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问您会笑吗?您会以为我很可笑。我说,偶尔一笑,甚至开怀大笑并不难,而要笑口常开,心情愉悦,并非人人都能做列。古今中外关于笑的说道很多,如中国谚语言: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祛病消灾。中医古籍载:心有余,则笑。莎士比亚也说,如果一天不笑,就等于这一天白白度过。 笑受大脑皮层主导和控制。如果您有了笑的意识,面部有关的十几块表情肌会被牵动,发出笑的协调动作。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人在笑的时候可使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  相似文献   

2.
如果问您会笑吗?您会以为我很可笑。我说,偶发一笑,甚至开怀大笑并不难,而要笑口常开,心情愉悦,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古今中外关于笑的说道很多,如中国谚语云: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祛病消灾。中医古籍载:心有余,则笑。莎氏比亚也说,如果一天不笑,就等于这一天白白度过。 笑受大脑皮层主导和控制。如果你有了笑的意识,面部有关的十几块表情肌便  相似文献   

3.
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天,男人背着女人到山坡播下一粒粒种子;夏天,男人背着女人在庄稼地里除草施肥;秋天,男人背着女人在忙碌地收获丰收的果实……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生活,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能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能看见呀!”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能走呀!”夫妇两取长补短,活得有滋有味。这是多么豁达乐观的胸怀,这是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4.
吴雨 《健康必读》2007,(8):20-21
6月23日傍晚,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突然辞世。又一个“笑里人生”被心病无情摧毁,人们不禁联想起古月、高秀敏、马季等明星也因心肌梗塞离世。专家提醒,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以及过度抽烟、喝酒、吃肉、肥胖等因素,患冠心病的人越来越多,在公众中进一步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日显重要。而夏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既往有心脏病史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应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到从维熙先生《笑对秋阳》一文,虽然短短两千字,觉得意味无穷。"一年四季,秋日最美。"在自然界是如此。"对于人生四季来说,穿越春夏进入人生之秋,又何尝不是最惬意的时光……"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在从先生看来。"收获不等于是人生的定式。无论你是否攀  相似文献   

6.
正前些年,老爸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喜爱的砚台收藏活动。他藏砚赏砚,一玩就是十多个春秋。老爸年轻是一名中学教师,收入一直十分微薄,致使老爸很难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买那些值钱的好东西。但他痴迷收藏,矢志不渝,退休后,每月都从退休金中挤出一点钱来买老砚台。为了搜购到东西好且价格合适的老砚台,他跑遍周边的旧货市场、乡村集市,不辞辛苦,乐在其中,集存的老砚台近几十方,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笑”死     
死!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而又非常可怕的字眼。首先常常让人想到的是病死饿死冻死;其次无非就是重伤致死忧愁而死悲痛而死…… 很少很少有人会想到笑死,甚至很难想象笑竟会死人!而我们平时说“笑死人了”“高兴死了”。只是说“好笑极了”“太高兴了”,并不是说因为笑、因为高兴而死了人。  相似文献   

8.
正去年春天,我被单位派去加拿大渥太华研修学习一年。那是6月的一个周末,我乘坐公交车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公交车上的人不是很多,我在一个老妇人旁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车子行驶了一段儿后,在一个站牌下停了下来,这时,从车下上来几个小丑,他们一上车便在车厢里不停地手舞足蹈,口中还念念有词。这是怎么回事?我被这突发事件惊呆了,心里思忖:难道这几个人精神有问题?或者想打劫……这时,一个小丑径直向我的座  相似文献   

9.
年轻时,一心忙于工作,没把健康当回事,到了中年,气管炎、关节炎、胃病等接踵而至。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胃病和关节炎都随之解决,惟独气管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加重。以前只是冬天上不来气,现在连夏天也气短了。大有“活了今天没明天”的悲哀,有时和老同学说再见时,往往得补充一句:“我不知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了呢?”  相似文献   

10.
正我这辈子经历过很多磨难,特别是在唐山大地震时一夜之间失去父母及亲人11位,心灵遭受重大创伤,突然丧失了笑的能力,并患上"灾后综合征",一度想轻生。光阴似箭,一晃42年过去,我已经64岁了,依然是笑面春风,一副精神抖擞年轻态的样子。有人间我,有啥养生秘诀,怎么"逆生长",越活越年轻了。我笑答:"笑运动"健康法。  相似文献   

11.
正母亲99岁高龄,身体健朗,思维清晰,年轻时所经历的事,她说起来还是滔滔不绝。母亲的长寿,不是先天的遗传,也不是老天爷的恩赐,而是注重少与笑的结果。母亲一生勤劳简朴。没见她上街买过一件时尚的衣服,大都是自己手工缝制的,或者送去缝纫店。吃饭时,饭粒掉在地上,她也要捡起来,决不浪费一粒粮食。炒菜时调料也  相似文献   

12.
孙俊菊 《长寿》2004,(9):20-21
小时候发育不良,头大颈子细,被同伴们戏谑为“三根筋挑起一个头”。长大成家后身体渐渐好转,可颈子和头的比例却似乎还是原样不变。伏案读书、工作20余载,常常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思想渐渐丰满,细弱的颈椎却无法承载一颗沉甸甸的“果实”,提前退化,人尚未成老妪,已有一副老妪也没有的颈椎。磁共振检查结果,我患的是脊髓型颈椎病。医生嘱咐,先做牵引,必要时手术,平时务必当心,加强自我护理,千万不可遭受外伤。  相似文献   

13.
人们早就知道,笑是有益健康的良药。当然,人们之所以笑,并不是因为笑对健康有益,而是因为可笑。在西方,专家详细研究了笑的生理作用和笑的有益特性,并且专门创立了笑科学。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能遇到可笑的事情,于是笑疗法应运而生,成了国外医学最时髦的疗法。在德国的“笑俱乐部”里,笔者亲身体验了笑疗法。  相似文献   

14.
21岁的王小姐最渴望的是自己能够拥有一张漂亮的“瓜子脸”,整容帮她实现了这个梦想,可是,王小姐却并不快乐。  相似文献   

15.
小米 《药物与人》2009,(4):53-53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曾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从他笔下流动出来许多的人物、山水、花鸟,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但也有人或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给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老人一概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相似文献   

16.
笑也能“杀”死人,说起来真令人毛骨悚然,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都充满了欢笑,是否我们也会有被笑“杀”死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17.
张鹰 《祝您健康》2014,(1):32-32
朋友给我的短信祝福中说:“什么都可以忘记,每天服‘笑丸’不能忘。”看后,不禁若有所思:很多人与我一样,吃这个保健药,那个营养品,唯独没有把“笑丸”放在重要位置上,忽视了这味自备免费、易得而珍贵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在—生中的每一个阶段如果都能做到自觉、自知、自律和自强,当然是很高的境界,但我想还是适当降低要求:从少年到青年、中年、者年,按顺序分别突出一个“自”。少年力求自觉。当过老师,我很是知道少年时代十六岁的花季里“自觉”的重要性。这一年龄段正值第二断乳期,许多少年学子在这一时期会变得“不自觉”,对求知、对社会的认识“一知半解”,结果学业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小小年纪就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自觉地遵守纪律、自觉地读书求知、自觉地从事文体活动的学生最易成才。古时的“头悬梁、锥刺股”,可不是父母压迫出来的。青年贵在自知。不妨把20岁至30岁列为青年阶段。走过了“自觉的少年”阶段,中学生成了大学生,人称“天之骄子”。既然是“天之骄子”了,就难免自高自大,“书生意气气冲霄汉”,把“人贵有自知之明”抛到了  相似文献   

19.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准妈妈们的心情总是喜忧参半,既有迎接新生命的兴奋,也有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因为传统观念总是把生育过程当做"痛并快乐着"的事情,生产变成一件不痛不快的事。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社会已由“养小为主”转为“养老为主”,养老负担越来越重。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导致这位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离世的原因是大部分老年人的死亡杀手-跌倒。2021年5月22日逝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的诱因也是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