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美国麻醉学家协会(ASA)II或II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合并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6μg/kg+盐酸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液至总量100mL;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组(FD组),芬太尼8μg/kg+地佐辛0.4 mg/kg+盐酸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液至总量100 mL。两组患者镇痛液负荷量为5 mL,经静脉注射自控镇痛(PCIA)镇痛泵维持量2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36 h及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生命体征、术后各时段镇痛效果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F组与FD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3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术后8 h、12 h及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D组(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FD组低于F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镇痛治疗,其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ASAⅠ~Ⅱ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术后行PCIA。两组分别给予地佐辛0.8 mg/kg+盐酸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5 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esy)、48 h内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均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两组患者总的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老年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的PCIA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择期行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组,n=40)、低剂量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LD组,n=40)、高剂量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HD组,n=40)。S组:舒芬太尼1ug/k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SD组:右美托咪定2ug/kg+舒芬太尼1ug/k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HD组:右美托咪定4 ug/kg+舒芬太尼1ug/k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泵泵速2ml/h,PCA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3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用药量、术后血管活性药物量、患者初次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于拔管后6小时(T_1)、12小时(T_2)、24小时(T_3)、36小时(T_4)痛觉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在T_2-T_4点,S组VAS评分明显高于LD组和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和T_4点LD组VAS评分明显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在T_2-T_4点,HD组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镇静评分,在T_3点,LD组明显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4点,HD组明显高于S组和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NV评分,在T_3和T_4点,S组显著高于LD组和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镇痛,能够增强镇痛、镇静效果,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剂量右美托咪(4 ug/kg)泵入较低剂量右美托咪(2ug/kg)可能有更好的镇静、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OPCABG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舒芬太尼(Sufentanil)镇痛组(A组,n=65例)和对照组:地佐辛(Dezocin)镇痛组(B组,n=65例)。A组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镇痛液2 mL/h,2.5μg/mL,B组持续静脉输注地佐辛镇痛液2 mL/h,25μg/mL。观察指标:疼痛评分:术后16 h、24 h、48 h、拔除镇痛泵后1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镇痛效果评分、镇静效果评分(Ramsay)。结果:1.手术后VAS法评分:2组都在4分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后2组患者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泵以后舒芬组有5例轻微躁动,地佐辛组有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PCA次数在手术后16 h:地佐辛组比舒芬太尼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镇痛期间不良反应:2组患者恶心、呕吐、尿储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有17例患者有眩晕,B组中有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OPCABG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地佐辛,其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术后眩晕的发生率舒芬太尼高于地佐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采用氢溴酸高钾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0.5mg+高乌甲素24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Ⅱ组(50例)采用芬太尼作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两组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2ml/h,追加量2ml/次,锁定15min。分别于6、12、24、48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甲状腺癌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方法 将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各30例,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D组:地佐辛20 mg、昂丹司琼16 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S组: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16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观察记录两组术后4、8、12、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及24 h内不良反应情况和有效PCA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VAS评分、有效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8、12、24 h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优于S组(P<0.05).结论 地佐辛用于甲状腺癌手术PCIA的镇痛效果确切可靠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芬太尼伍用曲马多静注治疗开胸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行不同剂量曲马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开胸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镇痛药物配制:芬太尼0.1mg+曲马多10mg/kg+氟哌利多3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芬太尼0.1mg+曲马多12mg/kg+氟哌利多3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C组:芬太尼0.1mg+曲马多14mg/kg+氟哌利多3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三组患者均在手术结束后行静脉术后镇痛。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6小时(T1)、12小时(T2)、24小时(T3)、48小时(T4)的静息疼痛评分及患者48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B、C组T1、T2、T3时间点VAS评分低于A组(p〈0.05);A、B组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比C组相对较低(p〈0.05)。结论 B组镇痛药物配伍既可提供有效的胸科术后镇痛且相对副作用较少,可适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8.
何杨  李艳丽  胡轶  何芨 《山东医药》2010,50(19):51-52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相同;术毕即刻观察组予芬太尼0.015 mg/kg+氯胺酮2 mg/k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静滴,对照组予芬太尼0.02 mg/kg+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静滴,速度均为4.2 ml/h。分别于术后5、8、12、24 h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SS评分法评定镇静效果;并观察术后24 h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效果均相似,对照组术后5、8 h镇静效果强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胫骨和(或)腓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优良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诱导期芬太尼诱发呛咳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对照组(0.9%生理盐水),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0min经外周静脉分别静脉滴注地佐辛0.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g/ml)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时所有患者均在3s内静脉滴注芬太尼4μg/kg。观察并记录静脉滴注芬太尼后1min内呛咳反应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地佐辛组呛咳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呛咳反应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芬太尼呛咳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次应用胺碘酮对男性患者行急诊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G)后新发心房颤动预防的疗效.方法: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患者全身状况分级III-IV级急诊行ONCABG的男性患者,均伴有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史。随机分为试验组(Y组,n=25)和对照组(C组,n=25)。Y组和C组分别在升主动脉开放前经中心静脉注入0.9%氯化钠液20mL和胺碘酮注射液20mL(3mg/kg)。结果:Y组和C组的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28%vs.24%),胺碘酮转复率(100%vs.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体外循环时间和术后发生心房颤动会影响患者ICU入住时间(P0.05)。结论:单次静脉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并不能降低男性患者急诊ONCABG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长时间体外循环和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是延长患者ICU入住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CABG)后房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OPCABG组75例,手术在全麻常温下进行;ECCABG组113例,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结果:OPCABG组术后15例(20%)出现房颤,ECCABG组术后31例(27.4%)出现房颤。二组房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的房颤发生率,但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房颤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术后侧支循环逐渐关闭,改变心房的血液分布,诱发心房内及其周围组织产生局灶激动,从而发生房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A组选择8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B组选择79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结果:B组死亡率低于A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李扬  屈正  张兆光 《心脏杂志》2011,23(4):487-49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早期疗效的差异。方法: 采集自2003年10月~2008年1月我院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325例临床资料,分为CCABG组(343例)与OPCABG组(4 982例)。对两组患者各项术前因素、术中因素、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OPCABG组实际手术死亡率(1.7%)明显低于CCABG组(6.7%),P<0.01;术后二次开胸止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低于CCABG组(P<0.05,P<0.01)。风险调整后CCABG组手术死亡率仍高于OPCABG组6个百分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略高于OPCABG组(P<0.05)。结论: CCABG与OPCABG早期临床疗效均令人满意,后者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快通道不停跳冠脉搭桥(OPCABG)患者吗啡自控镇痛(PCA)与间断肌注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OPCABG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PCA组(Ⅰ组)和间断肌注镇痛组(Ⅱ组),每组各15例。于术后12、24、36和48 h分别对患者的安静痛和咳嗽痛进行VAS评分;于麻醉前、术中90 min、术后24和48 h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术后12、24、36和48 h Ⅰ组患者的安静痛、咳嗽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Ⅱ组(P<0.01);术后24和48 h两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90 min后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Ⅰ组术后48 h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高水平持续至术后48 h(与麻醉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术后血糖、皮质醇水平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 OPCABG手术患者术后吗啡PCA较本文采用的间断肌注镇痛能更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急性等溶血液稀释(ANH)在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血液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液稀释组(A组,n=30例)和对照组(C组,n=30例)。A组于麻醉平稳后经中心静脉采血,同时输入等容量胶体液,将红细胞压积稀释到30%。血液稀释后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及Hb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术前,术后4 h、24 h、48 h红细胞血小板等变化情况,同时记录血浆用量、浓缩红细胞用量、术后4 h,24 h引流量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浆及浓缩红细胞用量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在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应用适度ANH可减少术中、术后异体血液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高龄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脉搭桥术高龄患者(>70岁)30例,其中14例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16例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测定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点呼吸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含量(CaO2)和术后氧合指数(OI),呼吸机支持时间,气管插管拔除后24h内自主呼吸频率和呼吸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点CaO2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OI相应时点较术前显著增高。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术后各时点CaO2明显高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组(P<0.05),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术后各时点的OI值均显著低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组(P<0.05),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组呼吸机支持时间较短(P<0.05),气管插管拔除后自主呼吸频率较平稳(P<0.05)。结论大于70岁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其呼吸功能均受影响,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优点较多,更适合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手术技术及器械研制的进步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G)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比较 ,OPCABG术后桥血管通畅率无明显变化 ,术后心、脑、肺等常见并发症减少 ,死亡率低 ,ICU及总住院时间缩短 ,费用低 ,对高危患者更具安全性。是冠心病患者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是治疗冠心病主要手段之一。本文拟通过回顾性Logistic分析1 516例施行OPCABG男性患者,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提供手术依据和前瞻性判断。方法:采用麻醉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OP-CABG围术期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了1 516例记录齐全的男性患者OPCABG围术期资料。以术中应用IABP为因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评价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结果:术前射血分数(EF)<40%(OR=4.946,P=0.001)、搭桥数>3支(OR=2.340,P=0.007)、左主干病变(OR=2.857,P=0.001)、急诊(OR=4.816,P=0.001)和术中发生心房颤动(P=0.001,OR=12.188)为围术期应用IAB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EF<40%、旁路移植血管数>3支、左主干病变、急诊和术中发生心房颤动为术中应用IABP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在遇到这类患者时,及早在术前应用IABP,对于OPCABG患者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