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尿路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提出相应健康维护措施,以维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20名临床护士及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10名女性进行调查,比较两组人员尿路感染情况、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尿路感染防护行为及尿路感染职业因素.结果 护士对尿路感染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及入厕前后洗手行为、不滥用抗生素2项尿路感染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但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有64.8%护士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31.0%保持良好的心态.尿路感染与护士职业环境、工作性质、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护士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相关防护行为不足.临床护士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管理部门应为临床护士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及适当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护士标准预防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与执行情况及影响其行为的相关因素,提出管理对策,以提高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85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有70.6%的护士完全掌握标准预防相关知识,54.1%的护士能在实际工作中规范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不同护龄及学历护士标准预防完全掌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学历、职称护士标准预防执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影响执行的因素主要是工作太忙(80.0%),无操作流程指引(75.3%),防护用具不易获得(70.6%)等。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标准预防的认知率及规范执行率较低。管理者应加强手术室护士尤其是低年资、低学历、年轻护士标准预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化操作流程,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及感染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肿瘤科与非肿瘤科护士化疗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肿瘤科(32名)、非肿瘤科(4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非肿瘤专科未配备防护设施,75.0%护士未接受过系统的化疗防护知识培训,72.5%不了解化疗防护知识,50.0%不使用双层手套,仅25.0%护士配药方法正确,100%从未使用过防护设备,100%不会正确处理化疗废弃物;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无防护设备(95.0%)、缺乏化疗防护知识(75.0%)及不了解化疗药物的潜在危害(70.0%);前2项认同率显著高于肿瘤专科(均P〈0.01);后1项与肿瘤专科相似(P〉0.05)。肿瘤专科防护设施配备齐全,护理人员防护基本知识和技能显著优于非肿瘤专科(均P〈0.01),但在使用防护设施及正确配药方面,与非肿瘤专科比较,除使用双层手套,一次性口罩、帽子外,其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化疗防护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非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医院相关领导和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化疗防护条件,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莫文娟  张平 《护理学杂志》2009,24(10):54-57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MSI)及其自我防护意识的状况,探讨职业因素对护士OMSI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应用护士OMSI症状自评量表和护士OMSI自我防护意识调查表对816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护士OMSI的年总发生率为56.62%,其中2个部位以上损伤者占47.55%;不同科室护士的OMSI年发生率及其自我防护行为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影响护士的OMSI年发生率的因素有工作时弯腰次数、每日搬运患者次数、科室、轮值夜班频率等(P〈0.05,P〈0.01)。结论手术室和外科护士易发生OMSI;护士OMSI的保护因子是自我防护意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环境,其危险因子为轮值夜班频繁、工作时弯腰次数、搬抬患者次数、科室、工作时持续坐姿时间。管理者应采取措施预防或应对护士OM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护士锐器伤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发生锐器伤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职业锐器伤调查表,对5所综合医院977名在岗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7.5%护士曾发生锐器伤;人均年锐器伤的发生次数因科室、工作环境、职称的差别而存在差异(P〈0.05,P〈0.01);多因素分析示工作环境、学历是影响护士锐器伤的主要因素。结论需注重护士职业安全管理,提高护士防护意识、改变不良个人行为和操作习惯,增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以有效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护理学杂志》2009,24(9):44-45
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为护士有效实施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调查。结果80.0%患者对保持经期卫生有较好认知,35.0%对正常分娩、流产及妇科手术有正确认知,65.0%患者对正确的会阴清洁方法了解不确切或方法错误,仅5.0%患者了解影响疾病的因素。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年龄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对经期卫生有较好的认知,但其总体健康知识水平仍普遍偏低,尤其欠缺对治疗措施的了解、疾病预后及疾病影响因素的认知。护士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获取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护士的职业安全意识,以探讨职业安全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100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97.0%被调查护士在工作期间发生过针刺伤,77.30/被针刺伤〉1次/年,71.6%在操作和处置中被污染针头所伤,54.6%的针刺伤不能确定感染源;与针刺伤有关的主要操作有清洗、处置注射器、回套针帽、处置临床医疗废物等;在针刺伤发生后40.0%护士不知道报告的程序和处理措施;所有护士都希望获得针刺伤相关的知识及帮助与支持。结论 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安全制度不健全。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单位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制度,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城乡医务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和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防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湖北省某县7个乡镇及某市的医务人员338名(乡镇180名、城市158名)进行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调查。结果城乡医务人员对HIV/AI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乡镇医务人员在部分防护能力及暴露后的应对知识方面与城市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加强城乡医务人员HIV/ALDS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培训,扩展乡镇医务人员培训面,以提高基层卫生工作者HIV/AIDS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和暴露后的及时应对,减少HIV/AIDS感染的发生是目前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透中心护士对职业伤害的认知和行为,为制订针对性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省、市、区三级医院血透中心的40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职业伤害认知和防护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职业伤害认知14项中11项认知正确率达66.2%~95.0%,3项认知正确率为41.0%~51.5%;防护行为11项中8项经常实行率为75.9%~98.8%,3项经常实行率分别为65.09%、42.0%和44.5%;职业防护认知和防护行为评分,省级医院显著高于市级、区级医院,市级医院显著高于区级医院(均P〈0.01)。职业防护认知总分与职业防护行为总分呈正相关(r=0.383,P〈0.05)。结论省、市、区三级医院血透中心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呈中等水平,防护行为较好,医院级别越高,认知和防护行为越好;认知影响行为。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均引起高度重视,需加强血透中心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和防护设施建设,尤其应特别重视基层医院,以全面提高血透中心职业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下称维族)护生实习前职业防护意识的现状。方法对68名维族大专护生实习前的职业防护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名汉族护生进行比较。结果维、汉族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维族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不容乐观,建议实习前应针对维族护生特点,加强其职业防护知识与行为的培训,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实习前护理部分别对全院带教教师及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及14项常见技能示范培训,实习中期自制调查表采用方便抽样法对122名护生及26名临床带教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影响知识掌握的主观、客观因素。结果不同学历护生在防护用具使用、接触体液戴手套、处理针头、处理锐器、操作前后手卫生、手受伤是否戴手套等6项职业防护知识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护生与带教教师在护生自身知识缺乏、没有进行相关培训、防护评估不到位及医院防护用具未配备4项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0.01);带教教师对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结果最差的2项为护生发生职业伤害后上报记录的完整性和发现护生发生职业伤害的及时性。结论护生对职业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实习中带教教师应不断强化对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为制定合理的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亚健康状态自评表(SRSHS)对一所综合医院12个临床科室的26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3.81%,其中ICU、CCU、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外科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居前5位;不同年龄、工龄、每月夜班数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综合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有关管理者应根据不同人群及科室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职业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应对方式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以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7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护士193名,对其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PTSD-SS评分为43.40土10.87,38名(19.69%)护士PTSD-SS为阳性水平;其积极应对水平低于一般健康人群,消极应对水平高于一般健康人群(P〈0.05,P〈0.01);PTSD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PTSD水平较高,且缺乏良好的应对机制。护理管理者应关心和爱护护士,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急诊科护士应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以雏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和城市糖尿病(DM)患者对DM足相关知识认知及自护状况,为加强农村DM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住院治疗的农村(80例)和城市(80例)DM患者DM足相关知识、DM足危险因素、足部护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0%~71.3%农村患者了解DM足相关知识,7.5%~90.0%患者至少存在一种DM足危险因素,76.2%~100%患者未实施足部护理;农村患者对DM足相关知识的认知和足部自我护理实施情况显著低于城市患者(P〈0.05,P%0.01)。结论农村DM患者对DM足危险因素认知水平明显低下,需在农村人群中普及DM知识并加以强化,提高其对DM认知,重视足部护理,降低DM足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及其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更好地维护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实习期间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教育调查表,对138名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间最为突出的职业损伤是皮肤损伤,其发生率高达94.9%;而护生掌握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总体情况不理想,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仅占17.4%;发生职业损伤及发生职业损伤后未正确处理的护生,其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欠缺(P〈0.05);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仅占31.2%;护生在校教育的专业课程中均缺乏护理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课程教育。结论实习护生缺乏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缺陷。学校应加强护生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以减少护生实习中发生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普通病房护士HIV职业暴露现状及其防护行为,为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HIV职业暴露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西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63名呼吸科和急诊科在职注册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护士HIV职业暴露相关信息。结果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9.4%,88.3%接受过职业危害培训。职业暴露后仅37.5%接受检查,16.7%使用病毒阻断药物治疗。HIV职业暴露后27.1%不会评估暴露情况,89.6%的护理人员没有暴露后的随访。结论普通病房护理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概率较高,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不到位。管理者应加大防护设施投入,对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定期、系统、规范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情况,为在校护生法律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49名护理大专和185名护理本科护生进行职业相关法律知识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生了解职业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分别为学校(92.4%)、媒体(66.7%)、医院(32.7%)、其他(39.6%);护生的认知态度总分为51.92±2.43;专科护生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认知态度得分显著低于本科护生(P〈0.05,P〈0.01)。结论护生对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认知态度积极,其中专科护生相对较差;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和途径提高护生认知水平,尤其应加强专科护生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强急诊护士对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储备,增强防范意识,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性事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问卷对45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针对暴露的问题进行补偿式的强化教育,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强化教育,护士对新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得分由培训前(29.85±5.12)分提高到(40.88±6.17)分,培训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传染病的报告回答正确率及个人防护行为规范执行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急诊护士对新发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程度较低,防范意识不足,培训可帮助护士强化新发传染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儿科护士化疗药物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对化疗药物认知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115名儿科护士对化疗药物认知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化疗药物认知良好率为31.30%~94.78%。平均60.10%;≥10年护龄护士对化疗药物认知程度、配割药物过程中存在的危害性以及药物溅身时如何处理的认知显著高于〈10年护龄护士(P〈0.05.P〈0.01);处理剩余亿疗药物认知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士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护理管理前应引起重视,针对不同护龄的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以提高护士工作安全度。  相似文献   

20.
对接触化疗药物护理人员实施防护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32名肿瘤科职业接触化疗药物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及操作防护干预。结果护理人员培训干预后防护知识知晓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脱发,月经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接触化疗药物并实施干预后与未接触化疗药物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实施教育与行为干预为主的防护原则,在具备化疗防护条件下严格执行防护制度,可避免护理人员接触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