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3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根据病变累及范围,有3例行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3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术后有1例并发吻合口瘘,保守治疗后治愈;3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储袋肛管成形术,术后1例并发储袋炎再次手术切除储袋改回肠造瘘;4例行全结肠直肠肛管切除回肠造瘘术。术后均随访,有2例肝转移死亡。结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癌前病变,需早期手术治疗,临床根据病人具体选择相应手术方式,术后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复发。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息肉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年轻人较多,多局限在全结肠和直肠,呈弥散性分布,有出血和癌变倾向,手术方式有多种。作者采用结肠切除,直肠次全切除,回肠储袋低位直肠吻合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家族性息肉病各1例,随访时间8-10年,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应用结肠"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能否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月间连续行低位前切除术的7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吻合方式分为2组:"J"型储袋组,共33例;直肠吻合组,共39例.分别于术后1、3、6及12个月,对手术并发症及排便功能行比较性研究.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出血病例.直肠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储袋组及直肠组术后局部复发者分别为5例及4例;肝转移分别为2例及3例."J"型储袋组较直肠吻合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之日排便次数及夜间排便人数比率均明显减少(7次vs 3次,P<0.05;3次vs 1次,P<0.05),(64%vs 31%,P<0.05;30%vs 3.9%,P<0.05).前者大便失禁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后者(8 vs 2,P<0.05;5.2 vs 1.5,P<0.05).结论 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应用"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且在术后1年内,可以在某些方面改善患者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以来,采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代结肠、分期重建直肠及肛门功能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息肉症20例。手术方式有四种类型,分两期完成。第一期手术都同时行回肠造瘘,两期手术间隔时间平均9.7个月,已完成两期手术的16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这种术式既完全切除了病变肠段,又保留了肛门控制排便的功能,保证了较好的生活质量。但尚存在的问题是夜间污粪。3例作了回肠造袋的患者污粪现象较轻,回肠储存袋的作用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殷德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0-150,15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适应证及其术式选择。方法以我院2005年1月-2012年4月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为对象,分析探讨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情况。结果患者临床症状较多,结肠镜下病变症状严重,行回肠造口术4例,回肠直肠吻合术18例,可控性回肠造口术16例,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40例。结论手术治疗方法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手术适应证较多,手术方法以选择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994~2003年收治的12例病人的术式选择进行回顾分析讨论。结果:结直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瘘2例,全结肠切除、回一直肠吻合术6例,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贮袋一肛管吻合术4例。结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大肠上长有几百上千个息肉,这些瘤性息肉在50岁以前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癌变,因此预防性的手术切除是病人最好的选择。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随病情不同可选择结肠全切除、回一直肠吻合术和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除、回肠贮袋一肛管吻合术。应尽量避免选择永久性回肠造瘘。  相似文献   

7.
谌彦军 《中外医疗》2012,31(5):81-8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手术治疗术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施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术经腹结肠切除、直肠上中段切除、直肠下段黏膜剥除、回肠经直肠肌鞘拖出与肛管吻合术(IAA);全结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结果全组病人均存活,术后一般状况改善,无主要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正确术式,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董毅  刘副全  李斌  许广大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7):1460-1461
目的分析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9例STC患者施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排便情况以确定该术式的疗效。结果17例排便基本正常,自然排便1~3次/d,不需要服用泻药;2例出现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后好转,间断服用泻药,排便≥2次/d。结论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大肠切除回肠储袋改良为"б"形并直肠肌鞘肛管手工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实施的18例全大肠切除改良"б"形回肠储袋-直肠肌鞘肛管手工吻合术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期无吻合口瘘、狭窄、出血、梗阻.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余随诊6个月~2年无复发、癌变、储袋炎、排便困难、大小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术后排便节制力优良,疗效满意.结论 全大肠切除"б"形回肠储袋-直肠肌鞘肛管手工吻合术是治疗多原发性大肠癌、慢性运输性便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严重溃疡性结肠炎等较为理想的术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entire large uscle sheath. Methods Analyzing retrospectively the surgical metho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 that learn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8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by by hand from June 2000 to June 2009. Results There was no anastomotic fistula, stricture, bleeding or obstruction. There was no relapse, cancer, pouch inflammation, bowel problems, incontinence or sexual dysfunction in the operates except for one that hadn't been followed up. All patients satisfied with the excellent treatment and restraint force after the fine. Conclusions The muscular sheath by hand is an ideal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primary colorectal carcinoma,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and ulcerative coliti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5月~2007年10月溃疡性结肠炎12例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术后均存活。6例行全结肠直肠黏膜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4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回肠造瘘术,1例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术,另1例行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随访3年疗效满意。结论:积极预防及治疗原发病,病变早期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 1 9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 FAP)进行临床分析 ,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例 FAP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 1 9例患者中 1 1例男性 ,8例女性 ,平均年龄 34.5岁。 9例有家族史 ,源于 6个家系 ,约占 47.1 %。良性者 7例 ,癌变者 1 2例。分别行全结肠切除 ,回肠造口术 ,回肠 -直肠吻合 ,回肠储袋肛管吻合 ,良性者除 1例死于癌变外均存活 ,癌变者 7例死于转移和复发。结论 :FAP易癌变 ,宜早期发现行预防性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 -直肠吻合可作为一种早期常用的手术方式。一旦癌变 ,应行全结直肠根治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邢涛  张斌  张友文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29+1131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对近20年我院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17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患者2例死亡,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8%,急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6.7%。结论:尽量避免急诊手术,对于长期内科治疗效果差的重症患者应主动手术;术式选择,择期手术采用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或贮袋肛管吻合术,急诊手术可选择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或单纯结肠造口术。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姚月芳  王莉 《包头医学》2009,33(3):168-169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恢复生理性排尿,摆脱传统配戴尿袋的束缚。方法:回顾性总结手术切除全膀胱,用回肠或结肠做成储尿囊,在原位替代膀胱,并与尿道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对策。结果:手术顺利,效果满意基本上使患者恢复生理性排尿。结论:膀胱全切用回肠或结肠做成储尿囊,在原位代替膀胱,是一种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双吻合器技术及结肠J型贮袋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结肠J型贮袋方式,在结肠贮袋顶端通过双吻合技术与下段直肠或肛管直接吻合。结果 随访全组病例,1例手术10月后盆腔复发,1例手术16月后腹腔及肝脏广泛转移。1年后排便状况:按徐忠法评分标准:优16例,良6例,一般1例。结论 双吻合器、结肠J型贮袋技术运用于低位直肠癌手术中,既能较好帮助外科医生完成结肠贮袋与下段直肠或肛管吻合,又能明显改善患排便质量。  相似文献   

15.
1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方式1.1结肠部分切除术:少数病例的病变局限于回盲部或左半结肠的一部分,可做肠部分切除吻合术,但术后复发的可能性相当大,现已很少行此手术。1.2全大肠切除回肠造口术:切除全部结肠和直肠,会阴部创口缝合,在右下腹做回肠造口。此为多年来施行的标准术式。此术式可一期完成,也可以分期进行。第一期先做末段回肠造口及结肠次全切除;直肠远端暂时封闭或做造口,3个月后行二期腹会阴直肠及肛管联合切除。或分三期切除,第一期行末端回肠双筒式造口,第二期做结肠次全切除,其乙状结肠远端可封闭或做造口,第三期…  相似文献   

16.
Jiang  J.  -K.  Yang  S.-H.  Lin  J.  -K.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6):15-16
目的:结肠“J”形贮袋常用于直肠手术重建后克服贮粪功能障碍,对括约肌功能则不产生任何影响。该研究前瞻性比较分析了患在直肠低位前切除后经腹施行侧面末端吻合术或结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接受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56例,随机分为侧面末端吻合术组和结肠“J”形贮袋肛管吻合术组。分别记录手术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分别进行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肛门功能评估。结果:每组均有24例患完成该试验。两组在入口统计和术前功能评估方面没有显性差异,在手术吻合高度(5cm)、失血量、保护性结肠造口、手术时间、并发症和辅助治疗等外科疗效方面亦无显性差异。两组间肛内压无显性差异,术后及随访期内亦无明显变化。两组患均于术后早期出现短暂性大便失禁。在肠功能方面,术后最大容量及紧急排便容量均显下降,但结肠“J”形贮袋组恢复较快。两组术后排便频率均显增加,但侧面末端吻合术组的直肠容量恢复较快。结论:对中低位直肠癌患施行低位前切除后的经腹吻合术是一种较安全的手术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括约肌的功能损伤,更好地保护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治探讨(附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对部分顽固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传输试验和排粪造影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确诊为结肠慢传输型患者30例,并对其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9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与直肠吻合术19例,左半结肠切除2例。结果: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病理见肠壁神经丛有变性、减少。回直肠吻合术后患者大便次数偏多,多数>3次/d,个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 1985~ 1998年共收治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FAP) 12例 ,施行全结肠、部分结肠切除 ,回肠末段倒置 ,贮袋 ,直肠肌鞘 ,回肠肛管吻合术 (改良I PAA) ,既全部切除了已发生病变或可能发生病变的结、直肠粘膜 ,又保留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术式的改进,应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一期根治婴幼儿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8例,全部采用回肠与部分乙状结肠、直肠侧侧吻合辅助直线型切割吻合器Ⅰ期根治术。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4年,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发育良好。结论 回肠与部分乙状结肠、直肠侧侧吻合辅助直线型切割吻合器Ⅰ期根治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可以保留部分乙状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和营养功能,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操作,避免了分期手术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结肠直肠切除术改变了肝肠循环及依赖于吻合口结构和末端回肠功能的细菌酶的活性。通过比较研究,评估不同的结肠切除术式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对接受回肠袋-肛管吻合术(n=34)、传统回肠造口术(n=8)、回肠直肠吻合术(n=6)的患者和对照者(n=29)进行研究,应用固醇平衡技术测定血清中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非胆固醇固醇和角鲨烯水平,粪便中脂肪和胆汁酸,胆固醇吸收率和胆固醇代谢。发现结肠切除术组患者胆汁酸吸收障碍、脂肪吸收正常,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高,且胆固醇合成也增加。与胆固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