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文彬  邓丽娟 《全科护理》2013,11(23):2171-2172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病人在院前急救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抽取转运到本院急危重病人1 02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转运,对照组采取传统转运,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意外发生率及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危重症病人院前急救转运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急危重症病人院前急救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43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转运成功率.结果均安全送达医院,安全转运存活率为100%.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43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转运成功率.结果:均安全送达医院,安全转运存活率为100%.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经验。方法:迅速出诊,采取各种有效的急救措施,及时实施院前救护,做好转运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降低了病死率(6.54%),提高了抢救成功率(93.46%)和治愈率。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挽救颅脑损伤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4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转运成功率。结果:均安全送达医院,安全转运存活率为100%。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38例宫外孕破裂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宫外孕破裂患者救治中的意义,包括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升压药物,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等,待病情稳定后转运至医院实施急诊手术。认为院前急救是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首要诊治环节,在发病现场和转运途中应实施准确、有效、不间断的监护和救治工作,才能提高转运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交通伤56例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交通伤的急救措施和效果,以期为交通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接诊的56例交通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我院急救中心的指挥调度、伤情评估、院前急救、伤员转运、人员培训等总结经验。结果 56例交通伤患者中,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例,转运途中死亡1例,安全转运54例,院前急救成功率96.42%。结论采取合理的院前急救措施,对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受伤者的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文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03-6003
目的通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提高了病残率病死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方法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了院前急救护理处置。结果抢救成功160例(87.4%),死亡15例(8.2%)。结论对急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安全转运、出诊人员的陪护及院内人员物品的准备等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急、危、伤、重症病人在各级医院间转诊、转运、途中监护抢救及护理已成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院前急救体系和提高急救质量、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配合使用先进的院前急救仪器设备,可为院前治疗救护赢得宝贵时间,对查明病因、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3月我院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均采用重症监护单元系统进行院前急救转运;另选取2011年1~7月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转运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单元系统能够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完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202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0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状况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包扎、止血、固定、维持呼吸等院前急救处理,本组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达到98.13%。结论强化的急救护理专业队伍建设、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能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改良流程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11月改良流程管理以前的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10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中,实施院前急救为观察组(56例),未经院前急救为对照组(45例),院前急救采取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维持基础生命体征、安全转运和途中监护等措施.[结果]观察组入院时发生的呼吸道梗阻、脑疝、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对短时间内挽救脑出血病人的生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流程.方法:对1 7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规范院前自救指导、现场救治、合理用药、病情监测、安全转运等急救流程.结果:本组1 719例患者,其中1 432例成功转运回医院治疗,死亡287例.结论: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后,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添玉 《全科护理》2013,(35):3311-3311
报告了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院前急救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认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应做好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程序化护理的模式。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4年12月急诊收治的12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抢救时的程序化护理措施。结果:127例均抢救成功并顺利转运入院.无1例死亡。结论:确立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程序化护理模式。运用此护理模式能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颅脑创伤病人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的救护措施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中心出车接诊的1286例颅脑创伤病人院前急救转运的临床资料.结果:1275例安全返回急诊科,466例入神经外科或急诊手术,途中死亡11例.结论:颅脑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有效的急救和针对性的护理为院内成功抢救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例因刀伤致上矢状窦及横窦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现场急救、转运过程中的护理、转运后的护理。认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保存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至关重要,为院内急救成功奠定了基础,是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救转运途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方法]对2001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2188例急救转运途中病人的护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急救转运危重病人1236例(56.49%);病种主要以颅脑创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年龄以16岁~35岁及51岁~80岁的病人为主;急救转运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06:00~12:00及15:00~21:00。[结论]急救转运病人病情重、病种杂、来源广、转运时间分布不均衡,且转运途中护理技术难度大、涉及护理问题多、护理工作强度大,需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技能训练和护理管理,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急救转运途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灵芝  房蔚霞  郑春燕  黄妹  李云燕 《护理研究》2005,19(12):1083-1084
[目的]分析急救转运途中病人的护理问题及特点,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方法]对2 0 0 1年1月—2 0 0 2年12月我院2 188例急救转运途中病人的护理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急救转运危重病人12 3 6例(5 6.49% ) ;病种主要以颅脑创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年龄以16岁~3 5岁及5 1岁~80岁的病人为主;急救转运高峰时间主要分布在0 6:0 0~12 :0 0及15 :0 0~2 1:0 0。[结论]急救转运病人病情重、病种杂、来源广、转运时间分布不均衡,且转运途中护理技术难度大、涉及护理问题多、护理工作强度大,需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技能训练和护理管理,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