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发作性心悸3年,多发于紧张、活动或“感冒”时。心电图:窦性心律时正常;发作时呈宽QRS波心动过速(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右室S1S1刺激600ms即出现室房分离,右房S1S1、S1S2刺激无异常发现。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右房S1S1刺激诱发窄QRS波心动过速,此时冠状静脉窦电极远端逆A波最早。左室起搏下于靶点放电成功阻断旁道逆传。随访1个月无复发。考虑为儿茶酚胺依赖性左侧隐匿旁道。  相似文献   

2.
报道 1例宽QRS波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经过。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 0 .12s ,右束支阻滞型 ,心内电图逆行A波冠状窦远端电极领先。考虑左侧壁隐匿性旁道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心室内差异传导。阻断旁道逆传后 ,心动过速仍持续 ,室房分离 ,才明确室性心动过速诊断。因此 ,对宽QRS波心动过速应作仔细的电生理检查。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6年"入院,入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心室S1S1500~600 ms刺激时显示室房分离,当心室起搏间期减至400~310 ms时,室房传导恢复为1∶1,当进一步减小心室起搏间期至300 ms时,室房偏心性传导呈2∶1形式,提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3相、4相阻滞。采用激动标测行射频消融成功,分级递增心室刺激室房分离。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2岁,主因突发心慌不适2 h入院,伴胸闷、气短。入院后尝试行食管调搏终止心动过速,心电图及食管内心电图提示心动过速为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且室房逆传现象,室房逆传有全或无特征,说明室房逆传由旁道所致。经电复律终止室速后的心电图证实存在左侧旁道,经三维标测射频消融,证实本例为室速并旁道逆传。  相似文献   

5.
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频率依赖性室房传导及心动过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4例经导管射频消融证实的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LCAP)空房(VA)传导及心动过速特点。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接受了心内电生理检查(EPS):①4例均于右空心尖(RVA),其中1例于多个部位(右室流出道、左室及旁道在室端)行分级递增起搏(S1S1),观察VA传导情况;②于高位右房行S1S1及程控期前(S1S2)刺激诱发心动过速,观察有无房室给双径路。结果显示,RVA起搏经LCAP1:1VA传导窗口为40~120m,上限为400~350ms,下限为360~270ms;若RVA起搏周长在窗口之外,VA完全分离或偶经LCAP逆传。其中1例多部位起搏结果与RVA起搏结果相似。4例均对诱发心动过速,周长为330~360ms,但不能持续,A波逆传受阻于旁道而自动终止。提示LCAP若受到3相、4相阻滞或旁道之外如其他旁道竞争传导、房室结逆传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可发生频率依赖性VA传导,EPS诱发的心动过速可能不持续。因此,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LCAP的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阵发性心慌10余年。食管电生理检查示隐匿性左侧房室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年前曾在外院行常规射频消融失败。心内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时冠状静脉窦(CS)处A波呈偏心传导,CS3-4至CS9-10处可见高尖的冠状静脉窦肌袖电位,CS3-4处VA融合,且A波最早,CS1-2处VA分开,且A波最晚,但大头消融电极导管于二尖瓣瓣上未标测到VA融合。后于冠状静脉窦内3.5 cm处偏心室侧(靶点为小A大V)标测到旁道电位,消融成功。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41岁,有心动过速病史,心率较快时,心电图可见预激delta波,心率较慢时,无预激delta波。常规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心动过速,使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了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提示常规电生理检查发现心室刺激呈现室房分离时,不能完全排除隐匿性旁道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报道两例右侧显性房室旁道合并右后隔慢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两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和心室程控刺激评价消融前后电生理变化。心脏标测证实两例病人存在右侧显性房室旁道 ,阻断该旁道后AV间期延长达 16 3和 16 7ms,QRS波群变宽呈完全预激形 ,程控刺激和标测证实为右后隔慢旁道 ,前传速度慢但无递减传导 ,无VA传导 (例 1)或VA递减传导 (例 2 )。消融阻断慢旁道后AV再次延长达 188ms和 2 17ms,心室预激消失 ,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形 ,心室刺激见VA分离。结论 :两例病人为右侧游离壁显性房室旁道合并右后隔慢旁道 ,前者掩盖后者的前向传导。正常房室传导束 (AVN HPS)的传导速度慢于慢旁道是其显现前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46岁,因"阵发性心悸5年"入院。入院后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示左后间隔旁道,冠状静脉窦造影示冠状静脉窦憩室。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标测到理想靶点放电后阻断心外膜房室旁道,体表心电图delta波消失,心室刺激显示室房分离,术后4周未发生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8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行电生理检查,心动过速发作时腔内A波激动顺序呈现由"偏心"转为"向心"的动态变化,变化过程中心动过速周长恒定,且希氏束电极上VA间期、HA间期及体表Q RS波形态均恒定不变,提示存在左侧旁道,且旁路传导与否并未影响折返环.诊断为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左侧游离壁旁观者旁道,实施旁...  相似文献   

11.
左侧双旁道致复杂心律失常,其临床特点是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心律失常频率,发作标测与起搏标测靶点不在同一部位,射频消融一条旁道后还有一条旁道可工作,分别消融两个旁道成功后心动过速不能诱发,并有室房分离或预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41岁。因阵发性心悸7年入院。体检、X线胸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根据6波极性旁道定位于右侧后游离壁。心内电生理检查:窦性心律时,心室激动顺序为希氏束→冠状窦口→冠状窦远端(图1左),提示右侧显性旁道。射频消融前,右心室或右心房程控刺激可诱发4种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图1右、图2左右及图3左)。图1右、图2的逆行心房激动顺序为冠状窦远端→冠状窦口→希氏束是→高位右心房。图3左侧最早的逆行心房激动也位于冠状窦远端,提示存在左侧隐匿性附加径路。消融左侧隐匿性附加径路过程中心动过速并不终止,而是由一种窄QRS心动过速转变成另一种频率相同但逆行心房激动顺序不同的窄QRS心动过速(图3右)。消融右侧旁道后,反复右心房及右心室程控刺激均未诱发室上速,快速心室起搏呈室房分离。电生理诊断:左侧隐匿性旁道、右侧显性旁道伴5种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3.
报道6例中间隔右侧旁道的特殊类型──邻希氏束旁道的射频消融治疗,心内标测和消融证实该类旁道位于中间隔右侧的前上部,邻近希氏束的影象显示其距离在0.5cm以内,有效消融靶点局部电图均记录到H波(≤0.01mV),其振幅明显小于希氏束电图H波振幅,V─A间期短于或等于希氏束电图上的V─A间期,V波与A波之间有旁道电位,强调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放电,6例患者心动过速在放电5s内终止,其中4例出现交界区早搏或短阵交界心律,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停止放电后均恢复窦性心律。笔者提出恢复后的窦性心律无房室传导阻滞是旁道阻断而正常房室传导无损伤的重要依据。连续放电可完全阻断旁道。  相似文献   

14.
报道1例具有Mahaim纤维特性左侧旁道参与的宽QRS波心动过速:V1~V6均以R波为主,电轴左偏,呈右束支阻滞型。心内电生理检查:无典型预激图形,心房刺激出现与心动过速一致的宽QRS波,见旁道前传文氏现象;室房逆传呈向心性递减,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呈V-H-A顺序,逆传A波以His柬部位最早;三磷酸腺苷可阻断旁道前传。窦性心律下,在左室中后间隔消融放电阻断旁道,术前极易发作的心动过速不再诱发,术后见房室传导跳跃现象。考虑该旁道起自房室结慢径或附近的心房肌,止于左室基底部。  相似文献   

15.
频率依赖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发的心动过速及射频消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频率依赖性隐匿性房室旁道伴发的心动过速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6例患者 ,男性 2例 ,女性 4例 ,年龄 14~ 6 8岁。电生理检查包括采用右室心尖部和左室S1S1及S1S2起搏分析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位置确定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左侧游离壁 5例 ,右侧三尖瓣环 11点处 1例。具有旁道 1∶1室房传导功能 5例 ,传导窗口 80~ 10 0ms,有偶发旁道逆传现象 4例 ,诱发心动过速 5例。在右室起搏下标测靶点 ,所有病例均消融成功。结论 隐匿性房室旁道发生 3位相或 4位相阻滞时表现为频率依赖性室房传导。电生理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分辨偶发室房逆传现象 ,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具有Mahaim纤维特性的左侧旁道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具有Mahaim纤维特性左侧旁道参与的宽QRS波心动过速:V1~V6均以R波为主,电轴左偏,呈右束支阻滞型。心内电生理检查:无典型预激图形,心房刺激出现与心动过速一致的宽QRS波,见旁道前传文氏现象;室房逆传呈向心性递减,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呈V-H-A顺序,逆传A波以His束部位最早;三磷酸腺苷可阻断旁道前传。窦性心律下,在左室中后间隔消融放电阻断旁道,术前极易发作的心动过速不再诱发,术后见房室传导跳跃现象。考虑该旁道起自房室结慢径或附近的心房肌,止于左室基底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对8例心电图显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分析房室、室房传导情况、心动过速特点、旁道定位,并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患者均证实存在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特性左侧隐匿性旁道,在较慢频率起搏右心室时旁道逆传发生阻滞,而以中等频率起搏时表现为间断旁道逆传,较快频率起搏时才表现为旁道1:1传导且均诱发了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于快频率心室刺激下标测消融靶点,消融均获成功。结论左侧隐匿性房室旁道有时可发生快频率依赖性室房逆传现象,并伴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射频消融中需注意分辨,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8.
房室慢旁道的电生理表现及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报道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慢旁道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11例。电生理检查和静脉注射ATP(7例)试验发现:①增频刺激右室心尖部时,VA文氏点为183.2±22.6(160~230)bpm,达11室房传导的最高刺激频率时最早心房激动部位的室房传导时间较基础频率刺激时最早心房激动部位的室房传导时间(BVAE)延长68.8±29.8(46~109)ms,P<0.01。心室程控刺激时旁道阻滞前最早心房激动部位的室房传导时间较BVAE延长107.6±41.8ms,P<0.01,表明慢旁道传导表现为传导速度慢以及出现频率依赖性递减传导和文氏阻滞。②连续心室刺激时静脉注射ATP7例中有5例于注射后20.6±2.0(18~23)s出现完全性室房阻滞,另2例室房传导时间逐渐延长。提示ATP可使慢旁道的室房传导发生阻滞或传导时间延长。③心动过速时逆传激动顺序异常,与H波同步刺激心室均能夺获心房。④RFCA可成功阻断慢旁道,有效靶点的室房传导时间为133.6±21.1(128~160)ms,A波超前最早参照点为26.4±8.4(20~40)ms,有效靶点逆传房波前有旁道电位。结论:上述结果提示慢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和  相似文献   

19.
房室结三径路伴左侧旁道折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玲娣 《心电学杂志》1999,18(2):108-109
患者男性,20岁.反复心悸8年,经食管心房调搏和心内电生理诊断为房室结三径路伴左侧隐匿性旁道.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_3导联心电图(图1上)示QRS波群呈室上性型,但QRS形态不一,分别呈rS、RS和QRS终末粗钝型.R-R间期不等,分别为0.26、0.32及0.38s.食管调搏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_1导联心电图记录(图1中).前半段为开始诱发时形态(持续约1min),R-R间期0.24s,心律齐,QRS波群呈两种形态.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1min以后QRS形态不一,R-R间期不等,分别与图1上的3种R-R间期相对应.P′-R间期分别为110、160和220ms.R-P'间期恒定.R-P′_(v_1)间期为140ms.食管导联(图1下)R-P′_(ESO)间期为120ms,R-P′_(ESO)间期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2岁,因反复发作心悸10余年入院,常规心电图(图1A)有典型δ波,V1导联呈RS形态,R〈S,QRS时限110ms,PJ间期220ms,诊为B型预激综合征,拟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常规电生理检查示心房超速刺激诱发左束支阻滞型宽QRS波心动过速,心房激动顺序呈偏心性,诊断为左侧旁道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效消融过程中(图1C),δ波消失,而V1导联QRS波群变成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