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腹茧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手术探查中的特异性表现,认识其诊断难度,探讨手术方法。方法总结2000年3月至2005年4月我院收治的5例腹茧症病人,其中女3例,男2例,术前均未明确诊断或发生误诊;其中2例术前诊断为阑尾炎,2例术前诊断为肠梗阻,1例术前诊断为下腹部混合性包块;5例均行手术治疗,采用包膜切除局部小肠松解及阑尾切除。结果5例均达到临床缓解,随诊至目前均无临床症状复发。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大多不能明确诊断;术前影像学检查虽有一定特异性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建议手术采取较为保守的包膜切除及小肠松解手术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常规切除阑尾。  相似文献   

2.
腹茧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光栋 《中国医刊》2003,38(4):35-37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部分国内外资料,总结分析11例腹茧症病例。结果:11例均术前诊断为其他不相关疾病,其中肠梗阻6例,腹腔肿瘤2例,结核性腹膜炎1例,急性阑尾炎2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及病理检查。作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5例,坏死小肠段切除2例,单纯包膜切开2例,肠排列2例,阑尾切除9例。结论:腹茧症罕见,病因尚不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关键是对此病有所认识才有助诊断。伴肠梗阻时应选择手术治疗,术式根据包裹程度及有无肠坏死,选择包膜切除或部分切除,松解粘连,肠段切除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术前误诊,5例诊断为肠梗阻,1例诊断为腹部包块,6例均行肠粘连松解术,全部或部分行包膜切除,2例行肠排列术。结论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上消化道造影、B超、CT对诊断有帮助,治疗常选择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肠排列、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2005年10月收治的6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其中5例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有4例进行了上消化道碘水造影,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积聚于某一部位。本组6例均经手术确诊并治愈,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结论:腹茧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手术及病理确诊。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本病很有价值。手术行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崔建锋 《中原医刊》2004,31(15):12-12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总结我院收治的5例腹茧症病例,结合文献做相关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14~35岁,仅1例术前CT提示肠袢被肥厚腹膜包裹而考虑腹茧症,其它均诊为不相关疾病:2例急性阑尾炎,1例妇科行子宫切除时发现,1例卵巢囊肿,5例均经手术证实,给予行部分包膜切除,或包膜切开,阑尾切除5例,术后随访2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茧症病因不明,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前CT及腹腔镜检查可望确诊,治疗以部分包膜切除或切开为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茧症并发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6月~2009年6月来8例腹茧症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均因肠梗阻入院,行剖腹探查,术中示部分或全部小肠被一层纤维膜包裹.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茧症并发肠梗阻临床罕见,一般很难术前明确诊断,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粘连松解、包膜切除、肠切除或肠排列术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1997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腹茧症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就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患者6例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粘连松解、肠排列术.另2例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时术中发现该病,腹茧症未予处理.8例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茧症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伴有小肠梗阻症状,术前诊断困难,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该病诊断有帮助.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腹茧症的诊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5例原发性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证实腹茧症诊断,手术方案采取全部或部分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术等,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腹茧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使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减少肠粘连及肠梗阻复发。  相似文献   

9.
腹茧症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火根  钱章选 《浙江医学》1999,21(11):683-684
腹茧症是一种少见的腹部疾病,我院普外科30余年中共遇8例,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女6例,男2例;年龄19~36岁,平均23岁。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例,均作麦氏切口,术中发现回肠为异常包膜所包裹,其中3例包膜厚8~12mm,1例厚3mm。切开包膜发现肠间有疏松的粘连。因寻找阑尾困难,切开侧腹膜,找到回盲部后再寻见阑尾,因均无肠梗阻,故仅作阑尾切除术,术后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腹茧症。术前诊断为肠梗阻4例,病因不明,均无腹部手术史及腹膜炎史。术中发现2例全部小肠为异常包膜包裹,包膜厚3mm;另2例除屈氏韧带以近60~80cm空肠以外,其余小肠均为异常包膜包裹,包膜厚5mm,且伴有大网膜发育不全。小肠梗阻均因包膜环状增厚所致,均无肠坏死,除作包膜切除、粘连松解外,还加作阑尾切除术,术后诊断为腹茧症、小肠梗阻。本组患者术后均痊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腹茧症诊断及其外科治疗的认识。方法:对原发性腹茧症4例均行纤维薄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其中全部小肠受累2例,松解后行小肠排列术。结果:4例均为术中证实,除1例6个月后因直肠癌肝转移死亡外,余3例均治愈且预后良好。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率低,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腹茧症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2003年间该科8例腹茧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6例诊断为机械性肠梗阻,2例诊断为腹部肿块。8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确诊为腹茧症。结论腹茧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性别、感染、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术前诊断困难,小肠钡剂造影、B超及CT对诊断有帮助。手术松解是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茧症并发肠梗阻的原因、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9例腹茧症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6例诊断为肠梗阻,3例诊断为腹部包块并肠梗阻。9例均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均切除包膜。另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再发肠梗阻3例,经保守治疗缓解。结果:9例均治愈,随访2~3年,全部患者均未再出现肠梗阻症状。结论:腹茧症无特殊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以肠梗阻表现为主,有肠梗阻表现者宜行手术治疗。手术可选择部分或全部包膜切除,肠切除,粘连松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肥东县人民医院2001~2011年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确诊的4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并结合文献报道。结果 4例腹茧症患者,男、女性各2例,平均年龄36.3岁。临床以急性肠梗阻表现的为2例,无梗阻表现而在术中发现为2例。其中行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术2例,单纯阑尾切除2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茧症病因不甚清楚,以青年人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对于有肠梗阻等临床表现的患者主张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87~2003年9例腹茧症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前9例全部被误诊,分别误诊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3例,急性阑尾炎4例,肠套叠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术中见小肠部分(5例)或全部(4例)被一层灰白色光滑、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裹,纤维膜与肠管及肠管与肠管之间黏连疏松,大网膜缺如。手术松解黏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9例均为纤维组织。结论腹茧症病因未明确,可能与腹膜发育异常及腹膜炎有关。临床表现以腹部包块和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无明显的特征性,术前难以作出明确诊断;术中所见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或淡黄色的质韧而厚的纤维膜包襄,切除的包膜术后作病理检查,如为纤维组织,即可确诊;治疗方法为手术松解黏连,切除部分纤维包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腹茧症的术前诊断率,进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14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8例经钡荆造影显示受累小肠管形成“扭麻花”状,钡柱前端前进方向呈“M”形;10例显示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2例肠管排空时间延长。CT检查显示肠管扩张、其周围可见一层膜状物。手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粘连松解术,5例行小肠排列术,全部治愈出院。病理诊断均为小肠浆膜面纤维结缔组织。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主要依靠钡刑造影和CT,手术应彻底切除包膜、松解粘连及预防小肠梗阻。  相似文献   

16.
腹茧症--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病因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本院患者为4 7岁男性,反复右上腹疼痛4个月,中腹部可扪及一较大质软包块,B超和CT检查提示包块内为肠管,剖腹探查见小肠及系膜自Treitz韧带至回盲部被一致密纤维外壳包裹,大网膜缺如,乙状结肠向右扭转,升结肠起始部有5cm×4cm肿块,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茧症,结肠中分化腺癌.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多在其它手术中发现,治疗上以切除包膜、松解肠管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因考虑为附件肿瘤而在我科住院手术发现为腹茧症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无明显临床表现,考虑为附件肿瘤,3例已婚患者均未生育,在手术中确诊为腹茧症。术后均能痊愈出院,1例能自然受孕。结论腹茧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治疗主要是解除梗阻、切除包膜。术后仍不孕的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小肠禁锢症的认识、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对12例小肠禁锢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包括腹膜包绕型(PE)和茧壳症型(AC),其中6例行包膜切除,粘连肠管松解术;3例因肠管狭窄而行部分小肠切除吻合术;脾破裂及阑尾炎各1例,术中发现该病后未做特殊处理。术后除2例失访外,9例随时间超过1年,其中7例临床症状消失,未复发,2例时有腹部隐痛,饭后饱胀不适,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未做特殊处理。另1例在行阑尾切除的同时进行了包膜切除的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肠梗阻症状,行二次肠排列术后治愈。结论小肠禁锢症PE型因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常在无意中发现,不宜手术治疗,而腹部AC型若出现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应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包膜大部分切除、肠粘连松解及肠排列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茧症并绞窄性回肠坏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腹茧症并绞窄性回肠坏死经手术治疗并确诊,术前未排除肠坏死,但未考虑腹茧症,分析其临床表现仍与一般绞窄性肠坏死有差异。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但当发生肠坏死后影像学诊断有一定价值;腹茧切除,肠粘连松解,切除坏死肠管,顺序排列肠管,预防术后肠梗阻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茧症并绞窄性回肠坏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例腹茧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腹茧症并绞窄性回肠坏死经手术治疗并确诊,术前未排除肠坏死,但未考虑腹茧症,分析其临床表现仍与一般绞窄性肠坏死有差异。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但当发生肠坏死后影像学诊断有一定价值;腹茧切除,肠粘连松解,切除坏死肠管,顺序排列肠管,预防术后肠梗阻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