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癌中转录因子Twist, 上皮性钙粘附素(E-cadherin)以及神经性钙粘附素(N-cadherin)的表达及三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以及N-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wist,E-cadherin,N-cadher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55±0.51, 0.86±0.21,1.53±0.54;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22±0.39, 1.07±0.20,1.15±0.37;胃癌组织中3种mRNA与癌旁组织中相比,P均 <0.01。Twist、E-cadherin、N-cadherin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Twist与N-cadherin表达成正相关(r=0.365, P <0.05),Twist与E-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446, P <0.01)。E-cadherin与N-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359, P < 0.05)。 结论 Twist及N-cadherin在胃癌中高表达而E-cadherin低表达可能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以及浸润转移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Twist、N-cadherin及 E-cadherin的表达可能对预测胃癌的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乳腺癌细胞中Twist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进一步探讨Twist基因与乳腺癌转移性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RT-PCR法、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 Strept avidin biotincomplex, SABC)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在(非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 MCF-7、低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 MDA-MB-453、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 MDA-MB-231)三种乳腺癌细胞株中介导EMT 发生的转录因子Twist、上皮性标记基因E-钙粘素(E-cadherin)和间质性标记基因N-钙粘素(N-cadherin)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1) MCF-7细胞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表达为阳性,Twist、N-cadherin表达为阴性。(2) MDA-MB-453细胞中Twist、N-cadherin表达为阳性, E-cadherin表达为阴性。(3) MDA-MB-231细胞中Twist、N-cadherin表达为阳性,E-cadherin表达为阴性。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Twis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性,为临床正确判断乳腺癌的转移、分期和选择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佐证 [关键词]:Twist;E-cadherin;N-cadherin;乳腺癌;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中转录因子Twist,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以及神经性钙黏附素(N-cad-herin)的表达及三者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E-cadherin以及N-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wist、E-cadherin、N-cadher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1.55±0.51、0.86±0.21、1.53±0.54;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1.22±0.39、1.07±0.20、1.15±0.37;胃癌组织中3种mRNA与癌旁组织中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wist、E-cadherin、N-cadherin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Twist与N-cadherin表达成正相关(r=0.365,P<0.05),Twist与E-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446,P<0.01)。E-cadherin与N-cadherin表达成负相关(r=-0.359,P<0.05)。结论Twist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乙醛脱氢酶1(ALDH1)、Twist在胃腺癌(GA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GA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对86例GAC标本及30例正常对照组织(随机选取其中30例GAC患者术中不含癌组织的切缘组织)采用原位杂交实验检测ALDH1、Twist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LDH1、Twist、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探讨ALDH1、Twist的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结果 GAC组织中ALDH1、Twist mRNA和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0%、53.5%和60.5%、58.1%,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wist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ALDH1、Twist的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和N-cadherin的高表达存在相关性。单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ALDH1和Twist的表达与GA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P均<0.05)。结论 GAC组织中ALDH1、Twist 的检测对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判断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3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3,subunit A,eIF3a)和人附睾蛋白 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eIF3a和HE4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1例卵巢癌患者、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卵巢组织中eIF3a与HE4的mRNA和蛋白表达 情况。结果:eIF3a基因和HE4基因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eIF3a基因和HE4基因mRNA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 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正常卵巢组织eIF3a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癌组织,而 HE4基因mRNA表达水平从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到卵巢癌组织中逐渐升高;HE4基因mRNA表达水平卵巢癌高于 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01)。eIF3a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6.7% 和 81.0%,HE4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7.8%和56.2%。eIF3a 蛋白和HE4蛋白表达阳性率在卵巢癌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 卵巢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IF3a蛋白和HE4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5,P<0.05)。结论:eIF3a和 HE4的表达与卵巢癌发生相关,二者可能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6.
刘俊  成洁  庄珩之  王圣坦  刘晓行 《西部医学》2023,35(9):1282-1286
目的 研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5 (NCOA5)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A2780、OC3、HO-8910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系IOSE80,Western blot检测各细胞中NCOA5蛋白的表达水平。选取高表达NCOA5的卵巢癌细胞SKOV-3 和A2780,各分为si-NC组、si-NCOA5组,并分别转染NC siRNA和NCOA5 siRNA。Boyden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COA5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SKOV-3和A2780细胞中干扰NCOA5的表达均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 (P<0.05),并促进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抑制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NCOA5促进卵巢癌侵袭转移能力,具有作为卵巢癌新型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分子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SCC手术标本50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SCC中EMT相关蛋白Twist1、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增殖指标(Ki67)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ESCC中Twist1表达与癌增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但Twist1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无相关性(均P>0.05)。(2)ESCC中Vimentin表达与癌增殖、分化、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均P>0.05)。(3)E-cadherin、N-cadherin与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4)ESCC中Twist1、N-cadherin及Vimentin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相应低表达组(均P<0.05);E-cadherin表达缺失的患者预后显著差于E-cadherin表达组(P<0.05)。结论:EMT在ESCC恶性演进(加深浸润、增加转移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导致ESCC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趋化因子(RANTES)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卵巢癌组织中RANTES蛋白和mRNA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RANTES蛋白在卵巢癌及转移灶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TES mRNA在卵巢癌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55%和11.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TES蛋白与mRNA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RANTES蛋白在卵巢癌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卵巢癌侵袭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泛醌蛋白1(UBQLN1)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分子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UBQLN1对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UBQLN1的mRNA和蛋白表达;RT-qPCR检测ESCC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EMT标志分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构建UBQLN1 siRNA和过表达重组质粒,分别转染ESCC细胞系EC9706、HET-1A和TE-1;采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C9706细胞中EMT标志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ESCC癌组织中UBQLN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ESCC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而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ESCC组织中UBQLN1与E-cadherin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17 3,P<0.001),而与N-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80 3、0.685 6,P<0.001)。下调UBQLN1表达增加EC9706、HET-1A和TE-1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而过表达UBQLN1下调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 UBQLN1能诱导EMT,促进E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Twist、E-cadherin、N-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及相关黏附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鳞癌标本、22例CIN Ⅰ级标本、44例CINⅡ-Ⅲ级标本及22例正常宫颈标本中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0)与CIN Ⅰ级组织(40.90%)、CINⅡ~Ⅲ级组织(68.18%)、宫颈鳞癌组织(70.4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91%)明显高于CINⅡ~Ⅲ级组织(54.55%)和宫颈鳞癌组织(14.75%)(均P <0.05);宫颈鳞癌组织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16%)明显高于正常富颈组织(27.27%)、CIN Ⅰ级组织(50.00%)、CINⅡ~Ⅲ级组织(68.18%)(均P<0.05).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1),而Twist蛋白与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1).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组织间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组织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高分化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47%)明显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组织(94.44%) (P <0.05);Twist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2.22%)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93.75%)(P<0.05).结论 Twist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1.
张露  杨燕  苏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2):1621-1624, 1627
目的 探讨间隙连接蛋白(CX)26、CX32、CX43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在结直肠原发癌和肝脏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初诊时已发生结直肠癌肝脏转移并手术治疗者40例,经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石蜡标本40例,以上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结、直肠癌组织40例,B组为癌旁正常组织40例,C组为肝转移灶40例,所有病人术前均未行化疗、放射、介入及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及CX26、CX32、CX43的表达。分析E-cadherin、N-cadherin及CX26、CX32、CX43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及结直肠癌发生肝脏转移和上皮间质转化及细胞间隙蛋白CX26、CX32、CX43的相关性。结果 3组除CX43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外,CX26、CX32、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N-cadherin及CX26、CX32、CX43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cadherin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明显相关关系(P < 0.05)。结论 CX43、N-cadherin与结直肠原发癌和肝脏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黄艺  高月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0):991-994
目的 探讨MiR-223在宫颈癌细胞Hela中是否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方法 在宫颈癌细胞Hela中过表达MiR-223,利用平板克隆实验观察转染10 d后宫颈癌细胞的克隆情况;进一步利用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上皮间质标志物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N-钙粘蛋白(N-cadherin)、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转录因子Twist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MiR-223后,平板克隆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克隆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划痕实验显示过表达MiR-2224 h和48 h后,实验组迁移距离远远小于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穿膜数量远小于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同样受到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过表达MiR-223后实验组中波形蛋白、N-钙粘蛋白、Twist表达较对照组降低,E-钙粘蛋白的表达则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过表达MiR-223通过抑制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来抑制Hel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韩娟  徐英  颜浩 《四川医学》2011,32(7):1004-1007
目的探讨Twist、E-cadher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NSCLC肺癌标本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和10例肺良性病变中Twist、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Twist在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68.5%)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0%)和肺良性病变组织(20%)(P〈0.05);E-cadherin表达率40.7%(22/54),明显低于正常肺组织(100%)和肺良性病变(100%)(P〈0.05);Twist、E-cadherin在NSCLC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wist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wist蛋白可能通过下调E-cadherin的表达,在NSCLC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介导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6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er2、上皮样细胞标志E-钙黏素(E-cadherin)、间质样细胞标志N-钙黏素(N-cadherin)表达,根据Her2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Her2阳性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E-cadherin N-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与Her2阴性组比较,Her2阳性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75%VS39.47%),N-cadherin明显升高(30%VS61.8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N-cadherin两者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表现为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程度越严重,E-cadherin阳性表达越低,N-cadherin阳性表达越高;Her2、N-cadherin阳性表达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而E-cadherin阴性表达患者的病死率更高,阴性组与阳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r2阳性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过程,同时增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癌细胞株恶性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胃癌AGS细胞分为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CagA)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空白质粒)以及CagA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pEGFP-C1空白质粒)、CagA+程序化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质粒组(转染pCDNA3.1-CagA质粒和pEGFP-C1-PDCD4质粒)和阴性对照组(转染pCDNA3.1空白质粒和pEGFP-C1空白质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PDCD4、Twist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 (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PDCD4、Twist1、E-cadherin、Vimentin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能力。 结果 CagA质粒组Twist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DCD4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Twist1 mRNA、Vimentin mRNA表达量低于CagA质粒组(P<0.05),PDCD4 mRNA、E-cadherin mRNA表达量高于CagA质粒组(P<0.05)。CagA质粒组Twist1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量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PDCD4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Twist1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量低于CagA质粒组(P<0.05),PDCD4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高于CagA质粒组(P<0.05)。CagA质粒组侵袭细胞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CagA+PDCD4质粒组侵袭细胞数低于CagA质粒组(P<0.05)。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为幽门螺杆菌独立因子CagA通过抑制PDCD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16.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和E-钙黏素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6例,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5例,子宫内膜样癌6例,透明细胞癌3例;FIGO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23例,Ⅳ28例;组织学分级G1 15例,G27例,G3 38例)、14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2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phA2及E-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卵巢、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Eph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10)、20.0%(5/25)、57.1%(8/14)、85.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钙黏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2/10)、88.0%(22/25)、71.4%(10/14)、3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EphA2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E-钙黏素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2者呈负相关(r=-0.396).EphA2和E-钙黏素的蛋白过表达均与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腹膜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phA2起一定的作用,其过表达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E-钙黏素与EphA2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β联蛋白(β-catenin)和上皮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检测60份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vision法)检测相同组织中SFRP1、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60份组织中,52份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中RNA提取成功;SFRP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37±0.1532和0.7170±0.1830;β-caten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293±0.3705和0.6469±0.3166;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556±0.2535和0.9422±0.23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FRP1 mRNA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FRP1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67%(19/6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75.00%(45/60)的阳性表达率;SFRP1 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无关。β-catenin、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5.00%(45/60)、58.33%(35/6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1.67%(1/60)、6.67%(4/60)的异常表达率;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类有关。结直肠癌中SFRP1蛋白的表达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负相关(r=-0.517,r=-0.442, 均P<0.01)。 结论:结直肠癌中SFRP1的表达下调导致Wnt信号通路出现异常活化,并引起β-catenin和E-cadherin异常表达增加。提示SFRP1失活及水平下调是结直肠癌启动及促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