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鹤  屈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09-5010
目的对手术显微精密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消毒灭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坏,保证医疗安全。方法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严格按管理流程进行运输、交接、清洗、包装、灭菌。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显微精密器械进行集中管理,保证了其清洗、消毒灭菌的效果的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结论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显微精密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俞丽云 《护理与康复》2010,9(12):1064-1065
总结外来医疗器械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及体会。认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要制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对人员进行培训,固定护士管理接收外来医疗器械,加强与手术医生及手术室、外来器械公司的沟通,密切配合,从而保证外来医疗器械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门诊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量控制管理。 方法 认真执行门诊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操作规程,严格回收、清洗、分类包装、灭菌、发放、监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管理。 结果 使门诊口腔科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结论 实施管理措施,完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再生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地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血站获得性感染管理和消毒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提高控制质量,对血站获得性感染实施制度化管理。结果首先加强了环境和采供血环节消毒管理,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保障了血站感染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结论预防和控制血站获得性感染,对于保障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及工作人员安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医院内镜清洗、消毒与灭菌管理制度,确保内镜消毒质量。方法通过规范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程序,实现内镜达到高质量使用。结果对内镜室进行专门管理,使内镜清洗、消毒、灭菌、保管和使用进入规范化管理,未发生内镜相关医院感染病例。结论内镜属于高度精密医疗仪器,必须加强管理,确保消毒与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因医疗器械消毒不当导致的感染等问题提出的全程质量控制应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在未实施医疗器械全程质控管理情况下的1000件医疗器械消毒结果与100例患者发生感染人数进行统计,并与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医疗器械全程质控管理情况下的1000件医疗器械消毒结果与100例患者发生感染人数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医疗器械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全程质量监控后,消毒不合格器械所占百分比以及感染发生率均较质控管理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医疗器械全程质量监控管理措施的应用,有利于避免器械消毒不合格情况,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有效控制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方法:分析该院原有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中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结果:由医疗器械公司按时将外来医疗器械及规范的、可粘贴的器械标识送至该院,由手术室器械供应部对其进行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监测,并建立规范的可追溯记录。结论:对外来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1月—3月按常规管理流程处置的600件外来骨科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6月运用PDCA循环法管理流程处置的600件外来骨科手术器械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外来骨科手术器械的管理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术后规范处置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来医疗器械和植入物采取PDCA模式进行管理,确保了外来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同时也提高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使外来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产生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到的1 098个外来医疗器械包为设对照组,按流程常规处理。使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共2 035个外来医疗器械包设为实验组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配置与包装、灭菌及发放全流程监控管理,质量监控,信息追溯记录。结果外来医疗器械使用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全流程监控管理后,器械清洗合格率由使用前93.6%提高到99.4%,器械数量缺失率由原来7.9%降低至0.05%,标签正确率由85.7%提高至100%,手术科室满意度由91.25%提高至9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消毒供应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在外来医疗器械全流程监控管理中,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及积极性,为手术科室提供无菌外来医疗器械包。  相似文献   

10.
向超群  黄浩  余晓君 《华西医学》2010,(6):1176-1178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方法物品去污按六步骤加低泡多酶清洗液加碱性清洗剂进行清洗消毒,并加强物品质量检查及检测;管理上健全相关质量监测与控制制度,提高管理规范性和有效性。结果确保了所有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杜绝了因灭菌不彻底而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质量控制和检测措施,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确保全院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0日~2018年1月9日我院123件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消毒管理。选择2018年2月10日~2019年2月9日我院141件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作为研究组,开展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医疗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损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研究组器械使用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骨科外来器械与植入物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降低损失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C管理模式(简称3C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消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收集的24 000件外来医疗器械开展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开始实施以3C模式为指导的器械消毒管理模式,共处理相关医疗器械12 413件,将其确定为试验组;2015年1-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共处理的医疗器械11 587件,将其确定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管理模式的消毒效果,因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差错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使用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对各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共18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评分结果比较,试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因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差错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护人员对试验组的医疗器械消毒、供给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C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供给服务中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因医疗器械引发的医院感染,临床科室满意度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外来医疗器械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6-2017年我院骨科收治的行骨科人工物体植入手术的患者420例,对患者手术植入物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规范化管理流程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2016年)224例骨科人工物体植入物手术患者中,发生植入物感染24例,感染率为10.71%;干预后(2017年)196例骨科人工物体植入物手术患者中,发生植入物感染4例,感染率为2.04%(P0.05)。结论按照PDCA循环质量管理要求进行全面质量把关,可降低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应用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敏感指标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质量管理,提高灭菌质量,保证手术病人的医疗安全。[方法]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480件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9月480件外来医疗器械医疗物品设为实验组,实施应用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两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湿包发生率、发放及时率及手术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应用敏感指标进行质量控制组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发放及时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湿包发生率及手术感染率则有所下降,两组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应用敏感指标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进行科学系统无缝隙的质量控制管理,是实现外来器械灭菌质量的有力保证,从而保证病人医疗安全,降低成本支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医疗器械包的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全院各科室包括医院下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有医疗器械由传统分散式管理改为集中式管理。结果基层医院医疗器械集中式管理,延长器械寿命、节约成本,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加强职业防护,减少职业危险。结论医疗器械集中式管理较传统分散式管理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对骨科植入性器材规范性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手术室规范性管理骨科植入性器材的水平.方法:我院中心手术室2004年来对骨科植入性器材进行规范性管理,内容包括规范化的人员培训、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及术后处理,同时对手术室环境、参加手术人员、接受手术患者提出不同要求,严格预防术后感染.结果:2004年以来骨科手术中共使用2 000余套植入性器材,经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保证了植入性器材的安全使用,减少了手术感染风险的发生,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对植入性器材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是手术室管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向超群  黄浩 《华西医学》2013,(1):100-101
目的讨论品质管理圈(QCC)模式对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精密器械回收清洗损坏率的作用及意义。方法从2011年5月起,应用QCC理念对手术精密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等环节的相关问题进行改进,通过采用专人回收、专人清洗、专人包装、专盒保护等措施,确保精密器械清洗完好性。结果 QCC实施后精密器械损坏率明显降低,眼科精密器械由19%下降至1%,骨科精密器械由18%下降11%,效果显著。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使精密器械在回收、清洗过程中的损坏率得到有效控制,为医院节约大量的维修成本及购置资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规范口腔门诊消毒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科门诊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场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的疾病均可通过消毒不严的口腔诊疗器械传播。近年来我们对口腔科门诊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对本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一体化管理,并与未开展一体化管理前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在采取了一体化管理以后,相较于实施之前,对比各项指标(消毒供应室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及包装满意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P 0. 05)。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服务意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一体化管理能有效改善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及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能有效降低医院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岗位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2013年3月起,对全院46个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实施集中处理,加强岗位管理.结果:通过强化岗位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