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心电监护及严密的病情监测.结果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3例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麦利  于春宁 《吉林医学》2009,30(8):716-7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特别是老年性心肌梗死,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发病率高,常合并多种基础病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掌握老年入急性心梗的临床特点,严密进行临床观察,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从2008年5月-2008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其中60岁以上59例,占80%。现结合我们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的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选择年龄60岁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其临床特点、心理情况、危险性及并发症.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病情多变、并发症多、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结论 药物治疗虽然是抢救患者成功的关键,而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两便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1例死亡。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AMI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情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2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护理措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ICH)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病情多较重,其并发症是增加死亡率、致残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性ICH患者136例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预防护理并发症,减少死亡率,降低致残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观察与护理路径.方法 38例AMI患者,通过对其临床表现、心电及并发症的观察,探讨正确AMI护理路径.结果 38例AMI患者,36例康复,2例死亡.结论 掌握正确的AMI观察及护理路径,可提高AMI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本组病例主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为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 ,也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 ,梗死后 2 4~ 48h最易发生 ,护理人员应尽快识别出心律紊乱的性质和类别 ,积极采取措施 ,并报告医生 ,警惕室颤发生 ,做好除颤准备。当心电示波出现频发的室早 ,R骑T波现象时 ,预示将发生室速和室颤 ,一旦出现要分秒必争 ,积极抢救。2 急性左心衰竭的观察与护理急性左心衰竭 ,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 ,或在疼痛 ,休克好转阶段出现 ,发生率约为 32 %…  相似文献   

9.
10.
李桂荣 《吉林医学》2013,(31):6617-66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好转,2例无效死亡,总有效率为90.0%。结论: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给予合适的护理,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致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刘炜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78-1278,1335
目的: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点,早期发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发症征象,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减少及避免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对5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急诊PCI术术中护理。对急诊PCI术中出现的心脏并发症进行分析,找出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实施有效护理。结果:急诊PCI获得成功55例。结论:老年AMI患者具有特殊的临床特点,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对抢救老年AMI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便秘而诱发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从护理角度提出了预防、护理及健康宣教要点,旨在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结核发病率回升,老年肺结核病人明显增加,老年肺结核病人合并急性心梗的病人也明显增加,值得我们重视。由于老年肺结核病人患病时间长、病情多较重、病情复杂、症状不典型,当合并急性心梗时多掩盖了急性心梗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拖延就诊时间,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使一些病人产生严重后果。因而对老年肺结核病人合并急性心梗的患者早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是治疗的关键。对我院近三年来住院老年肺结核合并急性心梗31例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旨在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髙老年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方法:通过严密心电监护,血压监测、心律、心率监测、溶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5例病人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果:80%的病人康复出院,20%的病人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的病人,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勤观察、急出理,病人的康复成功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秀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91-149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本文通过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行常规医疗护理;舒适组34例在常规医疗护理基础上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5天内出现腰酸背痛、便秘、失眠等并发症的病例数、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舒适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医疗费用有相应的控制,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适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1 病历摘要  患者韦某 ,男 ,77岁 ,住院号 5 9979。因胸闷、心悸 1周 ,加重 2小时 ,而于 2 0 0 1年 2月 18日步行入院。入院检查 :T36 .5℃ ,P10 0次 /分 ,R 2 3次 /分 ,Bp 17.3/ 10 .7k Pa。意识清 ,精神差 ,口唇紫绀 ,两肺未闻及罗音 ,心率 14 5次 /分 ,心律不齐 ,心音强弱不等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肝右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水肿 ,心电图提示快速型心房纤颤 ,原发性 ST-T异常。入院初步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 ,快速型心房纤颤。入院后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西地兰强心、阿斯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极化液营养心肌、利多卡因抗心律失…  相似文献   

18.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观察与跟踪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也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是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起病急骤,48小时内病情最为严重,2~7天内最易出现并发症,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经过对50岁以上63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到:只要我们严密观察,抓“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三关”,即心律失常关、心源性休克关、急性左心衰竭关,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  相似文献   

20.
李希玲  刘晓燕  康嵘  何玉梅 《吉林医学》2013,(29):6198-6199
目的:总结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术并发症采取护理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对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PCI术的并发症采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