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胸椎小关节紊乱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失衡.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发生小关节紊乱并不少见,胸椎小关节紊乱后复位也较困难.笔者运用推拿复位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3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门诊6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进行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63例患者均已临床治愈,治愈率为100.0%。结论:膝顶旋提后伸搬肩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使紊乱的胸椎小关节解除紊乱,恢复胸椎小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胸椎小关节即胸椎关节突关节,胸椎小关节解剖位置的改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乃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虽胸椎间关节面呈额状位,但由于日常生活工作因素,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并不少见,治疗之法也不少,如传统的胸椎对抗复位法。近年来,笔者以膝顶提扳法配合水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17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7年。  相似文献   

4.
手法推拿结合中药艾灸治疗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损伤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软组织及内脏器官的症状,常见于运动员。笔者在近10年的运动医学临床中,运用手法结合中药艾灸治疗16例运动员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灸推拿治疗高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武 《光明中医》2006,21(12):64-66
高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高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在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等方面与其他部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均有所不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相关病症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椎小关节由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组关节构成,属联动微动关节,在外伤、劳损、胸椎椎间盘及胸椎韧带退行性变等情况下,可使胸椎小关节正常位置改变,胸椎内外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胸椎小关节后仰或仰旋移位而紊乱[1].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是脊背疼痛[2,3].  相似文献   

7.
胸椎小关节由胸椎后关节、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组关节构成,属联动微动关节,在外伤、劳损、胸椎椎间盘及胸椎韧带退行性变等情况下,可使胸椎小关节正常位置改变,胸椎内外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胸椎小关节后仰或仰旋移位而紊乱。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胸椎小关节紊乱症。  相似文献   

8.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小关节紊乱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功能受损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多由外伤、劳损、长期姿势不良及退变等,使胸椎内外平衡失调,导致胸椎小关节紊乱。手法整复治疗本病应用较多,且疗效较好。为进一步评价手法整复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笔者于2009年10月一2010年9月采用手法整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34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推拿联合快速牵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快速牵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124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取推拿联合快速牵引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24例中治愈103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有效率94.4%。结论:推拿联合快速牵引的方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手法为主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2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由于胸椎小关节的解剖关系的微小改变(如错位1—3mm)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胸背部疼痛、胸闷、胸胁部疼痛、心悸、胃脘痛、呼吸异常等。近十几年来,有关该病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胸椎小关节紊乱症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自1996年至今我们运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该症20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采用整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的方法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愈4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3%。结论:整脊疗法配合穴位封闭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错缝,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病症之一。笔者用推拿手法整复,配合中频、中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对245例颈椎病人并发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情况进行临床总结、分析,通过提炼老一辈专家的按摩经验并结合解剖学和骨伤学原理,作者在按摩学术界首次明确提出颈椎病必然并发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学术观点。证实了在采用按摩疗法治疗颈椎病时,同时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对于提高颈椎病的治愈率、缩短疗程、抑制颈椎病复发等具有突出的作用。因此,建议把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作为颈椎病按摩疗法的重要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中医传统脊柱复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8例,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脊柱手法复位治疗后治愈28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牵拉掌按复位法加郑氏伤科中药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牵拉掌按复位法配合郑氏伤科中药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43例患者。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6例,未愈0例。结论:牵拉掌按复位法配合郑氏伤科中药治疗急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诊断、命名及解剖学基础.方法:查阅近年采有关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文献报道,结合临床及解剖学观察对这一病症的解剖学基础及命名做一分析.结果: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命名缺乏解剖学基础,概念模糊.结论:对于此症的命名应以解剖学为基础,使之从模糊概念走向精确定义,这样才有助于治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和体会。方法:3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均采用双掌交错推压法配合基本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痊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由于身体扭转不当导致胸廓的关节、软组织受损,出现背部及胸胁部疼痛、闷胀、呼吸不畅等一系列症状,称之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俗称"岔气"。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引起背痛的常见的主要原因。2006年1  相似文献   

19.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脊柱小关节紊乱的一种类型,属于中医学椎骨错缝范畴.主要是指胸椎关节因外伤、劳损等因素导致胸椎小关节(包括脊柱后关节、肋横关节)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使胸段脊柱、胸廓的生理功能失常,出现胸背部疼痛与功能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2011-2012年,我们应用微调推拿手法治疗胸椎后关节紊乱82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64例报告陈有昌(广西省南宁市第二医院530031)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指胸椎关节突关节及肋椎关节因外力作用错位而产生以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伤科疾病。近年来笔者在手法治疗本病中发现不少患者井无自觉外伤史及明显背部疼痛,而以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