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尿酸肾病模型大鼠血尿酸、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中的TGF-β1、TNF-α的变化及中药复方对TGF-β1、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高嘌呤饲料加腺嘌呤灌胃制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模型,并分组处理,中药治疗组用中药煎剂,别嘌呤醇治疗组用别嘌呤醇溶液,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用药持续4周。观察血尿酸、肾脏组织病理学及肾组织中的TGF-β1、TNF-α的变化。同时,观察中药复方对上述各项指标的调节作用。结果: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上调,且中药复方能调节其表达。结论: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TNF-α表达明显上调;中药有调节高尿酸血症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TNF-α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尿酸血症肾病是指因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而形成高尿酸血症所导致的肾脏损害。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我们以中药足浴法治疗了31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效果较好,现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刘金畅  王涛 《天津中医药》2017,34(5):291-294
高尿酸血症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呈现发病率上升趋势,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诱因之一,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以抑制尿酸产生或促进尿酸排泄为主,药物种类较少,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新药研究概况,对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特点进行了分析,为基于临床有效中药研究与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新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为尿酸结石、蛋白尿、水肿、夜尿增多、高血压、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晚期多数肾小球受累,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近十余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的发病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年男  相似文献   

5.
从病因病机及治疗两大方面阐述了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其中又以辨证治疗、固定方药治疗及辨病治疗三方面突出体现了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黄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4):149-150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特别是富含蛋白质和嘌呤的食物摄入增加,患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不断增多,尿酸性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我院肾内科2011年1~12月采用四妙散加减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可以继发痛风、尿酸性。肾病与肾功能不全,且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发生有相关性。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已引起临床关注。笔者在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病过程中发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有明显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尿石症、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痛风等[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2]。车树强教授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研究,治疗高尿酸血症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0%以上),但由于其早期无症状,常常被忽视;高尿酸血症又是代谢性疾病,常与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共存。通过对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治疗必要性、药物现状、以及中药特点等系统论述,提出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必要性,为控制高尿酸血症并发症和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是血液中尿酸盐浓度过饱和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严重后果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和尿酸性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现代中医一致认为高尿酸血症的病机特点为脾肾亏虚,湿浊、痰瘀交阻,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期或分型进行治疗,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对单味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及其作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均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饮食方式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持续上升,高尿酸血症 引起的肾脏损害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尿毒症,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 期寿命。因此高尿酸血症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大部分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尿酸药 物,临床可选用西药较少,且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和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临床应用受限, 在保护和恢复肾功能方面疗效欠佳,因此寻找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药在降尿酸 延缓肾脏病进展方面颇具前景。本文作者通过国内外文献,对中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了 解中西医治疗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直线上升。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6):226-230
尿酸排泄需要依赖上皮细胞的转运体,尿酸转运体的异常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研究逐步受到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萆薢、土茯苓、车前草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具有降尿酸的作用,此外临床上一些中药复方也常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药降尿酸机制主要是通过调控尿酸转运体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本文主要从中药有效成分及组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三个层次对中药调控尿酸转运体研究进行综述,为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诊断 尿酸性肾病又称高尿酸血症肾病、痛风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高尿酸血症的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4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分成伴高尿酸血症Ig A肾病患者与不伴高尿酸血症Ig A肾病患者,比较两组临床与病理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肾脏病理改变以Lee氏Ⅲ、Ⅳ级多见,而正常尿酸组组则以Lee氏Ⅱ、Ⅲ级为主。结论:伴有高尿酸血症的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的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应重视老年及老年前期Ig A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痛风胶囊治疗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5例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别嘌呤醇,治疗组加服痛风胶囊,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侯积分、24hUUA、β2-MG、24hUPro、BUA、CCr、S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6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证候积分及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痛风胶囊是治疗IgA肾病伴高尿酸血症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痛风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和高尿酸血症对糖尿病、动脉硬化及肾脏病变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高尿酸血症的干预治疗.目前降低血尿酸的西药因其副作用大很难长期应用.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尚未见报道.笔者自1991~2000年应用五苓汤加味治疗单纯控制高嘌呤饮食无效的高尿酸血症45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拟痛风方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28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分别行常规治疗;自拟痛风方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比其两组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13%,与对照组相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痛风方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可行性较高,且具有极高安全性,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亮  肖智 《中医药导报》2010,16(1):26-27
目的:观察地黄汤加减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予以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予以别嘌呤醇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及临床主症的变化。结果:两组在降低血尿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24h尿蛋白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黄汤加减对高尿酸血症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尿酸性肾病,原称为痛风性肾病,是指高尿酸血症和(或)高尿酸尿症导致尿酸在肾组织沉积所造成的肾损害,主要包括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和急性肾衰竭三种类型。目前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肾损害者占41%,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中医药界对此日益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病名上,中医古代文献对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病无直接记载,多归属于"痛风、痹病、历节病、虚劳、腰痛、石淋"等病证的范畴。病因病机方面,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肾的病理基础,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治疗上,多采取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专方及经验方治疗以及单味中药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湿热(湿浊)、瘀血被认为是痛风肾的主要邪实病理因素,西医所说高尿酸与这些病理因素有相似之处,一些学者对于利湿化浊、活血化瘀中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也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