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一金纳多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fCD)检测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仪(叩**n检测脑局部血流灌注量Z观察金纳多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结果 对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查,治疗前后所监测动脉的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对1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SPECT检查,发现金纳多可明显增加脑局部血流灌注量(P<0,001)。结论 金纳多对脑梗死可增加脑局部血流量,但对颅内主要动脉的血流速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对脑皮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对18例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后脑皮质血流灌注量进行检测.结果 患者术后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均显著增加(均P<0.05);同时支架置入侧术后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供血区脑皮质血流灌注量比值较术前增加更明显(均P<0.05),但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可使狭窄侧及对侧脑皮质血流灌注量增加,而狭窄侧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增加幅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一金纳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慢性脑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眩晕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用金纳多20ml治疗疗程一周,金纳多片1片一日三次共30天,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结果52例患者全部出现脑血流量下降,多数分布在左颞,额叶;40%患者的脑缺血程度与健侧相比下降20%以上.60%患者脑血流量减少程度低于20%,39例患者表现为大脑两侧之血流量减低。金纳多治疗后脑血流量灌注显像结果显示大部分脑血流低灌注区恢复或不同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消失。全部患者脑CT/MRI及TCD检查均正常。结论金纳多对慢性脑供血不全治疗是十分安全有效的药物,SPECT脑血流量灌注显像有助于眩晕患者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口服乙酰唑胺实验研究颅内大动脉血流储备能力.方法 对17例经磁共振血管显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或经颅多谱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TCD)证实颅内动脉狭窄大于5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TOAST分型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通过TCD共测定187条颅内大血管血流速度,2 d后再口服乙酰唑胺2 g, 2 h后再行TCD检查,比较乙酰唑胺前后颅内大血管血流速度改变情况.结果 乙酰唑胺实验可使颅内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右颈内动脉(right internal carotid artery,RICA)、右大脑中动脉(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RMCA)和右大脑后动脉(right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RPCA)在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86,0.258,0.084),而其他颅内血管在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显著增加(P值都小于0.05).非狭窄血管较狭窄血管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中度狭窄血管与重度狭窄血管乙酰唑胺后血流速度改变无差异(P=0.65).结论 乙酰唑胺前后TCD可以准确测定颅内大动脉的血管血流储备能力,颅内狭窄血管较非狭窄血管血流储备能力有下降的趋势,而中度和重度狭窄血管血流储备能力无明显差异,但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AD)的颅内各大血管血流速度的改变情况,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记录60例首次入院的AD患者经颅多谱勒(TCD)颅内血管检测结果,包括两侧大脑中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两侧椎动脉.同时记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结果.对照组为60例血管性痴呆(VD)和60例精神分裂症(S).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自身每一颅内动脉的两侧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AD组的TCD检测异常率为90.00%,其中以血流速度降低为突出表现,与V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S组(P<0.01或0.05,两侧椎动脉除外).AD的颅内各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除外)血流速度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分数呈正相关.结论 AD的TCD检测对该病的病因探讨、认知功能评估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与31例正常人TCD检测进行对照。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78例(72.2%)TCD诊断异常,对照组中有9例(29.0%)TCD诊断异常,两组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TCD诊断异常主要表现为动脉的痉挛、痉挛伴扩张、弹性下降、硬化及供血不足等;这些异常多发生在大脑前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造成脑部血流灌注量减少。初步认为,TCD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研究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经颅多普勒检测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对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4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TCD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病侧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颈内动脉(ICA)、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ACA)V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R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可通过床边TCD及时了解颅内血流动力改变及血管阻力,从而了解梗死区血供情况,间接了解颅高压、脑水肿程度,为判断病情、预后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均行头MRI、TCD以及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证实为分水岭脑梗死。结果一侧颈内动脉系统狭窄或闭塞的10例患者中TCD示6例患侧ACA1血流方向逆转,4例患侧OA血流方向逆转,7例健侧ACA,血流速度高于患侧,6例患侧PCA血流速度增快;14例大脑中动脉主干或上干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TCD示6例大脑中动脉阶段性高流速,6例大脑中动脉未探及血流,2例大脑中动脉低流速伴高PI;1例一侧颈内动脉系统轻度狭窄的患者TCD无明显的变化。结论经颅多普勒能够有效地评价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和侧枝循环的代偿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脑梗死应用颈动脉灌注治疗前后临床TCD监测的对比.方法 对36例急性脑梗死应用20%甘露醇+纳洛酮颈动脉灌注术在治疗前后行TCD临床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颈动脉灌注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TCD监测各参数明显改善,且脑部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流速、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改善明显.结论 颈动脉灌注治疗急性...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闭塞性血管病的颅内脑血流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分析颈内动脉严重狭窄 (狭窄≥ 75 % )或闭塞患者 (ICASO)颅内脑血流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证实的ICASO患者 66例 (单侧病变 5 0例 ,双侧 16例 )。临床分为脑梗死组、TIA组和无体征组。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度 (Vmca)并判断颅内侧枝循环的开放。结果 ①与DSA比较TCD对前交通动脉 (ACOA)判断的敏感性 97% ,特异性 93 % ;后交通动脉 (PCOA)敏感性 92 % ,特异性83 % ;眼动脉 (OA)开放的敏感性 98% ,特异性 90 %。无体征组和TIA组ACOA和PCOA同时存在的出现率高 ,而脑梗死组则仅有OA存在的出现率最高。②狭窄同侧Vmca(3 9 5 5± 13 2 8)cm/s明显低于对侧 (78 90± 2 4 15 )cm/s(P <0 0 1) ,频谱低平呈波浪状。脑梗死组低于TIA组和无症状组 (P <0 0 5 )。结论 TCD可以无创性地检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并与临床表现相关。前后交通动脉代偿良好时不易出现脑梗死 ;仅有眼动脉反向存在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明显降低往往提示代偿不足 ,易发生缺血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 I患者头颅CT及脑多谱勒超声(TCD)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6例VC I患者及30例无脑器质性疾病体检者进行头颅CT及脑TCD检查,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定受试者的智能状态。结果(1)VC I患者中脑梗死灶位于额、颞叶,多发性脑梗死或双侧病变者认知功能障碍减退更加显著(P<0.05);(2)与对照组比较,VC I组患者普遍存在TCD异常(80.36%),主要表现为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脉动指数增高,频谱异常。结论关键部位血管病变及其病灶数量和双侧多发血管病变是影响VC I的重要因素,VC I患者普遍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脑供血不足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体外反搏方法 ,治疗 3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 ,并应用 1 3 3 xe吸入法 ,检测治疗前后局部大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反搏 72次后局部大脑血流量明显增加 (P<0 .0 1) ,临床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另一组 3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 ,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 ,3个月后 ,局部大脑血流量无明显改变 (P<0 .0 5 )。结论 :体外反搏能明显增加脑部血流灌注 ,改善脑部循环。反搏技术为今后临床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1例临床罕见的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病例,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者,25岁.以声音刺激后发作性、雷击样、剧烈头痛为首发症状.继之出现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持续.MRI检查显示右侧外囊、左侧枕叶及左侧额顶叶皮质多发长T1、长T2信号;TCD检查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伴涡流、杂音,提示血管狭窄;MRA检查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呈节段性狭窄,似"串珠样"改变.经氯吡格雷、羟乙基淀粉和维生素B1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恢复.出院后复查TCD显示血流速度和频谱基本正常,MRI显示病灶明显缩小,MRA可见血管形态恢复正常.临床诊断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结论 临床表现为雷击样头痛的患者应考虑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的可能,其继发性脑梗死易发生于大脑后循环供血区和分水岭区.TCD和MRA检查可作为诊断、药物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上矢状窦血栓患者颅内压(ICP)的可行性,研究TCD动脉、静脉参数及频谱形态与ICP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评价疗效及判定预后。方法选择18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住院患者,取入院第1、7及14天为观察点,动态监测患者的ICP、脑灌注压(CPP)、波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中深静脉(dMCV)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TCD频谱形态,并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上矢状窦血栓患者各观察点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32,P<0.05),随着ICP的升高,患者的dMCV平均血流速度、PI及RI呈上升趋势,MCA平均血流速度和CPP呈下降趋势,在第7天达到高峰,持续到两周时略有恢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ICP与P1呈明显正相关(P<0.01,r=0.859);ICP与MCA-Vm呈明显负相关(P<0.01.r=-0.638);ICP与dMCV-Vm无相关性(r=0.07,P>0.05)。随着ICP的升高,动脉频谱表现为舒张期和收缩期血流的不同步下降,静脉频谱呈现血流升高的特征,表现为血流量与血管径的同步增加。结论TCD对临床可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筛选检测手段,TCD动态监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动脉和静脉血流的同步变化可以评估ICP增高的程度和脑部灌注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颅内血管成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 对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进行颅脑MRI、MRA及TCD检查观察颅内血管成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39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闭塞7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及远端分支减少15例,大脑前动脉狭窄及闭塞5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TCD显示大面积脑梗死病侧MCA Vm、ICA 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病灶对侧(P<0.05),双侧ACA V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RI)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大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MRA可直接了解颅内闭塞情况及狭窄程度,TCD可了解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管阻力,从而了解梗死区血供情况,间接了解颅内压,为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偏头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TCD对240例偏头痛患者(其中典型偏头痛116例,普通型偏头痛124例)和50例健康者进行检查,对照分析颅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典型偏头痛发作期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及普通型偏头痛组,且头痛侧与元痛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期与对照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对比无差异。结论 TCD检查可为典型偏头痛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以了解糖尿病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5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与60例非糖尿病者进行TCD检查,观察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终末端、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和频谱信号。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其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者。结论TCD检查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颅内血管状况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比较手术前和手术后有无侧支代偿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 12例患者额、颞叶病变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 <0.05),而顶、枕叶、基底节及丘脑手术前后无统计学异(P >0.05)。手术前或手术后有无侧支代偿患者上述各部位病变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搭桥手术可改善脑循环代偿不足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以额、颞叶血流灌注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表现的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经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105例和48例健康对照组,根据症状、体征及脑CT或脑磁共振(MRI)检查将患者分为Ⅰ组(脑梗死组)和Ⅱ组(无脑梗死组),采用TCD屏气试验检测大脑中动脉的屏气指数(HBI),比较Ⅰ组和Ⅱ组与对照组之间的HBI,比较I组和Ⅱ组之间的HBI和血管危险因素。结果Ⅰ组和Ⅱ组的HB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P=0.004);Ⅱ组的HBI明显高于Ⅰ组(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HBI降低(P=0.000)和高血压(P=0.003)与大脑中动脉狭窄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脑血管反应性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TCD及屏气试验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能够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评价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与过度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科收治颈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TCD及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TCD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无交通动脉开放)和对照组(交通动脉开放),观察术前和术后1 m、2 m狭窄处及狭窄远端收缩期峰值流速(PV)、平均血流速度(MV),评价临床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2 h、24 h、48 h行病变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检测。结果术前血管狭窄处PV、MV明显升高,远端血管PV、MV降低,术后1个月、2个月支架内血流速度降低,狭窄远端血流速度升高,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及48 h患者病变侧MCA PV、MV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可有效评价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短期疗效,并有利于长期随访;观察组术后脑血流速度增快明显,对血压变化敏感,更容易发生过度灌注,TCD监测对支架术后严格控制血压,预防过度灌注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