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提高临床标本中血液培养的阳性率 ,研制系列血液增菌液。方法 :配制不同成分的系列血液增菌液 ,对2 48份标本进行同步培养 ,与普通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照。结果 :共检出 3 5份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 14 11%。其中 1号脑心浸液肉汤 :共检出 3 3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 13 3 0 % ;2号胰酶大豆肉汤 :共检出 2 6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10 48% ;3号对氨基苯甲酸肉汤 (常规对照组 ) :共检出 18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 7 2 6% ;4号葡萄糖肉汤 :共检出 2 9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 11 70 % ;5号L型肉汤 :共检出 14株各类细菌 ,占 5 65 %。结论 :使用系列血液增菌液培养基 ,能提高阳性检出可靠性 ,缩短培养时间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常规血培养的细菌检出率,将血液L型培养与常规培养同步进行,以提高细菌检出率.方法用血液L型培养与常规培养同时进行培养.结果371份血液标本用2种增菌液同步培养结果显示可明显提高细菌检出率,在53株细菌L型中葡萄球菌为39株,占73 6%.66株细菌型中葡萄球菌为54株,占68.2%.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引起败血症的细菌L型和细菌型均以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在细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床边接种体液标本,同时用常规法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对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检出的细菌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78份体液标本中,双相显色培养瓶分离出37株细菌,阳性率为13.3%,其中肠杆菌科14株(37.8%),葡萄球菌属7株(18.9%),肠、链球菌属6株(16.2%),真菌5株(13.5%);而常规培养方法分离出19株细菌,阳性率为6.8%。结论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检测患者体液标本比常规法好,能做到体液标本及时接种(床边接种),操作简便,菌落易于观察,阳性检出率高,结果准确,是诊断细菌感染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厌氧培养和需氧培养在血培养中分离菌阳性率的差异。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培养仪(BacT/ALERT 3D)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并分离菌株。厌氧培养分离的菌株均做耐氧试验。结果 2010年2~5月591份标本共检出81株细菌,阳性率13.71%(81/591),其中需氧培养检测出的细菌为58份,阳性检出率为9.81%(58/591),厌氧培养检测出74株细菌,阳性检出率为12.52%;细菌检出最早时间为2h。81株细菌中24h内检出58株(71.60%),24~48h检出17株(20.99%),48h以后检出6株(7.40%)。结论对于血(体)液标本应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以提高临床细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我科采用手工血液快速培养法,对1991年6月~1998年6月5651份血培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为缩短培养时间,提高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我科在血液增菌培养液内加入03‰聚茴香脑磺酸钠,高压灭菌后每管分装20ml,做无菌试验后备用。每管抽血2~3ml置37℃恒温箱培养逐日观察,可疑管离心集菌,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鉴定。5651份血培养标本自中,检出阳性818份,检出率为145%。共检出39种832株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63株占316%(主要是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种质成价廉的新型血液增菌培养基。方法 以西杠柿汁肉汤和巧克力琼脂制成双相培养基,和常规培养基分别对168例血标本进行振摇培养。结果 研制培养基阳性37例(22.02%)常规培养基阳性19例(11.31%),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研制培养基细菌生长速度较常规培养基块的24h。结论 本方法可用于血液增菌培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BacT/Alert3D240型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诊断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374例患者标本的检测结果 分析其阳性检出率;观察在不同细菌浓度、温度、送检时间、抗菌药物以及采血量及采集套数对血培养结果 的影响。结果 374份血标本中共检出63株各类病原菌,阳性率为16.8%,假阳性率为1.1%,假阴性率为0.2%。65.1%的细菌在24h内检出,28.5%的细菌在24~48h内检出,6.3%的细菌在48h后检出。检测速度与细菌浓度呈正比;温度对检出率影响不大;送检时间的延迟不影响病原菌检测,检出时间减少;部分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阳性检出率无变化,但检出时间延长。成人采血量为5~10mL检出率为90.21%,儿童采血量为2~5mL检出率为87.68%;采集数为3套时检出率最高(96.87%)。结论 血培养的检出时间与细菌浓度及种类、温度、送检时间、抗菌药物、采血量及采集套数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引起血液、前列腺液、尿液及腹水感染的菌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和L型高渗培养法从血液、前列腺液、尿液及腹水标本中分离培养细菌及其L型.结果 409份感染标本共检出细菌167株,检出率为40.8%,包括沙门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及奈瑟菌.检出L型细菌42株,检出率为16.9%,包括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及奈瑟菌.结论 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及其L型是引起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葡萄球菌及其L型是其他感染标本分离的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1 培养基1.1 葡萄糖肉汤增菌液按常规方法制备.1.2 快速葡萄糖肉汤增菌液肉汤增菌液每100ml加吐温80 2ml,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法制备.2 培养结果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共44例菌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在相同情况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30 份血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5月~1999年4月我们采用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act/Alert120检测730份血标本,主要来自我院住院患者。无菌采集注入Bact/Alert120系统专用培养瓶,上机培养监测。系统指示阳性及时转种并涂片染色镜检,将结果初步报告临床。应用Vitek32系统辅以常规方法作出最终鉴定。培养5天报告阴性,同时涂片染色镜检并盲种。结果:共检出84株细菌(115%),阳性检出时间及检出率详见表1。假阳性14份(19%),其中3份为血液病患者的血标本。表1 84份血培养阳性检出时间(h)及检出率(%)菌名株数24681012141618202224阳性株检出率(%)~48阳…  相似文献   

11.
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ESP全自动血培养仪(简称ESP)临床应用情况。方法用ESP检测2147份血标本,观察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并对所检出细菌的种类及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2147份血标本中ESP提示阳性322例,分离出294株细菌,阳性率为13.7%,最快检出时间为2h,24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60.5%,48h内检出的阳性数占83.3%,72h检出的阳性数占99%。假阳性率为0.87%。未发现假阴性。结论应用ESP有较高阳性检出率,缩短了培养时间,增加了检出细菌的种类,结果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在细菌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床边接种体液标本,同时用常规法接种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并对其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检出的细菌种类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78份体液标本中,双相显色培养瓶分离出37株细菌,阳性率为13.3%,其中肠杆菌科14株(37.8%),葡萄球菌属7株(18.9%),肠、链球菌属6株(16.2%),真菌5株(13.5%);而常规培养方法分离出19株细菌,阳性率为6.8%。结论双相显色体液培养瓶检测患者体液标本比常规法好,能做到体液标本及时接种(床边接种),操作简便,菌落易于观察,阳性检出率高,结果准确,是诊断细菌感染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工法双相血培养瓶和BacT/Alert-3D24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检出结果作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2013年使用手工双向血培养瓶的615份血标本与2014年使用全自动血培养仪的1 062份血标本进行细菌阳性检出率、检出时间及检出种类的比较。结果 615例双向血培养瓶阳性48例,阳性率为7.8%,污染率0.98%,48h内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87.5%,葡萄球菌属细菌检出率83.3%。1 062例全自动血培养仪阳性99例分离出细菌,其中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86株,阳性率为8.2%;污染菌8株,污染率0.75%;假阳性5株,为0.47%;48h内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95.5%,葡萄球菌属细菌检出率87%,链球菌检出率42.9%。结论 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的阳性率稍高,并且检出时间短,细菌检出种类增多,提高了血培养送检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过程中的必要性。方法采用上海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罗氏血筛核酸检测系统,对2010年12月15日至2013年6月20日唐山市中心血站常规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190175份标本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3项联合筛查,并对N A 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190175份血清学全部合格的血液标本中,经过核酸检测为阳性的血液共77份,阳性检出率为0.40‰(77/190175)。其中,57例 HBV-DNA阳性标本,15例 HBV-DNA阴性标本,检出1例 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 HCV-RNA阳性标本,确证试验中阳性检出率为79.45%(58/73)。结论 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培养瓶法在无菌体液病原菌培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3~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共321份无菌体液标本,通过双瓶血培养瓶法和直接接种法培养分离病原菌,通过与传统的直接接种法比较对其进行评价。结果321份标本中,通过血培养瓶法108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33.6%;直接接种法55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血培养增菌后80%细菌在24~48 h内检出,而直接接种法90%细菌在24 h检出,检出时间直接接种法更具优势。两种方法检出细菌前3位均为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在血培养法中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法。血培养瓶法的敏感性为89.7%,阴性符合率为95.3%,直接接种法分别为43.2%和76.3%,而阳性符合率直接法略高于血培养瓶法。导致培养结果假阴性的细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和微球菌。结论血培养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直接接种法,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与直接接种法同时培养可缩短检出时间并防止漏检,特别是对链球菌群、厌氧菌和真菌的检出具有显著优势,但需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污染环节。  相似文献   

16.
高糖培养基对提高L型菌培养阳性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型菌是由它特有的生物性状而决定的,在一般的日常细菌学检查工作中很难检出。开展L型菌的检查对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对两种高糖和高盐不同配方的L型培养基作了比较实验,认为高糖L型培养基生长的细菌较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本院泌尿专科门诊和庄院病人共200例,其中女性151人,男性49人,分别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孟肾炎。1.2培养基1.2.1高糖肉汤增菌液: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肉汤,取本品1.8g加蒸馏水100ml,调节pH为7.4~7…  相似文献   

17.
BacT/Alert 240全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 240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BacT/Alert24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检测7124份标本的阳性率,阳性检出时间,细菌种类以及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污染率,结果:7124份血培养分离到804株微生物,其中细菌764株,阳性率11.5%,最快阳性检出时间2小时,24小时内检出的阳性占69.9%,48小时内占87.3%,72小时内占91.3%,804株细菌分布于24个属,假阳性率4.9%,假阴性率0.4%,污染率0.3%,结论:BacT/Alert 240全自动血培养仪提高了血培养的阳性率,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检出细菌种类多尤其是苛养菌阳性率增加,减少污染机会,而且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8.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感染患标本中病原学的特点,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0月SICU感染患标本中病原学的检出情况。结果:20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60株细菌,50份标本为混合感染。条件致病菌为SICU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0.0%,主要是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4.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占15.4%,主要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超广谱口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在大肠埃希菌为80.0%,肺炎克雷伯菌为73.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1%,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为92%。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且呈多重耐药。结论:需加强S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发热病人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院发热病人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方法]血培养标本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液分析系统和Phoenix 100细菌鉴定药敏仪进行血培养及鉴定。[结果]在931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细菌120株,阳性检出率为12.89%,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分离出66株,占55%,其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7.50%,肺炎克雷伯菌占10.83%;革兰阳性菌50株,占41.6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17%;链球菌占9.16%。血培养中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洛配能治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和替考拉宁较为敏感。[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和葡萄球菌是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而产ESBLs菌株和MRCNS耐药严重,提示应高度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对快速鉴定病原菌的作用。方法收集BacT/Alert 3D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对2 473份血液培养的结果,分析血液标本在需氧瓶中生长细菌的种类及仪器报警时间。结果 2 473份血液标本中仪器报警阳性为226份(9.1%);分离出细菌和真菌共232株,其中有6份阳性标本每份分离出2株细菌。革兰阳性细菌91株(39.2%);革兰阴性细菌127株(54.8%);念珠菌14株(6.0%)。仪器在24、48和72h内阳性报警率分别为73.9%、95.3%和97.6%。最快阳性检出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时间为4.1h。肠杆菌科细菌、革兰阳性球菌、非发酵菌与念珠菌的阳性报警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1.8、20.6、19.7与33.1h。肠杆菌科细菌组与非发酵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念珠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发酵菌组与革兰阳性球菌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菌属细菌的阳性报警时间有差异,仪器能在4d内对血液感染的常见细菌和念珠菌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