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是封闭裂孔。国外曾有文献报道采用暂时性水囊外加压法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 ,2 ] ,我们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了 31例患者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992年 10月~ 1998年 10月治疗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1例 31只眼。男性 1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2 0~ 82岁 ,平均年龄 5 2岁。右眼 18例 ,左眼 13例。术前视力 0 .3及其以下者19例 ,0 .4~ 0 .6者 6例 ,0 .7~ 0 .9者 4例 ,1.0以上者 2例。视网膜脱离范围 1个象限者 10例 ,2个象限者 16例 ,3个象限者3例 ,全脱离者 2例。黄斑部脱离或部分脱离者 16例…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5年 4月~ 2 0 0 0年 5月间采用单纯巩膜环扎加压不放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39例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共 39例 (39只眼 ) ,男 2 9例 ,女 10例 ;右眼 3例 ,左眼 16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43岁。2 .视网膜脱离病史 :有外伤史者 4例 ,高度屈光不正者9例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 2例。发病 1周以内 10只眼 ,1周~ 1个月 17只眼 ,1个~ 3个月 8只眼 ,3个月以上 4只眼。3.眼底情况 :视网膜球形脱离 6例 ,浅脱离 12例。脱离范围 1个象限 2 1例 ,2个象限 10例 ,3个象限 8例 ,累及黄斑区 12例。其中有明确裂孔 3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裂孔不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23眼术前裂孔不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疗效。术中11眼联合全氟萘烷注入,12眼予以巩膜环1眼行视网膜切开,17眼联合硅油注入,6眼联合C3F8注入。随访6个月~22个月,平均11.5个月。结果:21例23眼术中均检出视网膜裂孔。术后19例21眼视网膜解剖复位(91.3%);视力提高20眼,不变2眼,下降1眼。结论:术前裂孔不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选术式为玻璃体手术,术中仔细查找裂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院近10a来对55例视网膜脱离的病人行环扎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55例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右眼30例,左眼25例。发病年龄16~79a,平均47.5a。发病时间最短3d,最长9mo。其中2wk以内发病者23眼,占41.8%;2wk~3mo发病者27眼,占49.1%;3mo~1a发病者4眼,占7.3%;1a以上1眼,占1.8%.视网膜脱离范围:1个象限4眼,占7.3%;2个象限28眼,占50.9%,3个象限15眼,占27.3%,4个象限(全脱)8眼.占14.5%。有裂孔28眼,无裂孔20眼。裂孔形态:马蹄形14眼,最大约2.5PD;单一圆孔…  相似文献   

5.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的临床特征和氩激光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10例224只眼相应视网膜变性的氩激光治疗资料,并与同期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治疗对照。 结果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小于60岁者89.7%,男性53.3%,女性46.7%,格子样变性65.6%,变性范围≤1个象限者87.5%,卵圆形裂孔60.7%,伴有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23.7%。与尚无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相比,≥35岁、囊样变性、视网膜纵向小皱襞、有自觉症状的患眼构成比明显偏高,而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对已出现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变性患者疗效明显偏低(P<0.01)。 结论 有裂孔的视网膜变性常见于青壮年,多数患者为1个象限内的格子样变性;裂孔多数为卵圆形,多不伴有视网膜脱离;裂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多数没有自觉症状。不伴有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单纯性裂孔的视网膜变性,氩激光视网膜脱离预防性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39-41)  相似文献   

6.
以往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选巩膜外加压手术 ,而一些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如 :靠近后极部裂孔、多发裂孔、眼外肌处裂孔、黄斑裂孔、2 .5 PD以上需大块硅胶外加压裂孔等视网膜脱离 ,常规巩膜外加压手术有诸多不便。近年玻璃体手术技术快速发展 ,安全性不断提高。我院对于上述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47例 47只眼首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收到了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1999年 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47例 47只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首次进行了玻璃体手术。其中男 2 9例 2 9只眼 ,女 18例 18只眼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和玻璃体切割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4例24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45岁的青年组共11例;年龄45~59岁的中年组共9例;年龄>60的老年组4例。21例为马蹄形裂孔,其中马蹄形裂孔<1PD者2例,1PD~<2PD者14例,2PD~<1象限者5例;圆形裂孔者3例,均<1PD。裂孔位于视网膜颞上方者13例,颞下方者8例,鼻上方者3例;视网膜脱离范围:颞上方者10例,鼻上者2例,全脱者1例,下方者11例。病程和术后视力:1mo组16例,视力0.2~0.4者13例,≥0.5者3例;2mo组5例,视力0.01~0.1者3例,0.2~0.4者2例;3mo组1例,视力0.01~0.1;>3mo组2例,视力手动1例,数指1例。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玻璃体积血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外路手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73只眼随访资料完整的通过外路手术治疗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单纯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11只眼,伴有屈光间质混浊孔源视网膜脱离7只眼,多象限多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4只眼,裂孔不明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P-PVR C3级的视网膜脱离8只眼,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6只眼,伴有黄斑裂孔的多发裂孔视网膜脱离12只眼.结果 70只眼一次手术成功,视功能接近预期效果.3只眼未成功眼分别为黄斑裂孔眼和伴有脉络膜脱离眼.结论 个性化的手术设计,精确的裂孔定位,合理的眼内填充是手术成攻的关键,会明显提高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的外路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视网膜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手术不放液治疗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对28眼脉络膜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进行裂孔冷凝,巩膜环扎,外加压,术中不引流视网膜下液,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眼中一次成功25眼,视网膜下液在1~2天吸收为13眼,3天~1周内吸收为12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结论 在成功封闭裂孔后,脉脱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可自行吸收,手术成功率高,可有效减少放液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7年以来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右眼20例,左眼1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6-78岁。视网膜脱离范围,1个象眼10眼,2个象限13眼,3个象限10眼,全脱离2眼。单个裂孔17眼,2个裂孔16眼,3个以上裂孔2眼。手术效果:1次手术成功31眼,两次手术成功2眼,1眼视网膜部分复位,1眼失败。术前视力光感25眼,眼前数指8眼,1米数指2眼。术后视力眼前数指2眼,0.06者16眼,0.1者8眼,0.2者4眼,0.3者2眼,0.7者1眼。手术方法采用冷凝合并巩膜外硅胶海棉垫压术、冷凝合并巩膜缩短术、硅胶带环扎术、眼球内空气注入等。放出视网…  相似文献   

11.
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临床应用2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眼病,通过手术使视网膜复位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准确定位视网膜裂孔并适度冷凝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总结了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裂孔定位后并行巩膜冷凝封闭视网膜裂孔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8例28眼,均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apathy,PVR)C1以下,适合行外路巩膜外加垫冷凝视网膜复位手术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39.2±18.6)岁,其中男17例,女11例。病程3d~3月。最佳矫正视力>0.3者5眼,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变性和裂孔区光凝对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作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因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若屈光间质透明可行眼底检查及治疗,则纳入本研究,对高危眼变性区或裂孔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每6~12个月随访1次,每次详细记录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40例(63只眼)进行了预防性光凝,所有患眼均发生了玻璃体后脱离,其中完全性后脱离28例(39只眼)。31例(46只眼)进行了随访,其中27例(42只眼)痊愈,4例(4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最佳矫正视力( BCVA )<0.05者7只眼,0.05≤BCVA<0.3者13只眼,0.3≤BCVA<0.6者20只眼,0.6≤BCVA<0.8者4只眼,BCVA>0.8者2只眼。4例(4只眼)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进展和新的视网膜裂孔形成。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但光凝区病变进展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发展是预防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多裂孔视网膜脱离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复杂性,手术成功率往往低于单一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我院于1991年8月~1996年8月共收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439例(445眼),其中多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38例(141眼)占31.7%。手术根据视网膜裂孔的数目、形态...  相似文献   

14.
岳章显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1):2027-2028
目的:分析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15例15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患者进行分析,查找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所有视网膜再脱离患者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B级。结果:术后随访1a,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15例15眼患者中,出现新裂孔7眼(46.7%);原裂孔未能封闭4眼(26.7%);遗漏裂孔2眼(13.3%);脉络膜脱落1眼(6.7%);PVR1眼(6.7%)。结论: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显微手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主要原因为:出现新裂孔、原裂孔未能封闭、遗漏裂孔。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91~1996年间,对住院的20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做了检查,发现有裂孔者24眼。其中4眼裂孔周围视网膜扁平脱离。所有病例除2眼外于确诊一周内行氩离子激光光凝术。4眼扁平脱离者2眼积液吸收后光凝,2眼行冷凝封孔、硅胶海绵外加压术...  相似文献   

1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失败原因并提出初步处理对策。方法对196例(19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取视网膜冷凝,巩膜扣带术或合并眼内气体填充术,分析其中19例一次性手术未解剖复位的原因。结果原有裂孔未封闭14例,新裂孔形成1例,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展引起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4例。结论准确的裂孔封闭,术前术中反复检查眼底,适宜的冷凝强度是提高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解剖复位率的关键,其中准确的裂孔封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及优点。方法本研究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3例(53只眼),术前检查裂孔的位置及范围,在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并收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患者随访4~6个月。术后2周52只眼视网膜裂孔封闭,裂孔封闭率为98.1%;视网膜完全复位50只眼,复位率达94.3%;视网膜下积液3只眼,术后1个月后完全吸收。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3个月视力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1例(1只眼)患者出现新的裂孔,造成视网膜脱离。结论显微镜下行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简单方便、并能精确定位裂孔,手术视野清晰,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62例(62眼)60岁以上老年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视占72.58%,其中高度近视54.84%。裂孔形态以马蹄形居多,占60.22%,玻璃体后脱离占70.96%。61例1次手术成功占82.26%。7例2次手术成功占11.29%。结论 老年视网膜脱离的裂孔以马蹄形居多,高度近视及玻璃体后脱离与老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关系密切,手术成功率与患者年龄,全身情况关系不大,严重的PVR是未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陈伟芳  王家平 《眼科》2000,9(2):104-104,103
我们对1997年1月~1998年11月间3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例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本组31例31只眼,男性18例,女性13例;右18只眼,左13只眼;年龄12~67岁。出现自觉症状到就诊时间3天~3年,约半数患者在1个月内就医。18只眼( 58. 1%)有近视史,其中9只眼 (29.1%)≥-6.00D,2例有明确的外伤史,1例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天发生视网膜脱离。 眼部情况:绝大多数病例玻璃体混浊,脱离范围:1个象限5只眼,2个象限10只眼,3个象限8只眼,全脱离8只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行巩膜外垫压术(或联合环扎术)治疗的6例(6只眼)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所有患者视网膜裂孔检查明确,且位于赤道或赤道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2级以下;具有阳性家族史;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明显.其中1个裂孔者4只眼,2个裂孔者2只眼.1例硅胶海绵纵行垫压,5例硅胶轮胎环行垫压并联合环扎.所有患者术后均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结果 6例患者术后视网膜均复位良好,视力改善,经激光治疗无灌注区,随访稳定.结论 对于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选择部分病例行巩膜外垫压手术治疗,术后及时补充视网膜激光光凝,可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