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发多系统、多脏器损害,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愈率。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29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其他脏器改变患儿,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例,过敏性紫癜6例,肝功转氨酶改变16例,肾脏改变致肾小球肾炎2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放射线检查多可获得诊断,对于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其次根据累及脏器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因及治疗方式.方法:20例患儿均予红霉素治疗30 mg/(kg·d)静脉滴注,疗程2~3周后改口服1~2周.应用地塞米松0.5~1.0 mg/(kg·d)静脉滴注来改善血小板减少,至血小板数正常后逐渐减量,或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3 d.结果:经治疗后20例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病情无反复.结论:MP起病隐匿,病程较长.当MP感染合并引起肺外表现时.可使病情复杂,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因此临床医生遇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不能忽视,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对88例HSP的住院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的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8例MP感染并发HSP的患儿,均在常规抗过敏、抗凝、改善循环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正规治疗,治愈32例,好转6例。结论 MP感染可并发HSP,HSP诊治中应注意检测MP-IgM,以利早期诊断,缩短疗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的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与z护理要点.结果 9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均为阳性,经治疗9例患儿紫癜均消失,8例痊愈出院,1例患儿好转出院.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了能引起肺炎等呼吸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外,还可引起其他器官系统为主要症状体征的肺外表现.其中,过敏性紫癜就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表现之一,故提示我们在过敏性紫癜的过程中,除对症治疗外,应积极寻找病因,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80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清CMV-IgM.结果 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16例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占20%.结论 ITP与CMV感染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与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关系的临床关系。方法50例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50例正常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小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根据MP-IgM检测结果,在MP-IgM阳性率上,观察组共有12例被检测出阳性,阳性率为24.0%,而对照组只有2例被检测出阳性,阳性率为4.0%,观察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部分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存在一定关系。当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性支气管炎后,除了反复咳喘还没有其他特异性诊断症状。所以,对MP-IgM进行免疫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成为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诊疗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分析并总结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156例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发热,个别患儿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呈现出干湿性啰音,除呼吸系统外易合并多系统损害。检测血清支原体MP-IgM抗体滴度≥1:80。所有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检查,MP-IgM抗体滴度阳性可确诊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奎屯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吴桂玲  李蕾 《医药世界》2009,11(7):382-383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感染有增多的趋势,为了解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对1306例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感染肺炎支原体(MP)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LSA)法,对60例RRI儿童,以及50例非RRI儿童,采用试剂盒,定性检测血清中的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结果 60例RRI患儿中有25例MP-IgM阳性,阳性率41.67%.50例对照组患儿MP-IgM阳性5例,阳性率为10%.两组有显著差异(x2=13.97,P<0.01).结论 RRI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率高,MP-IgM对RRI患儿中支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莫炜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85+187
目的 对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对比7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与75名健康儿童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中,59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为阳性,16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78.7%,远高于健康组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1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是健康儿童的4.9倍,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有很大关系,可能是导致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确诊并治愈出院的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多为学龄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部分患儿可无明显阳性体征,MP-IgM为本病诊断的金标准,胸片多数可见絮状阴影,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正常,全身多系统受累.所有患儿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是可以作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发病时间长短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病程超过1周者98例,纳入观察A组;病程≤1周者62例,纳入观察B组;两组患儿均分别进行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肺炎支原体MP-IgM检测。结果观察A组患儿肺炎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为11.2%,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为4.1%,二者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B组患儿二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原体MP-IgM检测方面,观察A组的阳性率显著低于观察B组的阳性率(P<0.05),在肺炎咽拭子培养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儿童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对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早期患儿,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在支原体肺炎患儿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12~2020-12本院100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组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组80例,另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好转情况,分为有效组60例和无效组20例,比较3组血清CRP、PCT、MP-IgM水平,患儿血清CRP、PCT、MP-IgM含量ROC曲线和单一及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患儿血清CRP、PCT、MP-IgM浓度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性肺炎组和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血清CRP、PCT、MP-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PCT高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细菌性肺炎组血清MP-IgM水平低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P<0.05),血清CRP、PCT、MP-IgM联合检测特异度、敏感度高于单一检测,无效组和有效组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组急性期血清CRP、PCT、MP-IgM浓度高于有效组(P<0.05),患儿急性期血清CRP、PCT、...  相似文献   

14.
吴水莲 《江西医药》2005,40(9):536-538
目的总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经验.方法对2001年5月~2004年5月在我科住院肺炎中MP-IgM阳性(诊断为支原体肺炎)35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本组患儿全部临床治愈.结论肺炎支原体所致呼吸道感染用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表现、检查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23例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咳嗽和发热是MP肺炎主要临床症状,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占39.4%,且常伴有喘息.采用MP抗体诊断试验盒检测血清MP-IgM抗体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指标.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良好.结论 儿童MP肺炎可能有提前趋势,MP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有关.MP-IgM阳性可作为急性期感染的诊断标准.早期规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治疗良好.  相似文献   

16.
占松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72-17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300例儿童患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同时伴有咳嗽,咳痰,部分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同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细胞分析、血尿常规检查、痰及细菌培养、血生化、冷凝集试验、痰及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 3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检测,97例(32.33%)患儿MP-IgM呈阳性;大多数患儿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正常或者升高;61(62.89%)患儿冷凝集试验呈阳性。痰培养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阴沟肠杆菌;尿常规检查异常22例(22.68%);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12例,血气分析异常37,心肌酶轻度增高有42例。结论及时对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提高临床的诊治率,及早对患儿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威胁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17.
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多数(71.4%)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主要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均阳性.用红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学龄儿童多发,婴幼儿临床症状重,血清学特异性MP-IgM抗体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多个系统,大环内酯类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白城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查体多数有咽部充血,肺部呼吸音减低或可闻及细湿啰音。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9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动态监测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I临床特点,探讨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对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查PCR-MP-DNA阳性或血清MP-IgM阳性而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20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8例患儿中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86例,除有咳嗽、发热、咳痰的表现外,还同时伴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肿大、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神经系统症状等中的一项或多项改变。结论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红霉素仍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60例和临床缓解期50例的外周血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比较两组MP-IgM阳性率;同时检测急性期组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细胞介素-5(IL-5),比较MP-IgM阳性和阴性者EOS、ECP、IL-5水平差异。结果 MP-IgM阳性率急性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期组MP-IgM阳性患儿EOS、ECP、IL-5显著高于阴性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