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导致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围生期相关因素。方法对85例窒息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46例发生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54.1%。围生因素中,发生多器官损害的百分率分别为:母亲妊高征83.3%,胎儿宫内窘迫82.8%,脐带异常78.9%,羊水污染75.0%,原因不明的胎动减少68.8%,胎膜早破64.3%,胎盘早剥57.1%,前置胎盘50.0%,早产儿87.5%,低体重儿87.9%。结论母亲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系多器官损害的主要高危因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发生率应全面做好围生期保健。  相似文献   

2.
陈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33-35
目的探讨围生期危险因素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09年7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156例早产儿病例资料,根据床旁B超的检查结果诊断,分析颅内出血与围生期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156例出生体重≤2000g,胎龄≤36周的早产儿中发现92例(58.97%)颅内出血患儿。分析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分娩方式、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母体异常、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阿氏评分、呼吸窘迫的发生及低体温对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有影响(P0.05);而保胎有无、羊水异常、胎盘异常、脐带异常、低血糖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围生期危险因素中,分娩方式、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及母体异常、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阿氏评分、呼吸窘迫的发生及低体温对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室管膜下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室管膜下出血(subependymal hemorrhages,SEH)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收治的283例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母亲、胎儿、分娩因素及治疗过程中筛选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胎龄、窒息、单多胎、胎膜早破、母亲妊高征、前置胎盘、宫内窘迫、氧疗、呼吸机治疗共12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男性、经产道分娩、胎龄小、多胎、母亲妊高征、前置胎盘、氧疗、窒息是引起早产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胎儿的宫内监测,预防早产,维持早产儿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为ICH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东莞市横沥医院2006-2011年133例早产儿ICH为研究组,同期243例非ICH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对19个危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前3年早产儿ICH发病率为41.9%,后3年早产儿ICH发病率为31.7%。单因素分析发现前3年胎龄、出生体质量、妊高征、窒息、产伤、滞产、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后3年胎龄、出生质量、妊高征、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前3年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早产儿ICH独立危险因素(P<0.05),后3年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ICH的发病率高,危险因素复杂,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ICH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陈盛  蔡成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26-627
目的分析早产儿颅内出血(ICH)的高危因素,为早期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58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床旁B超检查结果(有无颅内出血)分为ICH组(23例)和非ICH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抽搐及机械通气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性别、分娩方式和败血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胎盘异常、宫内窘迫及多胎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患儿母亲年龄、尿路感染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小胎龄、低体质量、宫内窘迫及Apgar评分低的早产儿可能更易发生颅内出血,应及早采取防治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3.2%与9.6%,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妊高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早产儿发生窒息的几率大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适时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因素与极低出生体重儿颅内出血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期间确诊的34例颅内出血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26例无颅内出血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作对照组。对其有无胎膜早破、多胎、孕周、出生体重、胎儿宫内窘迫、生后有无体温不升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孕周1、min Apgar评分≤7分、宫内窘迫、低体重、使用机械通气和低体温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对临床低体重、低胎龄、有宫内窘迫及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早产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颅内出血可能的预见性,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86例早产儿,对分娩方式、胎龄、性别、是否双胎、出生体重、贫血、围产期感染、使用氨茶碱等18个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相关危险因素与早产儿发生FI的相关性。结果:86例早产儿中33例发生FI,发生率为38.3%。经单因素分析显示FI组危险因素中分娩方式、羊水异常、脐带异常、性别、贫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无相关因素早产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使用激素、胎龄是FI发病的保护因素;围产期感染、氨茶碱应用、胎盘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是FI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胎龄越小,FI发病率越高;产前使用激素可减少FI的发病。胎儿围产期感染、宫内窘迫、胎盘异常以及氨茶碱应用可致FI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官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降低剖官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例中,脐带因素和羊水过少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0%与10%,常见病因包括脐带异常、妊高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早产儿发生窒息的几率大干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适时助产,适当放宽剖官产指征,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统计分析1995 年~1998 年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外地孕妇、未产前检查、早产、双胎或多胎、有胆瘀和妊高征、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上述因素的对照组(P< 0.05) ;羊水Ⅲ°,有脐带绕颈、打结、脐带脱垂组与非上述因素的对照组比较,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 P>0 .05)。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与孕妇来源、产前检查、早产、双( 多) 胎、妊娠合并胆瘀和妊高征,并发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因素有关,控制上述环节,可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高征孕妇脐血流的参数改变与围产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检测86例妊高征孕妇的脐带在胎盘插入点处脐血流参数S/D值,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随访孕妇生产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结果①妊高征组中PI、RI及S/D值(除外轻度妊高征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有先兆子痫及子痫症状的中重度妊高征组中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宫内窘迫及低体重出生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而轻度妊高征组中以上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孕妇脐血流S/D、PI、RI值的监测可作为评估胎儿宫内生存状况的敏感指标,尤其将脐血流在胎盘脐带插入点处测定获取的是母体妊高征血流对胎儿影响的直接反映,可指导分娩方式提高围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围产期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HIE患儿母亲妊娠期病史及分娩情况的临床资料,并与100例同期出生无HIE新生儿作对照。结果:两组中妊高征、羊水过少、脐带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及早发现和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避免新生儿窒息,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儿HIE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料与方法2000~2006年收治早产儿脑损伤患者30例,均符合早产儿脑损伤临床诊断标准,男19例,女11例。胎龄<30周1例,30~32周5例,33~34周7例,35~36周9例,>36周8例。入院时日龄:0~24小时23例,25~48小时4例,>48小时3例。出生体重:<1000g1例,1000~1500g3例,1501~2000g8例,>2000g18例。围产因素:多胎妊娠3例,胎位异常8例,前置胎盘3例,胎膜早破7例,羊水污染13例,脐带绕颈8例,脐带脱垂1例,妊高征3例。顺产9例,胎头吸引助产3例,剖宫产10例,臀牵引3例,急产2例,第二产程延长3例。宫内窘迫史18例(60.0%),合并新生儿窒息12例,单纯宫内窘迫6例;新生儿窒息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围生期各种相关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关系,并探讨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213例本院住院HIE新生儿的病历资料,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治疗213例无HIE新生儿作对照组。HIE组患儿均在生后4~10天(平均6天)进行头颅CT平扫检查确诊。观察两组患儿和母亲的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HI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诸多相关因素中两组患儿有10个围生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是HIE的易感因素,分别为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患儿抽搐、胎盘异常、羊水Ⅲ度混浊、第二产程延长、妊高征、脐带因素、治疗初期并发低血糖。其中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治疗初期并发低血糖是HIE的高危因素。结论目前HIE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辅佐头颅CT平扫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处理产前产时合并症及胎儿窘迫等对HIE的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系胎盘及脐带因素导致胎儿缺氧所致。通过检测晚期正常妊娠及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的胎盘表达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urontowardsaxonguidancefactor.1,Netrin-1)水平、相应脐带情况及患者娩出新生儿出生状况,从而探讨Netrin-1在急性胎儿宫内窘迫中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间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共27例。其中15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为对照组,12例急性胎儿宫内窘迫患者为研究组。检测所有人选病例胎盘中Netrin.1表达水平,观察2组胎儿娩出时脐带情况,测定相应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minApgar评分。结果2组患者胎盘Netrin-1表达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后1rain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脐带异常。12例胎儿宫内窘迫10例存在脐带绕颈,1例脐带螺旋。10例脐带绕颈中3例脐带绕颈两周;7例脐带绕颈1周,脐带绕颈1周新生儿患者中3例存在脐带水肿。但所有娩出胎盘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胎儿宫内窘迫组脐带异常明显(P〈0.05)。结论Netrin-1在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胎盘维持功能过程中作用较小。孕晚期急性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多因脐带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早期早产儿凝血功能与胎龄的相关性,并探讨中早期早产儿生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496例早产儿生后24 h内凝血功能及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及与颅内出血的关系。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在早期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imer,D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凝血功能异常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肝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宫内窘迫、动脉导管未闭和血小板减少症为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出血组较非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P<0.05),重度组较非出血组和轻度组DD升高(P<0.05)。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随着胎龄的增长逐渐成熟,男性、宫内窘迫、动脉导管未闭和血小板减少症是早产儿凝血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PT延长可能与颅内出血的发生有关,而DD增高则与颅内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与出生时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的299例临床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99例患者中,出生时窒息83例,无窒息217例,表现为胎心率异常83例,羊水Ⅲ度污染138例,胎动减少或消失28例,常见病因包括胎盘异常、脐带异常、孕产妇贫血、胎膜早破、ICP(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程延长、重度妊高征和羊水过少等.在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和产程延长方面,窒息组与非窒息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为多因素所致,宜用多指标进行诊断,单一指标不宜作为剖宫产的依据,而临床表现为胎心率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和产程延长时需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18.
胎儿宫内窘迫4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6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6例病例中,相关因素为脐带异常、胎盘和羊水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结论: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的孕妇,应加强监护,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围生儿死亡,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 ,指胎龄超过 2 8周不足 37周的活产婴儿。常与母体疾病如妊高征、糖尿病、子宫疾病、过度劳累有关、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盘异常等有关 ,多胎也是引起早产的因素 ,还有部分原因不明。由于早产儿各个系统发育不完善 ,不成熟的生理特点 ,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须加强各项治疗、护理。1 临床资料   我院 1998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早产儿5 2例。男 2 8例 ,女 2 4例 ;胎龄 32 3~ 36 6 周 ,平均胎龄 34 4 周 ;体重 16 0 0~ 6 0 0 0g。其中双胎 4例 ,妊高征16例 ,前置胎盘 2例 ,胎膜早破 4…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下早产儿颅内出血(ICH)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患儿428例,选取其中生后6 h内入院,均需机械通气的患儿111例,将37周的早产儿,需机械通气,并发生ICH的9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将同一时期≥37周足月儿,需机械通气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等回归调查分析出机械通气下,早产儿ICH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结果:两组胎膜早破≥18 h、多胎妊娠、自然分娩、机械通气≥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分娩、胎膜早破≥18 h、多胎妊娠、机械通气≥7 d均为早产儿IC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重和胎龄为机械通气下发生ICH早产儿相对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机械通气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众多,自然分娩、多胎妊娠、胎龄、出生体重、胎膜早破、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时间、羊水异常、脐带绕颈与机械通气早产儿ICH有密切关系,其中以自然分娩、多胎妊娠、胎龄、出生体重、胎盘早破、机械通气时间尤为重要,在临床检查中需要及时进行相应措施,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率,为患儿提供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