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青春期女性节食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对青春期女性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6 85名 8~ 2 1岁青春期女性进行节食行为调查。结果 :青春期前、中、后期女性中发生节食的比例分别为 4 .9%、2 2 .6 %和 2 8.9% ,各年龄段发生节食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调查还发现 ,节食与非节食的青春期女性对自身体形的认识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部分青春期女性存在节食行为 ,应制定有效的营养教育措施 ,培养青春期女性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女大学生的月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月经不规则女大学生早期发现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给予健康指导。方法:对苏州卫生技术学院1 012名大一女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月经情况并对月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月经不规则的进行青春期PCOS筛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 006份。初潮年龄的中位数14岁,市区与农村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不规则的发生率为20.78%,月经失调者的发生率为80.1%。痛经发生与经期未注意保暖有关,痛经者更易出现经前紧张综合征,经常食用辛辣食物者月经失调的危险增大。月经不规则女生中青春期PCOS的患病率为5.74%。结论: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月经保健教育,对月经不规则的女大学生进行青春期PCOS筛查及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芳  朱佩国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3):1690-1691
青春期保健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经期保健又是青春期保健的核心内容。我校对护理系720例女中专生入校前后的月经状况及影响因素开展调查,旨在于了解女生月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如何进一步对女生进行包括经期卫生在内的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某中学初中女生月经状况及经期卫生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初中女生青春期月经状况及对经期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指导青春期女性保健工作。方法:对成都市近郊某一中学初中全体女生进行青春期女性月经状况及经期卫生知识掌握程度调查。结果:初潮平均年龄12·42±0·85岁,初潮后1年内月经周期规律者占97·82%;发生痛经者占36·41%;对月经周期、经期有正确认识,对月经过多的概念大多认识不清;大多数女生对经期卫生知识有所了解;对青春期知识的获得主要途径是母亲、教科书。结论:被调查的初中女生初潮年龄有提前趋势;约1/3发生痛经;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尚不全面,应加强宣传教育,家庭、学校与医疗保健机构协作,广泛开展青春期月经生理及经期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女性青春前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状况及月经和第二性征发育规律,有效地做好青春期保健工作,使女青少年的身心更健康发展。我们市妇保院参加了“全国女性青春前期及青春期生理,心理情况研究”的调研课题。现就调研中的女性青少年的月经状况及生理卫生知识答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为今后开展心理健教育提供有益的依据。方法 :采用 SCL-90和 EPQ量表对在校 5 88名医学生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医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6.80 %~ 3 2 .11% ,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为主。临医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女生在人际敏感、抑郁和恐怖等方面均高于男性。情绪稳定性 N和精神质 P与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正相关关系 (P<0 .0 1) ,掩饰度 L 与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P<0 .0 1)。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 ,情绪稳定性 N和掩饰度 L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健全人格教育是关键 ,同时要根据不同性别和专业区别地对待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了解中学生青春期心理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于 1998年 6月对我市 15~ 17岁 90 0名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性心理状况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穆棱市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学校 2 2个班共 90 0名学生。1.2 方法 :采用统一的课堂问卷 (内容包括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时的心理状态、对早恋与手淫的态度及对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需求等 )。男女生同时进行填写 ,事前讲明要求 ,不留姓名 ,认真仔细将自己真实情况按要求如实填写 ,收回有效答卷 86 2份 (其中男生 42 0人 ,女生 4…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对青少年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青少年对青少年保健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为在农村地区开展青春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的吉林省东辽县、河北省承德县、重庆市铜梁县作为本研究的现场.整群随机抽取校内青少年、完全随机抽取校外青少年,共2 73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70.6%的青少年希望青少年保健门诊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男性在生殖系统发育问题、生殖器的卫生保健、避孕、性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服务方面的需求普遍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性方面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加;校外青少年对怀孕及避孕方面的服务需求较校内青少年高.结论 要重视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以及不同性别、年龄对生殖健康的需求,拓展现有青春期门诊的服务内容.青春期保健门诊不仅要针对青春期体格发育问题,还应重视和加强心理保健以及性与生殖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现况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石河子市5个社区的46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P<0.05)、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结论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是影响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解决老年患者所出现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以满足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外来女性务工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在武汉市有针对性地开展外来女性务工人员心理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来自2个社区的1 700名女性外来劳务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外来女性务工人员SCL-90各因子均分都显著高于国内女性常模(P<0.05),抑郁及焦虑是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同年龄组的调查对象SCL-90各因子均分有差异;武汉市外来女性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在对外来女性务工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时,应以预防或改善其抑郁或焦虑为重点,同时结合不同年龄段妇女的生理特点,对外来女性务工人员普及相应的心理保健知识及提供相应的主观或客观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农民工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城市农民工生命质量(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贵州省贵阳市522名农民工进行QOL测定。结果共发放调查表570份,收回558份,其中合格调查表522份,合格率为93.55%;522名农民工中男、女性分别为248和274人,平均年龄(28.43±8.06)岁;未婚、已婚和其他(离异或/和丧偶)分别为223,282,17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分别为73,255和194人;SF-36量表的分半信度和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06 7(P0.01)和0.777;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和精神维度上男性高于女性,仅总体健康维度上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周患病、住处更换次数、自评健康和主观、客观支持是影响城市农民工QOL的重要因素。结论农民工整体健康水平较差,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QOL。  相似文献   

12.
被动吸烟对女性月经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被动吸烟对围婚期女性月经功能的影响,以北京市6区县婚前检查的女青年3466人为对象,以问卷询问调查其一般及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习惯、吸烟和被动吸烟史及吸烟量、职业、膳食和居住环境等情况和女方月经周期、经期和痛经等现况,资料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和职业被动吸烟与女性月经周期异常和痛经有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吸烟量有一定相关关系(P<0.05)。说明被动吸烟,尤其职业被动吸烟对北京市围婚期女性的月经功能可造成一定的危害,应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父母压力和父母期望与子女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父母压力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父母期望问卷对691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独生子女[(40.602±6.890)分]和非独生子女[(40.501±5.101)分]父母在父母压力量表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63.815±13.895)分]和非独生子女父母[(63.757±13.908)分]在父母期望问卷上的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上独生子女[(2.008±0.573)分]和非独生子女[(1.994±0.5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因子上的得分独生子女[(2.190±0.676)分]高于非独生子女[(2.125±0.5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的压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66,P〈0.01);父母对子女期望与子女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存在显著正相关(r=0.181,P〈0.01)。结论父母的压力越大,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顺义区两所中学初、高中的49个班级,22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平均得分(6.12±1.54)分;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5),女生优于男生。需求最强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是人际关系(41.55%),获取心理卫生知识的首要途径是媒体(26.68%),心理困扰求助的首要对象是朋友(43.78%)。在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心理咨询的求助对象上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9.803和58.039,P〈0.01),在心理咨询的求助态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80,P〈0.05);高中生与初中生在心理卫生知识需求、心理咨询求助对象、心理咨询的求助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5.006、77.745和26.073,P〈0.01);在心理咨询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2,P〈0.05)。结论北京农村地区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程度不高,知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绵阳重灾区救灾人员进行心理测评,为增进心理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后30d内,调查分三组在绵阳重灾区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救灾人员进行了测试,并与1999年文献发表的19662名军人常模结果及1986年文献发表的1388名中国正常人常模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值的差异.统计阳性项目,分析影响因素。结果(1)在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SCL-90总分均低于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结果(均P〈0.01);(2)救灾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症状(1.22±0.29)分,强迫症状(1.29±0.36)分;(3)救灾人员心理健康与救灾地区和军人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1=0.29,r2=0.15,P均〈0.01),与参加救灾天数呈负相关(r=-0.28,r〈0.01)。结论在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躯体症状和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突出。参与救灾时间、救灾地区和救灾人员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examine the sociodemographic, psychological, and health-related factors (considered jointly) associated with poor mental health in midlife and to analyze whether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differed in men and women.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middle-class sample of 252 women and 189 men between 45 and 65 years of age from Spanish rural areas. Mental health status was measured with the 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HQ-12; Goldberg & Williams, 1988).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calculate odds ratios with confidence intervals of 95%, adjusting for confounding variables.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women (14.3%) with poor mental health was twice that of the men (7.4%). In women, the following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poor mental health: consumption of psychoactive drugs, physiological and cognitive anxiety; self-esteem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were protective factors. For men, physical complaints and cognitive anxiety were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and job satisfaction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Conclusions: In general, the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were more clearly related to poor mental health. Women had a more unfavorable profile, and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poor mental health differed for men and women, perhaps due to social roles associated with gender. To facilitate diagnosis and take preventive measures, men's and women's risk factors for poor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differentiated.  相似文献   

17.
Participatory art projects for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needs typically claim outcomes such as improvements in confidence, self-esteem,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mental health. However, such claims have rarely been subjected to robust outcome research. This paper reports outcomes from a survey of 44 female and 18 male new art project participants attending 22 art projects in England, carried out as part of a national evaluation. Outcomes were quantified through self-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on first entry to the project, during January to March of 2006, and 6 months later. The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three measures: empowerment, mental health [Clinical Outcomes in Routine Evaluation (CORE)] and social inclusion. Paired t-te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overall change, and mixed model repeated measures analysis of variance to compare subgroups, including age,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mental health and level of participation.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empowerment (P = 0.01), mental health (P = 0.03) and social inclusion (P = 0.01). Participants with higher CORE scores, no new stress in their lives and positive impressions of the impact of arts on their life benefited most over all three measures. Positive impressions of the impact of art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 on all three measures, but the largest effect was for empowerment (P = 0.002) rather than mental health or social i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rts participation positively benefits people with 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 Arts participation increased levels of empowerment and had potential to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inclu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自信量表(PEI)、自尊调查表(SES)、自我效能问卷(SEI)以及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173名师专二年级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 在心理健康的多个因子上存在着非常显或显的性别差异;父母在对大学生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上存在显的男、女性别差异,同时父亲对头生子的过分干涉要较末生子为多;大学生在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方面存在着出生次序上的显差异。结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显正相关关系;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描述公安民警睡眠状况、心理健康及生活幸福感的现状,进一步探讨其睡眠与心理健康及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山西省晋城市交警、巡警、特警和户籍警4种警种中共抽取公安民警200名,采用自编公安民警睡眠质量调查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SCL-90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睡眠与饮食各维度及总分与睡眠时长有差异,且不同时间段(〉8 h与6~8 h,〉8 h与〈6 h)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民警的总体幸福感表现在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心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h:F=5.47,P=0.005;6~8 h:F=5.12,P=0.007;〈6 h:F=4.33,P=0.014)。SCL-90与总体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0.4≤|r|〈0.7),且民警对幸福感以及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水平关注较高(0.2≤|r|〈0.4),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水平则较低(|r|〈0.2)。结论民警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睡眠越充足,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总体幸福感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劳务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34月,按街道规模和单位性质随机抽取宝安区沙井街道和大浪街道的32家工厂及公共场所的外来劳务工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的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共调查l716人.其中男性852人,女性864人,平均年龄为(27.08±7.82)岁。外来劳务工症状自评总分为(117.89±29.65)分,总分阳性检出率为9.0%(155/1716),其中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强迫因子(15.9%),其余各因子的检出率为4.2%~9.8%。除恐怖因子外,外来劳务工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外来劳务工SCL一90总分,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均分均高于男性外来劳务工的均分(P〈0.0l或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外来劳务工的SCL一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及恐怖因子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工作时间外来劳务工SCL一90总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及敌对因子均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或P〈0.05),且呈现每天工作时间越长得分越高的趋势。除与躯体化因子无相关关系外,年龄与SCL一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均P〈0.01)。来深工作年限与躯体化因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强迫、恐怖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深圳市外来劳务工人群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各类心理健康问题。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X-作时间、来深工作年限均是深圳外来劳务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外来劳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