低。药理实验证明,靛蓝、靛玉红并非其清热解毒的药效成分,故选靛玉红作为板蓝根及其制剂的质控指标已不适合。为了从整体上控制板蓝根颗粒的质量,同时进一步来控制原料质量及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板蓝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全面控制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化汤提取物对孕末期家兔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洪敏  余黎  马骋  朱荃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62-1164
目的 :观察生化汤提取物对孕末期家兔子宫体及子宫颈肌电活动的影响 ,探讨其效应及作用方式。方法 :用PowerLab/8s生命信号记录仪采集乌拉坦麻醉状态下的怀孕末期家兔子宫体及子宫颈平滑肌肌电活动。结果 :生化汤提取物 4 0mg·kg-1能增加怀孕末期家兔子宫体的平滑肌动作电位脉冲的发放 (P<0.01) ,对其子宫颈平滑肌肌电活动则无显著的影响 (P>0.05)。结论 :提示生化汤提取物具有增加宫体肌电活动作用 ,可以发挥催产、止血的效应 ;对宫颈的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表明它不干预产道舒缩 ,有利于胎儿的娩出。  相似文献   

9.
板蓝根中靛玉红与靛蓝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了板蓝根中靛玉红与靛蓝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板蓝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板蓝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在板蓝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制荆工艺、GAP种植、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取得的研究进展。发现,板蓝根的研究有大量的文献基础,研究内容丰富而翔实,为板蓝根的深入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药材品质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采样,收集全国板蓝根主产区89个样点信息,并使用HPLC测得样品的指标成分含量数据。利用Maxent模型与Arc GIS,结合生态因子数据预测板蓝根全国生境适宜性分布。运用R语言建立药材指标成分含量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Arc GIS栅格计算方法对药材品质进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板蓝根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最干季节降雨量、年平均温度和最湿季节均温;适合板蓝根种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部,但各适宜种植区的药材质量差异较大,其中新疆地区的板蓝根药效成分含量最高。该研究为合理选择板蓝根种植地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琴  李寒冰  鄢丹  李远  胡晓燕  姜黎  肖小河 《中草药》2012,43(2):259-264
目的对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抗菌活性及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评价。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板蓝根颗粒制备工艺,分别对药材→水提浓缩→醇沉→干燥这4个制备环节所得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并采用管碟法检测各样品的抗菌效价。结果板蓝根颗粒在4个环节的制备过程中,成品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有峰数下降了32%,腺苷、尿苷的量也呈递减趋势,同时抗菌效价也下降了60%。结论目前板蓝根颗粒在满足纯化、成型工艺要求的过程中,药效可能损失较大,应以药效或效价作指导,加强其制备工艺的合理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板蓝根饮片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冷水浸泡法、润制法和蒸制法对板蓝根药材进行炮制;以外观性状、水分、浸出物、(R,S)-告依春含量及4个色谱特征峰的峰面积为指标,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炮制工艺的板蓝根饮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不同炮制工艺的板蓝根饮片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综合得分为:B4>B2>A3>B5>A4>A2>B6>B3>C4>C3>C2>A1>C1>B1,均高于板蓝根药材。优选的板蓝根饮片炮制工艺为润制12 h,切厚片,50℃干燥12 h。结论:本研究为板蓝根饮片的炮制工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陇中半干旱地区大青叶采收次数对药材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大青叶的采收次数对大青叶及板蓝根产量品质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大青叶不同采收次数,检测各处理下大青叶及板蓝根的产量和品质.结果:收获1次、2次、3次大青叶的板蓝根产量分别较对照减产18.3%,58.6%,67.4%,板蓝根醇溶性浸出物的量为42.50%,42.24%,31.77%,较对照低1.19%,1.79%,26.13%;大青叶的产量是取1次比对照增产87.1%,取2次是86.0%,取3次是106.8%.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以收取2次和收取3次高于对照,但是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靛蓝的含量均以对照最高.结果:大青叶的不同采收次数对收获板蓝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虽然采收大青叶能够增加大青叶的产量,却降低了板蓝根产量和板蓝根、大青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板蓝根是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在防治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板蓝根的传统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总结论述,为板蓝根防治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及理论依据。同时,根据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板蓝根质量研究及工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板蓝根相关制剂的工艺改进和进一步合理用药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Yan D  Han YM  Luo JY  Yan Y  Zhang P  Zhang SF  Xiao XH 《中药材》2011,34(1):43-46
目的:探索木皮比在板蓝根质量鉴定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法和化学特征谱法分别对不同木皮比的板蓝根及其木部和皮部的抗病毒活性与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木皮比与活性、化学成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木皮比为1:2和1:1药材样品与其皮部样品活性相当,强于木部,药材、皮部和木部化学指纹图谱一致性、加合性较好;木皮比为2:1药材样品与其木部样品活性相当,皮部活性不明显,药材、皮部和木部化学指纹图谱一致性、加合性较差;木皮比为1:2和1:1药材样品活性强于木皮比为2:1药材样品,前二者与后者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小。结论:不同木皮比板蓝根药材质量存在差异,木皮比低于1:1的质量较优;木皮比这一简单直观的生物量参数可作为板蓝根质量鉴定的指标,也为其他根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用板蓝根中芦头对板蓝根提取液及其制剂的影响。方法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与分析总固体、总氮、指纹图谱、腺苷、尿苷、鸟苷、(R,S)-告依春情况研究板蓝根中芦头的多少对提取液及清开灵注射液的影响。结果板蓝根中芦头与总固体和总氮成正相关,与腺苷、尿苷、鸟苷含量成正相关,与(R,S)-告依春含量成负相关。随芦头重量比的增大指纹图谱相似度逐渐降低,但在25%以内对指纹图谱相似度影响不明显,可通过控制特征峰比例防止提取液及其制剂质量下降。结论板蓝根应控制芦头重量比,除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外应增加特征峰比例以提高质量控制精确性,并且应建立适合相应药材的专属性强的含量测定方法以降低制剂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板蓝根药材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板蓝根药材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BP—HPLC法分离分析板蓝根对照药材水提取物色谱图,并以5种市售板蓝根药材的色谱图做验证,建立板蓝根药材指纹图谱。结果: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的水提取物色谱图基本相同,特征共有峰有8个,但相对谱峰面积因药材来源不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用于板蓝根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简便、准确,并为建立板蓝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检测法,建立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优选。结果两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和区分,结果重复性较好(RSD=7.0%、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板蓝根凝集活性与NA抑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r=?0.81),进一步印证了凝集活性测定法与抗病毒药理作用的关联性;在安全性、经济性、简便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凝集活性检测法优势明显,可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测定的优选方法。结论本研究优选凝集活性检测法用于板蓝根质量的生物测定,与抗流感病毒药效相关,提高了其现行质量控制水平,并为中药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