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硬膜外麻醉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在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腔出血并不少见。虽然一般出血量不多,极少形成血肿而压迫脊髓,但硬外腔出血容易导致麻醉效果不佳和局麻药吸收中毒,对麻醉的成败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它发生的规律,预防和处理值得探讨。文献中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多,兹结合我们的实践体会,就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腔出血的有关因素,预防和处理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
3.
硬膜外腔穿刺和插管时极易损伤静脉丛,一旦血肿形成可造成截瘫.我们在83年中连续对20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和100例单次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出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连续硬膜外麻醉时引起硬膜外腔出血并不罕见,现将其用于剖宫产时出血情况和对麻醉效果影响作一总结。1 临床资料 1998年9月~2000年12月剖宫产应用硬膜外麻醉384例中,无出血组320例(穿刺、置管及回流液均无血),出血组64例(穿刺、置管出血或回流沾血)。两组均用0.25%布比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后硬膜外腔血肿引起的截瘫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为了积极预防,我们于1986年~1997年对1501例硬膜外阻滞并观察其发生出血的情况,探讨影响出血率的因素,现报告如下。1麻醉方法和出血标准1.1麻醉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18号或16号杜赫氏针作直...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出血的观察张维新,李风桂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腔出血较常见,我们对1990年~1993年1000例行硬膜外阻滞者进行观察,并就不同条件下的出血率作了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00例,男性499例,女性501例,年龄5~70岁...  相似文献   

7.
赵静  邓硕曾  刘进 《四川医学》2007,28(1):58-58
患者,女,46岁,60kg。因转移性右下腹痛1d,于2005年12月10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既往史无特殊,HR85次/rain,BP115/68mmHg,体格检查腹部柔软、右下腹有压痛,余无特殊,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正常,拟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入室后心电监护下取右侧卧位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以T11-12椎间隙为穿刺点,中路进针采用阻力消失法确定硬膜外腔,导管向头端置入硬膜外腔3cm,穿刺置管顺利,回抽未见血和脑脊液,固定硬膜外导管后翻身平卧,以2%利多卡因为硬膜外麻醉用药。  相似文献   

8.
武志熬  徐颖 《海南医学》2003,14(10):90-90
硬膜外麻醉引起硬膜外腔出血临床并不少见,在穿刺或置管过程中由导管内流出鲜血者临床并不多见,一年来我院麻醉科在穿刺置管过程中出现50例硬膜外腔出血现象,现将我们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50例硬膜外出血者为产科剖宫产手术,年龄23到35岁,其中29例为急  相似文献   

9.
坐位硬膜外腔穿刺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体会硬膜外腔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便,镇痛肌松效果好,对机体生理干扰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我国正成为胸部以下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笔者自1987年以来,对下肢外伤侧卧困难,但可以端坐的病人,施行坐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现...  相似文献   

10.
1 患者,男,19岁,体重50kg。以骨盆骨折、尿道损伤、膀胱造瘘术后40天,右小腿肿胀伴剧烈疼痛7天入院。查体:体温39℃,心率120次/min,呼吸28次/min。白细胞18.4×109/L,中性0.84。右胫骨上端穿刺抽出淡黄色脓液1ml,诊断为急性骨髓炎,拟硬膜外麻醉下行右胫骨骨髓炎病灶清除术。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10mg。选择腰3椎间隙直入法硬膜外穿刺,定点时局部略有压痛,穿刺过程顺利,但硬膜外指征不甚明确。当穿刺针进入硬外腔回抽时,发现针内有较粘稠之黄白色液体达2ml,即行涂片化验检…  相似文献   

11.
潘进喆 《吉林医学》2010,(33):5974-5974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和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剖宫产手术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与连续硬膜外阻滞的230例产妇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麻醉平面、术后阻滞平面消退、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术后疼痛开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从用药到开始手术时间、手术操作引起疼痛的病例数、术后恶心、呕吐人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连续硬膜外阻滞简单、起效快、术中舒适、术后镇痛良好,是较理想的产科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应用麻黄碱预防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血压下降的效果.方法 ASAI-Ⅱ及剖宫产孕妇6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在硬膜外麻醉同时硬膜外腔应用0.1%麻黄碱;对照组30例,常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孕妇麻醉前与麻醉20 min内血压变化.结果 对照组麻醉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6.58±1.09)、(13.47±1.63)kPa(1 kPa=7.5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张压分别为(11.28±0.40)、(8.79±3.14)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麻醉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5.90±1.61)、(15.66±2.08)kPa,舒张压分别为(10.80±0.83)、(10.44±1.10)k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有20.0%、6.7%孕妇在硬膜外阻滞后血压明显下降,需静脉使用麻黄碱升压.结论 硬膜外腔应用麻黄碱可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受术者的血压下降,有利于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王佩志 《吉林医学》2010,31(32):5739-574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教学过程中发生穿破硬脊膜后,改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穿破硬脊膜后,迅速置入硬膜外导管,改水平卧位后分次小量注药(2%利多卡因1mg/kg),调控阻滞平面。同时,配对选择ASA同为Ⅰ~Ⅱ级的32例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分别采用t检验对麻醉前、麻醉后10、20、30min四个时点的SBP,MAP及麻醉后CO进行组间数据对照比较。结果: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发生穿破硬脊膜而改用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的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其两组间两两数据的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不比连续硬膜外麻醉严重。但20min时的MAP与基础值及10min值的自身对照比较,P值均<0.01,提示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给药后20min是血压下降的高峰期,要注意及时处理。结论:在意外穿破硬脊膜后,随机改为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是可行的,特别是下腰段者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连续硬膜外麻醉时辅助用药的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30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分别以不同速度静滴异丙酚,同时高压液相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以10→8→5mg/(kg·h)方法给药,患者意识消失明显快于5mg/(kg·h)恒速给药组(P<0.05)。平均意识消失及苏醒血药浓度分别为(2.1±0.7)mg/L及(1.0±0.5)mg/L。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时辅助用药以10→8→5mg/(kg·h)的给药方法为佳。为避免术中病人觉醒,最低给药速度不得低于5mg/(kg·h)。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镇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入院的92例产妇进行治疗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对照组患者给予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腔镇痛,观察两组产妇的情况。结果:镇痛期间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为(120.2±37.1)s ,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为(520.1±133.2)s。两组产妇分娩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镇痛用于产妇镇痛分娩,效果可靠,对产妇及新生儿身体恢复有好处,是目前理想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探讨异丙酚连续硬膜外麻醉时辅助用药的方法及其药代动力学特性。30例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分别以不同速度静滴异丙酚,同时高压液相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以10→8→5mg/(kg.h)方法给药,患者意识消失明显快于5mg(kg.h)恒速给药组。平均意识消失及苏醒血药浓度分别为(2.1±0.7)mg/L及(1.0±0.5)mg/L。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时辅助用药以10→8→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00例。年龄6个月一3岁。男192例,女108例。手术种类包括腹部、肛门。下肢及泌尿外科手术。ASA分级1-11级。手术时间30分钟一2小时20分。急诊177例占59%。麻醉方法:(l)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02你一一,鲁米那Zing/kg;(2)患儿人室后经静脉缓慢推注硫喷妥钠,6个月一1岁浓度为0.8%-l%,l岁一3岁浓度为1%-2%,4-6mglkg;(3)硬膜外穿刺,上腹部手术选T10-Tll间隙,下腹部手术选Tll-LI间隙,下肢及泌尿外科手术选L-b间隙向上或向下置硬膜外导管。6个月一l岁患儿用0.8%-1%利多卡因,1-3岁月1%-…  相似文献   

18.
19.
硬膜外阻滞致硬膜外出血多见.出血量的多少与血管损伤程度及患者凝血功能有密切关系.凝血障碍患者或血管硬化患者易引起血肿致截瘫.本文对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讨论了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和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