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种细菌芽孢微波染色方法。方法 取破伤风芽孢杆菌作试菌 ,用石炭酸复红初染 ,孔雀绿复染 ,初染时用微波辐射进行加热。结果 破伤风芽胞杆菌的芽孢染成红色 ,菌体染成绿色 ,色泽鲜明 ,清晰可辨。结论 本方法能使芽孢较好着色 ,并能缩短染色时间 ,提高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细菌芽孢微波染色方法.方法取破伤风芽孢杆菌作试菌,用石炭酸复红初染,孔雀绿复染,初染时用微波辐射进行加热.结果破伤风芽胞杆菌的芽孢染成红色,菌体染成绿色,色泽鲜明,清晰可辨.结论本方法能使芽孢较好着色,并能缩短染色时间,提高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微波辐射技术与免疫荧光常规染色法对包括抗核抗体在内的20余种免疫荧光抗体诊断效果和染色时间长短。方法:血清用PBS液1:5稀释后,置于微波炉内辐射1.8分钟:切片用PBS液振洗后滴加羊抗人IgG或γ-球蛋白免疫抗体,缓冲甘油封固,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免疫荧光常规染色法比较,微波辐射促进染色法组织和细胞形态结构及背景清晰,荧光亮度较强,促进染色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微波辐射技术能加快自身抗体诊断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破伤风梭菌芽孢玻片标本制作的改进及体会。方法:采用2种方法制作破伤风梭菌芽孢玻片标本,传统方法:采用疱肉汤培养基培养破伤风梭菌48h后进行芽孢染色;改进方法:采用自制的血清葡萄糖培养基和圆底立式厌氧培养袋培养破伤风梭菌48h后生理盐水浸泡细菌,随后采用结晶紫、卢戈碘和95%酒精染色。结果:传统方法制得的标本背景脏,芽孢结构不清晰,在一个视野里细菌芽孢极少。改进方法制得的标本背景清洁,形态结构完整清晰,在一个视野里几乎所有细菌都有芽孢形成,芽孢经过染色后芽孢内部为无色空泡,呈典型鼓槌状。结论:改进方法制作的标本片背影清晰,芽孢形态结构完整,易于观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破伤风是新生儿生后由于断脐不当,破伤风芽孢杆菌自脐部侵入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全身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一般于生后5—8天左右发病,是可以预防并要求消灭的疾病。我院儿科从2000-2004年共收治了8位新生儿破伤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酵素菌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分离自酵素菌的 18株芽孢杆菌 (Bacillus)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观察实验菌株的形态大小、染色特征、动力、芽孢的形态位置 ,菌细胞苏丹黑颗粒染色。触酶反应 ,气体要求。糖醇类发酵产酸、产气试验 ,有机酸盐利用试验 ,酪蛋白、酪氨酸、七叶苷、尿素、明胶、淀粉、土温 -80水解试验。吲哚试验 ,V P反应 ,硝酸盐还原试验 ,二羟丙酮形成试验 ,生长因子试验、厌氧生长试验 ,石蕊胨化试验。马尿酸盐结晶试验 ,卵磷脂酶试验 ,溶菌酶抗性试验 ,进行表型性状的观察研究。结果  9株芽孢菌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licheniformis) ;6株芽孢菌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tilis) ;1株芽孢菌鉴定为腊状芽孢杆菌 ;1株芽孢菌鉴定为环状芽孢杆菌 ;1株芽孢菌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结论 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是酵素菌的主要活性菌种。  相似文献   

7.
罗红霉素微生物测定检定菌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罗红霉素微生物检定用的试验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做了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试验菌均可作为罗红霉素含量测定的试验菌,尤以用短小芽孢杆菌作检定菌结果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野芷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低温净水芽孢杆菌。方法:利用芽孢杆菌的耐低温特性从底泥中筛选出芽孢杆菌,经分离纯化后进行COD的检测,根据各菌株的COD值的大小判断其净水能力强弱以及应用价值。结果:我们从中筛选出20株芽孢杆菌,其中菌株C4在24h后可降低72.6%的COD值。结论:成功筛选出低温净水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9.
<正> 微波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微波能促进染液对骨髓片的染色。特别是对一些增生活跃的白血病片更具有明显效果。原染液在染色时缺点较多,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材料和方法 1.1仪器:YWY781A型医用微波炉(浙江临安电子器材厂),微波输出功率30—500W,可调1—8档。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微波辐射缩短组织块HE染色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德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3,24(4):225-226,T006
HE染色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组织块染色也具有节省药品与适于大批量切片制做等特点 ,但常规组织块HE染色周期一般在半个月以上 ,作者根据微波辐射能推动分子振动原理 ,对HE染色过程中的媒染、苏木素染色、伊红染色等步骤进行了微波辐射处理实验 ,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取羊肝与蛙食管、胃、肠等四种不同质地与大小的组织块为染色材料 ,组织块厚 1~ 5mm ,以WD90 0“格兰仕”微波炉为微波辐射仪器。所有材料用 1 0 %福尔马林 (36 %~ 38%甲醛水溶液 1 0ml+水 90ml)水溶液固定后水洗 1 2…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