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71岁,因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1个月囊袋感染,拟行囊袋清创术时,发现电极导线赘生物形成,更换电极后仍反复形成赘生物。借助PET-CT检查,判定赘生物为血栓可能性大,强化抗凝治疗后,赘生物逐渐缩小,最终消失。术后9个月随访,起搏器工作正常,电极导线未见赘生物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次安装起搏器后并发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分别有3根和4根起搏电极留置体内)的治疗情况.结果2例均治愈.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多次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IE是一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行心脏手术,取出电极及赘生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次安装起搏器后并发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分别为3根和4根起搏电极留置体内)的治疗情况。结果:2例均治愈。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结论:多次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IE是一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及时行心脏手术,取出电极及赘生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拔除心腔内存在赘生物的起搏和除颤电极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995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经静脉途径移除的、且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存在心腔内赘生物的起搏和除颤电极导线患者资料,通过总结电极拔除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期内感染的复发情况,评价经静脉途径拔除心腔内存在赘生物的起搏和除颤电极的可行性、安全性。结果在152例移除电极导线的病例中,经静脉途径移除、且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存在心腔内赘生物6例,共成功拔除电极导线16根(一根为ICD除颤电极),手术操作过程无死亡发生。1例拔除导线即刻出现急性心包压塞,1例术后出现不需外科干预的肺栓塞。结论对于大的中心、有经验的术者,借助特定的工具经静脉途径拔除心腔内存在赘生物的起搏和除颤电极导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感染性心内膜炎(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3-01至2015-06就诊于本中心初步诊断为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患者共478例。其中,根据症状、常规血培养、心脏超声检查疑似IE者9例,进一步接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分型。然后,根据诊断分别进行针对性治疗,随访一年,检验心脏超声检查对CIED患者IE诊断的准确性。结果:3例患者因心脏超声未发现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菌血症,但经PET-CT检查后最终诊断为IE。2例患者心脏超声提示瓣膜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经PET-CT检查后发现心腔内电极导线及瓣膜均未见赘生物,其中1例伴随血培养阳性,最终诊断为菌血症,另1例无感染征象者最终诊断为非感染患者。4例患者在电极导线拔除术后因心脏超声可见赘生物而初步诊断为IE,但PET-CT检查发现心腔内无感染征象,最终确定为"非感染性纤维残留组织"。根据最终诊断分别采取针对性治疗,随访至少1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增感染及感染复发。结论:心脏超声对心腔内赘生物的判定存在误差,尤其对于接受电极导线拔除术后的疑似IE患者,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确定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8岁,因双腔起搏器术后5年,反复寒战、高热3个月入院。起搏器囊袋表面皮肤完好。血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起搏电极导线及瓣膜赘生物形成。诊断为无囊袋感染的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选择外科开胸移除起搏装置,彻底清除赘生物,同时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再复发感染。  相似文献   

7.
起搏器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 15例起搏器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 ,讨论手术指征和时机。方法 1993年至 2 0 0 1年间 ,我们为 15例起搏器心内膜炎患者 ,施行了体外循环直视下心内起搏电极撤除术。本文对这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病例中 ,有 2例院内死亡 ,术后随访期内 (中间值 =31 3个月 ;区间 ,1 8~ 5 8 7个月 )无远期死亡 ,总死亡率为 13 3%。所有出院病人均无感染复发。大部分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只有 6例患者术后因持续存在的心律失常需要重新安装起搏器。本组病例中常见的外科手术指征为 :1)附着于起搏电极的大型赘生物 ,2 )顽固感染 ,3)三尖瓣架构损坏 ,4)肺栓塞 ,5 )存在需要外科处理的基础的或并存的心脏病变。结论 根据我们的结果及相关文献报道 ,我们认为对患起搏器心内膜炎的病人 ,应尽早采用外科手术撤除植入的心内起搏器硬件。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是值得信赖的。  相似文献   

8.
2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有赘生物,内科长期应用敏感抗菌素治疗无效。在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拔除起搏电极,同时清除心内膜赘生物,术后均康复,至今未再安装起搏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心外膜电极放置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4例因不适合植入心内膜电极的患者放置心外膜电极,分析心外膜电极的外科手术植入情况、术后随访患者病情以及起搏参数变化。结果 14例共植入18根心外膜电极,其中右房电极4根,右室电极10根,左室电极4根。心脏手术者经胸部正中切口路径10例,采用左侧第4~5肋间切口路径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1例CRT患者死于心力衰竭。所有患者无电极断裂及手术伤口感染发生;起搏阈值、感知参数及电极阻抗均正常。结论植入心外膜电极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本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提示主动脉瓣、动脉导管及降主动脉赘生物形成,对于降主动脉拟行主动弓置换术。通过术前三维经食管超声提示降主动脉赘生物内基本已形成钙化,较为稳定,呈环形分布,未侵及毗邻血管壁,遂未对降主动脉进一步处理,仅行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主动脉瓣置换、动脉导管缝扎及赘生物清除术。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未出现发热、肢体及重要脏器栓塞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永久性起搏器囊袋破溃及电极脱位病例和处理,探讨其原因。方法复习260例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资料。结果囊袋破溃并发感染4例,电极脱位6例8次,总发生率4.6%(12/260);囊袋破溃并发感染经处理后痊愈,随访未再出现囊袋破溃现象;电极脱位经更换螺旋电极行电极复位术,复诊至今未再发现电极移位现象,位置良好,起搏阈值正常。结论应注意行电极复位术患者出现的永久性起搏器囊袋破溃及电极脱位,及时发现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对119例应用激素释放电极及96例应用释放电极患者在心房是极值入后即刻及术后1、3、6、12、18个月分别测试心房起阈值,并进行比较。发现激素释放心房电极的心房起搏阈值值均显著低于非激素释放电极,且无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早期阈值升高现象。植入激素释放电心电极95%的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心房起搏阈值〈1.3V;植入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心房直搏阈值〈1.3V者仅占15%,表明激素释放心房电极明显估于非激素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感染患者经内科外科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适应证及外科处理z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02-01至2014-04住院治疗的起搏器装置感染病例共59例。其中,10例患者行外科开胸手术取出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及永久起搏器装置(开胸组),49例选择经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内电极导线(经静脉组),清除心外起搏器装置。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开胸组和经静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未见明显差异。经静脉组以单纯囊袋感染为主(41/49例),开胸组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赘生物形成为主(7/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时间较经静脉组患者长[(12.1±7.3)年比(9.2±6.9)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6/10例)患者同期行其它心外科手术,2例同期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术。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开胸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三尖瓣反流均低于经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经静脉途径已能有效地拔除多数起搏器电极导线,首选内科途径。外科开胸手术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适用于下列患者:①赘生物过大,易导致肺栓塞者;②经静脉途径拔除起搏器电极导线困难者;③合并其它心脏疾病,需要同期行心脏外科手术;④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造成三尖瓣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 ,74岁。因Ⅱ度Ⅱ型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 1991年 4月在我院安装心脏DDD双腔起搏器。起搏器及电极均为美国CPI公司生产 ,型号为PG - 937型。术后多次检测 ,起搏器DDD工作正常。 1998年 11月因起搏器电能耗竭 ,在本院更换CPI公司 94 1型DDD双腔起搏器。当时因原电极检测各参数均正常 ,故未给予更换电极。 2 0 0 0年 4月摄胸片时发现起搏器心房电极在左锁骨下断裂 ,长约4cm左右 ,心室电极正常 ,即给予调整起搏器为VVI工作方式 ,起搏频率为 70次 分。现患者无特殊不适 ,心电图示起搏器功能正常 ,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其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实施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栓塞分为血栓栓塞组60例,非血管栓塞组40例。根据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栓塞组赘生物培养阳性率、赘生物直径10 mm发生率分别为71.7%、50%,非栓塞组赘生物培养阳性率、赘生物直径10 mm发生率分别为52.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血培养阳性、赘生物阳性、赘生物直径10 mm是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血管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赘生物大小、血培养情况不同于非栓塞患者,其独立危险因素为赘生物直径、阳性率,因此积极控制感染,采取措施防治栓塞。  相似文献   

16.
2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患者发生重度三尖瓣返流,手术见1例为电极导线与腱索粘连伴腱索断裂,1例为导线赘生物导致瓣膜感染破坏。2例均置换瓣膜,术中需妥善处理导线。实时三维心脏超声可及时发现导线影响三尖瓣。  相似文献   

17.
永久起搏器植入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回顾性分析7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以提高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710例,随访0.5 ~6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结果 起搏器植入常见的并发症分别是囊袋内积血及血肿(n=10,1.41%)、电极导线移位(n=8,1.25%)、起搏阈值升高(n=6,0.93%)及囊袋侵蚀(n=2,0.28%).出血的发生与年龄偏大有关;电极导线的脱位主要是电极导线固定不良所致;囊袋侵蚀与患者体型偏瘦、囊袋制作偏小,或与原起搏器形状不相称引起皮肤受压缺血有关.结论 随着技术熟练及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经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埋置起搏器电极导线10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经锁骨下静脉远端穿刺埋置起搏器电极导线的安全性及减少电极导线断裂并发症的作用 ,对 10 3例应用该方法安置起搏器的患者进行了 0 .5~ 6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未发现与电极导线植入有关的并发症 ,包括经锁骨下静脉径路安置时较常见的电极导线断裂等严重并发症 ;说明该法有助于延长电极导线及起搏器的寿命。  相似文献   

19.
80岁以上老年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减少并发症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起搏器植入手术方式的选择,旨在减少相关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80岁以上老年人127例植入起搏器.其中双腔起搏(包括双室三腔起搏)95例(74.8%);单腔心室起搏32例(25.2%).所有患者首选经头静脉放置起搏电极导线,并对寻找头静脉及电极导线植入方式做了较大的改进.电极导线的头端应固定在心腔内,切口内起搏器囊袋处的固定也十分重要.在电极导线送入心内前制作起搏器囊袋,并放置纱布压迫止血,对少数渗血较多的患者,局部适当加凝血酶或用电凝刀止血.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手术当日或次日).结果 经头静脉送入起搏导线的成功率,在单腔起搏器为92.0%,双腔起搏器81.5%.术中及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5例(3.9%),分别是:囊袋血肿3例(2.4%),电极导线与起搏器连接处松动1例(0.8%),心肌穿孔1例(0.8%).无血气胸、电极导线脱位及起搏器囊袋感染发生.结论 经头静脉送入起搏电极导线可避免锁骨下穿刺所导致的并发症,在老年人中尤其重要;电极导线脱位主要与手术操作有关,而与早期下床活动无关;应采用适当方法达到囊袋内彻底止血,减少术后囊袋血肿及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起搏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CDIE)的外科治疗,为临床治疗此少见难治疾患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CDIE病例,对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CDIE 8例,7例经开胸直视手术下取出起搏电极导线,术中均发现起搏电极导线上明确赘生物形成,其中1例合并冠心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合并主动脉瓣赘生物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临时心外膜起搏保证基本心律,感染完全控制后再次植入起搏装置,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随访1~107个月,无一复发。结论开胸心内直视手术取出起搏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是治疗CDIE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