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杰  赵会茹 《中医研究》2006,19(1):51-53
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安徽休宁县人.因注重人体元气之生生不息,故别号"生生子".孙一奎系我国明代著名医家,曾师从黄古潭先生,为汪机的再传弟子,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文垣医案>(或称<孙氏医案>)等书,后合编为<赤水玄珠全集>孙一奎在继承前人有关肾脏理论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并认为"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医旨绪余·命门图说>)孙一奎提出的肾命理论强化了肾脏与命门的联系,该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明代命门学说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其中以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三家的理论最为完善、成熟,代表了命门研究的最高成就。孙一奎是命门三大家中最早的一位,首先着手于命门理论的总结与提炼工作,创立"命门动气"学说,极富新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赵献可对命门的论述可以总结为"君主命门"说,他认为命门位处两肾中间,彻底与肾脏脱离,而成为主宰十二官的"真君真主",其功能位于五脏六府之上,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张景岳提出"水火命门"学说,大量运用太极阴阳理论阐述命门,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统括阴阳、五行和精气。而命门兼具水火,化生先天无形真阴、真阳,在人身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3.
明代医家孙一奎学术贡献较大的是对于命门动气和三焦相火两方面的理论阐述,他引进"理学"太极的观点对命门、三焦等历来有争议的医学命题进行阐发、创立"命门——太极说",构成了孙一奎独特的学术观点。孙一奎首倡命门为肾间原气、动气的命门学说,提出火为生生不息之机,气有宗、营卫、元之分的医学理论,是祖国医学处在趋向系统和全面时期的明代的主要学术成就。孙一奎把自己的学术观点进行总结,先后撰写了《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孙文垣医案》5卷,后合称为《赤水玄珠全集》,其医学思想认识论及临床经验给后学者留下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正>孙一奎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为明初医家汪机的再传弟子,学术上擅长温补,是新安医学与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孙一奎在学术上继承朱丹溪"援儒入医"之法,主动将儒学的思想方法融入到医学实践当中,特别是以易学的思想来解释医学理论,为"医易同源"思想之首倡者。孙一奎在医学理论上独创"命门动气"学说,并深入阐发三焦相火理论,为后来医学理论尤其是命门学说在明代的大发展开  相似文献   

5.
命门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在命门学说方面受《难经》影响颇深,提出肾间"命门动气说""命门-太极说"等观点。本文将从命门的位置、功能、属性及孙一奎对命门学说的临床应用四个方面结合《难经》原文进行探讨,阐述孙一奎对《难经》命门学说的继承与发挥,认为孙一奎基本沿袭了《难经》的学术思想,并融合各家学说,取长补短,阐释与完善了命门学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晓航  刘午阳  袁媛  周波  袁卫玲 《天津中医药》2023,40(12):1538-1542
自宋金元以来,君火、相火和命门等理论逐渐成为许多医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孙一奎和张介宾禀前人之学,且对具有争议的相火理论和命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进一步丰富了火论思想。从生理、病理和临证治疗等3个方面,对孙一奎、张介宾君火和相火、命门与相火之间学术思想进行剖析。文章发现,孙一奎和张介宾都受到了“理学太极”思想的影响,并将其融入命门学说中,两人均重视温补之气,但侧重点不同,孙一奎注重元气培补,张介宾则关注阴阳互补。此外,文章还揭示了君相二火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与命门学说的关系,并对君火、相火、命门等概念进行了阐释。通过研究,以期更加深入了解两人的火论思想,把握他们学术观点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火论思想的演变,也为后世医家深入理解和应用火理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明代命门学说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其中以孙一奎、赵献可、张景岳三家的理论最为完善、成熟,代表了命门研究的最高成就。孙一奎是命门三大家中最早的一位,首先着手于命门理论的总结与提炼工作,创立"命门动气"学说,极富新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赵献可对命门的论述可以总结为"君主命门"说,他认为命门位处两肾中间,彻底与肾脏脱离,而成为主宰十二官的"真君真主",其功能位于五脏六府之上,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张景岳提出"水火命门"学说,大量运用太极阴阳理论阐述命门,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太极,是人体生命的本源,统括阴阳、五行和精气。而命门兼具水火,化生先天无形真阴、真阳,在人身中处于核心枢纽地位。  相似文献   

8.
孙一奎提出"命门动气学说"的学术思想,其中,道家学说对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他将易学和医学相融合,重视养生,主张清心寡欲、恬淡虚无,运用道家学说来充实自己的医学理论,并对治未病的思想有所发挥。文章浅要分析命门动气学说的发展与道家学说的关系,进一步对命门动气学说进行阐述,对后世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为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是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书,提出"命门动气"的理论,对中医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学术思想上  相似文献   

10.
<正>孙一奎(1522~1619),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家,为名医汪机的再传弟子,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命门动气"的理论,著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等书。明代是医学大发展的时代,而孙一奎正是明代众多医家当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位。他融会儒、释、道三教之理,首倡"医易同源"之论,以太极之说演绎医理,其治学以《内》、《难》为宗,对历代前贤诸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