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丘惠嫦  楼慧玲  马军  林桂定 《河北医药》2011,33(21):3334-3335
胃肠屏障功能减弱是老年人常出现的一种情况。由于老年人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衰退,正常的胃肠屏障功能减弱,不能对人体的细菌和毒素进行清理,因此常发生胃纳欠佳、排便不畅。我院在采用四君子汤和能全力对老年胃肠屏障功能进行治疗后,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小红参对高胆碱饮食C57BL/6J小鼠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胆碱饮食组和小红参治疗组,连续给药6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镜检观察结肠绒毛长度及结肠病理变化;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血清中D-乳酸、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Claudin-1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小红参治疗后能增加小鼠肠绒毛长度,降低血清因子D-乳酸、DAO、MPO水平,上调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结论:小红参可能通过修复结肠屏障功能和减...  相似文献   

3.
贺瑞新  邱方  王瑞刚 《中国医药》2007,2(8):464-466
目的探讨早期饲喂纯膳食纤维对大鼠受损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致重型颅脑损伤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能全素组、能全力组、膳食纤维组各8只,分别在伤后6、12、24、48、72h活杀动物;另设正常对照组。取小肠回盲部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取门静脉血测血浆微量内毒素的变化。取腹主动脉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的变化。结果①致伤后各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上述变化以伤后12~24h最显著,至72h不能恢复;②早期添加膳食纤维至伤后48h对上述各观察指标有明确改善作用,能全力至48h后有改善作用。结论早期添加单纯膳食纤维作为肠内营养制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合膳食纤维对门静脉高压大鼠肠黏膜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er大鼠用CCl-4橄榄油复合法建立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单纯模型组(A组)、能全素组(B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1:2,C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SDF:IDF=2:1,D组)。并提取第7天大鼠肠黏膜蛋白检测Occludin蛋白及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C、D组Occludin蛋白表达较A、B组增加(P〈0.05),iNOS表达降低(P〈0.05),C、D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复合膳食纤维对保护门静脉高压大鼠肠黏膜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军魁  张小平 《河北医药》2009,31(22):3134-3136
肠道屏障是指肠道能防止肠腔内的有害物质如细菌和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的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它可分为肠黏膜外防止细菌易位的支持系统和肠黏膜本身两部分,包括:肠黏膜上皮、肠粘液、肠道菌群、分泌性免疫球蛋白、肠道相关淋巴组织、胆盐、激素和胃酸等。肠道屏障通常可以归纳为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四大功能。临床上对肠屏障损伤治疗的需要,以及如何正确测定和评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程度,一直是医学界不懈追求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由于肠黏膜屏障之功,阻止了细菌与毒素越出肠管进入机体。肠屏障功能受损,可引起全身系统性炎性反应以致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本文就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与防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郭庆捷 《河北医药》2005,27(8):627-628
近年的研究表明,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s deficiency syndrome,MODS)的始动器官”。其理论依据来源于肠道的另一重要功能——黏膜屏障功能。现就近年来有关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肖术平  郑超 《现代医药卫生》2022,(18):3187-3190
目的 研究艾司奥美拉唑钠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卫生院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检测],炎症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时间指标(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肝脏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水平、APACHEⅡ评分、肝脏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水平、DA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黏膜屏障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PACHE...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究与分析腹腔内局部冲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组)和观察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加腹腔内局部冲洗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宣白承气汤对脓毒症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和治疗组各10只.实验期间大鼠禁食不禁水.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假手术组仅翻动盲肠,不做穿刺结扎处理.治疗组在CLP后8h、12h和24h时宣白承气汤剂按1ml/100g体质量灌胃.第48h时(...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内源性消化酶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其代谢产物具有维持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代射和更新、保护结肠上皮的形态和功能、调节肠道功能等作用,被作为肠内营养成分之一。本研究拟探讨改良大承气汤协同不同膳食纤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等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添加复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口服柳氮磺胺毗啶(SASP)1.0g,4次,d,将治疗2周后病情未向重度转化的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人三组行肠内营养治疗。C组:单纯能全素组;T1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每500 kcal肠内营养液添加复合膳食纤维7.5g,其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1:2);T2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每500 kcal肠内营养液添加复合膳食纤维7.5g,其中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1:3)。分别于肠内营养治疗前及治疗7d后检测患者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毒素(endotoxin,E邴含量。结果肠内营养治疗7d后,血浆中TNF-α浓度T1组[(144.5±20.0)ng/L]、T2组[(140.6±19.2)ng/L]明显低于C组[(170.7±30.4)ng/L](P〈0.05),T1组与T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ET浓度T1组[(0.137±0.018)Eu/m1]、T2组[(0.130±0.017)Eu/m1]明显低于C组[(0.156±0.012)Eu/m1](P〈0.05),T1组与T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适量的复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可以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保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F)F1d、F3d、F5d组各10只,AP1d、AP3d、AP5d组各10只,制备大鼠AP模型,丹参治疗(SM)SM1d、SM3d、SM5d组各10只,制备AP模型后,给予丹参治疗。按1d、3d、5d三个时间点取相应组别大鼠,动态测定外周血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和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变化。结果AP组比F组各时间点DAO和D-Lac均明显升高(P<0.01);经丹参治疗后3d、5d组DAO和D-Lac比AP组均明显下降(P<0.01),第5d恢复至正常水平;AP组随病程延长sIgA呈逐步减少,与F组各个时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参治疗组sIgA在各时间点均低于F组(P<0.05),均与AP1d组无差异(P>0.05),比AP3d、AP5d两组均有升高(P<0.05)无随病程延长而逐步减少趋势。结论丹参能够明显改善胰腺炎大鼠肠黏膜通透性,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能促进肠黏膜sIgA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实现对AP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胃肠外营养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SD大鼠行全腹部60Coγ射线8Gy放射后,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常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组(Standar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STD组,n=10):大鼠输入常规静脉营养液;谷氨酰胺组(Glutamine-enriched 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GLN组,n=10):大鼠输入附加谷氨酰胺的静脉营养液;正常组(n=10)为未经腹部照射的正常大鼠,连续7d全成分胃肠外营养。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和无菌采取肠系膜淋巴结做细菌培养。结果GLN组小肠蛋白质和DNA的含量明显高于STD组,GLN组空、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全层壁厚度均显著大于STD组。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GLN组和STD组小肠绒毛顶部都有程度不同的糜烂形成,但GLN组绒毛表面糜烂较少,而STD组则较多。GLN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明显低于STD组。结论附加丙氨酰-GLN二肽的全成分胃肠外营养能有效的保护肠黏膜辐射性损伤后肠屏障功能和防止肠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异甘草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和肠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阐明其改善NAFLD的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超纯水)、模型组(超纯水)和异甘草素组(100mg/kg),每组10只。模型组和异甘草素组喂食高脂饲料19周建立NAFLD模型;造模同时,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超纯水。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计算小鼠肝指数、白色脂肪指数和棕色脂肪指数;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肝脏脂质堆积情况;检测小鼠血清或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肝脏组织中IL-6、IL-1β、TNF-α mRNA表达水平;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考察异甘草素对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肠黏膜屏障功能相关蛋白[闭合蛋白4(Claudin-4)、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异甘草素组小鼠体重...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样真菌)、血浆内毒素及降钙素原(PCT)、二胺氧化酶(DAO)等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菌落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及PCT、DAO等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可促进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恢复,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提高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道益生菌联合纳洛酮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以及对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肠道益生菌联合纳洛酮治疗,均连续治疗1周.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补充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AP)病人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P病人160例,按照给予肠内营养的不同时间点,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1,n=85),常规营养组(观察组2,n=75)。观察组1予入院后48 h内给予益生菌、肠内营养;观察组2先给予肠外营养1周,再给予肠内营养;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2例为对照组。于病人入院第1、7、14天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间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IgM的浓度。结果第1天,观察组1、观察组2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毒素(0.69±0.08)比(2.06±0.39)比(2.08±0.38)μg/L,D-乳酸(3.06±0.90)比(13.48±0.75)比(13.39±1.23)μg/L、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0.16±0.10)比(0.51±0.21)比(0.50±0.17...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进行肠外营养(PN)的早产儿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儿科进行PN的早产儿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16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PN)和Gln组(PN+Gln),每组80例。检测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D-乳酸、血氨浓度、院内感染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各项临床资料、治疗后生长发育及代谢情况均无明显差异。Gln组于治疗后1、2周CD3+和CD4+的T淋巴细胞、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2周内院内感染和NEC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血氨浓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谷氨酰胺能够增强早产儿的免疫功能、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和NE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