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本中心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防治心脏性猝死(SCD)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5年,于本中心行ICD及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D)植入术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并分为一级及二级预防。评价ICD对于SCD一级与二级预防患者的整体效用及差异的原因,并根据年龄、肾功能等对一级预防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110例最终纳入研究,一级与二级预防分别为57例和53例。二级预防术后ICD恰当治疗比例高于一级预防(94.8%vs 86.6%,P0.05)。共有20例死亡(18.2%),一级与二级预防间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17.5%vs 18.9%,P=0.817)。术前脑尿钠肽(BNP)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HR=13.95,95%CI=2.05~94.84,P=0.007)/(HR=0.92,95%CI=0.87~0.98,P=0.006)}是术后生存情况的独立预测因素。一级预防亚组分析显示年龄≥65岁和eGFR≤45ml/min患者术后生存率较低。结论 SCD二级预防组ICD恰当治疗比例高,但两组术后累积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前BNP和eGFR是术后生存状况的预测因素;高龄及低eGFR降低ICD一级预防SCD的临床效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符合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适应证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治疗选择及预后。方法入选本院符合ICD适应证的152例患者,收集其基本资料及相关病史,记录入院期间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死亡率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随访。结果符合ICD适应证患者以缺血性心脏病最多;ICD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明显多于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118 vs 34);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植入ICD的比例明显多于一级预防适应证患者[44.1%(15/34)vs 9.3%(11/118)];随访结束发现植入ICD/CRT-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要明显低于未植入ICD/CRT-D患者[0%vs 17.5%(20/114)](P<0.05)。结论 ICD/CRT-D能减低ICD适应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然而临床上ICD作为心脏性猝死预防的实际应用要远远低于其指征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13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临床应用与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10例单腔ICD及3例双腔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tachycardia/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T/VF)38次(持续性VT 36次,VF 2次),其中37次治疗成功,1次失败。非持续性VT 121次,发作均自行停止。36次持续性VT中33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ntitachycardia pacing,ATP)终止,2次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次VT治疗过程中加速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共2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给予ATP治疗。1例术后3个月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共有3例术后因VT发作频繁而服用胺碘酮和(或)美托洛尔,并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结论 ICD植入后应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对于心脏性猝死(SCD)的高危人群——发生过心肌梗死或未发生过心肌梗死的心力衰竭患者,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均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对于存在SCD高危因素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及Brudaga综合征患者ICD治疗同样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对于同时符合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CRT-D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案。在我国ICD的二级预防尚难实现,一级预防的实施将面临更艰难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46例接受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ICD成功终止了18例(38.3%)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共146次。7例(16.3%)发生不恰当治疗,调整ICD参数及药物治疗方案后好转。结论:ICD可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6.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3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37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共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917次(VT745次,VF172次),其中911次(99.3%)治疗成功,6次(0.7%)失败。非持续性VT122次(16.4%),发作均自行停止。623次持续性VT(83.6%)中,537次(86.2%)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2次(13.2%)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3次(0.4%)在ATP治疗过程中加速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172次VF中,167次(97.1%)经DF终止,1例无效放电5次(2.9%)系因电池提前耗竭而更换了ICD脉冲发生器,2例共8次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给予ATP治疗。5例术后1~6个月出现心律失常“电风暴”。5例对电击恐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经教导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共有19例术后因VT发作频繁而服用胺碘酮/美托洛尔,并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调整用药剂量。结论ICD置入后应加强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辅助药物、改善心功能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心脏性猝死(SCD)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生存与适当治疗的情况。方法连续入选于本院行ICD或带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CRT-D)植入术的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ICD保存的室性心律失常与治疗数据,对比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组间生存与ICD适当治疗,并寻找ICD术后生存和ICD适当治疗的预测因素。结果入选124例患者,一级预防组63例,二级预防组61例,中位随访时间300天。共有12例患者死亡(9.6%),其中一级预防组7例(11.1%),二级预防组5例(8.2%),组间生存曲线无统计学差异(P=0.095)。术前log(NT-proBNP)是术后生存的唯一独立预测因素(HR=8.81,P=0.047)。共有24例患者接受过ICD适当治疗(19.4%),组间术后ICD适当治疗曲线存在显著差异(P=0.014)。QRS波时限(QRSd)是术后ICD适当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HR=1.24,P=0.020)。QRSd≥120 ms的患者中二级预防组患者更早接受ICD适当治疗(P=0.027),QRSd<120 ms的患者中组间首次ICD适当治疗时间无差异(P=0.242)。结论因SCD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植入ICD患者在术后生存无显著差异;二级预防较一级预防患者更早接受ICD适当治疗,这种差异主要归因于术前QRSd≥120 ms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华伟 《中国循环杂志》2012,27(6):403-405
心脏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如何进行一级预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介绍了应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临床试验,以及ICD应用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7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方法对6例单腔ICD及1例双腔ICD植入者进行随访,通过ICD程控仪调出储存的资料,了解ICD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随访5~44个月,平均23.7个月,ICD共检测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2 129次,心室颤动(VF)6次。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VT的成功率为91.9%,ATP未能终止的VT经低能量转复(CV)治疗95.3%转为窦性心律,少数VT经治疗后加速为VF。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的成功率为100%。4例12次误将室上性心动过速误判断为室性事件而启动治疗,其中2次心房颤动,10次窦性心动过速,经调整VT的识别参数及联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未再发生类似情况。2例随访期间出现晕厥,ICD存储的信息显示发生了VF并复律成功。2例出现焦虑症,经心理治疗改善。结论术后严密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本中心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发生及治疗状况。方法连续入选本中心于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置入ICD或CRTD并规范随访的患者,收集术前资料、术后VT/VF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共分析76例患者,其中一级预防32例,二级预防44例,43例(56.6%)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0.35)。随访13个月至10年,无一例死于VT/VF。22例(28.9%)发生ICD恰当治疗,15例(19.7%)发生不恰当治疗。一级预防患者VT/VF发生率低于二级预防组(9.4%vs 43.2%,P=0.001)。冠心病亚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VT/VF发生率无差别(20%vs 55.6%,P=0.21),而扩张型心肌病组一级预防低于二级预防(8%vs 50%,P=0.009)。不同病因的二级预防患者VT/VF发生率无差异。单腔与双腔(包括三腔)ICD的不恰当治疗率分别是28.1%vs 13.6%(P=0.11)。结论 ICD能有效预防室性心律失常性死亡,二级预防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ICD恰当治疗率高,而一级预防患者中扩张型心肌病VT/VF发生率较低。双腔ICD的不恰当治疗率较单腔有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约40万人死于此症。一系列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ICD是优于药物的有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SCD发生率。美国每年上万人安装ICD,其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和认识水平普及的限制,采用ICD治疗的患者甚少,但近年来逐渐增多,1年约100例患者安装ICD。为提高医生和患者对应用ICD的认识及使用规范化,两个学会的ICD专家组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就ICD适应证、多中心试验结果、植入技术、心动过速的识别和治疗、并发症、随诊等专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入了深入和认真的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数量与心脏性猝死(SCD)一级与二级预防患者临床资料特征,为ICD患者筛选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行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资料与患者植入ICD类型,分析历年ICD植入数量与一级、二级预防患者资料的特征与差异.结果 入选214例患者,一级预防108例,二级预防106例.ICD植入数量与一级预防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与二级预防患者相比,一级预防患者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更差(P<0.01),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0.34±0.01)对(0.50±0.16),P<0.01],QRS时限更长[(135.83±35.08)ms对(111.68±34.15)ms,P<0.01],log (NT-proBNP)水平更高[(3.32±0.62)pg/ml对(2.83±0.83) pg/ml,P<0.01],肾小球滤过率更低[(75.15±24.23) ml/min对(90.25±70.30) ml/min,P=0.037];一级预防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占90%,与二级预防患者疾病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冠状动脉疾病比例均较低(13.1%与22.6%);二级预防患者主要植入单腔ICD(84.0%),而一级预防患者植入CRT-D比例最高(74.1%),组间植入ICD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D植入数量与一级预防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一级预防患者的识别与植入工作有待改进,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良患者与未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慢性心功能不良患者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的一个严重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使更多的患者得以生存,但随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趋增多。心力衰竭最终死亡原因主要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或心脏性猝死(SC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心脏性猝死一级及二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符合ICD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标准并在我院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及心室颤动(VF)3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心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共随访了40例患者,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各20例,平均随访时间一级预防组(12.2±7.6)个月,二级预防组(14.6±9.6)个月。随访过程中共13例患者发生了VF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4例,二级预防组9例,21例患者发生了VT事件,其中一级预防组9例,二级预防组12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间VF及VT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T发生频率(VTfrenquency)在一级预防组为4.465次/月,二级预防组为26.16次/月(P〈0.001)。VT发作时间(VTduration)在一级预防组为(25.6±15.6)s,二级预防组为(78.1±58.7)s(P〈0.001)。一级预防组中9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3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二级预防组中12例患者ICD记录有持久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7例,CV终止5例。9例患者有VF事件,均DF成功。结论二级预防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均明显高于一级预防的患者,但因样本量较小,两组患者间因VT或VF接受ICD治疗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HM)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访23例植入了带有HM功能的ICD及CRT-D患者,分析HM所获得的日常信息和报警数据,观察其对系统相关事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衰)监测在内的临床相关事件的早期监测及临床干预的疗效.结果 对23例患者随访122~937(452.1±262.2)d,共接收报警信息1 991次,发现异常事件1 481次,其中96.4%是临床相关事件,1.5%为系统相关事件,无信息传输事件占2.1%.系统相关事件多为感知异常,其中发现左心室导线脱位1例.临床相关事件中心律失常报警事件占84.7%[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事件较多],心衰报警事件占15.3%,以静息时心率升高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室起搏百分比降低为主.根据HM系统报警信息,电话联络患者65例次,优化参数11例次,指导调整药物治疗方案18例次,4例患者入院治疗.结论 对于植入ICD/CRT-D的患者,HM系统是一项必要的、安全可靠的远程监测方法,可以及时识别起搏系统相关异常、发现临床相关事件,可指导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优化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我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进行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初步经验。方法入选我院近3年因严重心力衰竭植入ICD进行SCD一级预防的患者,术后3个月进行ICD常规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入选患者22例,其中单腔ICD15台,双腔ICD7台。22例患者随访时间3~28个月。记录ICD治疗事件21次,包括12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和9次放电,只有1次ATP治疗患者具自觉症状。其中正确治疗(appropriate therapy)11次(52%)包括8次ATP治疗和3次放电,误治疗(inappropriate therapy)10次(48%)。发生误治疗患者均为植入单腔ICD。结论ICD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心力衰竭SCD的一级预防,ICD误治疗事件是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合理的ATP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术后情况及IC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以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全部患者,通过定期随访及调阅患者的ICD内存储的数据了解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ICD植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工作情况.结果 共入选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8~78(41.5±15.8)岁,随访8 ~84 (37.0±20.6)个月.21例(48.8%)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事件,其中有5例(11.6%)患者发生的室速/室颤事件属于不恰当识别.1例患者在植入ICD后发生未识别事件.ICD共记录到室速/室颤事件382次,植入ICD后首次发生室速/室颤事件的时间为术后1~36(6.4±8.9)个月,84.6%的室速/室颤事件发生于1年内.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381次,同步电复律83次,高能量除颤34次.结论 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高且复发早.二级预防植入ICD可有效预防患者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出现电风暴现象的一般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96年8月至2008年6月间96例ICD植入患者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并比较单次电风暴患者与多次电风暴患者在年龄、随访时间、首次电风暴发生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有12例(12.5%)发生了电风暴,首次电风暴事件距离ICD植入术后的中位数为31天。相对于单次电风暴患者而言,发生多次电风暴患者的LVEF较低。结论 ICD患者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为12.5%,多次发生电风暴的患者具有低LVEF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LVEF≤0.35且否认既往心肺复苏、晕厥和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心力衰竭患者,收集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以电话随访为主,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或首次心脏性再住院的联合终点.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83例患者入选,5例(6.4%)失访,78例完成了随访,包括ICD组20例和对照组58例.经过中位21.5(2.0~41.0)个月随访,共19例(24.4%)死亡.总体1、2、3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6.5%、26.4%、35.0%.ICD组和对照组1年死亡率分别为10.5%和18.3% (P=0.525,Log-rank检验),ICD组死亡率降低了42.6%;18个月死亡率分别为10.5%和24.8%(P=0.340,Logrank检验),ICD组死亡率降低了57.7%.全因死亡或心脏性再住院联合终点事件的1、2、3年发生率分别为40.1%、56.0%、76.0%.ICD组和对照组1年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5%和44.1%(P=0.203,Log-rank检验),ICD组事件发生率降低了39.9%;18个月联合终点发生率分别为26.5%和54.6%(P=0.110,Log-rank检验),ICD组事件发生率降低了51.5%.结论 LVEF≤0.35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ICD具有降低死亡率和心脏性再住院率的倾向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