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肛瘘的影像学诊断以经瘘口注入造影剂 (通常为水溶性造影剂 )后拍摄X线片为主。但这种方法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满足不了临床需要 ,尤其是对复杂肛瘘的术前评估需要。本文对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1 临床资料本组 17例 ,男 14例 ,女 3例。年龄 2 1~ 47岁 (34± 4岁 ) ,平均病程 (11± 4)个月。复杂肛瘘 11例 ,12例伴有肛周脓肿 ,13例因行普通X线造影效果欠佳而行螺旋CT三维重建。所有病人均于检查后 2~ 36天内行外科手术治疗。  造影方法 :检查前向病人详细解释操作过程 ,缓解其心理压力。检查前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2.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PLUS4螺旋CT机对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及VRT处理,并与X线、二维CT(2D 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D CT扫描的结果经临床与手术证实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经统计学分析,X线检查及SSD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7.78%,假阴性率分别为17.65%和7.84%,X线检查的假阳性率为0.76%;VRT诊断正确率为100%。SSD、VRT检出骨折创伤的数量与X线、2D CT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显示损伤的质量优于X线和2D CT。术后对8例进行3D CT复查,VRT能立体显示术后肩胛骨骨质及内固定物的形态与结构。结论:螺旋3DCT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段,可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应作为诊断复杂性肩部骨折的首选方法。VRT对骨折术后内固定物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CT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三维CT技术检查86例CSM,观察颈椎骨质增生和椎管的病理改变,测量椎管矢状径及Pavlov比率,评价椎管狭窄的程度。结果67·4%有颈椎椎体骨质增生,61·2%有钩突关节,27·9%有小关节突有骨质增生,39·5%有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三维CT对脊髓型颈椎病椎管狭窄的病因表现为椎间盘突出77例(89·5%)、椎体后部缘骨质增生62例(72·1%)、黄韧带肥厚褶皱34例(39·5%)、后纵韧带钙化14例(16·3%)、小关节突骨质增生16例(18·6%)、椎板增厚15例(17·4%)、椎体滑脱10例(11·6%)。结论三维CT能对CSM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结核性肛瘘的诊治特点,以提高其一次性治愈率,减少误诊、误治,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的2]例结核性肛瘘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21例患者均~次性治愈,创口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7~52d,平均34d。术后无肛门畸形及肛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随访1~5年,无复发。结果表明,结核性肛瘘的病理检查具有特征性改变。结核性肛瘘一次性治愈的关键,除早期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外。全程、足量、规律、联合的正规抗结核治疗亦十分重要。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和利福平纱条换药,可加速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骨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常见 ,全面、直观地显示骨折、骨碎片的移位及关节脱位 ,有助于临床医生的术前诊断 ,从而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文收集了 42例复杂骨关节损伤的病例 ,行常规X线平片 (平片 ) ,CT横断面 (CT) ,CT三维图像重建(CT3D)检查 ,结合手术资料 ,比较三者的诊断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 42人 ,男 2 9例 ,女 1 3人 ,年龄 1 7~ 76岁。 42例中髋关节损伤 8例 ,膝关节损伤 7例 ,胸腰椎损伤 1 0例 ,肘关节损伤 1 2例 ,环枢关节损伤 5例。治疗前均行平片、CT、CT3D检查 ,平片为常规正、侧位片 ,环枢关节加张口位…  相似文献   

6.
7.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过手术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例,术前均进行平扫和三期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将CT显示的影像特征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显示肿块准确率100.00%(43/43),肿瘤浆膜层浸润诊断准确率94.59%(35/37),淋巴结转移准确率76.92%(10/13),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61.54%(8/13),显示供血血管准确率100.00%(24/24)。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显示病灶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完整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回顾分析60例股骨颈骨折经手术治疗患者,全部病例均经X线检查后再行螺旋CT容积扫描和行股骨颈三维重建处理,并加以对比总结。结果60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三维重建与手术所见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X线平片检查有6例未能显示股骨颈骨折。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股骨颈细微骨折及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髋臼骨折多系高能量损伤,常伴髋关节脱位或/和股骨头颈部的损伤。由于髋关节骨折的类型繁多,局部解剖关系比较复杂,仅依靠X线片和CT二维扫描难以全面、直观、清晰地反映骨折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方案的制订。我们2001年1月~2003年6月对39例髋臼骨折常规行X线片、螺旋CT加三维重建检查,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18~61岁,平均41.5岁。致伤因素:交通事故伤31例,挤压伤3例,高空坠落伤2例,砸伤2例,合并骨盆骨折6例,内脏损伤2例,脊柱损伤2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后尿道损伤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图像评估肿瘤病变位置、浸润程度、邻近组织侵犯、淋巴结受累情况等,诊断肿瘤T、N分期.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瘘管造影后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在肛瘘术前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术前对27例怀疑肛瘘的患者瘘管造影后行MSCT平扫及三维重建,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并与手术或随访结果对照。结果27例中手术证实肛瘘23例,4例临床随访为肛周感染破溃,MSCT诊断3例为单纯性肛瘘,20例为复杂性肛瘘,4例未发现肛瘘。MSCT正确分级:1级肛瘘3例,2级肛瘘18例,另2例3级肛瘘误诊为2级肛瘘。MSCT对内口及支管评价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8%、85.7%、66.7%、93.3%、40.0%以及92%、100%、93.1%、100%和66.7%,对脓肿预测值则均为100%。MSCT三维重建能再现瘘管的形态和走行特点、瘘管与肛管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结论MSCT联合瘘管造影是一种术前评价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眶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影像技术对12例眶损伤患者术前进行CT三维重建眶区影像,术中采用眶缘骨折精确复位、坚强内固定技术及Medpor填充的方法进行修复,以解决眶骨折变形、眼球凹陷及复视等问题.结果 三维CT能清楚显示眶周轮廓复杂的立体解剖结构,CT三维重建技术能准确显示眶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4~28个月,眶周形态良好,4例眼球凹陷者均得到矫治,2例复视矫正无复发.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为眶损伤的手术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可靠手段,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最大程度地改善面部形态.  相似文献   

13.
骨不连是骨折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比较为棘手,其早期诊断困难,X线片和二维CT扫描很难拿而客观地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目前,CT三维重建在骨不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尚缺少系统和全面的评价。我院自2006年起应用CT三维重建早期诊断骨不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内超声在复杂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复杂性多分支肛瘘管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内超声检查,并结合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对超声结果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肛管直肠内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复杂肛瘘瘘管在肛周组织中的走行,并可协助寻找内口。术中探查证实与术前腔内超声提示窦道走形一致者占97.78%。结论肛管直肠内超声技术对于复杂肛瘘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 对16例(年龄35-74岁)行螺旋CT检查的肺栓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Q6000型单层螺旋CT机,连续容积增强扫描。结果 共计分析176支肺动脉分支,受累89支,占50.2%;双侧下叶主支受累最多(达31.5%);累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者为16%,累及肺叶以下分支达84%,未见累及主肺动脉的病例。肺动脉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腔内偏心性、类圆形充盈缺损,附壁性类环形充盈缺损,管腔闭塞,血栓位于管腔中央的“轨道症”;并存的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增宽、局限性肺纹理稀疏、肺梗死和胸腔积液。结论 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螺旋CT增强扫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手段,且安全、快速。在肺栓塞的定性定量诊断和指导选择治疗方法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切开挂线术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的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所有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患者经手术,均全部治愈,有效率100%,且无感染、大出血等情况出现。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创面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括约肌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患者进行一年左右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复发,无一例出现肛门狭窄、畸形或者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和后遗症,对照组患者复发3例,经治疗痊愈。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病变部位高而深,主、支管多,内外口不易辨认,解剖学结构较为复杂。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手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一次成功,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程度轻,创面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解剖病理基础及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提高MSCTA对CCF的诊断能力。方法12例经DSA证实的CCF均进行了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重建。结果CCF的MSCT及CTA表现为:海绵窦扩大及眼上静脉扩张12例,并与颈内动脉同时显影;其他属支静脉扩张6例;对侧海绵窦扩大4例,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患侧眼球突出12例。颅底、眶壁骨折5例。眼球壁模糊、增厚5例。脑挫伤、出血4例。眼外肌增粗1例。结论螺旋CT及其血管成像诊断CCF简单、快捷、准确、可靠,特别是在外伤性CCF中,是首选的检查及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诊断肛瘘的意义。肛瘘患者126例均给予体表超声、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经直肠腔内超声肛瘘检出率明显高于体表超声(91.27%vs 65.08%,P<0.05),误诊率和漏诊率均明显低于体表超声(4.76%vs 15.87%,3.97%vs 19.05%,P<0.05);经直肠腔内超声和体表超声诊断肛瘘类型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和肛瘘型的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增强并结合瘘管造影对肛瘘进行定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5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对32例临床疑诊为肛瘘的病人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和瘘管造影。原始图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图像由放射科专业医生完成。将术前获取的影像学资料与显微肛瘘手术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SCT上4例未发现肛瘘,5例为单纯性肛瘘,23例为复杂性肛瘘,均经过手术证实,肛肠专科检查将8例复杂性肛瘘误诊为单纯性肛瘘。MSCT上低位肛瘘6例,高位肛瘘22例,均经过手术证实,其中肛肠专科检查将8例高位肛瘘误诊为低位肛瘘,MSCT上3例括约肌外瘘误诊为括约肌上瘘。MSCT对术前内口、支管、脓腔评价的准确率分别为62.1%、89.3%、100.0%。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中,MPR包括曲面重建(CPR)可清晰显示瘘管的具体位置及其与肛管内外括约肌、肛提肌的关系,VR能三维再现瘘管的形态和走行特点。结论MSCT平扫、增强并结合瘘管造影是一种有效而可靠的对肛瘘进行定位诊断的检查方法,可以为手术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临床诊断为复杂性肛瘘的患者,术前进行磁共振相控阵列线圈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术前指诊和MRI的诊断结果.结果 有25例患者诊断为复杂性肛瘘,1例为骶前囊肿合并与直肠相通的瘘道,2例肛瘘伴癌变.25例肛瘘Parks分类显示:经括约肌肛瘘3例,括约肌间肛瘘10例,括约肌外肛瘘5例,括约肌上肛瘘7例;MRI与术前指诊检查结果比较,内口检出符合率为84%比48%:原发主管、支管或脓腔检出准确率为100%比76%、94.7%比57.9%;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MRI相控阵列线圈能准确定位复杂性肛瘘的内口、瘘管的走向及其与肛管直肠括约肌复合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对排除肛瘘伴其他肛管直肠周围病变具有确切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