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端  王劲 《心电学杂志》2004,23(4):252-253
本文中,“双束支传导阻滞”是指束支主干水平的冲动传导受损。双束支传导完全中断(时)总是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种心律通常不能与完全性三分支阻滞相区别。偶尔,若出现双束支交替性间歇性传导阻滞,则双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能予确认(图1)。若一侧束支是不完全性传导阻滞,将会观察到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单侧束支传导阻滞。但是,这种情况在没有记录希氏束电图时,不能鉴别究竟是  相似文献   

2.
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低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房室传导阻滞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线索为:①房室传导呈全有全无现象。②逸搏或夺获心室表现为窄QRS波群,呈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③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④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呈一侧束支或双束支传导阻滞型,并间歇出现心室脱漏。⑤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室夺获波呈交替性不同束支或分支组合阻滞型,且伴心室脱漏。⑥心室波的逸搏灶低下,在束支或分支阻滞平面以下,逸搏频率慢。结论依据体表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诊断低位房室传导阻滞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一例患者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发作时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在行电生理检查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交替性完全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室性逸搏心律,立即临时心脏起搏并返回病房,患者房室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再次手术消融左侧隐匿旁道后,患者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消失,体表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报道2例预激合并房室正道和旁道同时存在传导阻滞以及2例预激合并束支传导阻滞。例1,男性,54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动过速原因待查。心电图诊断有:房室正道一度传导阻滞;间歇性完全性B型预激综合征,系房室旁道存在长P-R间期二度Ⅱ型传导阻滞所致。例2,女性,33岁,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预激综合征、晕厥原因待查。心电图诊断有:间歇性完全性预激综合征;房室正道高度传导阻滞伴3相超常期传导、房室旁道二度Ⅱ型传导阻滞,呈2∶1~3∶2传导。例3,例4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16岁,均诊断为Ebstein畸形。心电图诊断为B型预激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5.
法乐氏四联症纠治术后最常见的传导异常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此种传导异常的预后良好。然而,持续或暂时的完全性传导阻滞与双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及左前半支阻滞) 则为法乐氏四联症心内修补术后的严重传导异常,增加手术后早期或晚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双束支主干阻滞易造成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应引起临床重视。近遇一例,企图根据体表心电图,进行推理性分析、诊断如下。患者女性,6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示aVL导联连续描记,上行前半段表现为2:1AVB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P_8经约0.44s下传心室时产生完全性右束支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性双束支传导阻滞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是指双侧束支持续或间歇出现一侧束支传导完全中断,另一侧为Ⅰ~Ⅱ度传导阻滞,或双侧束支均发生Ⅰ~Ⅱ度传导阻滞。不完全双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在心电图表现上变化多端,诊断不易。现将我们所见一例报告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洪晓红 《心电学杂志》1997,16(2):112-113
患者男,72岁。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曾描记心电图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前因情绪激动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及头昏,但无晕厥。当即描记心电图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及地塞米松等治疗,病情好转。在治疗期间检查心电图发现房室传导及束支传导情况多变。入院时V_1导联心电图(附图上)见P波规律出现,P-P间期0.72s,心房率83次/min,心室率40次/min,每2个P波有1个P波下传心室,P-R间期0.12s,下传的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心电图诊断:莫氏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1下传)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中见P-P规则,P-P间期0.48s,心房率125次/min;R-R间期不等,分别为1.08s、1.20s、1.40s,平均心室率49次/min,房室传导比例为2:1—3:1。QRS波群呈3种形态:第2、5个QRS形态正常,呈rS型,P-R间期0.12s;第3、6个QRS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P-R0.44s;第1、4个QRS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P-R间期0.12s。心电图诊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1—3:1),间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附图下见P波规律出现,心率88次/min,P-R间期0.12s,QRS波群呈rs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9.
讨论预激综合征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罕见。本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P-J间期>0.27s,是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依据。当旁道与传导阻滞的束支同侧时,旁道快速下传使束支传导阻滞时的心室终末除极部分提前激动,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可被掩盖。当旁道与传导阻滞的束支位于不同侧时,旁道下传的时间、心室间及心室内传导时间的总和应当与房室结传导时患者女性,52岁。在健康体检中偶然发现心律失常。体检:BP120/80m m H g。心界不大,心率70次/m in。心律齐,未…  相似文献   

10.
室内传导障碍与完全性屋房传导阻滞的内在联系,多数作者认为是双束支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股是突然发生,心室率慢,有莫—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律失常性休克。往往是猝死的原因。本文检查了90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其中110例有室内传导障碍(阻滞)。这110例显示室内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塞者中,13例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死亡9例。有几例穿壁性心肌梗塞。1例大块心肌梗塞,以前壁梗塞为主者7例,后壁梗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进行性视力下降入院。诊断: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94年10月27日心电图:窦性心律,P-R间期0.21s,QRS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宽0.16s,此图诊断有以下可能:(1)右束支为一度阻滞,左束支为三度阻滞。(2)双束支非一致性一度阻滞(左侧束支传导速度慢于右侧0.04~0.06s以上)。(3)一度房室阻滞并三度左束支阻滞。95年1月11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56岁,以高血压、冠心病诊断住院治疗。入院时心率50次/分,律不齐。心电图示:宾性心律,Ⅱ°二型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入院后曾多次描记心电图,发现有间歇性束支阻滞、间歇性房室阻滞。附图(见第104页)为同次记录的V_1导联中3个片段:V_(1-a)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1房室传导阻滞;V_(1-b)示间歇性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1房室传导阻滞;V_(1-c)为间歇性束支,房室传导阻滞。本例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与心电图时相的关系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任何一个部位不应期病理性延长,使激动传导延迟或中断。称为心脏传导阻滞。根据部位可分为窦房、房内、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以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多见。按阻滞程度又可分为三度,一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延迟。传导时间延长。二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部分受阻,出现间歇漏搏,(一般分为二型)Ⅰ型又称文氏型,为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至发生漏搏;Ⅱ型在漏搏之前无传导时间延长现象。三度心脏传导阻滞:表现为传导完全受阻。所有激动均不能下传。第一、二度心脏传导阻滞又称不完全性或部分性心脏传导阻滞,第三度心脏传导阻滞称为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可分为暂时性、间歇性或永久性,以前二者多见。  相似文献   

14.
鲁端  王劲 《心电学杂志》2005,24(1):62-63
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会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此时)心室自主心律的心率较缓慢和QRS波群宽大,因为该起搏点位于阻滞区远端的传导系统周围(末梢)区域。这种心律可能难以与双分支或束支传导阻滞伴较高水平(如房室结或希氏束)的房室传导阻滞鉴别。除了较慢的心室率以外,若QRS波群的形态与以往的双分支阻滞图形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利多卡因对正常心脏的房室和室内传导影响很小,但也有应用利多卡因后产生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其他严重心律失常的报道,故曾强调在已有传导阻滞时应用此药要谨慎。作者对10例慢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及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希氏束电图的研究,测定其房室结和房室结下传导时间(infranodal  相似文献   

16.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魏金斯基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金斯基现象多发生在房室结内,常见于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中,发生在束支内的则十分罕见。房室传导阻滞和左束支阻滞中的魏金斯基现象均有报告。现报道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发魏金斯基现象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右房 右室流出道双腔起搏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不全的改善作用。 1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Ⅳ级 (NYHA分级 )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脏超声 :巨大左室 ,EF 0 .3,二、三尖瓣重度返流 ,E、A峰融合。行右房 右室流出道双腔起搏治疗。房室传导时间 (AV Delay)为 110ms。结果 :心功能恢复到Ⅱ级水平 ,术后 3个月左室明显缩小 ,EF 0 .4 9,二尖瓣轻中度返流 ,E、A峰分开。结论 :右房 右室流出道双腔起搏设定较短的AV Delay近期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 ,提高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88岁。3个月前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度(2:1)房室传导阻滞。此次突发晕厥再次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心率35次/分,房室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长达0.70s。动态心电图全程记录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长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最长持续时间29s伴短暂阿斯发作,自行终止(图1B)。次日患者发作频率增多,紧急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未见阿斯发作,第三天改为永久性VVI心脏起搏器(图略)。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6岁。因两月来反复昏厥伴抽搐入院。体检无殊。血清电解质及CO_2结合力测定正常。心电监护记录显示窦性心律,房室传导情况多变:正常房室传导、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2:1)、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静止反复出现。当进展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病人即出现面色苍白、意识丧失,在心室静止时发生抽搐。最长一次心室静止达15秒钟。临床诊断:冠心病,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在治疗过程中一度出现如下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20.
双束支传导阻滞,临床上并非少见,但2:1传导、不同步、阻滞程度又不等的双束支Ⅱ~0传导阻滞所致交替性左右束支传导阻滞伴 P-R 间期长短交替的 ECG 改变则较少见。笔者曾经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4岁。有冠心病史十余年。右图是描记 ECG 中的 V_1导联。P 波有规律发生,P-P 间期固定为 0.67秒,P-R 间期长短交替,短 P-R 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