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3):1544-1545
目的通过运用循证护理,找出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最佳的卧位及卧床时间。方法将肾穿刺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和循证组58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包扎腹带,用0.5kg沙袋压迫,平卧硬板床8h,卧床24h;循证组术后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5kg沙袋压迫,平卧海绵垫床并且穿刺部位制动4~6h后,卧床12h。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找出肾穿刺活检术后患者最佳的卧位及卧床时间,改进后的护理方法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2.
舒适护理在腹部术后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部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8年1~10月在本科行腹部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制定详细的早期活动计划,并实施舒适护理。早期活动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待病人术后血压平稳正常后协助取舒适的低半坐卧位,坐起诱导排尿;第二阶段床上活动;第三阶段协助病人下床活动,同时做好健康指导。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去枕绝对平卧6h后,按病人意愿而改变体位及活动。结果:实验组病人腰酸背痛、烦躁不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病人尿潴留、意外拔胃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腹部术后病人不适,减轻护理工作量,有效地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卧位及卧床时间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张芹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12-113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PCI)术后病人的卧床类型及卧床时间对病人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分为A、B两组 ,A组为对照组 ,术后采用常规医嘱进行护理 ,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 1kg沙袋压迫 8h ,保持术侧肢体制动 ,平卧 2 4h后下床活动 ;B组为实验组 ,术后床头抬高 30°,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 ,术侧肢体伸直可水平移动 ,根据病人需要且无血管并发症者取术侧卧位、仰卧位、半卧位交替 ,12h下床活动。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 ,而不良反应B组病人明显少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减少心理压力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卧床体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低过敏弹性粘贴固定绷带包扎穿刺点,术侧肢体可微弯曲,取抬高床头15~30°或任何舒适卧位交替,术后4h下床活动;对照组术后采用弹性绷带包扎穿刺点,并且用1kg砂袋压迫6h。术侧肢体伸直平卧8h后下床活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除恶心及食欲差外,其他不良反应皆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故实验组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总体而言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的护理方法缩短了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减少了术后不适及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患者的舒适卧位方式与卧床时间。方法 将120例行TACE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取TACE术后局部压迫20min,在弹力绷带“8”字加压包扎伤口下,根据患者需要适当调节卧位,6h后下床轻微活动,重心放在健侧。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术后患者卧床24h,患肢制动24h,期间保持平卧位。站果实验组患者腰酸背痛、烦躁、排尿困难、失眠、疲劳等不适情况比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 TACE术后根据患者的需要及病情适当调节卧位和卧床时间,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相似文献   

6.
肾穿刺术后病人卧位及卧床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穿刺术后卧位及卧床时间对病人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肾穿刺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35kg~0.50kg砂袋压迫,平卧硬板床8h,卧床24h;实验组术后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35kg~0.50kg砂袋压迫,平卧硬板床6h,卧床24h。[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羞异,实验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缩短了病人平卧硬板床时间,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术后制动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老年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集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卧床制动24 h,伤口沙袋压迫6 h;试验组半卧位3 h即下床活动,不予沙袋压迫。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同时记录各种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便秘、腰背痛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评分高于对照组(84.6±10.9 vs.70.6±12.6,P0.01)。观察组术后囊袋血肿、电极脱位发生率并未增加,而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vs.8%,P=0.041)。结论对于植入心脏起搏器的老年患者,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8.
肾穿刺术后病人卧位及卧床时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穿刺术后卧位及卧床时间对病人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肾穿刺术后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 .3 5kg~0 .5 0kg砂袋压迫,平卧硬板床8h ,卧床2 4h ;实验组术后穿刺点包扎腹带且用0 .3 5kg~0 .5 0kg砂袋压迫,平卧硬板床6h ,卧床2 4h。[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缩短了病人平卧硬板床时间,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卧床时间与安置起搏器术后康复相关性的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中莉  王广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11-913
目的 :探讨患者安置起搏器术后卧床时间对康复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术后平卧 6h取半卧位 ,2 4h后下床活动 ;对照组术后卧床 3~ 7d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实验组无并发症 ,拆线时间提前 1d ,术后患者腹胀便秘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安置起搏器术后缩短卧床时间 ,有利于切口愈合 ,并发症无增加 ,缩短了住院日 ,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制加压包扎气囊式背心应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对老年患者并发症和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沙袋联合弹力绷带压迫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加压包扎气囊式背心。比较2组术后干预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囊袋血肿、皮下瘀血、术肢肿胀以及压迫袋移位发生率,术后24 h电极移位、皮肤水泡或感染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便秘、腰背部疼痛和舒适度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囊袋血肿、皮下瘀血、术肢肿胀以及压迫袋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水泡或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便秘和腰背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式背心相较于沙袋联合弹力绷带压迫法可减轻老年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疼痛,减少多种并发症,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护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应用血管闭合器后不同制动时间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中应用血管闭合器后病人术侧肢体制动时间。方法将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术后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kg沙袋压迫6h,术侧肢体制动8h,12h后下床活动;观察组80例病人术后穿刺点用弹性绷带包扎,并且用1kg沙袋压迫4h,术侧肢体制动4h,4h后床上活动,观察10min,伤口无渗血即可下床活动。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舒适度(如腰背酸痛、烦躁、排尿困难、睡眠差),及穿刺点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穿刺点局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舒适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应用血管闭合器缝合止血.病人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可缩短为4h。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体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为减少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后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并制动而引起的各种不适 ,探讨术后体位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照组 40例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的体位采用传统方法 ,即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 ,4~ 6h拔除鞘管后予 1kg沙袋压迫穿刺点 6h ,48h后可下床活动 ,实验组 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侧肢体可水平移动 ,若术后 4h内出现排尿困难者可把床头摇起 30°~ 40° ,根据患者需要可予术侧体位和半卧位。结果实验组穿刺点出血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实验组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提高了病人舒适度 ,减少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并发症 ,为今后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体位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两种卧位的舒适度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采取交替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与平卧位对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两组,A组为对照组,术后按常规进行护理,平卧位,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 h,术侧肢体制动12 h,24 h后下床活动;B组为实验组,术后根据患者需要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与平卧位交替,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 kg沙袋压迫8h,术侧肢体制动12 h,24 h后下床活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而B组的舒适度明显大于A组。结论B组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4例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2例,拔鞘管后6h即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112例,术后24h开始活动。对两组病人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与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发生率、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不同下床活动时间,两组病人的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人在腰背酸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食欲下降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术后2h协助产妇翻身,取随意卧位,鼓励产妇床上自主活动或被动活动,术后6h取半卧位或坐位,24h协助产妇下床活动,并逐步加大活动量;术后6h进食200ml无糖无奶的清流质饮食,观察消化道反应,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实验组与对照组24h内泌乳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8h和72h奶量足和奶量中的例数实验组多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翻身、取随意卧位,早期活动,早期进食,不仅可促进产妇的早期恢复,并可促进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对其院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筛选标准的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8h后即要求其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24h后下地活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在肢体酸胀、腰背酸痛、排尿障碍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痛及穿刺处瘀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8h即下地活动是可行的,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而且提高了其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一项既科学又人性化的护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王美兰  陈秀清  戴盈盈 《护理研究》2005,19(16):1463-1464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和穿刺侧肢体制动的最佳时间.[方法]将200例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并无严重并发症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砂袋压迫穿刺点4 h~6 h,6 h后穿刺侧肢体可以左右旋转,小腿自由屈伸或取对侧卧位.如果病人不习惯平卧位排尿可以变换体位甚至下床排尿,12 h后可以下床自由活动.[结果]两组病人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排尿困难、睡眠障碍、腰酸背痛、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组术后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减少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卧硬板床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术后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接受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按肾脏穿刺术后常规护理,术后采用沙袋压迫穿刺点,仰卧在硬板床24小时,前6小时绝对平卧,6小时后可改变体位,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实验组则不卧硬板床.结果 2组患者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肾周血肿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穿刺活检术患者术后不卧硬床,不会引起血尿及其他并发症,反而可增加患者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减轻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术后术肢制动体位及时间对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肝癌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对照组术肢呈伸直住制动,24 h后下床活动;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定时更换术肢体位,12 h后下床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点渗血、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尿潴留、皮肤受损、肢端血流障碍、腰背酸痛方面实验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术后采用改良后的护理方法,缩短了术肢制动时间,在提高患者舒适的情况下,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6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用弹力绷带压迫加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术后采用沙袋压迫穿刺局部4 h,4 h后可采取多种体位休息,患侧下肢可左右移动,小腿可曲伸,12 h后拆除绷带;对照组术后常规沙袋压迫穿刺局部6 h,患肢制动12 h、静卧24 h,24 h后拆除绷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造影术后采用沙袋压迫局部4 h,4 h后可采取多种体位休息,患侧下肢可左右移动,小腿可曲伸,12 h后拆除绷带,之后0.5 h可床上活动,2 h可缓慢下地活动是完全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