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皂荚丸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旭东 《光明中医》2002,17(4):12-14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咳逆上气 ,时时吐浊 ,但坐不得眠 ,皂荚丸主之”。皂荚丸由皂荚、蜜、枣膏组成。现今临床上很少单独应用 ,而且对其疗效评价也缺少文献报道 ,因此注意重视对经典方的发掘和研究 ,实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是当代中医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在对肺系病症的临床研究过程中 ,发现《金匾要略》皂荚丸方在辨证准确 ,加减得法的前提下 ,不仅疗效甚佳 ,而且有着较广的适应范围。现就该方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金匾要略》皂荚丸方有关问题的剖析1 皂荚丸方的适应证候根据条文“咳逆上气 ,…  相似文献   

2.
“皂荚丸”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笔者应用皂荚丸治疗肺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  相似文献   

3.
皂荚凡见于《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原文云:“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该方系用皂荚刮去皮,酥炙,研末,蜜丸如桐子大,以枣汤和服三丸,日三夜一服。由此可见,该方主药是皂荚,病性属寒。“时时吐浊”系指经常吐出稠粘的浊痰。对皂荚丸证的“时时吐浊”应从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皂荚丸”出自《金匮要略·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凡主之。”笔者应用皂荚丸治疗肺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0~40岁者6例,41~70岁者16例。西医诊为支气管哮喘者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者8例,肺心病者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相似文献   

5.
皂荚丸     
正皂荚丸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取三丸,日三夜一服。"实际上本方是皂荚为蜜丸,大枣熬膏化水冲服。药虽两味,却仅仅攥住肺痿(肺癌)"燥湿相混"的基本病机。皂荚性燥化顽痰,大枣滋润养肺阴,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正如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之谓:"浊,浊痰也。时时吐浊者,肺中之痰随上气而时出也。然痰虽出而满不减,  相似文献   

6.
张仲景一生创良方众多,对切合病机者,经适当化裁,往往效如桴鼓.皂荚丸列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卷》,功能祛顽痰、肃肺气,主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前贤王旭高师其立意,改皂荚丸剂型为平和简便之方,食皂荚汁浸透晒干之大枣,配汤药互为裨益.经方大家曹颖甫遵仲景护胃之旨,或取枣膏汤或取易得之物红糖,冲水送服皂荚;又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皂荚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于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予以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皂荚丸口服;2组连续治疗14d后,观察其临床症状、肺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咳嗽、痰量、咳痰性状、呼吸困难临床积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EV_1、FEV_1%改善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皂荚丸辅助治疗痰浊阻肺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大补阴丸源自《丹溪心法》,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病症。消瘰丸乃《医学心悟》中治疗瘰疬的代表方剂。代芳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刘尚义,在临床运用中多有发挥,运用两方加减治疗瘿气,并在瘿气原有病机气、火、痰、瘀的基础上,重视阴虚这一病机特点,认为阴虚贯穿病变的始终。故治疗中重视以滋阴降火佐以软坚散结、清热化痰为基本原则,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清气化痰丸在临床应用的治疗现状。方法以"清气化痰丸""临床应用"为关键词深入考阅了CNKI收录的关于清气化痰丸现代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总结出清气化痰丸在现代临床治疗疾病的现状。结果清气化痰丸广泛应用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及其他证属痰热内阻疾病的治疗,且疗效显著。结论清气化痰丸现代临床主要应用于肺系疾病及其他证属痰热内阻疾病的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一定的临床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猪牙皂论选     
皂荚枝有刺而味辛,禀金气也。色紫赤而味兼咸,禀水气也。太阳之气合金气而出于肤表,合水气而下挟膀胱,故味辛咸而气温热。辛咸温热,则有小毒矣。风邪薄于周身,则为风痹死肌之证。风邪上薄(薄,通迫)于头,则为风头泪出之证。皂荚禀金气而制风,故能治也。九窍为水注之气,皂荚禀金气而制风,故能治也。九窍为水注之气,皂荚禀水气,故利九窍。太阳阳热之气,若天与日,天日光明,则杀精物,精物,犹百精老物也。  相似文献   

11.
对《经方实验录》中十枣汤破水饮、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痈胀、皂荚丸消胶痰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论述,峻剂只要辨证准确,时刻注意正气的调护,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大柴胡汤合增液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取其急下存阴之用,治疗少阳阳明里实证;金匮肾气丸合春泽汤治疗急性尿潴留,以温阳利水为法,妙予麻黄开宣肺气,“提壶揭盖”;柴胡桂枝汤合皂荚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从太少合病施治,择用皂荚丸祛利痰浊。  相似文献   

13.
大沉香丸在《局方》气病篇占有重要位置,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对大沉香丸组成、功效主治、制法服法进行介绍,对其组方特点以及后世医家加减配伍运用简单探述。指出其温阳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应被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验案二则     
皂荚丸的疗效按皂荚之功用,专治胶痰,与甘遂之破水气,葶苈之泻痈胀,可称鼎足而三.惟其药性甚峻,人多不敢用,但如对症施治,确有如桴鼓相应之效,本人通过临床实践,试举验案一则.患者傅××、男性、59岁,傍罗人.1954年三月患痰嗽甚剧,痰出腥臭,夜不能卧,卧则喘息气逆,遍治不效,于四月六日来我处就诊,脉  相似文献   

15.
总结气络的生理、病理特点及气络病的治则治法。从概念上讲,气络是气血交换的场所;从西医生理上讲,气络指微动脉、微静脉、肺泡、毛细血管等微小结构;在治法上,气络当以通为要,初病入气络以祛邪为主,久病入气络当补虚兼以清络,并从四焦入手分别列举气络方——顶焦通窍活血汤、上焦丹参饮、中焦木香顺气丸、下焦橘核丸,旨在启发后学,对临床予以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通脉养心丸组与复方丹参片组各30例。结果通脉养心丸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上通脉养心丸更优于复方丹参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皂荚辛咸温有小毒。常用于祛风痰,除湿毒,杀虫。我曾用治大骨节病等获效。大骨节病系地方病,其证身体四肢骨节对称疼痛肿大,重者肢体萎短,肌肉痿缩,关节屈伸受限,时或痛处发热,影响体形、劳动及健康,患者精神亦痛苦。我从七十年代初用中药治疗大骨节病250余例,选用《本经》“主风痹,死肌”的皂荚作丸治疗,有效率为96.8%。方用大皂荚去皮弦子丝,碾细过箩,炼蜜为3g重丸,每服  相似文献   

18.
金匮皂荚丸为主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18例284200安徽省灵壁县中医院李登美肺泡蛋白沉着症(PAP),国内外文献报导极少。本病患者多因窒息而死。笔者几年来以皂荚丸为主治疗18例,疗效满意。现小结于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或会诊病人。其中男11例...  相似文献   

19.
补气升清名方:补中益气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功 《养生月刊》2003,24(7):302-303
补中益气丸即补中益气汤制丸而成,补中即补中焦脾胃,益气即补益脾胃之气。是目前临床上常用中成药,临床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相似文献   

20.
彭涛教授临床紧扣厥阴病寒热错杂病机及乌梅丸主治范围,在综合判断患者体质及其气、血、水、火病理状态的基础上,运用乌梅丸治疗肿瘤、精神障碍、妇科疾病等疗效显著。该文介绍彭涛教授运用乌梅丸验案2则,以深化临床对乌梅丸的理解,扩大乌梅丸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