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肃东乡县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东乡县儿童营养及体格发育状况,为营养促进提出建议。方法:2006年7月对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第一、第二幼儿园内179例3~6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同时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各年龄组儿童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的Z评分均为负值,HAZ、WAZ、WHZ平均值男女分别为-0.258和-0.455,-1.008和-0.893,-0.851和-0.900,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4.5%、5.6%和9.0%。儿童膳食中摄入不足RNI 70%的营养素有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2、钙、锌等。优质蛋白以及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铁和视黄醇比例较低。结论:东乡县幼儿园儿童总体发育水平低于甘肃城镇的平均水平,优质蛋白、维生素A、钙、锌摄入不足,应注意提供均衡营养膳食。  相似文献   

2.
北京顺义某幼儿园123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北京顺义区建新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 ,提出膳食建议。 【方法】  1999年 9月对北京顺义区建新幼儿园内 12 3名 3~ 6岁儿童进行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 ,同时采用计帐法对幼儿园膳食进行了统计。 【结果】 被检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女 ( 0 .13 )和年龄别体重Z评分 ( 0 .0 6)显著高于 1992年全国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儿童身高别体重均值为 0 .0 2 ,与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 0 .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该园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低于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P <0 .0 1) ,儿童膳食中摄入不足推荐膳食供给量 (recommendeddietaryallowances ,RDA) 70 %的营养素有硒、视黄醇当量、锌和钙。铁和视黄醇摄入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的比例较低。被检儿童贫血率为 4.88%,红细胞生成缺铁比例为 40 .65 %,维生素A、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C缺乏的比例依次为 2 9.2 7%、3 8.2 1%,3 0 .89%、、9.76%。 【结论】 该园儿童总体发育水平优于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儿童平均水平 ,但仍有营养素缺乏现象 ,应注意提供均衡营养膳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1998~2007年南昌县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动态变化趋势。[方法]1998~2007年每年5月下旬对小兰村7岁以下儿童进行一次体格测量,用WHO标准评价儿童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身高别体重,并统计每年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1998~2007年该村儿童年龄别身高和年龄别体重高于WHO标准以上的由20%以下提高到30%以上;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75%,低体重率下降50%,消瘦率无明显变化。[结论]10年间该村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有较大改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体格发育水平在WHO标准平均值以下的仍占较大比例,和WHO标准仍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实施儿童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有效抽取2852名6岁以下儿童,对其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采用WHO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结果受调查儿童年龄别身高(HA)、年龄别体重(WA)、身高别体重(WH)Z评分分别为-0.95、-0.72、-0.13,生长发育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7.5%、9.7%、2.I%和17.7%,从年龄看1岁以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消瘦患病率较低,1岁以后相对较高,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患病率在1岁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儿童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1.6%、32.5%和5.9%。结论四川省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以1岁组儿童营养问题较为突出,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市幼儿园儿童营养状况。方法:对某幼儿园234名3-6岁儿童进行了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的三日营养状况的个案调查,体格检查指标为:身高,体重;生化指标为血红蛋白;膳食调查幼儿园内采用称重法,园外采用调查表登记。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参考标准相比,超重及肥胖儿童较多,共占12.0%,有6名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110g/l,贫血率为2.6%,膳食调查结果表明:该幼儿园儿童营养素摄入过量与缺乏并存,营养素摄入不足较多的有锌和维生素B1,而营养素摄入过量较多的有能量,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结论:建议园方与家长共同分析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量的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同时进一步检查措施落实的情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学龄前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对制定合理膳食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用记账法对2218例3~6岁的幼儿园儿童的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根据WHO推荐的标准评价体格发育情况,统计常见病的患病率。结果儿童膳食营养素中,钙、锌、维生素A的每天平均摄入量不足每日推荐供给量( RDA)的80%,平均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44.5%。儿童的低体重检出率为0.99%,发育迟缓率为0.99%,消瘦率为0.81%,超重率为8.48%,肥胖率为6.99%。与2008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相比,低体重率和发育迟缓率均明显降低(χ2值分别为5.327和4.495,均P<0.05);2218例儿童中,贫血、佝偻病、龋齿和视力低下的检出率分别为3.97%(88/2218)、0.18%(4/2218)、82.10%(1821/2218)和3.47%(77/2218)。结论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学龄前儿童发育状况良好,但存在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对幼儿园膳食营养的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4~8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现状,为儿童的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广州市4~8岁儿童9108名,以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上臂围等指标反映体格发育水平,采用基于WH0标准的Z分评价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结果被调查儿童低体重检出率男童为3.75%,女童为2.98%;肥胖发生率男童为6.67%,女童为5.01%;生长发育迟缓率男童为3.24%,女童为2.43%。各年龄段儿童的身高别体重Z分(WHZ)、年龄别体重Z分(WAZ)、年龄别身高Z分(HAZ)均值均小于0,但体重平均Z分高于身高。结论广州市4~8岁儿童体格发育整体状况较好,但还应加强对居民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郊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晖  赵显峰  荫士安  徐青梅  赖建强  孟晶 《卫生研究》2004,33(1):101-102,127
本文结果显示男童的平均年龄别身高Z评分 (HAZ)均为正值 ,显著高于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总体年龄别体重Z评分 (WAZ)均值 (- 0 0 1)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 0 9)。儿童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均值为 0 0 9,与 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 (- 0 1)相比无显著差异。从中位数至 95 %分位数BMI值均低于 1992年全国水平 ,提示儿童的身高增长超过体重的增长 ,可能与发育提前有关 (身高发育早于体重发育 )。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肥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 ,超重率则显著高于全国平均。儿童贫血率为 7 9% ,铁储备不足率为 38 4 % ,维生素A缺乏为 2 9 3% ,维生素B1 缺乏为 4 4 5 % ,维生素B2 缺乏为 37 1% ,维生素C缺乏为 15 6 %。上述结果说明建新幼儿园儿童总体发育水平优于 1992年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在膳食安排上 ,建议适当增加动物肝脏、血豆腐和肉鱼禽蛋类和奶制品的量 ,同时也要注意提供豆类、粗米、粗面和谷薯类等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与身体发育状况,以便为指导儿童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9月,对新乡市某铁路幼儿园部分3~6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350人,膳食中三大营养素供给的热能基本合理,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1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33.45%、51.80%、62.57%、55.00%。调查298人,身高、体重处于中等的分别占90.90%、85.30%,营养不良率为7.05%,超重率为8.39%。肥胖率为3.36%。检测298人,贫血率为1.34%;检测139人,发铜、发铁、发锌、发钙含量不足者分别占9.35%、7.19%、25.20%、59.71%。[结论]调查的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与身体发育状况良好,但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  相似文献   

10.
集居儿童365例膳食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促进本地区集体膳食结构中6岁以下儿童饮食与健康状况,提高儿保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方法:使用计算机集体营养分析软件系统,按WHO综合评价(W/H,H/A,W/A)标准,不同组合共15种进行分型评价。结果:29.8%为发育营养良好或较好,55.4%为发育营养正常,属中等水平,14.7%为发育营养有问题或营养不良,符合目前城市儿童发育营养状况。各年龄组儿童发育营养属中等水平约占50%,无明显年龄性别差异,1岁以内的婴儿营养良好者比例最高(占35.16%),1-2岁幼儿营养良好者较少(占23.9%),营养不良或发育欠佳者多见于3-6岁年龄组。结论:本文资料利用计算机综合评价,能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在集体托幼机构,针对集体膳食,儿童营养状况定期检查,能起到快速督促,及时纠正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市朝阳门地区参加儿童保健门诊定期发育检查和对父母进行育儿指导的一组正常小儿和同龄对照组小儿(共91人)36月龄时的发育商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经单因素分析,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参加门诊育儿指导、父亲文化程度(是否大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大学)、父亲职业(是否干部)、所入托儿所种类、24月龄和36月龄时家庭育儿环境分,以及母亲育儿知识分等因素对36月龄发育商有影响。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性的因素是:36月龄家庭育儿环境分、24月龄家庭大小、父亲是否大学文化、小儿性别及母亲年龄,其中家庭育儿环境分与发育商的相关性远大于其他的因素,而且是婴幼儿发育干预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3岁以下儿童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情况,为制定儿童保健相关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2014年8—12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的0~3岁儿童,基于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其看护人进行面对面调查,了解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情况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512名儿童看护人,其中父母164名,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229名,保姆或其他人119人.儿童看护人对预防接种时间、定期体检、辅食添加时间等的知晓率相对较高,但对儿童贫血和儿童维生素D缺乏等常见病的表现知晓率较低.儿童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中,父母以网络为主,其他看护人以家人、亲戚或朋友为主,通过医疗机构获取儿童保健知识的偏低.结论 0~3岁儿童看护人儿童保健认知水平尚有待提高.医疗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儿童保健知识的普及率.  相似文献   

13.
城市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膳食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冰  金水高 《中国公共卫生》1998,14(10):603-605
利用1991年和1993年开展的中美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分别在中国8省选取6岁以下的城市儿童及其母亲351、244对,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探讨母亲的收入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膳食与营养状况的影响。发现母亲收入水平越高,儿童各营养素的摄入越高,营养不良率越低。平衡了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以后,在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母亲对家庭经济贡献的大小与儿童的膳食与营养明显相关,母亲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越大,儿童的营养素摄入状况越好,体重不足率和发育迟缓率越低。但是在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规律不明显。说明在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母亲的收入对学前儿童的膳食与营养状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单纯多动症与伴对立违抗患儿智力和行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伴与不伴对立违抗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智力和行为的差异,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CBCL)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对单纯多动症患儿37例和合并对立违抗障碍的多动症患儿22例进行评分和对比分析。结果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组患儿的总智商、言语和操作智商及填图、积木、拼图3个分测验评分均低于单纯多动症组;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患儿组行为量表违纪、攻击行为和外化性问题评分高于单纯多动症组患儿。结论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患儿的智商较单纯多动症患儿低,提示共病组存在更为明显的大脑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合并对立违抗障碍患儿存在更加严重的违纪、攻击及外化性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婴幼儿营养、喂养以及保健方面的性别差异。方法利用西部农村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数据,共凋查14 532名儿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有关背景因素来估计性别在3岁以下农村儿童的营养、喂养和保健方面所起的作用。结果西部南北方地区男女儿童的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患病率接近,但是控制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后,营养不良的性别差异只出现在北方儿童中,表现为北方1孩家庭的男童低体重的风险要高于女童(OR=1.27),3孩以上家庭的男童患生长迟缓的风险却低于女童(OR=0.60);在南方地区无论是在1孩还是多孩家庭以上三指标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北方地区只表现为2孩家庭的男童添加鸡蛋的频率要显著高于女童,而此种情况也出现在南方1孩家庭中;此外,南方地区表现为2孩家庭的女童在4月龄内比男童更倾向于接受纯母乳喂养。在保健方面,男童较女童更容易患病,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6.2%和33.4%,2周感冒和腹泻患病率分别为29.0%和27.4%,19.0%和17.5%。结论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在营养、喂养和保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595名10~13岁儿童的个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亲子亲密度、家庭气氛、教养方式、教养意见是否一致、学习成绩等因素对儿童的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等个性因素有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父母和孩子保持正常的亲子关系,家庭气氛和谐、采取民主、顺应法教育孩子,同时又有原则性、教养意见一致、合理对待学习成绩等有利于儿童个性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幼儿气质问卷(TTS)对233名2~3岁入托儿童的气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气质结构无明显差异;本组儿童的主要气质类型为中间偏易型(I一E),其次为容易抚育型(E);同西方(美国纽约)儿童比较,我国儿童的气质结构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影响儿童安全意识的因素,提高儿童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方法 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制儿童安全知识问卷对3所小学三-五年级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及他们所具有的安全知识进行调查,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所在学校、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父母亲职业及平时学习成绩等因素影响学生所具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结论 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以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9.
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CV)对苏州地区一~六年级小学生 2 1 87名的行为问题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 ,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控制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男性儿童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男生 4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女生家庭环境的高亲密度会降低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高矛盾性会增加小学女生 5个行为问题的发生率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必须重视家庭环境各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D) are more vulnerable to maltreatment than children without ID. Few studies focused on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s of mal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D, limiting our capacity to adequately care for them.ObjectiveThis study examined the types of maltreatment with which ID is associated among child protection investigations, and identified the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and service-related factors distinguishing children with ID from those without, among children with substantiated maltreatment.MethodsSecondary data from an incidence study on investigated child maltreatment including 2053 children aged 6–17 years old were analyzed throug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ID was present for 5.7% (n = 117) of the children.ResultsID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odds of being investigated for neglect and decreased odds of being investigated or substantiated for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The factors that most distinguished children with ID from other children were physical disabilities (8.45, p < 0.001)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11.33, p < 0.001) in the child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arent with ID (16.21, p < 0.001). Two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having been reported by a professional (2.13, p = 0.047), distinguished children with ID from the other children.ConclusionsChildren with ID who experienced maltreatment present with greater adversity than children without ID. Professionals play a preponderant role in reporting situations of maltreatment for children with ID and need additional training to properly respond to mal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